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碱液体速凝剂论文_何廷树,李红艳,何蕊,徐一伦,杨仁和

导读:本文包含了低碱液体速凝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速凝剂,抗压强度,液体,时间,无碱,稳定性,强度。

低碱液体速凝剂论文文献综述

何廷树,李红艳,何蕊,徐一伦,杨仁和[1](2019)在《不同醇胺对硫酸铝基无碱液体速凝剂性能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以聚合硫酸铝为主料,复配适量氟硅酸镁及磷酸等制备无碱液体速凝剂基液,使用基准水泥测试表明:在掺量为6%情况下,基液的初、终凝时间分别为583 s、2179 s,1 d抗压强度为7. 8 MPa,28 d抗压强度比为89%。然后,系统研究了叁乙醇胺(TEA)、二乙醇单异丙醇胺(DEIPA)及叁异丙醇胺(TIPA)掺入基液对速凝剂性能的影响,使用基准水泥测试表明:TEA和DEIPA均能显着降低速凝剂的凝结时间,在基液中掺入0. 8%的醇胺配成速凝剂,在速凝剂掺量为6%的情况下,初凝和终凝时间分别小于195 s和560 s,1 d抗压强度大于9. 0 MPa。TEA的促凝效果及1 d增强效果稍好于DEIPA的,但3 d抗压强度和28 d抗压强度比,DEIPA的明显高于基液和TEA的。掺入TIPA虽能显着提升速凝剂的28 d抗压强度比,但无协同促凝作用且会降低1 d抗压强度,故不适合作为硫酸铝基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协同增效组分。最后,通过XRD和SEM分析,进一步验证了3种醇胺的作用效果。(本文来源于《硅酸盐通报》期刊2019年09期)

古朝建,任豪,任启进,张毕军[2](2019)在《氟铝络合物制备无碱液体速凝剂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Al(OH)_3、Mg(OH)_2与氢氟酸、氟硅酸制备不同的氟铝络合溶液,然后以硫酸铝、氟铝络合溶液、柠檬酸、分散增强剂、稳定剂为原料合成无碱液体速凝剂。主要研究了氟铝络合物种类和用量对速凝剂pH值、稳定性及其对水泥凝结时间、胶砂强度的影响和与水泥的适应性。结果表明,Al-Mg-Si-F络合物中Al、Mg、Si、F离子浓度分别为0.07、0.015、0.04、0.24 mol/kg时,无碱液体速凝剂的性能最佳;该无碱液体速凝剂掺量为4%~5%时,与5种不同水泥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净浆和砂浆性能符合JC 477—2005《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要求,稳定期大于3个月。同时也符合GB/T 35159—2017《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的要求。(本文来源于《新型建筑材料》期刊2019年06期)

万甜明,舒豆豆,罗率,杨志飞,赵元松[3](2019)在《铝酸盐型低碱液体速凝剂的合成工艺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氢氧化铝为基础组分,通过添加改性剂合成了一种铝酸盐型低碱液体速凝剂。研究了合成工艺参数对速凝剂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配比和工艺条件为:碱铝摩尔比为1.4,水玻璃、叁乙醇胺、聚丙烯酰胺用量分别为速凝剂质量的2.0%、2.0%、0.2%,反应时间1.5 h,反应温度110℃。所制得的低碱速凝剂采用不同水泥进行测试,掺量为6%时,水泥初凝时间均小于3 min、终凝均小于8 min,同时该速凝剂1 d抗压强度均大于10 MPa,28 d抗压强度比均大于100%,符合JC 477—2005规定的一等品要求。(本文来源于《新型建筑材料》期刊2019年06期)

