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产生论文_曹顺娣,王薇

导读:本文包含了语言产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语言,词汇,双语,俄语,目的论,心理,网络语言。

语言产生论文文献综述

曹顺娣,王薇[1](2019)在《基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网络媒体语言产生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现代社会语言的重要变体之一,网络媒体语言近年来引起了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而从认知社会语言学考察网络媒体语言则是一种全新的视角。本文介绍了网络媒体语言的定义和分类,分析了认知社会语言学理论应用于该研究领域的可行性,探讨了网络媒体语言的认知和社会产生机制。(本文来源于《英语广场》期刊2019年11期)

刘飞迁,王晓敏,贾丽萍,邵建岗[2](2019)在《4-6岁幼儿心理理论与语言产生能力的相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4-6岁幼儿进行心理理论测验和图片命名任务测验,研究心理理论与幼儿语言产生能力的关系。方法:研究选取29名4-6岁幼儿参加实验,采用意外转移范式测量心理理论,通过图片命名任务考查语言产生能力。采用SPSS17. 0进行数据录入并使用Pearson相关、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录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理理论和图片命名任务存在正相关,完全获得心理理论的幼儿图片命名任务成绩高于部分获得或者没有获得心理理论的幼儿成绩,心理理论在性别上不存在显着差异。结论:4-6岁幼儿心理理论与其语言产生能力有显着相关。(本文来源于《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可菲[3](2019)在《浅谈近年来网络用语的产生基础与语言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以网络用语为研究对象。新兴文化的发展变化给予我们生活以冲击,更引发我们对语言文化更深层次的思考。网络用语近几年来倍受人们关注,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网络用语的产生需要社会性基础,它以网络平台为载体,以网民为主体,以社会生活为来源,究其特点可分为不同的种类。(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9年18期)

范运祥[4](2019)在《体育教师语言暴力的产生因素及预防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湖南省544名大中小学生和272名体育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以解析体育教师语言暴力的产生因素及应对策略。结果表明:体育教师语言暴力现象的产生与传统文化观影响、相关教育政策法规不健全、体育教师个人原因等有关。建议:积极倡导从破除"师道尊严"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建立健全教育政策法规和学校监督机制,加强体育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和法律意识,建立与完善体育教师心理教育疏导机制。(本文来源于《文体用品与科技》期刊2019年17期)

李利,吴辰琛,张扬,王瑞明[5](2019)在《在华俄语母语者词汇产生中的跨语言激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探讨在华俄语母语者俄语和汉语言语产生中跨语言激活的情况。实验1探讨非目标词汇为俄语词汇时语音信息的激活,实验2探讨非目标词汇为汉语词汇时语音信息和字形信息的激活。实验任务要求受试看到图片时先使用目标语言准备图片的名称,之后使用目标语言命名图片或者命名非目标语言的词汇,实验结果比较受试对非目标词汇命名的反应时和正确率。结果表明,在华俄语母语者言语产生中非目标词汇的语音信息得到激活,且在其俄语词汇产生过程中汉字的字形信息也得到激活。实验结果证实双语言语产生中的跨语言激活是一个普遍现象,进一步支持并拓展了非特定语言提取理论的主要观点。研究结果对汉语二语学习与教学有一定启发意义。(本文来源于《外语教学与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刘富文[6](2019)在《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产生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网络文化的快速发展下,一些网络语言开始被应用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对人们的生活、学习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为此,本文在阐述网络语言特点的基础上,从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具体分析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产生的影响,并为如何借助网络语言更好地促进汉语言文学发展进行策略分析,旨在能够更好地促进汉语言文学教育发展。(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博览》期刊2019年06期)

王依[7](2019)在《网络时代产生的语言现象及对大学生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语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它覆盖整个网络,无所不在。每个新生事物都会对人们的生活带来影响,网络语言亦是如此。本文主要针对网络语言给年轻大学生带来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设性意见。(本文来源于《智库时代》期刊2019年23期)

栾少琰[8](2019)在《目的论视角下的韩汉句子·词汇翻译实践报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践报告以《产生共鸣的语言》为翻译对象,研究主题为韩中句子和词汇的翻译。中韩两国的文化差异性成为翻译的主要障碍。从语言上来看,原文的内容朴实,作者在讲述她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在翻译实践过程中遵循目的论的原则,主要就《产生共鸣的语言》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进行了翻译。遇到的难点在于,原作中的一些句子需要改变原来的结构以适应汉语表达的习惯。以及一些词汇需要在理解其本身意义的基础上联系前后文内容,进行意译。因此在句子和词汇的翻译中,笔者在目的论的指导下采用了省译、加译、分译、直译、意译等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韩汉两种语言在语序、主谓关系等方面的差异,这样有利于中文的读者更加清晰地明白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本实践报告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翻译对象介绍、翻译过程简介、韩中句子的翻译、韩中词汇的翻译及实践总结。其中韩中句子翻译使用了加译、减译、分译的方法;在词汇翻译中使用了直译、意译的方法。(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期刊2019-05-01)

