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门社会工作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澳门社会工作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饶颋璐[1]2013年在《传媒行业出境劳务人员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365/24,这个数字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意味着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全年无休的工作时间,就是大多数媒体人的工作时间表,这个行业的辛苦与压力可以说都浓缩在了这个数字中。任何人面对这样的工作都会感到沉重的压力,而长期的超...
  • 湖北高校心理咨询现状的调查研究

    湖北高校心理咨询现状的调查研究

    陈静[1]2004年在《湖北高校心理咨询现状的调查研究》文中提出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各种导致学生心理紧张的因素大量增加,高校心理咨询问题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出来。尽管目前已经有不少学者关注到高校心理咨询的开展状况,但是从现存的研究成果来看,仍然存在着各种不足。本研究正是在...
  • 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其教育

    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及其教育

    王滔,张大均,陈建文[1]2007年在《我国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20年的回顾与反思》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80年代心理素质及其教育受到我国心理学界关注,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其教育问题已经成为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我国一批学者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概念、结构、发展状况、教育训练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积累了...
  • 心理异常的词汇研究

    心理异常的词汇研究

    刘衔华[1]2003年在《心理异常的词汇研究》文中提出心理治疗师在处理心理异常问题时,首先要能够对这些问题进行正确地诊断,而诊断则是决定如何把心理异常问题加以归类的程序,于是分类便成为诊断的实质。目前,比较完善并得到广泛应用的心理异常诊断系统是DSM-Ⅳ和ICD-10。但这两个诊断系统偏重于于严重的...
  • 警察职业应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警察职业应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朱炜良[1]2003年在《警察职业应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在了解警察群体的心理健康现状基础上,重点对警察群体的职业应激进行了研究,探究了警察职业应激的来源、职业应激程度等情况;分析了影响该群体职业应激的有关主客观因素,探讨其心理健康程度、应对方式以及警察的社会支持等对于警察职业应激的作用...
  •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其干预性研究

    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及其干预性研究

    明晶[1]2008年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干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贫困大学生是大学校园中占很大比例的群体,也是需要人们给予关心和支持的弱势群体。所以对其进行研究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意义。本文在确定贫困大学生概念和界定标准的基础上,对其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其进行深入有效地心理干预,最...
  • 大学生网络心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大学生网络心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颜卫东[1]2014年在《大学生网络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当今时代,互联网正以迅猛之势不断向前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也在慢慢改变,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交往关系,甚至人的思维方式也都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高等教育学校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网络化社会建设与...
  •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长期随访研究

    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长期随访研究

    刘郑生,朱守荣,张伯勋,张勇刚[1]2004年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长期随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对随访10年以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评价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筛选10年以前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或门诊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访年限...
  • 寿险业务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寿险业务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戴烽[1]2003年在《寿险业务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运用T检验、相关分析等多种统计手段,对江西省南昌市的部分从事保险销售工作的业务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我市的寿险业务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良好,心理健康问题出现较多的是...
  •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心理教育研究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心理教育研究

    侯明忠[1]2003年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心理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历史教育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仅仅把历史教学当作一种知识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历史教学必须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可持续发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实施心理教育是当代历史教学的重要发展趋势。研究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具有...
  • 多元文化视野中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多元文化视野中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刘玉娟[1]2003年在《多元文化视野中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文中研究表明多元文化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是在美国社会人口构成发生了重大改变,有色人种人口比例增加,白色人种人口比例减少的社会现实下,在后现代文化哲学思潮的影响下,在心理学学科研究与应用的文化转向的学科背景中,在心理咨询业所面临的职业危机中所产生的...
  • 陆军新兵心理状况与生活事件相关研究

    陆军新兵心理状况与生活事件相关研究

    李红政[1]2003年在《陆军新兵心理状况与生活事件相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了解陆军新兵不同集训阶段的心理特点,初步探讨新兵精神疾病的监测方法;编制“陆军义务兵生活事件问卷”(简称LEI-CSLA),为义务兵心理干预、部队科学管理和军事医学心理学研究提供一个有效的测评工具;探讨新兵心理症状的影响...
  • 儿童青少年感觉寻求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儿童青少年感觉寻求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万红霞[1]2008年在《高中生的感觉寻求、同伴关系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感觉寻求是一种人格特质,代表了个人稳定的行为模式,目前许多青少年的不健康行为或违法行为就和感觉寻求有关。高中生的同伴群体影响其感觉寻求水平,同时也是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本研究将感觉寻求、同伴关系作为...
  • 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效益互动模式的研究

    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效益互动模式的研究

    杨剑[1]2003年在《青少年参与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效益互动模式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健康与人们生活的社会、经济、文化等息息相关,是衡量一个社会整体素质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基于中国文化特殊背景,我们把青少年对健康的认知放在与时代相关的社会实践土壤中去考察,沿着理论建构→提出假设→研究论证→理论创新与整...
  • 广西少年田径运动员成就目标、心理健康与运动成绩的研究

    广西少年田径运动员成就目标、心理健康与运动成绩的研究

    张海[1]2003年在《广西少年田径运动员成就目标、心理健康与运动成绩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成就目标理论是成就动机研究的前沿课题,是目标设置的延伸,是个体对参与某一成就任务的目的或原因的知觉,以及个体对目标达成的评价。成就目标是近年来国内外应用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是社会认知取向在成就动机研究中的具体...
  • 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自尊及其要素的影响研究

    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自尊及其要素的影响研究

    安莉娟[1]2003年在《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自尊及其要素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众多的研究已证实:父母教养方式对自尊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研究试图探讨父母教养方式是通过哪些方面、怎样影响自尊的,即:探讨自尊的主要要素是什么,以及父母教养方式是如何经由这些主要要素而影响自尊的。通过大量的资料...
  • 1. 用含有Cre重组酶的腺苷病毒载体来敲除成熟小鼠脑中腺苷Al受体及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的局部基因来研究腺苷在觉醒/睡眠转化中的作用 2. 5-羟色胺转运蛋白的表达与“获得性无助”(抑郁症的动物模型)的关系

    1. 用含有Cre重组酶的腺苷病毒载体来敲除成熟小鼠脑中腺苷Al受体及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的局部基因来研究腺苷在觉醒/睡眠转化中的作用 2. 5-羟色胺转运蛋白的表达与“获得性无助”(抑郁症的动物模型)的关系

    王翠娣[1]2003年在《1.用含有Cre重组酶的腺苷病毒载体来敲除成熟小鼠脑中腺苷Al受体及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的局部基因来研究腺苷在觉醒/睡眠转化中的作用2.5-羟色胺转运蛋白的表达与“获得性无助”(抑郁症的动物模型)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用含有Cre重组酶的腺苷病毒载体来敲除成...
  • 农校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

    农校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

    郑颖[1]2003年在《农校生心理健康状况及教育对策》文中认为本文试图针对农校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提出教育对策,为今后农校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思路。本研究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为测查工具,结合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心理咨询等方法,对福建省834个农校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现...
  • 信息时代中学青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探析

    信息时代中学青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探析

    洪小艳[1]2003年在《信息时代中学青年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探析》文中指出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非常重视的问题。但目前,在国内或国外更多的研究的是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而对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发展的速度加快,竞争日趋激烈,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心理健...
  • 运用归因训练改善学生化学学习效能的研究

    运用归因训练改善学生化学学习效能的研究

    余前利[1]2003年在《运用归因训练改善学生化学学习效能的研究》文中提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韵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在我国逐步推进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今天,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