樊德庆[4](2019)在《一种新型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速凝剂是喷射混凝土必不可少的外加剂,无碱液体速凝剂由于不含碱而且不会损害混凝土后期强度等优点已经逐渐替代传统高碱、低碱粉体或液体速凝剂,成为速凝剂探究的主要方向。目前国外的无碱液体速凝剂性能良好,但是成本高昂,国内研制的无碱液体速凝剂存在着一些其他问题,而且种类单一,研发一种新型无碱液体速凝剂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制备出高固含量速凝剂基液A,然后制备了聚羧酸铝盐分散剂B,最后把基液A、B复配制备出新型无碱无氯液体速凝剂AB_SNJ,常温下呈无色透明液态,掺量为7%的时候,净浆初凝时间为2min25s,终凝时间为7min45s,1d抗压强度为12Mpa,28d抗压强度比为109%,满足规范对一等品的要求。其次检测了AB_SNJ的促凝性能、对砂浆强度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因素对AB_SNJ性能发挥的影响,测试了AB_SNJ与不同类型水泥以及不同新鲜程度水泥的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AB_SNJ在20-30摄氏度之内可以保持良好促凝效果,温度较低时应该考虑加大速凝剂的用量;水灰比加大的时候考虑增加AB_SNJ用量达到目标速凝效果;测试AB_SNJ应该是水泥和水拌匀后立即加入,掺入速凝剂后搅拌时间应该控制在20s左右;AB_SNJ与不同类型水泥适应性较好,实际工程中应该根据水泥的新鲜程度适当调整速凝剂的用量。最后分析了水泥掺加AB_SNJ水化过程中的钙离子浓度、结合水含量变化,借助水化热分析以及SEM分析手段,通过对比不同水化龄期的水泥试样的实验组和空白组对AB_SNJ作用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AB_SNJ主要是通过促进铝酸叁钙水化生成大量钙矾石等水化产物、缩短甚至消除硅酸叁钙的诱导期以及水化产物生成释放大量水化热来达到促凝效果。(本文来源于《北京建筑大学》期刊2019-06-01)

郭靖[5](2019)在《隧道用喷射混凝土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隧道建设进入高速推进阶段,喷射混凝土的使用量将越来越大。在隧道工程施工中,速凝剂对于喷射混凝土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速凝剂在我国的用量非常大,但绝大多数是由碱性较强的材料制作而成粉状速凝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损害工人的皮肤、眼睛等部位,并且伴随着混凝土强度降低。与此同时,速凝剂的施工过程中极易出现添加不匀。所以开发液态、无碱或低碱、性能优异的速凝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择A、B两种促凝组分进行促凝实验,在满足初凝小于4min、终凝不大于8min所需的无碱液体速凝剂最小固掺量和水溶液掺量的比较,进而以A、B组分作为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基础。采用叁乙醇胺作为性能改善组分,以聚丙烯酰胺和甲酸钙作为稳定剂和分散剂,经复配可以制得28天抗压强度达到103.5%的CSL型液体无碱速凝剂。本文研制的CSL型液体无碱速凝剂有很好的促凝效果,通过凝结时间试验和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了CSL与水泥、减水剂之间的适应性,并研究了水灰比、温度、掺入时间和搅拌方式对CSL作用效果的影响。通过混凝土喷射试验,以大板法为基准,研究了砂率和不同骨料最大粒径对喷射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当CSL掺量为8%时,水泥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分别为2min50s和6min30s。水泥砂浆的1天和7天强度随CSL速凝剂掺量的增加显着增长,28天的抗压强度比达到103.5%,远高于国家标准对一级速凝剂的要求,通过实际工程中的施工应用,验证了该速凝剂的性能,进而证实该速凝剂符合预期要求。(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9-04-15)

田琨,陈凯,庄连蕊,商先鹏,李成锴[6](2018)在《无碱液体速凝剂对低温下硅酸盐水泥水化及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5、10、15℃养护温度下速凝剂聚合硫酸铝对硅酸盐水泥水化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养护温度和聚合硫酸铝掺量分别为5℃、7.5%,10℃、6.0%,15℃、4.5%时,水泥的初凝和终凝时间分别为5、10 min,3、7 min,3、7 min,符合JC 477—2005《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对凝结时间的要求。速凝剂聚合硫酸铝可促进水泥中铝酸叁钙和硅酸叁钙矿物在5、10、15℃养护时的水化,从而提高了硅酸盐水泥在水化硬化1 d时的抗压强度。低温条件下养护时,速凝剂聚合硫酸铝使水泥砂浆28 d的孔隙率增大,导致水泥砂浆的28 d抗压强度小幅降低。(本文来源于《新型建筑材料》期刊2018年12期)

