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碱杆菌突变株论文_闫静辉,宋水山,司世麟,路娟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产碱杆菌突变株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突变,杆菌,丁酸,羟基,葡萄糖,生物,塑料。

产碱杆菌突变株论文文献综述

闫静辉,宋水山,司世麟,路娟娟[1](1999)在《真养产碱杆菌H16突变株利用葡萄糖为碳源高产聚-β-羟基丁酸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常规紫外诱变技术〔1〕,处理真养产碱杆菌(Alcaligeneseutrophus)H16,采用葡萄糖为碳源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获得了能高效利用葡萄糖为碳源高产聚-β-羟基丁酸(PHB)的突变菌株。摇瓶试验表明,该突变株能利用多种碳源积累PHB,PHB积累量达6.7g/L。(本文来源于《河北省科学院学报》期刊1999年02期)

翁维琦,易祖华,黄和容,陈琦[2](1995)在《真养产碱杆菌突变株65-7产羟基丁酸与羟基戊酸共聚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真养产碱杆菌突变株65-7,以葡萄糖为主原料,添加丙酸或戊酸,采用二步发酵积累共聚物聚β-羟基丁酸-β-羟基戊酸(PHBV)。摇瓶总发酵时间为50h,细胞干重达7-11g/L,共聚物含量占细胞干重的70%以上,其中β-羟基戊酸(3HV)含量占PHBV的10-72%,主要取决于不同碳源的组成,丙酸和戊酸对HV的转化率分别为0.41-0.63gHV/g丙酸和0.40-0.74gHV/g戊酸,制得的PHBV产品纯度99%以上,分子量6.9×10 ̄5。(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通报》期刊1995年05期)

易祖华,黄和容,翁维琦,陈琦,陈东[3](1995)在《真养产碱杆菌突变株65-7产聚-β-羟基丁酸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对真养产碱杆菌突变株65-7在台式2L发酵罐中利用葡萄糖积累PHB进行了碳源和氮源补料分批培养的研究。结果表明72h发酵液中细胞干重达50g/L,PHB占细胞干重的77%,糖对PHB的转化率为25%。制得的PHB产品纯度与Sigma公司的相当,熔点174℃。(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通报》期刊1995年01期)

产碱杆菌突变株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了真养产碱杆菌突变株65-7,以葡萄糖为主原料,添加丙酸或戊酸,采用二步发酵积累共聚物聚β-羟基丁酸-β-羟基戊酸(PHBV)。摇瓶总发酵时间为50h,细胞干重达7-11g/L,共聚物含量占细胞干重的70%以上,其中β-羟基戊酸(3HV)含量占PHBV的10-72%,主要取决于不同碳源的组成,丙酸和戊酸对HV的转化率分别为0.41-0.63gHV/g丙酸和0.40-0.74gHV/g戊酸,制得的PHBV产品纯度99%以上,分子量6.9×10 ̄5。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产碱杆菌突变株论文参考文献

[1].闫静辉,宋水山,司世麟,路娟娟.真养产碱杆菌H16突变株利用葡萄糖为碳源高产聚-β-羟基丁酸的研究[J].河北省科学院学报.1999

[2].翁维琦,易祖华,黄和容,陈琦.真养产碱杆菌突变株65-7产羟基丁酸与羟基戊酸共聚物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1995

[3].易祖华,黄和容,翁维琦,陈琦,陈东.真养产碱杆菌突变株65-7产聚-β-羟基丁酸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1995

论文知识图

一9ntrC突变株和原始菌株种子培养18h时...

标签:;  ;  ;  ;  ;  ;  ;  

产碱杆菌突变株论文_闫静辉,宋水山,司世麟,路娟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