李静怡[9](2019)在《论声音作为舞台语言对舞台表现产生影响的必然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声音作为一种重要的舞台语言,从产生到为观众所接收的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个"编码-解码"过程。斯坦尼和萨尔维尼都认为声音非常重要,舞台表现中缺少了声音,很多艺术表达也就"失声"了。声音作为舞台语言,它的"编码"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舞台表现,也影响着观众"解码"。好的声音能够让舞台表现产生良好的效果,而差的声音,会导致一个角色的失败。也因此,声音作为一种舞台语言,对舞台表现的影响有着必然性。(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谢宁[10](2019)在《双语产生与理解的语言控制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今全球化趋势的影响下,双语者及他们的语言学习与发展始终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双语者们通常需要流利地进行两种语言的转换从而适应不同的语言环境,由于他们必须克服由另一种语言所带来的干扰,因此抑制控制机制成为语言转换中不可缺少的机制之一。此外,我们在进行语言活动时,语言产生和理解是伴随发生的,它们紧密交织,不可分割。根据Green(1998)的抑制控制模型和Pickering和Garrod(2013)的语言产生与理解的整合理论,抑制控制机制可能在双语产生与理解中都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之前的大部分研究由于实验设计局限,大都基于双语产生或理解而进行单独实验记录来研究抑制控制机制(e.g.,Declerck et al.,2015;Jackson,Swainson,Cunnington,&Jackson,2001;Chauncey et al.,2008;Hosoda et al.,2012),本实验则沿用了一些研究者采用的联合命名任务(e.g.,Gambi&Hartsuiker,2016)来模拟更真实的场景,并对语言转换中的抑制控制机制进行更细致地研究。本研究采用语言转换范式,分别使用脑电、核磁设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设置了联合双语产生与理解环境,以便更真实地揭示双语产生与理解的语言控制机制。本研究针对脑电数据进行了事件相关电位脑电分析和脑电时频分析,相关电位脑电分析结果表明,无论是双语产生还是理解,在刺激阶段,被试在人际内进行L2转换时,会比进行L1转换引发一个更大的LPC。时频结果表明,在线索阶段的后半段(350-500 ms),被试在人际间条件下理解比产生引发了更大的θ和δ波动。在刺激阶段,产生比理解引发了更大的θ和δ波动。这说明被试在进行双语产生和理解的过程中可能采用了类似的抑制控制机制,但强度可能不同。而针对核磁数据的分析结果则表明,在双语产生的转换条件下,L2-L1主要激活了中央前回、中央后回等与语言、运动有关的脑区以及额上回等与抑制控制机制有关的脑区。在兴趣区的分析中,我们选取了包括前扣带回皮层(ACC)、右侧额下回(rIFG)、左右额中回(MFG)、前辅助运动区(Pre-SMA)、楔前叶、左右颞上回(STG)在内的8个区域,结果发现,在以上的八个区域都出现了命名者形式的主效应,但被试在产生中会更多地受到来自同伴的影响而在理解中会更关注自己的任务。本研究表明,在采用联合语言转换任务的情景下,被试在双语产生和理解中采用的抑制控制机制可能有部分重迭,但是在强度和发生脑区上都还存在一些差异,这可能是由语言产生和理解过程的不同激活方式所造成的。(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9-03-01)

语言产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对4-6岁幼儿进行心理理论测验和图片命名任务测验,研究心理理论与幼儿语言产生能力的关系。方法:研究选取29名4-6岁幼儿参加实验,采用意外转移范式测量心理理论,通过图片命名任务考查语言产生能力。采用SPSS17. 0进行数据录入并使用Pearson相关、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对录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理理论和图片命名任务存在正相关,完全获得心理理论的幼儿图片命名任务成绩高于部分获得或者没有获得心理理论的幼儿成绩,心理理论在性别上不存在显着差异。结论:4-6岁幼儿心理理论与其语言产生能力有显着相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语言产生论文参考文献

[1].曹顺娣,王薇.基于认知社会语言学的网络媒体语言产生机制研究[J].英语广场.2019

[2].刘飞迁,王晓敏,贾丽萍,邵建岗.4-6岁幼儿心理理论与语言产生能力的相关研究[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

[3].张可菲.浅谈近年来网络用语的产生基础与语言影响[J].汉字文化.2019

[4].范运祥.体育教师语言暴力的产生因素及预防策略[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9

[5].李利,吴辰琛,张扬,王瑞明.在华俄语母语者词汇产生中的跨语言激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9

[6].刘富文.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产生的影响分析[J].中国民族博览.2019

[7].王依.网络时代产生的语言现象及对大学生影响[J].智库时代.2019

[8].栾少琰.目的论视角下的韩汉句子·词汇翻译实践报告[D].烟台大学.2019

[9].李静怡.论声音作为舞台语言对舞台表现产生影响的必然性[J].艺术科技.2019

[10].谢宁.双语产生与理解的语言控制机制[D].辽宁师范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以语言为中心的课程设计程序:语言学习与意义协商关系图自左至右:维特根斯坦(L.Wittgens...语言产生装置系统∏1转移图一14汇编语言产生代码执行时间评...低认知灵活性被试在语言产生任务...

标签:;  ;  ;  ;  ;  ;  ;  

语言产生论文_曹顺娣,王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