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抗HBsAg单链抗体基因的构建、表达及其表达产物的活性鉴定

    人抗HBsAg单链抗体基因的构建、表达及其表达产物的活性鉴定

    温伟红[1]2003年在《人抗HBsAg单链抗体基因的构建、表达及其表达产物的活性鉴定》文中提出目的构建人抗HBsAg单链抗体基因,在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并对其表达产物的活性进行鉴定。方法以从噬菌体抗体库中筛选获得的抗HBsAg的Fab抗体基因为模板,分别扩增出其轻、重链可变区(V_L、V...
  • 裸鼠脊髓转移灶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s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裸鼠脊髓转移灶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s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

    杨宏林[1]2003年在《裸鼠脊髓转移灶人粘液表皮样癌细胞系Ms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用裸鼠尾静脉注射法、组织块培养法获得粘液表皮样癌裸鼠脊髓转移细胞系,应用光镜及电镜下形态学观察、染色体分析、细胞计数法、流式细胞术、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裸鼠皮下成瘤实验和人工肺转移模型等方法,探讨...
  • 基于空间定位的混迭语音的分离

    基于空间定位的混迭语音的分离

    于大刚[1]2006年在《说话人个数时变的语音盲分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盲源分离是用于阵列信号处理与分析的一种新兴技术,因其能够从观测的混合信号中恢复出原始信号,而对原始信号和混合系统的先验知识要求甚少,故此在无线通信、医学信号处理、图像增强和语音分离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混合语音信号的分离是该技...
  • 固定化微生物净化低浓度SO2烟气的应用基础研究

    固定化微生物净化低浓度SO2烟气的应用基础研究

    武淑文[1]2004年在《固定化微生物净化低浓度SO_2烟气工艺的研究》文中指出燃煤引起的SO_2问题是当前国际上最关注的热点环境之一,它不仅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且是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质。我国是世界上唯一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是世界SO_2排放的第一大国,如不严格控制,SO_2问题将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
  • 骨髓基质细胞静脉注射治疗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的研究

    骨髓基质细胞静脉注射治疗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的研究

    钟池[1]2003年在《骨髓基质细胞静脉注射治疗大鼠短暂性局灶性脑缺血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脑卒中是我国疾病死亡并导致长期残疾的叁大原因之一。脑梗死又是最常见的脑血管病。急性脑梗死后,因梗死灶中心神经细胞死亡而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至今尚缺乏真正有效的治疗措施和药物。如何在有效时间窗内,拯救损伤灶周边半暗...
  • 问号赖型钩端螺旋体毒力新基因的筛选及其功能研究

    问号赖型钩端螺旋体毒力新基因的筛选及其功能研究

    赵计林[1]2003年在《问号赖型钩端螺旋体毒力新基因的筛选及其功能研究》文中提出钩端螺旋体是结构和遗传特征都较特殊的一类微生物,它所导致的钩端螺旋体病是在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人兽共患自然免疫源性疾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农牧业生产。阐明钩端螺旋体的致病机制是控制本病的关键环节。由于结构和遗传特征的特殊性...
  • Fas、FasL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免疫和细胞凋亡的关系

    Fas、FasL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免疫和细胞凋亡的关系

    杨媛媛,王文莙,王潇飞,曹相玫,黄允宁[1]2019年在《硫酸右旋糖苷抑制人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及相关因子表达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硫酸右旋糖苷(DS)对人胃癌细胞(BGC-823)增殖、侵袭与迁移能力的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模拟胃癌缺氧微环境,在低氧条件下培养人胃癌细胞(BGC-823)...
  • 哮喘患者炎性细胞凋亡异质性分子机制的研究

    哮喘患者炎性细胞凋亡异质性分子机制的研究

    黎联[1]2003年在《哮喘患者炎性细胞凋亡异质性分子机制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细胞(Eos)、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PMN)对地塞米松及孟鲁司特凋亡诱导作用的反应性,并探讨差异的分子机制。方法从18例初次诊断未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静脉血分离淋巴细胞、嗜酸性细胞和中性...
  • 重组血小板糖蛋白Ibα对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的研究

    重组血小板糖蛋白Ibα对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的研究

    苏丽[1]2003年在《重组血小板糖蛋白Ibα对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血小板膜表面糖蛋白Ⅰbα(GPⅠbα)与vWF的结合引起的血小板与受损血管内皮的粘附,在初期止血和血小板血栓形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而,许多研究致力于以GPⅠbα和vWF二者为靶点的新的抗血栓药物的研制和开发。目前...
  • 全固态Nd:GdVO4连续波被动调Q激光器的研究

    全固态Nd:GdVO4连续波被动调Q激光器的研究

    刘凤芹[1]2003年在《全固态Nd:GdVO_4连续波被动调Q激光器的研究》文中认为激光二极管泵浦的全固态激光器(DiodePumpedSolidStateLasers,DPSSL)具有效率高、稳定性好、光束质量好、结构紧凑、寿命长等优点。全固态连续波调Q激光器是获得窄脉宽、高峰值功率和高重复频率...
  • 矩形突扩管道流动的数值模拟

