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气藏开发分类探讨

煤气藏开发分类探讨

一、煤岩气藏开发分类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尚建华[1](2021)在《淮南潘集深部二叠系煤系“三气”耦合成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淮南潘集地区二叠系煤层、暗色泥岩及砂岩广泛发育,在平面上分布范围重合,在垂向上叠层出现,且生烃源岩发育成熟,并受构造影响砂岩孔隙较为发育,具备煤系“三气”(煤层气、页岩气和致密砂岩气)的生烃条件和储集赋存条件,具有耦合成藏的可能。本论文以淮南潘集深部二叠纪煤系地层为研究对象,通过地质调查、资料收集、实验测试等方法研究调查了研究区地质背景、煤系“三气”的生烃源岩条件、煤系“三气”的运移储集封存条件,揭示了淮南潘集二叠系煤系“三气”耦合成藏机理,并对三气耦合成藏有利区做出预测。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区二叠系山西组、下石盒子组和上石盒子组为主要含煤地层,含煤段总厚度750m,含煤34层,煤层总厚39.22m,同时山西组和下石盒子组发育有丰富的泥页岩层,优势区有机碳含量大于2.30%,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Ⅱ2型干酪根(腐泥—腐殖型),具有极高的煤层气和页岩气生烃潜力。(2)研究区煤层孔隙率介于3.071%~25.094%之间,平均值为9.826%,大部分样本的孔隙率在5%以下,孔隙率较低,孔隙类型为平行板状孔、尖劈状孔和细颈瓶孔,孔隙分形维数较小,孔隙结构较简单。渗透率总体变化范围为0.0049×10-3~5.72× 10-3μm2之间,平均0.52×10-3μm2。煤岩有较强的吸附能力,煤层气自生自储,少量运移;页岩层孔隙度介于0.8667%~4.292%,平均2.21%,全部样本的孔隙率在5%以下,孔隙率较低,微孔是比表面积主要贡献者,储层孔隙形态呈开放状态,主要包括开放性平行壁的狭缝孔。泥页岩的渗透率在0.00031—0.00091mD之间,平均0.00046mD。山西组泥页岩吸附能力较强,下石盒子组泥页岩吸附能力较弱,页岩既是源岩也是储集岩,页岩气同样自生自储。砂岩整体孔隙度较差,含水性和渗透率均低,顶底板的孔渗性与含水性较差,圈闭保存条件好。(3)山西组1煤层和3煤层的煤层气资源丰度较好,最佳富集区煤层气丰度高达0.9 ×108m3/km;山西组泥页岩厚度在5~65m之间变化,TOC含量的变化规律表现为由南向北降低,最大有机碳含量高于2.30%,砂岩层在研究区北端和中部最厚。基于研究区煤系“三气”储层重复出现的垂向特征,划分出了三种煤系“三气”耦合成藏的优势组合类型:“煤—砂—煤”、“页—煤”和“页—砂—煤”共生组合类型,揭示了煤系“三气”耦合成藏模式,并对煤系“三气”耦合成藏有利区做出预测,在研究区东南区域是煤系“三气”耦合成藏最有利区,是今后煤系“三气”协同开采的重点区域,本次研究对今后煤系“三气”协同开采具有现实指导作用。本论文有图[34]表[29]参考文献[108]

赵国飞[2](2021)在《山西石炭-二叠纪煤系气储层类型及其适应性致裂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能源革命的排头兵,提高煤系气采收率是山西“十四五”及今后更长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煤系气储层具有薄层状、多岩性互层和塑性较强等特点,且在不同区域和不同层位形成了不同组合类型,为高效压裂提高抽采带来了很大困难。已有工作多使用水力压裂进行单一储层致裂,造成资源动用程度低、煤系气合采效果不尽理想等问题。针对不同煤系气储层类型采取适应性致裂方法将是煤系气合压共采的发展趋势。通过现场调研、数据统计、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方法,系统开展了煤系气藏与储层类型、储层物性及优质开采层段、储层力学性质及其对不同致裂方法的响应特征、不同起裂层位对压裂缝穿层形态及高度的影响等研究,阐明了煤系气储层的结构特征,确定了优质开采层段,优选了储层致裂方法与起裂层位,为山西石炭-二叠纪煤系气储层的高效改造提供了理论基础。论文的主要工作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山西石炭-二叠纪煤系气藏类型与储层结构特征。以山西沁水煤田、河东煤田、霍西煤田、西山煤田等主要产气煤田的石炭-二叠纪煤系气储层为研究对象,在统计典型钻孔测井资料、气测资料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煤系地层结构,识别了煤系含气系统盖层,界定了煤系独立含气系统,划分了山西石炭-二叠纪煤系气储层结构类型。结果表明:山西石炭-二叠纪煤系气藏可分为独立煤层气、独立砂岩气、煤层气-页岩气、煤层气-砂岩气等4种类型,其中沁水煤田存在全部煤系气藏类型;河东煤田存在煤层气-页岩气和煤层气-砂岩气2种类型;霍西煤田存在独立煤层气、煤层气-页岩气、煤层气-砂岩气等3种类型;西山煤田存在独立煤层气、煤层气-页岩气和煤层气-砂岩气等3种类型。煤系气储层有单一煤层、单一砂岩层、顶板砂岩-煤层、顶板泥岩-煤层、煤层-泥岩-煤层、顶板石灰岩-煤层、顶板泥岩-煤层-底板泥岩、煤层-底板砂岩、煤层-底板泥岩等9种类型,其中沁水煤田存在单一煤层、单一砂岩层、顶板砂岩-煤层、顶板泥岩-煤层、煤层-泥岩-煤层和煤层-底板泥岩等6种类型;河东煤田存在顶板砂岩-煤层、顶板泥岩-煤层-底板泥岩和顶板石灰岩-煤层等3种类型;霍西煤田存在单一煤层、顶板砂岩-煤层、顶板泥岩-煤层和煤层-泥岩-煤层等4种类型;西山煤田存在单一煤层、煤层-泥岩-煤层和煤层-底板砂岩等3种类型。(2)储层物性及优质开采层段评价。以储层物性参数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各储层物性特征及其相互关联性,选取埋深、厚度、镜质组含量、黏土矿物含量、含气量、渗透率、孔隙度等7个储层物性特征参数做为煤系气优质开采层段评价指标。利用厚度加权平均法计算复合储层各评价指标值,利用极差变换法将各储层评价指标值进行标准化处理,以熵值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煤系气优质开采层段评价模型,确定优质开采层段。结果表明:煤储层含气量与镜质组含量、埋深呈正相关性,与无机矿物含量呈负相关性,孔容和比表面积主要由微孔提供,且孔容、比表面积与孔隙度之间呈现较好的正相关性。岩石储层含气量与埋深呈正相关性,孔容由大孔和中孔主导,且孔容与渗透率之间呈现较好的正相关性。优质开采层段的评价指标重要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厚度、渗透率、埋深、含气量、孔隙度、黏土矿物含量、镜质组含量。沁水煤田储层优劣性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3号煤层组、15号煤层组、太原组粉砂岩层(1435 m);河东煤田为8+9号煤层组、4+5号煤层组;霍西煤田为11号煤层组、10号煤层组、2号煤层组;西山煤田为2号煤层组、9号煤层组、8号煤层。(3)储层致裂方法优选。考虑升压速率和压力峰值特征,水力压裂、液态CO2相变致裂和炸药爆炸致裂等3种致裂方法做为典型致裂方法。以煤系气储层为研究对象,考虑不同致裂方法,建立煤系气单一储层致裂数值模型,分析岩石脆性指数、断裂韧性和抗压强度等力学性质条件下裂缝扩展对典型致裂方法的响应规律,形成考虑岩石力学性质的煤系气储层适应性致裂方法评价指数,并给出相应致裂方法评价指数区间值。计算山西石炭-二叠纪煤系气储层适应性致裂方法评价指数值,对煤系气储层进行了适应性致裂方法优选。结果表明:随着岩石脆性指数的增加,3种致裂方法作用下储层裂缝高度呈对数规律增大,其中水力压裂方法增幅最大。随着岩石断裂韧性和抗压强度的增加,3种致裂方法作用下储层裂缝高度呈负指数规律减小,其中炸药爆炸致裂方法降幅最大。煤储层的适应性致裂方法为炸药爆炸致裂方法,炭质泥岩和砂质泥岩储层的适应性致裂方法为液态CO2相变致裂方法,粉砂岩、砂岩和石灰岩储层的适应性致裂方法为水力压裂方法。(4)储层最佳起裂层位确定。以山西石炭-二叠纪煤系气复合储层为研究对象,考虑不同致裂方法,建立了煤系气复合储层致裂数值模型,考察了不同起裂层位对储层压裂缝穿层形态及高度的影响,确定了储层最佳起裂层位。结果表明:顶板砂岩-煤型储层最佳起裂层位为顶板砂岩储层;顶板泥岩-煤型储层最佳起裂层位为顶板泥岩储层;顶板石灰岩-煤型储层最佳起裂层位为顶板石灰岩储层;煤-泥岩-煤型储层最佳起裂层位为中部泥岩储层;煤-底板泥岩型储层最佳起裂层位为底板泥岩储层。

