光照疗法对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治疗价值

光照疗法对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治疗价值

史光荣(锡盟妇幼保健院内蒙古锡盟026000)

【中图分类号】R7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0)12-042-02

【关键词】母乳性黄疸光照疗法新生儿

虽然母乳性黄疸预后良好,但据报道,重度母乳性黄疸(血总胆红素256~427μmol/L)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检查33%异常改变,胆红素降至正常后,改变消失,提示母乳性黄疸有导致轻微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的可能,所以积极治疗重度母乳性黄疸是必需的。我院采用光照疗法治疗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取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院于2006年11月至2009年4月收治血清胆红素在257~428μmol/L之间的母乳性黄疸患儿107例,均系足月新生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7例中男28例,女19例;日龄为7~47d,平均(16.8±7.7)d;胎龄37~41周,平均(38.7±1.2)周;出生体质量2300~3900g,平均(2986±396)g;无产伤及窒息史。对照组60例中男28例,女32例;日龄为2~30d,平均(9.1±8.3)d;胎龄37~41周,平均(39.1±1.0)周;出生体质量2500~4200g,平均(3182±375)g;无产伤及窒息史。诊断标准[1]:(1)完全母乳喂养,在生后1周末出现黄疸,或生理性黄疸持续不退,或生理性黄疸消退后复现;(2)血清胆红素浓度以未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3)发育正常,精神食欲好;(4)排除感染、溶血、缺氧、头颅血肿、肝功能障碍及遗传代谢性疾病等所致的黄疸;(5)停止母乳喂养后黄疸迅速减轻或消退。

1.2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取继续母乳喂养加蓝光照射或停止母乳喂养加蓝光照射的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单纯停止母乳喂养法,4d后复查胆红素,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处理,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结果

两组治疗前胆红素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胆红素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01),表略。

3讨论

迄今为止,母乳性黄疸的病因及发病机理尚不明确,因此,目前尚无特异性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只能采取排除法和治疗性诊断,在除外感染、溶血、缺氧、甲状腺功能减退、半乳糖血症及G|6|PD等多种可引起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的疾病后,方可诊断。

光疗一直是高胆红素血症治疗的首选方法。蓝光波长主峰为425~475nm,与胆红素吸收波长425~460nm相似。光疗可使未结合胆红素氧化异构为一种无毒性水溶性双吡咯化合物,可由胆汁排泄到肠腔或由尿排出,从而使血清胆红素下降。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治疗的目的都是为了降低血液中直接胆红素的浓度,以避免引起神经细胞的损伤。笔者认为,对于母乳性黄疸应首选光疗,同时加用药物治疗,减少肠—肝循环,并酌情停母乳2~5d。对那些黄疸消退慢、但程度较轻、一般情况好的患儿在治疗的同时可继续母乳喂养。

参考文献

[1]俞善昌.母乳性黄疸[A].金汉珍,黄德眠,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19-221.

[3]赵静,陈丽,陈辉.302例母乳性黄疸患儿疗效观察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3,8(4):2.

标签:;  ;  ;  

光照疗法对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治疗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