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区夏季降水论文_闵凡花,夏佰成,刘德,韩余

导读:本文包含了重庆地区夏季降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重庆,夏季,地区,小波,成分,时空,海温。

重庆地区夏季降水论文文献综述

闵凡花,夏佰成,刘德,韩余[1](2012)在《重庆地区近45年夏季降水的时空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重庆地区1966~2010年6~8月的总降水量资料,得到重庆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运用EOF、REOF、Morlet小波分析等方法对重庆地区夏季降水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重庆夏季降水的空间差异大。(2)一致性特征是重庆夏季降水最主要的空间模态;东西部反向变化的模态为重庆夏季降水第二主要模态。(3)重庆夏季降水可分为以下4个主要的空间分型:渝东北型、渝西北型、渝东南型及渝西南型。各主要空间分区的年际变化特征不一致,渝东北型和渝西南型地区表现为具有极大值的抛物线型,渝东南型和渝西北型地区则表现为一致的弱增加趋势。(5)45a来,重庆夏季降水4个主要分区的周期变化不一致。(本文来源于《S3 聚焦气候变化,探索低碳未来》期刊2012-09-12)

陈小敏,邹倩,李轲[2](2011)在《重庆地区夏季一次降水过程及增雨潜力的数值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国家气象中心GRAPES人工增雨云系模式,选取2008年7月4日重庆地区一次降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重庆地区降雨天气的水汽分布、云系宏微观分布、云中微物理转化和增雨潜力等特征。结果表明:本次降水大气过程中,重庆地区水汽含量极为丰富,水汽分布与地形分布呈明显的对应关系,低层水汽输送较大,整层水汽通量较高,有明显水汽辐合,云中液态水对地面降水影响很大。西南气流和地形共同作用为重庆地区液态水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东北部山区迎风坡处大量水汽累积抬升,易形成丰富的液态水。重庆东北部地区水汽向云水转化较强,过冷液态水含量丰富,冰晶含量少,0℃层附近水汽垂直通量较大,降水效率较低,有较大的增雨潜力。(本文来源于《气象》期刊2011年09期)

陈小敏[3](2008)在《重庆地区一次夏季降水特征及增雨潜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天气分析与实况降水从7月4日08时模拟(图1)和实况(图2)的天气形势显示,重庆地区处于气旋和高空槽的控制下,高空西南气流配合低空偏南暖湿气流源源不断的输入,为这次重庆地区降水的发生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水汽条件。随着槽线的东移,重庆地区自西向东受槽线影响,产生降水。至4日20时,槽线移到重庆中东部地区,重庆大部分地区高空受槽后西北气流控制,低层受青藏高压前端影响,降水主要是在东部边缘地区。(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论文集(Ⅰ)》期刊2008-10-01)

刘毅,何金海,王黎娟[4](2007)在《重庆地区近40年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重庆地区34个测站,1960—2000年6—8月降水量资料,采用EOF,REOF,小波分析及突变分析等方法,对重庆地区夏季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演变规律进行了诊断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地区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既有整体一致的性质,也存在南部和北部及东部和西部相反变化的差异,并且可以把整个重庆地区划分为四个主要的降水分布型:渝西北区、渝东北区、渝东南区及渝西南区。各分布型代表站资料反映出近40年来,重庆地区夏季降水有增加趋势,并且存在着22年、14年、及2—4年的周期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学分会场论文集》期刊2007-11-01)

刘毅,何金海,王黎娟[5](2005)在《近40 a重庆地区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重庆地区34个测站,1960~2000年6~8月降水量资料,采用EOF,REOF,小波分析及突变分析等方法,对重庆地区夏季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演变规律进行了诊断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地区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既有整体一致的性质,也存在南部和北部及东部和西部相反变化的差异,并且可以把整个重庆地区划分为四个主要的降水分布型:渝西北区、渝东北区、渝东南区及渝西南区。各分布型代表站资料反映出近40 a来,重庆地区夏季降水有增加趋势,并且存在着22 a、14 a、及2~4 a的周期变化。(本文来源于《气象科学》期刊2005年05期)

刘毅,何金海,王黎娟,段相宏[6](2005)在《近40年重庆地区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重庆地区34个测站,1960—2000年6—8月降水量资料,采用EOF,REOF,小波分析及突变分析等方法,对重庆地区夏季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演变规律进行了诊断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地区夏季降水的空间分布既有整体一致的性质,也存在南部和北部及东部和西部相反变化的差异,并且可以把整个重庆地区划分为四个主要的降水分布型:渝西北区、渝东北区、渝东南区及渝西南区。各分布型代表站资料反映出近40年来,重庆地区夏季降水有增加趋势,并且存在着22年、14年、及2—4年的周期变化。(本文来源于《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期刊2005-10-01)