张二超[3](2020)在《老厂雨汪区块煤系气储层地质特征及有利区段优选》文中提出含煤地层地质评价,对煤系气有利区段的优选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后续勘探开发工程的基础,直接关系着煤系气开采的成功与否。本文以滇东老厂雨汪区块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煤系储层地质特征的研究,计算了煤系气资源量,分析了资源分布特征;选取合适的参数,构建了符合该区的煤系气有利区段优选指标体系,平面上选取有利区,垂向上选取有利段,为后期煤系气的开采工程提供科学依据和重要支撑。雨汪区块各煤层全区均有发育,其中主采煤层为3#、7+8#、9#、13#、16#、19#煤层,其埋深、煤厚等变化较大,各煤层煤岩煤质特征基本相同,多为半亮-半暗煤岩类型,其中16#和19#煤层煤体结构较好,各煤储层的吸附解吸特征差别较小,主要孔隙类型以微孔和过渡孔为主;砂岩储层厚度较小,以长石为主要成分,孔隙类型以微孔和过渡孔为主;泥岩厚度较大,以粘土为主要成分,有机质类型为Ⅲ类。通过分析煤岩、砂岩和泥岩三种储层的平面和垂向的分布规律,依据三者之间的差异性,建立了煤系储层三种共生关系。在对研究区煤层含气性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等温吸附-含气饱和度法,构建了煤层含气量预测模型,预测了研究区各煤层含气量;利用测井曲线叠加、微电阻扫描成像和多极子阵列声波等测井数据,解释了研究区砂岩含气性,确定了含气砂岩层数;利用测井数据和等温吸附实验数据,分别计算了泥岩游离气量和吸附气量,进而计算出各煤层顶底板泥岩含气量。煤层气资源量在研究区占据绝对地位,其资源分布规律代表着煤系气的资源分布规律。计算发现,煤系气资源丰度大于2.0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区块中部;砂岩气的含气饱和度为15%左右,主要分布在LC-C1和LC-C4井附近,且两井砂地比较大;好的泥岩层主要为炭质泥岩,在LC-C2和LC-C4井附近较厚。针对煤系气有利储层的优选,选取埋深、资源丰度、构造曲率作为煤层优选指标,以砂地比作为砂岩优选指标,以炭质泥岩厚度作为泥岩优选指标,平面优选了有利区;针对煤层气合采有利段优选,以煤体结构、储层压力和层间距、临界解吸压力和临储比、煤层及顶底板力学性质、含气饱和度、渗透率比值为优选指标;针对砂岩气和煤层气合采问题,以埋深和渗透率比值作为优选指标;针对泥岩气和煤层气合采问题,以埋深作为优选指标;在垂向上分别选取了煤层气合采、砂岩气和煤层气合采、泥岩气和煤层气合采有利段。

叶桢妮[4](2020)在《永陇矿区郭家河井田煤储层特征与构造控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储层特征与地质构造复杂性是制约煤层气勘探开发效率的基础关键。煤储层孔隙裂隙结构的非均质性影响着煤层气的吸附和渗流过程,制约着煤层气勘探开发的效果。地质构造控制着煤层气的生成、储集和保存条件,决定着煤层气勘探工作的方向。论文以黄陇侏罗纪煤田永陇矿区郭家河井田为研究区,开展了煤储层特征、构造控气特征及基于构造复杂程度的煤层富气性预测与煤层气资源量估算方法研究,对煤层气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一定的应用价值。在煤储层特征方面,分析了煤层含气性、吸附性和渗透性及其影响因素,得出3号煤层为弱吸附性、低含气量、低渗透性煤储层的认识。研究了原生结构煤和碎裂结构煤在孔隙形态、BET比表面积、BJH孔隙体积和连通性方面的差异性,得出碎裂结构煤中裂隙孔更为发育,使得碎裂结构煤吸附性和连通性优于原生结构煤的认识。借助数字式X射线影像仪和扫描电镜,研究了原生结构煤和碎裂结构煤中宏观裂隙和微观裂隙的展布特征,认为碎裂结构煤中微观裂隙发育的密度、延展长度和开合度均大于原生结构煤;采用分形理论计算了原生结构煤和碎裂结构煤的孔隙、微观裂隙分形维数,揭示了孔隙、微观裂隙分形维数与煤岩有效渗透率的配置关系。在构造控气方面,模拟了研究区沉降史,分析了构造演化和生烃史,认为侏罗系延安组长期稳定沉降,在早白垩世晚期开始生烃,但生烃时间较短,煤层气含量较低。基于三维地震勘探地质构造精细解释结果,结合修正后的钻孔煤层气含量展布特征,分析了不同构造部位的煤层含气性特征,提出了宽缓向斜、背斜及次级背斜和正断层三类构造六个构造部位的控气类型,即向斜两翼浅部、向斜轴部、向斜仰起端、向斜与次级向斜交汇部、背斜轴部和次级背斜兼正断层等六个构造部位。进行了研究区地质构造复杂程度精细分区,研究了地质构造复杂程度与煤层含气性的关系,认为构造简单区煤层气含最一般大于3.5m3/t,构造较简单区煤层气含量为2~4m3/t,构造较复杂区煤层气含量为1.5~2.5m3/t,构造复杂区煤层气含量一般小于1.5m3/t。建立了考虑热-流-固耦合效应的地质构造控气数值模型,模拟了不同类型构造的煤层气含量、煤储层温度、压力和渗透率的变化特征,揭示了褶皱和断层不同部位的煤层气含量变化规律,认为宽缓向斜转折端具有保温保压低渗透的富气特征,背斜转折端和正断层的断层面附近具有低温低压高渗透的贫气特征,进而建立了构造控气模拟方程。通过研究正断层附近煤层气含量和煤储层渗透率的变化特征,模拟得出煤层内小型正断层控气、控渗范围分别为37m和54m,断层面附近煤层气含量降幅达86%以上而渗透率增幅为2.6%。考虑煤层厚度、上覆地层厚度和围岩岩性等地质因素,选取有钻孔煤层气含量的地质剖面验证了所总结的构造控气特征和控气构造类型。在煤层富气性预测与资源量精细估算方面,基于构造控气模拟方程,提出了考虑构造复杂程度的煤层富气性系数,建立了基于构造复杂程度的煤层富气性预测模型,为煤层富气性预测提供了新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构造复杂程度的煤层气资源量精细估算方法,估算了 1302工作面煤层气资源量和郭家河井田煤层气资源量。

陈世达[5](2020)在《黔西多煤层煤层气储渗机制及合层开发技术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黔西多煤层煤层气资源的离散性决定了其勘探开发的特殊性,基础地质研究和适应性开发技术探索仍是目前主要的攻关目标。论文以黔西多煤层为研究对象,以室内试验分析和现场动态跟踪为手段,剖析了煤层气储渗空间静、动态演化特征,探讨了其对煤层气吸附-解吸-渗流的影响;建立了薄煤层煤体结构测井识别方法;揭示了“叠置含煤层气系统”的地应力作用机制;提出了产层组合优选方法,并分析了不同改造和排采方式对合采井产能的影响。剖析了煤层气储渗空间静、动态演化特征,总结了影响气体吸附-解吸的主控因素,建立了煤层气解吸过程及解吸效率识别图版。高变质程度煤以发育微小孔为主,储渗动态的应力敏感程度最弱,对甲烷的吸附能力较强,在实现高解吸效率方面具有先天优势;碎裂煤渗流能力最强,其次为原生结构煤,碎粒煤不具备压裂增产适应性。层域尺度上,高灰分产率会降低煤层对甲烷的吸附能力;原位温压条件下,煤吸附性能主要受储层压力“正效应”控制。构建了薄煤层煤体结构精确识别方法。针对薄煤层测井“边界效应”难题,引进小波分析技术对测井曲线进行分频加权重构,提高了测井信号的纵向分辨率;选取伽马、密度、声波、电阻率测井参数,借助FISHER线性判别法投影降维思想和最小方差分析理念,建立了煤体结构测井识别图版和分类函数。查明了原位应力随埋深变化的地质作用过程,提出了“应力封闭型”叠置含煤层气系统的概念。黔西地区煤储层应力梯度变化是埋深和构造综合作用的结果,向斜轴部是水平主应力最为集中的区域。垂向上,可将应力状态依次划分为应力挤压区、应力释放区、应力过渡区和构造集中区。应力释放区(500750m)有利于相对高渗储层和统一压力系统的形成,以常压储层为主;200500 m、>750m煤储层具有“应力封闭”特征,压力系统叠置发育,储层压力与埋深失去相关性。剖析了织金区块典型合采井排采动态,提出了多层合采产层组合评价方法及排采管控建议。在层间供液均衡的前提下,确保各产层实现高解吸效率时仍具备一定的埋没度是最大化采收率的产层组合方案;“大液量、高砂量”的压裂改造是高产的重要保障;快速提液降压、稳流压、高套压和稳套压等生产方式不适应合层排采技术要求。

