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运用2000-2017年四类植被参数(归一化植被指数、增强植被指数、叶面积指数、总初级生产力),基于时间序列与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对汶川地震极重灾区震前、震后的植被参数时空分布差异与变化趋势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地震对植被破坏严重,震后植被得到较好恢复,在17年植被状况变化中,2008-2012年波动较大,为植被参数的低值区间;在分段斜率计算中,四类植被参数在2000-2008年的斜率小于0的区域面积远远多于2008-2017年,即在2000-2008年植被状况变差的区域较多,主要分布在汶川县,都江堰市、彭州市、绵竹市、什邡县、安县西北部等地区;2008-2017年植被变化斜率大于0的区域占90%以上,说明植被状况一直呈恢复变好的趋势;对比四类参数,发现在植被现状监测中,EVI监测结果最好,而在长时序植被状况监测中,NDVI和GPP监测结果较好,LAI监测结果总体相对较差。
类型: 国内会议
作者: 祝汉收,翟俊,侯鹏,杨渺
关键词: 汶川地震区,归一化植被指数,总初级生产力,增强型植被指数,叶面积指数
来源: 2019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科学技术年会 2019-08-23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Ⅱ辑,信息科技
专业: 生物学,工业通用技术及设备,自动化技术
单位: 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四川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分类号: TP751;Q948
页码: 97-104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1279k
下载量: 55
本文来源: https://www.lunwen66.cn/article/b9518b65ae1ed7534ca25e5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