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薏苡遗传图谱的构建及重要性状QTL定位的研究

    薏苡遗传图谱的构建及重要性状QTL定位的研究

    黄益勤[1]2004年在《玉米杂种优势群与杂种优势及其与薏苡比较基因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米是我国第二大粮食作物。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玉米的产量得到大幅度地提高,杂种优势的广泛利用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玉米杂种优势群的划分是玉米育种的重要基础性研究。对于组配新的杂交种和改良自交系,充分发挥杂种...
  • 抗赤霉病小麦地方品种的贮藏蛋白和SSR分析

    抗赤霉病小麦地方品种的贮藏蛋白和SSR分析

    侯永翠[1]2003年在《抗赤霉病小麦地方品种的贮藏蛋白和SSR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赤霉病(HeadScab)主要是由禾谷镰刀菌(FusariumgraminearumSchw)引起的一种温湿地带麦区广泛流行的真菌病害。带菌籽粒不同程度地影响品质,严重时会造成人畜伤害,丧失商用价值。应用抗...
  • 小麦淀粉特性与糯蛋白的生化和分子标记

    小麦淀粉特性与糯蛋白的生化和分子标记

    徐兆华[1]2003年在《小麦淀粉特性与糯蛋白的生化和分子标记》文中指出淀粉特性是影响面条品质的重要因素。以国内外冬播小麦品种(系)312份、从白火麦×Norin67中选育出经碘染籽粒剖面初步鉴定为糯性小麦的品系60份以及鲁935031×豫麦47的F2代120个单株为材料,利用1...
  • 水、陆稻主要形态、生理性状抗旱分析及其根系性状的QTL定位

    水、陆稻主要形态、生理性状抗旱分析及其根系性状的QTL定位

    穆平[1]2004年在《水、旱稻DH和RIL群体抗旱性状相关分析及其QTL表达规律比较》文中提出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开展抗旱性研究特别是水稻抗旱QTL定位和抗旱分子育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粳型旱稻品种IRAT109和粳型水稻品种越富杂交产生的包含116个株系的叫群...
  • 利用生理生化方法及RAPD技术预测西瓜杂种优势

    利用生理生化方法及RAPD技术预测西瓜杂种优势

    夏妍[1]2003年在《利用生理生化方法及RAPD技术预测西瓜杂种优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试验以9个西瓜杂交组合及18份西瓜亲本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利用西瓜杂交组合及其亲本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与西瓜杂种优势密切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并用筛选出的指标对18份亲本材料进行优势潜力的预测,...
  • 番茄中番茄红素含量影响因素及遗传的初步研究

    番茄中番茄红素含量影响因素及遗传的初步研究

    李纪锁[1]2003年在《番茄中番茄红素含量影响因素及遗传的初步研究》文中认为本实验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分析了50个不同基因型鲜食番茄果实的番茄红素含量,温度和光照对番茄果实番茄红素含量的影响,并通过双列杂交和六世代联合分析法研究了鲜食番茄果实中番茄红素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1)鲜食番茄果实内番茄...
  • 小麦Rht同源序列和ESTs的克隆分析

    小麦Rht同源序列和ESTs的克隆分析

    黄先忠[1]2003年在《小麦Rht同源序列和ESTs的克隆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矮秆基因Rht-B1b和Rht-D1b的利用极大地促进了世界范围内小麦产量的增加。Rht基因在进化上与拟南芥GAI基因同源,它们在植物GA信号转导中起重要作用。小麦矮杆基因Rht-B1c来源于我国地方品种西藏大拇指...
  • 美洲黑杨×青杨连锁图构建及重要材性QTLs分析

    美洲黑杨×青杨连锁图构建及重要材性QTLs分析

    黄秦军[1]2003年在《美洲黑杨×青杨连锁图构建及重要材性QTLs分析》文中认为杨属(Populus)主要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和寒带地区,在我国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均有天然分布。杨树在解决工业建筑用材、胶合板材、纸浆材、薪碳材以及生态造林等方面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美洲黑杨(Popul...
  • 板栗品种经济性状遗传多样性与稳定性研究

    板栗品种经济性状遗传多样性与稳定性研究

    李昌珠[1]2003年在《板栗品种经济性状遗传多样性与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首先对国内外栗属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目前国内外学者有关板栗遗传多样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下述领域:①栗属植物地理分布及起源学说;②中国板栗的群体遗传多样性;③栗属中国特有种居群的遗传多样性;④分子标记技术研究板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