侯晓伟[6](2020)在《沁水盆地深部煤系气储层控气机理及共生成藏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海陆交互相沉积环境下特有的岩性多样、旋回性叠置沉积产物——煤系,具备了煤系气共生成藏及合探共采的基础和可能,亟需开展创新性探索。本文力求全面地表征煤系气储层输导体系发育特征及其地质控制效应,探究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煤系气运移机理及赋存规律,揭示煤系气共生成藏效应及有效含气层段地质选择过程。以沁水盆地太原组–山西组煤系为研究对象,采用资料调研→野外勘探→实验测试→数值模拟→示范工程剖析→理论升华的综合研究思路,以分异–互联储层控气机理调控下煤系气共生成藏效应及有效含气层段地质选择过程为核心科学问题开展系统研究。凝练出以下主要认识:(1)精细评价了煤系气共生成藏基础地质条件:指出了煤系烃源岩有机质类型为III型干酪根,整体处于高–过成熟热演化阶段,聚集有机质煤不仅具有相对良好的物性条件,同时具备了极好的生烃潜力,对区内煤系气共生成藏潜力起决定性作用。有机–无机组分控制了煤系气储层孔裂隙系统的发育程度,依据控气作用差异性将全尺度孔裂隙系统(TPV)划分为束缚孔系统(IPV)和自由孔系统(MPV),前者控制了煤系气储层的吸附性能,后者则决定了煤系气储层的渗透能力;(2)深入阐释了煤系气储层控气机理及其地质控制效应:创新地提出变孔压缩系数理念并依此反演了深部煤系气储层输导体系地质响应规律。构建了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煤系气综合传输模型,阐述了煤系气运移/传输机理。综合运用直接法和间接法优选了煤系气原位含气性评价方案,剖析了原位煤系气含量的地质控制效应,阐明了深部煤系气差异性分段式赋存规律;(3)详实剖析了煤系气共生成藏地质演化过程及共生成藏效应:划分出源–储综合体系叠置配套期、初次生烃高峰期、生烃停滞–动态调整期、二次生烃高峰期和共生调整定型期五个煤系气共生成藏地质演化阶段,明确了煤系气共生成藏关键期。建立了煤系气储层输导体系地质演化模式并定量评价了煤系气运移和赋存规律的阶段式地质演化过程。揭示了区内煤系气共生成藏效应并剖析了煤系气共生调节机制;(4)系统判识了煤系气有效含气层段时空发育规律并阐明了其地质选择过程:识别出煤系气共生含气层段空间规律性间断式分布特征,划分了煤系页岩气主导型共生气藏、煤层气主导型共生气藏和多元型煤系气共生气藏三类深部煤系气共生成藏组合类型。明确了煤系气共生有效含气层段需要同时兼具优势的生、储、盖组合配置——煤层发育程度决定了有效共生含气层段的发育程度,埋藏条件造就了共生煤系气优势气藏类型的差异性,有机–无机组分与物性特征限制了煤系页岩气和煤系砂岩气的成藏潜力。证实了区内广覆式共生煤系气藏具有气源同源性,揭示了有效含气层段多阶段分异性时空演化的地质选择过程。该论文有图226幅,表19个,参考文献300篇。

王永臻[7](2020)在《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资源潜力分析及有利区预测》文中研究说明研究区位于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煤系地层广泛发育。印支、燕山和喜山运动使该套地层抬升、隆起,广大地区因遭受强烈的风化作用而剥蚀殆尽,仅在斜坡或早期凹陷中残存下来,成为石炭-二叠系残留盆地。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沉积后经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煤成气成藏变的复杂多样,给煤成气勘探带来较大的困难,石炭-二叠纪煤系地层生烃能力及成藏规律研究成为下一步煤成气勘探开发决策的关键。以往研究主要是在单一学科、单一构造单元开展的,比较微观,把整个工区作为一个研究对象进行宏观分析,运用煤成气成藏新理论和新思想开展综合研究,总结煤成气藏成藏条件及分布规律还不够深入,对煤成气有利区预测尚未形成公认的评价模型。在对前期勘探数据和前人认识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内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开展构造演化特征研究,恢复研究区沉积古环境动态过程,并对煤系地层沉积特征进行详细描述。针对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储层、盖层和圈闭条件开展定性和半定量评价,重点对石炭-二叠系烃源岩和圈闭条件进行精细评价。通过对已发现煤成气藏分析,总结煤成气藏特点。采用烃源岩生烃期分析,结合流体包裹体、构造背景综合判断法对研究区煤成气藏天然气充注时间和期次开展一系列研究,从而对研究区各构造单元成藏要素配置条件进行评价。基于研究区煤成气藏成藏特征及成藏要素配置条件,总结煤成气典型成藏模式和成藏主控因素,并最终指出研究区内各构造单元勘探方向。在对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对各构造单元选取典型井开展埋藏史、热史和成熟史模拟,对研究区内煤系烃源岩生烃演化类型进行划分。通过对大城地区36#煤样开展热模拟实验,测试煤系烃源岩生烃气能力,开展煤成气生气量、聚气量评价。研究表明,研究区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生烃气3.97万亿方,其中一次生烃气1245亿方,二次生烃气3.85万亿方,二次生烃作用明显强于一次生烃;石炭-二叠系煤系烃源岩烃气聚集量4196.42亿方。表明研究区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具备大量生气的物质基础。为更有效指导下一步煤成气勘探工作,最后采用层次分析法开展研究区煤成气有利圈闭优选,建立了研究区有利圈闭预测综合评价模型。通过构造层次分析结构、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层次单排序和总排序最终给出相对可信的有利圈闭排序。最为有利的煤成气圈闭依次为大1井南圈闭、大参1井东圈闭和苏4东圈闭。针对研究区内石炭-二叠系煤系地层开展煤成气圈闭级别优选尚属首次,运用现代综合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开展煤成气有利圈闭优选区是一次学科交叉的科学探索。

