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洋鳕鱼(Gadus morhua)作为一种具有高营养价值的海洋经济鱼类,常常会被掺入劣质、价格低廉的阿拉斯加狭鳕鱼(Theragra chalcogramma)或白姑鱼(Argyrosomus argentatus)等。通过对大西洋鳕鱼、阿拉斯加狭鳕鱼和白姑鱼的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Ⅰ(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Ⅰ,COⅠ)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结果表明: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得到大西洋鳕鱼和阿拉斯加狭鳕鱼COⅠ基因扩增产物大小为579 bp,白姑鱼为399 bp;进一步使用Bst EⅡ限制性内切酶对大西洋鳕鱼和阿拉斯加狭鳕鱼COⅠ基因的PCR产物进行酶切,大西洋鳕鱼不能被酶切,而阿拉斯加狭鳕鱼被酶切为长度分别为361、218 bp的2个片段,从而有效区分大西洋鳕鱼、阿拉斯加狭鳕鱼和白姑鱼。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楼叶青,胡艺凡,郑方媛,袁望,陈丽鑫,宋婉如,李素芳,潘家荣
关键词: 鳕鱼,聚合酶链式反应,酶切,鉴别
来源: 肉类研究 2019年10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轻工业手工业
单位: 中国计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基金: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810356016)
分类号: TS254.7;Q78
页码: 57-62
总页数: 6
文件大小: 1792K
下载量: 101
本文来源: https://www.lunwen66.cn/article/d842676eaa2782796a9aa5f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