    矩形突扩管道流动的数值模拟

    周翔[1]2003年在《矩形突扩管道流动的数值模拟》文中指出本文对突扩管道的流动进行了数值研究。采用有限容积法在交错网格上对流动控制方程离散,然后采用SIMPLE算法求解。在处理对流项的离散时,提出了一个改进的高分辨率组合格式COPMD。采用GMRES算法求解离散所得的大型非对称稀疏代数方程组。比较...
  • 前向大角度光散射亚微米级颗粒粒度测试方法研究

    前向大角度光散射亚微米级颗粒粒度测试方法研究

    彭力[1]2003年在《前向大角度光散射亚微米级颗粒粒度测试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在生产与科学研究中,对微米-亚微米级颗粒粒度的准确测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它对环境保护、工业生产质量控制、医疗卫生等众多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光散射法是目前使用的一种先进、应用最广泛和最有发展前景的一种颗粒测量技术。...
  • Yangian在量子简并态的量子跃迁中的应用

    Yangian在量子简并态的量子跃迁中的应用

    王庆勇[1]2003年在《Yangian在量子简并态的量子跃迁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自从杨振宁和R.J.Baxter分别于1967年与1972年创建了量子杨-巴克斯特方程以来,量子可积模型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特别是V.G.Drinfeld所建立的Yangian和量子群理论对物理中的量子完全可积模型...
  • 强作用介质中具有细致平衡的喷注淬火和双轻子产生

    强作用介质中具有细致平衡的喷注淬火和双轻子产生

    张汉中[1]2004年在《RHIC高能核—核碰撞实验中的喷注淬火效应》文中研究表明研究高温高密的核物质以及寻找夸克胶子等离子体(QGP),实验上最有效的方法是通过极端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近二十年来,从美国布鲁海汶国家实验室(BNL)质心系能量(SNN)~(1/2)=5GeV的AGS实验,欧洲核子研究...
  • 盐胁迫下西伯利亚蓼cDNA文库构建及表达序列标签(EST)分析

    盐胁迫下西伯利亚蓼cDNA文库构建及表达序列标签(EST)分析

    朱翔[1]2003年在《盐胁迫下西伯利亚蓼cDNA文库构建及表达序列标签(EST)分析》文中指出为了研究西伯利亚蓼耐盐的分子机理,使用Stratagene的cDNA合成和GigapackⅢGold包装试剂盒构建了盐(NaHCO_3)胁迫下西伯利亚蓼的cDNA文库,随机选取重组克隆测序,用表达序列标签...
  • 胚乳中不表达基因组片段的分离及磷代谢的品种差异分析

    胚乳中不表达基因组片段的分离及磷代谢的品种差异分析

    魏君[1]2003年在《胚乳中不表达基因组片段的分离及磷代谢的品种差异分析》文中指出对水稻进行品质改良,转基因技术是目前被广泛使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外源基因上连上水稻自身的启动子不仅能够实现外源基因在受体体内的定向表达,还从某种程度上缓解了外源基因在受体体内表达沉默的问题。在本实验中利用本室构...
  • 黑洞熵、黑洞的de Broglie-Bohm量子化及Quintessence宇宙学

    黑洞熵、黑洞的de Broglie-Bohm量子化及Quintessence宇宙学

    邓昭镜[1]2006年在《黑洞熵的演化规律与热力学第叁定律》文中研究说明将正、负能谱中黑洞能力学理分别应用于分析Schwarzchild(SW)黑洞.Kerr-Neuman(K-N)黑洞以及Sen黑洞的熵及其演化过程,对它们的对照分析结果表明:负能谱热力学对表征黑洞的熵及其演化规律和极限特征比Bek...
  • 大气负荷效应问题研究

    大气负荷效应问题研究

    罗少聪[1]2003年在《大气负荷效应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大地测量技术和数据分析手段的日益提高,大气对各类物理场地表观测的负荷影响必须予以考虑,大气的负荷效应为直接效应(大气对地球表面及内部点产生直接吸引)和间接效应(大气作为表面负荷作用于地球,导致地球的弹性形变和内部质量的重新分布,产生...
  • 基于微机平台的海底检波器二次定位研究

    基于微机平台的海底检波器二次定位研究

    刘国华[1]2003年在《基于微机平台的海底检波器二次定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油气勘探的逐步深入,海上多波地震勘探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发展海上多波勘探成为海洋地震工作的新方向,对海底检波器的二次定位研究是海上多波地震勘探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本论文以国家“863”子项目“海底叁分量检波器坐标识别、...
  • 两亲嵌段共聚物分子有序聚集体的结构特性及其应用

    两亲嵌段共聚物分子有序聚集体的结构特性及其应用

    王英[1]2003年在《两亲嵌段共聚物分子有序聚集体的结构特性及其应用》文中指出应用无外加探针循环伏安法研究了两亲嵌段共聚物PluronicF127(F127)在铂电极上的循环伏安行为,探讨了F127在铂电极上的电化学反应机理。在此基础上测定了F127在水溶液中不同形态聚集体的扩散系数,得到第一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