朱双喜[8](2020)在《临兴区块深部煤层气产能预测及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深部煤层气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巨大。然而,深部煤储层处于高温、高压、高地应力的复杂环境当中,煤层气井产能差异明显,整体产气效果较差。因此,本文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东缘典型的深部煤层气区块——临兴区块,进行煤层气藏地质条件分析、煤层气井产能拟合预测及煤储层物性动态变化规律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1、临兴区块主力煤层为山西组4+5#煤及太原组8+9#煤,全区稳定发育。4+5#煤埋藏深度普遍大于1600m,8+9#大部分区域埋藏深度大于1700m,局部地区埋深可达2000m,两套煤层埋深均自东向西逐渐增大,属于深部煤层气。基于对深部煤储层温压条件、煤岩煤质特征、煤层气吸附能力的总结分析,实现了两套主力煤层成藏条件的初步对比,总体来看太原组8+9#煤层较4+5#煤层资源潜力更好。2、利用Comet数值模拟软件,进行临兴区块典型煤层气井的产能拟合及预测,其中A-8井、A-14井产气效果较好,A-1井产气效果较差,对比发现,A-1井渗透率过低,是导致其产能无法充分发挥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开展了煤层气井产能动态分析,总结了深部煤储层开发动态的显着特征,并进行了生产模式划分与产能评价,将研究区煤层气井划分为A、B、C三种生产模式,不同生产模式在产气高峰、稳产时间、曲线波动等特征上存有明显差异,根据平均日产气量及最大日产气量,将研究区煤层气井产能划分为三大类及五大亚类。3、通过建立物质平衡方程,实现了开发过程中煤储层物性动态变化规律研究,其中A-8井,A-14井储层压力降落较大,气体充分解吸进入裂隙参与两相渗流,而A-1井储层压力降落较小,裂隙中含气饱和度难以提升;开发过程中煤储层渗透率受有效应力效应、基质收缩效应及气体滑脱效应的影响,呈现出先降低后反弹的趋势,而A-1井由于初始渗透率较低,储层压力难以下降,渗透率始终处于下降阶段,进一步形成负反馈抑制其产量上升。临兴区块煤层气资源丰富,开展上述研究工作,进一步明确了研究区煤层气资源潜力及开发态势,研究成果不仅可为临兴区块深部煤层气资源潜力的释放提供理论依据,而且对于我国其他深部区块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余志勇[9](2020)在《临兴地区含煤地层多类型气藏统筹勘探与资源预测》文中指出临兴地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晋西挠褶皱带北部,目前已发现致密砂岩气、煤层气以及页岩气等天然气资源。本文通过对临兴地区石炭-二叠系含煤地层三类天然气的成藏条件、成藏机制及主控因素等进行分析,明确了三类天然气含气量分布规律、气藏特征,并从统筹勘探角度对三类天然气资源量进行预测、对统筹勘探有利区进行优选。临兴地区具有广覆式烃源岩(煤岩、泥岩),其分布范围广、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处于成熟至过成熟阶段,为三类气藏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气源。同时研究区内广泛发育有不同类型储集砂体、含气煤层与含气页岩,且各类储集层累计厚度较大,为三类天然气成藏提供了有利的储集条件。此外,区内砂岩、泥岩和煤层在垂向上频繁叠置,形成多套生储盖组合,有利于进行多类型天然气统筹勘探。通过对临兴地区三类气藏成藏期次、成藏演化过程研究可知,其主要成藏时期均为早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其中早白垩世是最重要的成藏期。在早白垩世,由于地温升高和局部岩浆烘烤的影响,各类烃源岩进入高成熟阶段,此时以煤岩和泥页岩为主的烃源岩开始大量生气,并且在异常高压作用下以东部紫金山岩体为中心向外运聚。晚白垩世至今地层持续抬升,三类气藏亦经历了次生演化过程,原生气藏遭到不同程度的调整、散失甚至完全破坏,同时也接受了研究区西侧远源天然气的补充,最终形成了现今天然气分布状态。临兴地区三类天然气的含量分布均具有较强的规律性。三类天然气中以煤层气含气量最高,并存在“西高东低”的分布规律;致密砂岩气次之,且存在“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分布规律;页岩气含气量最低,其分布规律与煤层气大致相同,但高含气中心较煤层气向西南方向偏移。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法和灰色关联法对三类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临兴地区致密砂岩气成藏主控因素为砂岩孔隙度,而煤层气与页岩气成藏主控因素相同,均为有机质丰度。采用面积丰度法预测了三类天然气资源量,并从统筹勘探理论角度出发计算了总资源量。三类天然气统筹前预测资源量总和为2101.98×108m3,其中致密砂岩气为886.88×108m3、煤层气为981.27× 108m3、页岩气为233.83 × 108m3;依据统筹勘探理论三类天然气预测资源量总和为2430.41 ×108m3,其中致密砂岩气为999.69×108m3、煤层气为1114.50×108m3、页岩气为316.22× 108m3。统筹勘探使三类天然气预测资源量增加了 328.16×108m3、增长15.61%,其中致密砂岩气增加了 112.81 × 108m3、增长12.72%,煤层气增加了133.23 ×108m3、增长13.58%,页岩气增加了 82.39 × 108m3、增长35.23%。总体看来,统筹勘探效果显着。根据三类天然气含量、气藏特征、采出方式异同等,优选出适用的统筹开发方式,并按照不同类型气藏组合下单采及统筹开发资源量标准,划分了单采及统筹开发有利区。研究区内致密砂岩气有利区为T25-T13-L9井区、L4-L5井区、T24-T29井区;煤层气有利区为T25-T13-L9井区、T3-T9井区、T24-T29井区以及雷家碛以南部分区域;页岩气有利区为T25-T13-L9井区、T9井区;致密砂岩气与煤层气统筹开发有利区为T25-T13-L9井区、T24-T29井区;致密砂岩气与页岩气统筹开发有利区为T25-T13-L9井区;煤层气与页岩气统筹开发有利区为T25-T13井区、T3-T9井区;三类气藏统筹开发有利区为T13-T25-L9 井区。

孙政[10](2020)在《煤层气解吸区扩展机理及产能预测方法》文中提出精确刻画煤层气藏基质系统孔隙内气水分布特征是正确评价气体从基质系统向微裂隙系统传输能力的必要前提。在煤层气漫长的地质演化过程中,煤岩有机组分的热氧化程度、沉积环境、地质埋藏历史均会影响煤岩基质孔隙发育特征与气水分布。因此,开展不同煤阶煤岩基质孔隙发育特征研究很有意义。常规煤层气藏开发理论仍以浓度差为驱动力的Fick扩散理论描述气体从基质系统向微裂隙系统的传质过程,然而煤层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内部没有形成浓度差,与此同时Fick扩散未能考虑实际煤岩中气水分布,因此有必要重新探讨适合于描述气体从基质系统向微裂隙系统的传输机理。井间干扰是提高煤层气开发效率的有效手段,煤层气井压力传播规律的准确把握是其必要前提,有助于量化煤层有效解吸区域,动态储量预测等,进而为实时调整开发方案提供技术支撑。正确认识煤岩微观基质孔隙发育特征与宏观微裂隙内压力传递过程及二者之间气体传输机理,有助于掌握煤层气井开采特点,制定合理的生产制度,提高煤层气开发效果。首先,研究漫长地质演化过程中煤岩微观孔隙发育过程,着重考察地层水在基质孔隙中赋存状态,完成对原始煤储层微观气水分布的刻画。区别于以往研究的固-气系统,本文基于煤储层微观气水分布,认为煤层气的解吸与传输过程受到固-气与固-液系统的综合影响,并建立了适用于气孔的固-气界面与适用于植物组织孔的固-液界面孔隙传输模型。评价了Fick扩散理论对描述煤基质系统向微裂隙系统传质的局限性,比较了浓度差驱动的Fick扩散模型与压差驱动的窜流模型的传输能力,发现不论窜流还是Fick扩散,解吸气总能短时间内进入微裂隙,揭示了制约解吸气从煤基质向微裂隙系统渗流能力的主控因素是气体解吸难易程度,而非基质系统表观渗透率。然后,评价了生产过程中煤岩微裂隙中可能出现的流态并量化研究了各自的压力传递速度。单相水的压力传递速度最快,其次为单相气,气水两相流的压力传递速度最慢。根据煤储层压力传递与煤层气井产出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适用于未压裂与压裂煤层气直井的解吸区预测模型。煤层解吸能力越强,引发的“供给增压”效果越明显,会延缓压力传递速度、限制解吸区扩展。结合解吸区扩展与产气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耦合解吸区扩展与气水两相产能方程的产能预测方法。提出了以解吸区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的排采制度优化方法,能够指导现场实际生产,形成提高开发效率的排采制度优化建议。最后,考虑到通过室内实验或现场测试,煤层物性的精准标定存在较大难度,提出了一系列结合气藏工程方法与煤层气藏压力传播过程的煤层气生产数据分析方法,通过煤层气井特定生产阶段的产能数据即可确定关键煤层物性。基于压力传递与煤层流体相变特征,建立了适用于煤层气井排水阶段、气水两相流阶段的生产数据分析方法。还建立了适用于煤层气井的气水两相渗透率曲线预测方法,能够为煤层物性参数确定、煤层气井产量准确预测提供理论方法。