刘毅[7](2004)在《重庆地区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及其海、气背景场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近50年(1951-2000年)中国160站月平均降水资料、重庆地区近40年(1960-2000年)夏季降水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着重分析了重庆地区夏季降水气候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环流背景场异常;并在此基础上,初步讨论了南太平洋SSTA与重庆地区降水异常的遥相关关系;最后,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重庆地区夏季旱涝灾变预测模型。结果表明: (1) 近40余年来,无论从区域整体还是从各个站的角度分析,重庆地区夏季降水均呈上升趋势,即趋于湿润的趋势比较明显。近40年来重庆地区夏季降水一直存在着一个准16年、8—10年和4—6年的周期变化,80年代以前还存在着一个2~4年的短周期变化。近40年来重庆地区夏季降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为:60年代为一般性干旱,70年代为严重干旱期,而80年代则为严重湿润期,到了90年代又转为一般性的湿润。重庆地区夏季降水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呈同位相,而与华南、华北及四川等地呈反位相。 (2) 重庆地区40年来夏季降水量主要呈全涝、全旱、北涝南旱、北旱南涝、西旱东涝和西涝东旱型。在空间上可进一步分为4个敏感区(异常型),即渝西北、渝东北、渝东南、渝西南。 (3) 在1960—2000年中共选出6年为重庆地区夏季多雨年,7年为重庆地区夏季少雨年,且经合成分析发现多、少雨年同期重庆地区夏季降水与全国降水具有反位相分布的特征。 (4) 在副高特征量(指副高面积指数、强度指数、西脊点)及经(纬)向环流指数等前期环流特征量与重庆地区夏季降水的关系中,影响重庆地区6~8月降水量的前期月份是当年3月、4月,其次是前一年10月和当年2月。对重庆地区6~8月降水量影响的环流特征量首先是亚洲经(纬)向环流指数,其次是亚欧经(纬)向环流指数和副高北界指数。 (5) 在澳大利亚以东的南太平洋地区,从上年12月到当年5月存在着一个稳定的影响重庆地区夏季降水的负相关区,该区范围为(15°S—22°S,150°W—180°W),其主要影响时段为当年4~5月。在1950~1998年中分别选取冷水年9年,暖水年10年,它们与多、少雨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即:基本上是冷水期对应多雨期,暖水期对应少雨期。 (6) 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重庆地区夏季旱涝预测模型,并对预测结果进行初步分析,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本文来源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期刊2004-03-01)

刘德,李永华[8](2000)在《重庆地区夏季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车贝雪夫正交多项式分解方法展开重庆地区夏季降水场 ,揭示了最近 4 0年来重庆地区夏季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大部分年份重庆各地夏季降水变化趋势一致 ;近 4 0年来重庆地区夏季降水 80年代中期以前有增加趋势 ,而 80年代后期至今则有减少趋势 ,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发生在 80年代 ,70年代干旱姓频繁 ,从 80年代末期开始至今 ,重庆地区又进入了一个干旱的相对高发期。(本文来源于《四川气象》期刊2000年04期)

刘德,李永华[9](1999)在《重庆地区夏季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车贝雪夫正交多项式分解方法展开重庆地区夏季降水场,揭示了最近40年来重庆地区夏季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大部分年份重庆各地夏季降水变化趋势一致;近40年来重庆地区夏季降水80年代中期以前有增加趋势,而80年代后期至今则有减少趋势,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发生在80年代,70年代干旱发生频繁,从80年代末期开始至今,重庆地区又进入了一个干旱的相对高发期。(本文来源于《成都气象学院学报》期刊1999年01期)

重庆地区夏季降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GRAPES人工增雨云系模式,选取2008年7月4日重庆地区一次降水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重庆地区降雨天气的水汽分布、云系宏微观分布、云中微物理转化和增雨潜力等特征。结果表明:本次降水大气过程中,重庆地区水汽含量极为丰富,水汽分布与地形分布呈明显的对应关系,低层水汽输送较大,整层水汽通量较高,有明显水汽辐合,云中液态水对地面降水影响很大。西南气流和地形共同作用为重庆地区液态水的形成提供了有利条件,在东北部山区迎风坡处大量水汽累积抬升,易形成丰富的液态水。重庆东北部地区水汽向云水转化较强,过冷液态水含量丰富,冰晶含量少,0℃层附近水汽垂直通量较大,降水效率较低,有较大的增雨潜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重庆地区夏季降水论文参考文献

[1].闵凡花,夏佰成,刘德,韩余.重庆地区近45年夏季降水的时空特征分析[C].S3聚焦气候变化,探索低碳未来.2012

[2].陈小敏,邹倩,李轲.重庆地区夏季一次降水过程及增雨潜力的数值模拟分析[J].气象.2011

[3].陈小敏.重庆地区一次夏季降水特征及增雨潜力分析[C].第十五届全国云降水与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论文集(Ⅰ).2008

[4].刘毅,何金海,王黎娟.重庆地区近40年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C].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气候学分会场论文集.2007

[5].刘毅,何金海,王黎娟.近40a重庆地区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J].气象科学.2005

[6].刘毅,何金海,王黎娟,段相宏.近40年重庆地区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C].中国气象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2005

[7].刘毅.重庆地区夏季降水的气候特征及其海、气背景场分析[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4

[8].刘德,李永华.重庆地区夏季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四川气象.2000

[9].刘德,李永华.重庆地区夏季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分析[J].成都气象学院学报.1999

论文知识图

重庆地区夏季降水的Moretl小波...(-ad)重庆地区夏季降水EOF展...重庆地区夏季降水与澳大利亚...REOF结果(a、b、c、d分别为第一、二、...第一模态高度场(a)与降水量场(b)的异性...重庆1961-2008年夏季阵水指嗽序列

标签:;  ;  ;  ;  ;  ;  ;  

重庆地区夏季降水论文_闵凡花,夏佰成,刘德,韩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