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菌丹论文_潘静,刘润峰,东琴,高敬雨

导读:本文包含了克菌丹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赤霉病,色谱,流胶病,小麦,吡唑,气相,苹果。

克菌丹论文文献综述

潘静,刘润峰,东琴,高敬雨[1](2018)在《30%吡唑醚菌酯·克菌丹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30%吡唑醚菌酯·克菌丹悬浮剂中吡唑醚菌酯和克菌丹的质量分数。使用反相C_(18)柱,采用紫外可变波长检测器,流动相为乙腈和水,采用外标法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中吡唑醚菌酯和克菌丹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 5和0.999 2,标准偏差分别为:0.09、0.16;变异系数分别为:1.73%、0.63%;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57%、99.78%。(本文来源于《世界农药》期刊2018年05期)

关昕[2](2018)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水中克菌丹残留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环境水样中克菌丹残留量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SPME-GC-MS/MS)检测方法.通过优化固相微萃取的条件对水样中的克菌丹进行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克菌丹在0.10~5.00 m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对农田灌溉水进行加标回收率试验,测定的低、中、高3种不同添加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5.7%、79.1%和83.1%,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0%~3.4%范围内,检出限(LOD)为7.98μg/L.与传统溶剂萃取农药残留的方法相比,具有前处理简便、无溶剂污染等优点,同时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好,可作为环境水样中克菌丹残留量的监测.(本文来源于《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期刊2018年03期)

王长青,韩玉江,曾泉,王前涛,林敬华[3](2018)在《克菌丹·叶菌唑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和验证36%克菌丹·叶菌唑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对小麦增产作用及安全性,我站受全国农技中心药械处和湖北省植保总站委托于2017年进行了该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供试药剂36%克菌丹·叶菌唑悬浮剂(陕西上格之路(本文来源于《湖北植保》期刊2018年03期)

洪莉,陈令会,王会福[4](2018)在《克菌丹、嘧菌酯等药剂组合防治桃主要病害药效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80%克菌丹WG、30%嘧菌酯SC、29%戊唑·嘧菌酯SC等药剂组合进行桃主要病害防控示范试验。田间试验结果初步表明:采用克菌丹、嘧菌酯等药剂组合在桃谢花2/3、幼果期、硬核期、膨大期等关键生育期进行防控,对桃褐腐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效为88.68%;对桃流胶病、枝枯病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防效分别为41.02%、64.49%,优于农户自防区的防效(P<0.05),且安全性好。该药剂组合施用后对提高桃TSS含量和单果重作用明显,具有显着的增产效益。(本文来源于《现代农药》期刊2018年03期)

刘保友,王英姿,衣先家,栾炳辉,张伟[5](2018)在《苯醚甲环唑与克菌丹混配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增效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丰富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的药剂种类,研究苯醚甲环唑与克菌丹混配对其室内抑制效果与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室内生测试验中,苯醚甲环唑和克菌丹的有效成分配比在1:1至1:8均表现增效作用,其中配比1:4增效作用明显,增效系数达4.04,为最佳配比;40%苯醚甲环唑·克菌丹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田间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取得了与常规药剂相当的防效,且减少制剂用量50.55%以上,降低农药投入成本35.37%以上。综上,40%苯醚甲环唑·克菌丹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可作为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农药品种。(本文来源于《中国果树》期刊2018年01期)

陈新[6](2017)在《36%克菌丹·叶菌唑悬浮剂防治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探明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和对小麦生产的安全性及增产作用,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平桥区植保站于2017年4月25日在肖王乡梁湾村进行了几种不同药剂的防效试验。1材料与方法1.1供试药剂与对照药剂1.1.1试验药剂(本文来源于《河南省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河南省昆虫学会第十次、河南省植物病理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期刊2017-12-09)

尹拥军,尚鸿艳[7](2017)在《克菌丹原药合成工艺的改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水做溶剂,在水中将1,2,3,4-四氢化邻苯二甲酸亚胺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其钠盐,再与叁氯硫氯甲烷缩合得克菌丹。副产物氯化钠溶于水中,克菌丹经加热、过滤、干燥得克菌丹固体,本合成工艺合成及后处理简单,不需大量有机溶剂。避免因溶剂损失大,成本高,对大气有一定污染且增加蒸馏操作单元。采用水做溶剂,减少了环境污染,简化了操作,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7年23期)