二、煤岩气藏开发分类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煤岩气藏开发分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淮南潘集深部二叠系煤系“三气”耦合成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系“三气”单气藏研究现状
        1.2.2 煤系“三气”耦合成藏理论研究现状
        1.2.3 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内容
        1.3.1 淮南潘集深部复向斜二叠系煤系“三气”的生烃源岩条件
        1.3.2 淮南潘集深部复向斜二叠系煤系“三气”运移、储集及封存条件
        1.3.3 淮南潘集深部复向斜二叠系煤系“三气”耦合成藏地质模式及有利区预测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地层及沉积特征
    2.2. 构造特征
        2.2.1 区域构造地质背景
        2.2.2 研究区构造
3 煤系“三气”的生烃源岩条件
    3.1 煤层条件
        3.1.1 煤层分布与煤层厚度
        3.1.2 煤岩类型
        3.1.3 煤岩煤质
    3.2 泥页岩发育条件
        3.2.1 泥页岩厚度与分布
        3.2.2 泥页岩有机质丰度
        3.2.3 泥页岩有机质类型
        3.2.4 泥页岩矿物含量特征
    3.3 本章小结
4 煤系“三气”的运移、储集及封存条件
    4.1 煤系“三气”运移储集条件
        4.1.1 煤层气的运移储集条件
        4.1.2 泥页岩的运移储集条件
        4.1.3 砂岩的运移储集条件
    4.2 煤系“三气”封存条件
        4.2.1 煤层气与页岩气的封存条件
        4.2.2 致密砂岩气的封存条件
    4.3 本章小结
5 煤系“三气”耦合成藏地质模式及有利区预测
    5.1 煤系“三气”富集特征
        5.1.1 煤层气富集特征
        5.1.2 页岩气富集特征
        5.1.3 致密砂岩气富集特征
    5.2 煤系“三气”成藏组合特征
    5.3 煤系“三气”耦合成藏有利区预测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2)山西石炭-二叠纪煤系气储层类型及其适应性致裂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1.2.1 煤系气成藏条件及气藏类型
        1.2.2 煤系气储层物性特征
        1.2.3 煤系气储层可致裂性的评价方法
        1.2.4 煤系气储层致裂增透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1.3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分析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第2章 山西石炭-二叠纪煤系气藏类型与储层结构特征研究
    2.1 煤系地层沉积环境
        2.1.1 沁水煤田煤系地层沉积环境
        2.1.2 河东煤田煤系地层沉积环境
        2.1.3 霍西煤田煤系地层沉积环境
        2.1.4 西山煤田煤系地层沉积环境
        2.1.5 四大煤田煤系地层沉积环境差异性
    2.2 煤系地层结构分析
        2.2.1 沁水煤田煤系地层结构
        2.2.2 河东煤田煤系地层结构
        2.2.3 霍西煤田煤系地层结构
        2.2.4 西山煤田煤系地层结构
        2.2.5 四大煤田煤系地层结构差异性
    2.3 煤系气藏类型划分
        2.3.1 煤系气盖层封气特性
        2.3.2 煤系含气系统界定
        2.3.3 煤系气藏类型
    2.4 煤系气储层结构类型
        2.4.1 单一储层类型
        2.4.2 复合储层结构类型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煤系气储层物性及评价研究
    3.1 储层物性特征参数
        3.1.1 储层物质组成特征
        3.1.2 储层含气特性
        3.1.3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3.1.4 储层渗流特性
    3.2 储层评价指标及其标准化
    3.3 基于熵值法的评价指标权重
    3.4 储层灰色关联评价模型
    3.5 储层灰色关联评价
        3.5.1 评价指标标准化计算
        3.5.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3.5.3 评价指标灰色关联度的计算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储层致裂方法优选
    4.1 3 种典型致裂方法升压速率和压力峰值特征及致裂机理
        4.1.1 3 种典型致裂方法升压速率和压力峰值特征
        4.1.2 3 种典型致裂方法的致裂机理
    4.2 储层力学性质对3 种方法致裂效果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4.2.1 模拟方法与数值模型
        4.2.2 储层致裂数值模型的正确性验证
        4.2.3 岩石脆性对3 种方法致裂效果的影响规律
        4.2.4 岩石断裂韧性对3 种方法致裂效果的影响规律
        4.2.5 岩石抗压强度对3 种方法致裂效果的影响规律
    4.3 山西石炭-二叠纪煤系气储层适应性致裂方法探讨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储层最佳起裂层位的数值模拟研究
    5.1 模拟方法与数值模型
        5.1.1 模拟方法
        5.1.2 数值模型
    5.2 模拟方案
    5.3 裂缝扩展高度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层位优选分析
        5.3.1 顶板砂岩-煤型储层致裂缝扩展演化与层位优选
        5.3.2 顶板泥岩-煤型储层致裂缝扩展演化与层位优选
        5.3.3 顶板石灰岩-煤型储层致裂缝扩展演化与层位优选
        5.3.4 煤-泥岩-煤型储层致裂缝扩展演化与层位优选
        5.3.5 煤-底板泥岩型储层致裂缝扩展演化与层位优选
        5.3.6 裂缝穿层与沿界面竞争扩展的能量机制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主要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老厂雨汪区块煤系气储层地质特征及有利区段优选(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论文工作量