王毓,李本秀,陈娟,赵君,姚兵[7](2018)在《低碱液体速凝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硫酸铝、氟化钠、叁乙醇胺、尿素和水在70℃制备了一种低碱液体速凝剂,系统探究了该低碱速凝剂各组分对凝结时间的影响,筛选出最佳制备工艺参数,并研究了其对基准水泥凝结时间和胶砂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配比为:硫酸铝、氟化钠、叁乙醇胺、尿素、水所占质量百分比分别为57%、11%、2%、1%、29%;当速凝剂掺量为6%时,可使基准水泥的初凝时间缩短至1min 55 s,终凝时间2min 52 s,水泥胶砂1 d抗压强度为7. 04 MPa,28 d强度保留率为118%。该低碱液体速凝剂具有较好的速凝效果。(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8年23期)

李崇智,樊德庆,章超[8](2018)在《一种新型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聚羧酸系铝盐分散剂和聚合硫酸铝、叁乙醇胺等合成了一种新型无碱液体速凝剂ALQA-3,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基准水泥中新型无碱液体速凝剂ALQA-3的掺量为6%时,符合JC 477—2005《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规定的合格品要求;当掺量为8%时,水泥净浆的初凝时间为2 min 45 s,终凝时间为7 min 30 s,水泥砂浆的1 d抗压强度为12.4 MPa,28 d抗压强度比为113%,符合JC 477—2005规定的一等品要求。同时,ALQA-3与其他水泥的适应性良好。(本文来源于《新型建筑材料》期刊2018年06期)

顾本庆[9](2018)在《基于配位效应的新型无碱液体速凝剂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碱液体速凝剂作为当前喷射混凝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对喷射混凝土的快速凝结硬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无碱液体速凝剂目前主要存在掺量高,稳定性较差,早期强度比较低等影响喷射混凝土施工的突出问题。本文针对目前无碱液体速凝剂研究中遇到的几类问题展开了研究,并以此为基础,开发出一种新型无碱液体速凝剂,结合水泥水化和单矿水化,研究了硫酸铝型无碱液体速凝剂的促凝机理,为未来新一代无碱液体速凝剂的研究奠定基础。通过研究得到如下几点结论:(1)研究了醇胺类配位剂与铝离子的配位机理及pH值对速凝剂溶液稳定性的影响。采用XPS以及电导率等表征手段,研究了配位剂对提高硫酸铝溶解度的影响,分析了不同配位剂对铝离子配位机理以及不同配位键的形成难易程度。结果显示,醇胺与铝离子的配位反应,最先是由醇胺中心氮原子与铝离子形成配位键,但当其消耗完毕后,醇胺上的羟基也能够与铝离子发生配位反应,进一步增大铝离子的溶解度;另外,采用DLS以及宏观稳定性试验研究了不同pH值对速凝剂溶液稳定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当pH值在3以下时,无碱液体速凝剂稳定性较好,在20±2℃条件下存放28天时不分层;(2)研究了速凝剂主要组分对水泥凝结时间及砂浆强度的影响。硫酸铝作为主要的促凝组分,能明显缩短水泥的初、终凝时间,且随着掺量的增加,其促凝效果越来越显着;醇胺对水泥的凝结时间是随着掺量的增加先缩短后延长的,当掺量占水泥质量的0.2%~0.25%时,水泥的凝结时间最短;而稳定剂对水泥的水化有一定的缓凝作用;硫酸铝对水泥砂浆的早期强度和后期强度保留率均有明显的提高作用;而醇胺在掺量小于0.1%时,能够提高砂浆的1天强度和28天强度,但随着掺量的提高,砂浆的早期强度明显降低,后期强度增长率也逐渐减小。稳定剂对砂浆的1天强度也是有降低作用,但对后期强度无明显的副作用。元明粉和纳米二氧化硅对硫酸铝-醇胺-稳定剂叁元体系速凝剂的1天强度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叁异丙醇胺作为常用的早强剂,对硫酸铝-醇胺体系的无碱液体速凝剂的早期强度无明显的改善作用;(3)根据相关的研究基础,设计出了一种新型无碱液体速凝剂CG的初始配方并对其性能进行的评价,该速凝剂以硫酸铝(A)、醇胺(B)、稳定剂(C)、早强剂(D)、增稠组分(E)为主要组成成分,初始配方为:按质量百分占比A料(56%),B料(8.5%),C料(2%),D料(2%),E料(0.05%),通过凝结时间和强度数据以及稳定性研究表明,在掺量为7%条件下即可实现水泥初凝时间缩短为3′38″,终凝时间缩短为8′49″;其1天抗压强度为9.2MPa,28天强度保留率为98%。保存28天时无结晶及沉淀产生;(4)研究了硫酸铝型无碱液体速凝剂对水泥及单矿的水化机理。无碱液体速凝剂会加速水泥早期水化,加速钙矾石的生成和浆体中Ca~(2+)的消耗,从而使得浆体快速凝结硬化。硫酸铝可以加速C_3S水化生成钙矾石,缩短水化诱导期,使得浆体快速凝结硬化。在无石膏存在的条件下,硫酸铝使得C_3A水化生成的主要是片状的C_4AH_(13),该种晶体附着在C_3A晶体表面,延缓了离子和水分的传输,从而抑制了C_3A早期水化,且硫酸铝的存在,能够明显改善C_3A的28天的水化程度,使得28天时未反应的C_3A的量明显减少。(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期刊2018-05-01)