成世杰,范昆,张彬彬,张凯伦,付丽[8](2017)在《苹果轮纹病菌对甲基硫菌灵、克菌丹和代森联的敏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我国主要苹果产区田间苹果轮纹病菌对甲基硫菌灵、克菌丹和代森联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现状。【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检测了我国6个省份的106株苹果轮纹病菌对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采用Spearman’s秩相关系数法对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分别进行两两相关分析,比较了不同省份苹果轮纹病菌对同一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差异。【结果】甲基硫菌灵对苹果轮纹病菌的EC50值介于0.814 5~10.700 8 mg·L~(-1),平均为(3.357 9±0.160 7)mg·L~(-1),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性偏正态分布,田间苹果轮纹病菌对甲基硫菌灵仍然较为敏感。克菌丹的EC50值介于1.672 2~38.487 3 mg·L~(-1),呈不连续单峰曲线,有敏感性下降的菌株XY7(采自河南信阳,EC50为38.487 3 mg·L~(-1))出现。剔除该菌株后,剩余105个菌株对克菌丹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偏正态分布,EC50平均值为(10.268 1±0.460 0)mg·L~(-1),可建立田间苹果轮纹病菌对克菌丹的敏感基线。代森联的EC50值介于1.276 3~32.132 4 mg·L~(-1),平均为(15.511 9±0.710 7)mg·L~(-1),敏感性频率分布呈连续性偏正态分布,可建立田间苹果轮纹病菌对代森联的敏感基线。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甲基硫菌灵和代森联、克菌丹和代森联之间的敏感性不存在相关性,但甲基硫菌灵和克菌丹的敏感性呈显着正相关。不同省份苹果轮纹病菌对同一种杀菌剂的EC50平均值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田间苹果轮纹病菌对甲基硫菌灵、克菌丹和代森联的敏感性水平相对较高,并建立了田间苹果轮纹病菌对克菌丹和代森联的敏感基线。(本文来源于《果树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修明霞,李登云,曹洪建,何秀丽,宋友玉[9](2016)在《40%克菌丹戊唑醇防治大姜茎基腐病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试验结果表明,40%克菌丹戊唑醇悬浮剂800倍液和1 000倍液对大姜茎基腐病的防治效果较好,比常规药剂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的防治效果好。在生产上建议推广使用40%克菌丹戊唑醇悬浮剂800~1 000倍液防治大姜茎基腐病。(本文来源于《植物医生》期刊2016年10期)

李萍萍,程景,张振山,吴学进[10](2016)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菠萝蜜中的百菌清、克菌丹和己唑醇残留》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同时测定菠萝蜜中百菌清、克菌丹和己唑醇农药残留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采用石墨氨基固相萃取柱浓缩与净化,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进行质谱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百菌清、克菌丹和己唑醇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02、0.003、0.002 mg/kg,定量限均为0.01 mg/kg。添加质量分数在0.01~0.2 mg/kg时3种供试农药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8.3%~86.7%,相对标准偏差(RSD)≤6.2%。[结论]该方法简单可靠、重现性好、灵敏度高,适用于菠萝蜜中百菌清、克菌丹和己唑醇的农药残留检测。(本文来源于《农药》期刊2016年08期)

克菌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立了环境水样中克菌丹残留量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SPME-GC-MS/MS)检测方法.通过优化固相微萃取的条件对水样中的克菌丹进行富集,分析结果表明克菌丹在0.10~5.00 m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大于0.99,对农田灌溉水进行加标回收率试验,测定的低、中、高3种不同添加浓度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75.7%、79.1%和83.1%,相对标准偏差(RSD)在2.0%~3.4%范围内,检出限(LOD)为7.98μg/L.与传统溶剂萃取农药残留的方法相比,具有前处理简便、无溶剂污染等优点,同时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好,可作为环境水样中克菌丹残留量的监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克菌丹论文参考文献

[1].潘静,刘润峰,东琴,高敬雨.30%吡唑醚菌酯·克菌丹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J].世界农药.2018

[2].关昕.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水中克菌丹残留量[J].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18

[3].王长青,韩玉江,曾泉,王前涛,林敬华.克菌丹·叶菌唑防治小麦赤霉病效果试验[J].湖北植保.2018

[4].洪莉,陈令会,王会福.克菌丹、嘧菌酯等药剂组合防治桃主要病害药效试验[J].现代农药.2018

[5].刘保友,王英姿,衣先家,栾炳辉,张伟.苯醚甲环唑与克菌丹混配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增效作用[J].中国果树.2018

[6].陈新.36%克菌丹·叶菌唑悬浮剂防治小麦赤霉病防治效果研究[C].河南省植物保护学会第十一次、河南省昆虫学会第十次、河南省植物病理学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2017

[7].尹拥军,尚鸿艳.克菌丹原药合成工艺的改进研究[J].山东化工.2017

[8].成世杰,范昆,张彬彬,张凯伦,付丽.苹果轮纹病菌对甲基硫菌灵、克菌丹和代森联的敏感性[J].果树学报.2017

[9].修明霞,李登云,曹洪建,何秀丽,宋友玉.40%克菌丹戊唑醇防治大姜茎基腐病效果[J].植物医生.2016

[10].李萍萍,程景,张振山,吴学进.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菠萝蜜中的百菌清、克菌丹和己唑醇残留[J].农药.2016

论文知识图

克菌丹、灭菌丹和乙酸2乙酸钠缓...(a)克菌丹和灭菌丹标准溶液和(...克菌丹-克菌丹生产工艺流程图(二)克菌丹克菌丹-克菌丹生产工艺流程图(一)克菌丹

标签:;  ;  ;  ;  ;  ;  ;  

克菌丹论文_潘静,刘润峰,东琴,高敬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