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地理及交通位置
    2.2 研究区地层发育特征
    2.3 构造特征
    2.4 水文地质特征
    2.5 小结
3 研究区煤系气储层地质特征
    3.1 煤储层地质特征
    3.2 煤系砂岩储层地质特征
    3.3 煤系泥岩储层地质特征
    3.4 煤岩及顶底板力学性质
    3.5 地应力及储层压力特征
    3.6 煤系气储层共生组合模型
    3.7 小结
4.煤系气资源特征
    4.1 煤层气含气量
    4.2 砂岩含气性
    4.3 泥岩含气量
    4.4 煤系气资源分布特征
    4.5 小结
5 煤系气有利区段优选
    5.1 平面有利区优选
    5.2 垂向有利段优选
    5.3 小结
6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4)永陇矿区郭家河井田煤储层特征与构造控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储层孔隙结构特性研究
        1.2.2 煤储层裂隙结构特性研究
        1.2.3 地质构造对煤层气控制作用研究
        1.2.4 煤层气资源量计算方法研究
        1.2.5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地质特征与矿井概况
    2.1 地层
    2.2 含煤地层
    2.3 构造
    2.4 水文地质
    2.5 矿井概况
    2.6 本章小结
3 煤储层特征研究
    3.1 煤储层含气性及其影响因素
    3.2 煤储层吸附性和渗透性及其影响因素
        3.2.1 煤样采集
        3.2.2 煤储层吸附性及其影响因素
        3.2.3 煤储层渗透性及其影响因素
    3.3 煤储层孔隙发育特征
        3.3.1 煤储层孔隙结构测定
        3.3.2 煤储层孔隙发育特征
        3.3.3 煤储层孔隙分形特征
        3.3.4 煤体结构对煤储层孔隙特征的影响
    3.4 煤储层裂隙发育特征
        3.4.1 煤储层裂隙识别
        3.4.2 煤储层裂隙发育特征
        3.4.3 煤储层微观裂隙分形特征
        3.4.4 煤体结构对煤储层裂隙特征的影响
    3.5 煤储层孔隙裂隙分形特征对煤岩渗透率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4 构造控气研究
    4.1 地质构造三维地震精细解释与复杂程度评价
        4.1.1 地质构造三维地震精细解释
        4.1.2 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评价方法
        4.1.3 地质构造复杂程度评价
    4.2 构造演化
        4.2.1 构造层划分
        4.2.2 地质构造演化
        4.2.3 沉降史恢复与生烃史分析
    4.3 构造控气特征
        4.3.1 3号煤层含气量特征
        4.3.2 构造对煤层气赋存的控制
        4.3.3 构造演化控气特征
    4.4 基于构造复杂程度的煤层含气性特征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热-流-固耦合效应的构造控气数值模拟
    5.1 热-流-固耦合数值模型构建
        5.1.1 热-流-固耦合机理
        5.1.2 原始构造模型和数值模型
        5.1.3 模型基本参数
    5.2 基于热-流-固耦合效应的构造控气模拟分析
        5.2.1 构造控气模拟分析
        5.2.2 构造控气控渗范围
    5.3 本章小结
6 基于构造复杂程度的煤层富气性预测与资源量估算方法
    6.1 基于构造复杂程度的煤层富气性预测方法
        6.1.1 煤层富气性预测模型构建
        6.1.2 基于构造复杂程度的煤层富气性系数
        6.1.3 煤层富气性预测模型精度评价
    6.2 基于构造复杂程度的煤层气资源量精细估算方法
        6.2.1 基于体积法的煤层气资源量估算
        6.2.2 基于构造复杂程度的煤层气资源量精细估算方法
        6.2.3 研究区煤层气资源量精细估算
    6.3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论文主要工作量
附录2 地质构造等级分区评价统计表
附录3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项目与取得的成果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的获奖
    攻读博士期间负责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期间获得的专利

(5)黔西多煤层煤层气储渗机制及合层开发技术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3 项目依托
    1.2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中国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及研究趋势
        1.2.2 含煤层气系统研究进展
        1.2.3 原位地应力测量与应力场分析
        1.2.4 煤体结构划分与测井识别
        1.2.5 贵州省多煤层煤层气开发现状及关键技术
    1.3 面临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1.5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1.6 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1.6.1 研究成果
        1.6.2 创新点
2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构造背景
        2.1.1 区域构造特征
        2.1.2 区域构造演化
    2.2 煤系沉积作用
        2.2.1 煤系地层及沉积特征
        2.2.2 煤层发育特点
    2.3 煤岩煤质特征
        2.3.1 宏观煤岩类型
        2.3.2 煤变质程度作用
        2.3.3 显微煤岩组分
        2.3.4 煤质变化
3 不同变质程度煤煤层气储层物性表征
    3.1 不同变质程度煤储渗空间静态表征
        3.1.1 压汞法对中大孔的表征
        3.1.2 低温N_2 吸附对2~100 nm孔隙的表征
        3.1.4 低场核磁共振综合表征
    3.2 煤岩吸附特征及影响因素
        3.2.1 煤变质程度对吸附的影响
        3.2.2 灰分产率对吸附的影响
        3.2.3 储层原位温压条件对吸附的影响
    3.3 不同变质程度煤煤层气解吸特性
        3.3.1 解吸阶段划分理论
        3.3.2 解吸效率及解吸节点变化
        3.3.3 煤层气解吸动态识别图版
4 不同煤体结构物性显现特征及测井识别
    4.1 煤体结构物性显现特征
        4.1.1 显微镜对微裂隙的表征
        4.1.2 不同煤体结构低温N_2/CO_2 吸附特征