逄鲁峰,孙华强,周在波,付鹏[10](2018)在《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研究聚合反应温度、Al2(SO4)3浓度等聚合反应条件与乳酸、叁乙醇胺等稳定剂掺量对聚合硫酸铝合成与稳定性的影响,确定聚合硫酸铝的最佳制备参数,制备出稳定性好、促凝效果佳的高品质无碱速凝剂CS-A,并对其性能进行了不同水泥的适应性研究,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新型建筑材料》期刊2018年01期)

低碱液体速凝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Al(OH)_3、Mg(OH)_2与氢氟酸、氟硅酸制备不同的氟铝络合溶液,然后以硫酸铝、氟铝络合溶液、柠檬酸、分散增强剂、稳定剂为原料合成无碱液体速凝剂。主要研究了氟铝络合物种类和用量对速凝剂pH值、稳定性及其对水泥凝结时间、胶砂强度的影响和与水泥的适应性。结果表明,Al-Mg-Si-F络合物中Al、Mg、Si、F离子浓度分别为0.07、0.015、0.04、0.24 mol/kg时,无碱液体速凝剂的性能最佳;该无碱液体速凝剂掺量为4%~5%时,与5种不同水泥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净浆和砂浆性能符合JC 477—2005《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要求,稳定期大于3个月。同时也符合GB/T 35159—2017《喷射混凝土用速凝剂》的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碱液体速凝剂论文参考文献

[1].何廷树,李红艳,何蕊,徐一伦,杨仁和.不同醇胺对硫酸铝基无碱液体速凝剂性能的影响研究[J].硅酸盐通报.2019

[2].古朝建,任豪,任启进,张毕军.氟铝络合物制备无碱液体速凝剂及性能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9

[3].万甜明,舒豆豆,罗率,杨志飞,赵元松.铝酸盐型低碱液体速凝剂的合成工艺及性能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9

[4].樊德庆.一种新型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19

[5].郭靖.隧道用喷射混凝土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9

[6].田琨,陈凯,庄连蕊,商先鹏,李成锴.无碱液体速凝剂对低温下硅酸盐水泥水化及性能的影响[J].新型建筑材料.2018

[7].王毓,李本秀,陈娟,赵君,姚兵.低碱液体速凝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山东化工.2018

[8].李崇智,樊德庆,章超.一种新型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制备和性能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8

[9].顾本庆.基于配位效应的新型无碱液体速凝剂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8

[10].逄鲁峰,孙华强,周在波,付鹏.无碱液体速凝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新型建筑材料.2018

论文知识图

不同水泥浆体的SEM结果不同水泥浆体的孔结构分布曲线可知,当水玻璃用量增大,水泥初凝和终...标准养护3天后的干澡收缩曲线对速凝剂-水泥砂浆体系28天...可知,随着聚丙烯酰胺用量增加,水泥的...

标签:;  ;  ;  ;  ;  ;  ;  

低碱液体速凝剂论文_何廷树,李红艳,何蕊,徐一伦,杨仁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