        4.1.3 不同煤体结构核磁共振结果
        4.1.4 单轴压缩作用下煤体损伤演化规律CT观测
    4.2 测井曲线重构及煤体结构测井响应特征
        4.2.1 测井曲线分频加权重构
        4.2.2 煤体结构测井响应特征
    4.3 煤体结构定量识别方法及应用
        4.3.1 Fisher判别法分析原理
        4.3.2 判别图版与分类函数
        4.3.3 方法验证及应用实例
5 原位地应力场转换及其储渗控制效应
    5.1 煤岩储渗空间动态演化表征
        5.1.1 核磁T_2 谱动态变化特征
        5.1.2 核磁分形维数及其动态变化
        5.1.3 煤岩等效割理压缩系数
    5.2 煤储层原位地应力分布特征
        5.2.1 煤储层原位应力场临界转换深度
        5.2.2 应力比随埋深变化规律统计分析
    5.3 地应力-渗透率-储层压力-含气性协同关系
        5.3.1 地应力对渗透率的控制作用
        5.3.2 含气系统叠置发育的地应力封闭效应
6 多煤层煤层气高效开发技术对策
    6.1 合采产层组合优选评价方法
        6.1.1 产层解吸动态与动液面协同关系
        6.1.2 产层跨度
        6.1.3 地层供液能力
    6.2 储层压裂改造方式
        6.2.1 合采井压裂改造
        6.2.2 水平井分段压裂
    6.3 排采管控方式
        6.3.1 排采制度对产能的影响
        6.3.2 排采阶段及管控方式
7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6)沁水盆地深部煤系气储层控气机理及共生成藏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存在问题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1.5 论文工作量与创新点
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区域地层
    2.2 区域构造特征
3 煤系气共生成藏基础地质条件评价
    3.1 煤系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
    3.2 煤系气储层物性特征评价
    3.3 煤系气源–储层综合评价体系
    3.4 小结
4 煤系气储层控气机理研究
    4.1 煤系气储层输导体系地质控制效应
    4.2 多尺度煤系气储层中煤系气综合传输模型
    4.3 煤系气储层气体运移特征与传输机理
    4.4 深部煤系气赋存特征与赋存规律
    4.5 小结
5 沁水盆地深部煤系气共生成藏效应
    5.1 研究区构造演化史
    5.2 煤系气共生成藏地质演化过程
    5.3 煤系气共生成藏关键期
    5.4 煤系气共生成藏效应
    5.5 小结
6 煤系气共生含气层段及共生成藏组合类型
    6.1 有效含气层段空间分布特征及共生成藏类型
    6.2 有效含气层段地质基础与时空配置条件
    6.3 煤系气有效含气层段地质选择过程
    6.4 小结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资源潜力分析及有利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创新性成果与认识
2 地质特征
    2.1 构造特征
        2.1.1 区域构造背景
        2.1.2 构造演化特征
        2.1.3 构造单元划分
    2.2 沉积特征
        2.2.1 沉积环境演化
        2.2.2 主要沉积地层
3 成藏条件评价
    3.1 烃源岩评价
        3.1.1 有机质类型
        3.1.2 有机质丰度
        3.1.3 成熟度
        3.1.4 展布特征
    3.2 储层
        3.2.1 储层特征
        3.2.2 储层评价
    3.3 盖层条件
        3.3.1 盖层特征
        3.3.2 盖层评价
    3.4 圈闭评价
        3.4.1 圈闭类型
        3.4.2 圈闭评价
4 成藏规律研究
    4.1 煤成气成藏特点
    4.2 成藏要素配置
    4.3 成藏主控因素
    4.4 典型成藏模式
    4.5 勘探方向分析
5 煤成气资源潜力
    5.1 埋藏史、热史模拟
        5.1.1 模拟参数求取
        5.1.2 模拟结果
        5.1.3 热演化特征
    5.2 煤成气资源量评价
        5.2.1 生排烃模型及计算方法
        5.2.2 生烃气量计算
        5.2.3 排烃气量计算
    5.3 结果讨论
6 有利区预测
    6.1 研究方法
        6.1.1 综合评价方法
        6.1.2 评价方法选择
    6.2 优选模型
        6.2.1 指标体系
        6.2.2 评价模型
    6.3 评价结果与分析
        6.3.1 评价结果
        6.3.2 讨论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临兴区块深部煤层气产能预测及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研究现状
        1.2.2 存在问题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完成工作量
    1.5 成果认识
2 研究区地质概况
    2.1 临兴地区概况
    2.2 煤层气勘探开发形势
    2.3 区域地质
        2.3.1 区域构造特征
        2.3.2 区域地层
        2.3.3 水文地质特征
3 临兴地区煤层气藏构成要素
    3.1 主力煤层分布
        3.1.1 煤层厚度与埋深
        3.1.2 煤层顶底板岩性组合
    3.2 深部煤储层温压分布特征
        3.2.1 地应力分布特征
        3.2.2 地温特征
    3.3 煤岩煤质特征
        3.3.1 煤岩特征
        3.3.2 煤质特征
        3.3.3 煤变质程度特征
    3.4 煤储层吸附特征
        3.4.1 兰氏体积与兰氏压力
        3.4.2 含气量
        3.4.3 含气饱和度
    3.5 储层条件对比
4 煤储层产能预测及产能动态分析
    4.1 数值模拟方法简介
        4.1.1 方法原理介绍
        4.1.2 模拟软件发展历程
        4.1.3 模型建立过程
        4.1.4 历史拟合与产能预测
    4.2 历史拟合与产能预测实例
        4.2.1 A-1井
        4.2.2 A-8井
        4.2.3 A-14井
    4.3 煤层气产能动态分析
        4.3.1 开发概况
        4.3.2 单井排采分析
        4.3.3 生产模式与评价
        4.3.4 煤层气井产能划分
        4.3.5 产能评价参数表征
5 深部煤储层物性动态变化研究
    5.1 储层压力及含气饱和度动态变化
        5.1.1 物质平衡理论与方法
        5.1.2 欠饱和煤层气藏物质平衡方程的建立
        5.1.3 储层压力及含气饱和度变化规律
    5.2 开发过程中渗透率动态变化规律
        5.2.1 开发过程中渗透率动态变化机理
        5.2.2 渗透率动态变化模型
        5.2.3 实际井渗透率动态变化规律
6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临兴地区含煤地层多类型气藏统筹勘探与资源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主要完成工作
2 成藏地质背景
    2.1 盆地演化
    2.2 研究区地层
    2.3 研究区构造
3 成藏条件分析
    3.1 烃源岩评价
    3.2 储集层评价
    3.3 盖层与生储盖组合
    3.4 保存条件
4 气藏形成过程及其分布
    4.1 气藏形成与演化过程
    4.2 气层识别方法
    4.3 气层评价
5 气藏特征及其主控因素
    5.1 致密砂岩气藏特征
    5.2 煤层气藏特征
    5.3 页岩气藏特征
    5.4 主控因素分析
6 统筹勘探及其运用
    6.1 统筹勘探技术与资源预测
    6.2 统筹开发分析
    6.3 统筹开发方式优选
    6.4 统筹开发有利区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致谢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煤层气解吸区扩展机理及产能预测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2.1 煤层气基质孔隙气体传质机理研究现状
        1.2.2 煤层气井压力传递及解吸区扩展机理研究现状
        1.2.3 煤层气井产能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1.2.4 煤层气井生产数据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1.2.5 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4 论文技术路线
第2章 解吸气从基质孔隙到微裂隙传输及对压力传播的影响
    2.1 煤储层原始气水分布特征
        2.1.1 煤岩组成与煤岩孔隙类型
        2.1.2 煤岩孔隙随着热成熟度增加的发育特征
        2.1.3 煤岩孔隙气水分布特征
    2.2 固-气界面孔隙气体传输
        2.2.1 圆形气孔表观渗透率模型建立
        2.2.2 椭圆形气孔表观渗透率模型建立
    2.3 固-液界面孔隙气体传输
        2.3.1 模型描述
        2.3.2 体相气体传输模型
        2.3.3 应力敏感
        2.3.4 水膜厚度
        2.3.5 煤岩含水原生孔表观渗透率模型
    2.4 基质孔隙到微裂隙传输能力与压力传播关系
        2.4.1 固-气界面与固-液界面基质孔隙中气体传输能力评价
        2.4.2 基质孔隙到微裂隙传输能力计算方法
        2.4.3 “四类”煤储层中基质孔隙到微裂隙传输能力评价
        2.4.4 基质孔隙到微裂隙的传输能力对压力传播的控制作用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解吸气从储层微裂隙到井底渗流及对压力传播的影响
    3.1 解吸气从微裂隙到井底的渗流
        3.1.1 煤层气井开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流态
        3.1.2 微裂隙单相水渗流微分方程
        3.1.3 微裂隙气水两相渗流微分方程
        3.1.4 微裂隙单相气渗流微分方程
        3.1.5 各种流态下压力传播速度对比
        3.1.6 煤层气藏生产过程中压力分布近似计算方法
    3.2 煤层气井解吸区扩展与地层压力传播关系
    3.3 煤层气井压力扩展与地面产量关系
    3.4 基于压力传递过程的煤层气井物质守恒方程建立
        3.4.1 煤层气井物质守恒方程推导
        3.4.2 煤层气藏压力与饱和度关系式推导
    3.5 煤层气井解吸区预测模型建立
        3.5.1 未压裂煤层气井解吸区预测模型
        3.5.2 未压裂煤层气井解吸区预测模型验证
        3.5.3 压裂煤层气井解吸区预测模型
        3.5.4 解吸区扩展敏感性因素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煤层气井解吸区扩展的产能预测方法
    4.1 考虑动态渗透率的气相、水相拟压力
        4.1.1 煤岩绝对渗透率与煤层压力的关系
        4.1.2 气相、水相相对渗透率与煤层压力的关系
        4.1.3 常规气相拟压力与提出的拟压力特征对比
    4.2 煤层气水两相流条件下产能公式
        4.2.1 煤层解吸能力对产量的影响
        4.2.2 微裂隙系统含水饱和度对产量的影响
        4.2.3 动态渗透率对产量的影响
    4.3 耦合解吸区扩展过程的产能预测方法
    4.4 以解吸区最大化为目标函数的排采制度
    4.5 实例应用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压力传播与相变特征的煤层气井产量分析方法
    5.1 单相水阶段的生产数据分析方法
        5.1.1 未压裂煤层气井
        5.1.2 裂缝煤层气井
    5.2 气水两相流阶段的流动物质平衡方程
    5.3 煤层气井气水两相有效渗透率预测方法
        5.3.1 模型建立
        5.3.2 模型验证
        5.3.3 各因素对气水两相有效渗透率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煤岩气藏开发分类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淮南潘集深部二叠系煤系“三气”耦合成藏研究[D]. 尚建华. 安徽理工大学, 2021(02)
  • [2]山西石炭-二叠纪煤系气储层类型及其适应性致裂方法研究[D]. 赵国飞.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3]老厂雨汪区块煤系气储层地质特征及有利区段优选[D]. 张二超.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 [4]永陇矿区郭家河井田煤储层特征与构造控气研究[D]. 叶桢妮. 西安科技大学, 2020
  • [5]黔西多煤层煤层气储渗机制及合层开发技术对策[D]. 陈世达.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6]沁水盆地深部煤系气储层控气机理及共生成藏效应[D]. 侯晓伟. 中国矿业大学, 2020(01)
  • [7]冀中坳陷东北部石炭-二叠系煤成气资源潜力分析及有利区预测[D]. 王永臻.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8]临兴区块深部煤层气产能预测及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规律研究[D]. 朱双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9)
  • [9]临兴地区含煤地层多类型气藏统筹勘探与资源预测[D]. 余志勇. 山东科技大学, 2020(06)
  • [10]煤层气解吸区扩展机理及产能预测方法[D]. 孙政.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标签:;  ;  ;  ;  ;  

煤气藏开发分类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