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性指标论文_张天涵,沈洪

导读:本文包含了活动性指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活动性,关节炎,程序性,类风湿,白细胞,指标,疾病。

活动性指标论文文献综述

张天涵,沈洪[1](2019)在《溃疡性结肠炎及其中医辨证分型与炎症活动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搜集、分析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溃疡性结肠炎及其中医辨证分型与其炎症活动性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2月于江苏省中医院就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325例,对纳入患者进行疾病分期活动性分级和病变范围分类,采集临床信息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收集患者外周血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粪便钙卫蛋白(FC)的数据;运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Spearman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探讨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型及病变范围、疾病分期、活动性分级与炎症活动性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32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中医证型以大肠湿热证最多见(53%),其次是脾虚湿蕴证(34%)、肝郁脾虚证(13%);大肠湿热证组炎症活动性指标水平(ESR、CRP、FC)均明显高于肝郁脾虚证组、脾虚湿蕴证组,而肝郁脾虚证组ESR、CRP、FC则略高于脾虚湿蕴证组(P<0.05);疾病活动期患者ESR、CRP、FC比临床缓解期明显升高(P<0.05);重度活动组患者明显高于轻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高于轻度活动组(P<0.05)。广泛结肠型炎症活动性指标水平表达最高,左半结肠型次之,直肠型最低(P>0.05)。临床缓解期患者中医证型以脾虚湿蕴证为主,其次是肝郁脾虚证,再次为大肠湿热证;轻度活动期患者以脾虚湿蕴证为主,其次是大肠湿热证,再次为脾虚肝郁证;中度及重度活动期患者均以大肠湿热证为主(P<0.05)。纳入325例患者的ESR、CRP、FC水平与Mayo评分均呈正相关,各证型亚组之中,大肠湿热证患者ESR、CRP、FC与Mayo评分相关度最高(P<0.05)。结论 ESR、CRP、FC水平可客观反映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疾病活动及严重程度,其中在大肠湿热证中预测意义最大,可协助临床评估和中医药疗效评估,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诊疗水平。(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刘丹,张舒,雷婷,张曼[2](2019)在《血液相关指标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血小板(platelet,PLT)、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淋巴细胞绝对值(absolute lymphocyte value,Lym#)、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病情活动性关系。方法随机收集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我院风湿免疫科SLE病人样本37例,根据SLE活动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分为活动组与非活动组,同时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2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样本的血常规相关指标Lym#、MPV、WBC、RBC、HB、PLT及血清补体3(serum complement 3,C3),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比较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SLE活动组与对照组比较,Lym#、C3、MPV、PLT、RBC、HB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WBC无差异(P>0.05)。SLE非活动组与对照组间比较,Lym#、RBC、H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二组间WBC、PLT、C3、MPV无差异(P>0.05)。SLE活动组与非活动组比较,活动组MPV、Lym#、C3、WBC、PLT、HB均低于非活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ESR高于非活动组(P <0.05),两组间RBC无统计学差异(P>0. 05)。WBC、RBC、HB、PLT、Lym#、MPV与SLE活动性指标SLEDAI、ESR呈负相关,与C3呈正相关。结论 WBC、RBC、HB、PLT、Lym#、MPV可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的观察指标。(本文来源于《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期刊2019年05期)

景瑞,K.H.Lee,H.Y.Chung,X.P.Xu,V.W.H.Lau[3](2019)在《在轴性脊柱小关节突紊乱中表观扩散系数作为评估脊柱病变活动性的影像学生物指标》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目前尚未建立可量化的指标评估轴性脊柱关节炎(SpA)。既往研究表明扩散加权(DW) MRI可以反映轴性Sp A的病变活动性。目的明确在轴性SpA病人中病变活动(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03期)

姚佳伟[4](2019)在《血常规指标对儿童炎症性肠病活动性判断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探讨血常规指标对儿童炎症性肠病活动性判断的临床意义对象和方法:观察组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小儿消化科明确诊断为IBD(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参照2010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组儿童炎症性肠病诊断规范共识意见[9],根据临床、实验室检查、内镜、影像学检查及病理检查进行分析得出诊断,其临床资料完整、诊断明确,收集患儿的年龄、性别,疾病发作年龄和诊断时间,家族史及手术史等,还记录了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治疗等治疗过程,并随访4-5年。另选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健康体检31名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外周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压积(PCT)等与疾病活动度的关系,并对比其与血沉(ESR)、超敏C反应蛋白、内镜检查在评价疾病活动度的敏感性。统计学方法:对于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对于服从正态分布的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对于不服从正态分布的两组间比较采用非参数检验(秩和检验);对于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及百分比或频率进行统计描述,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来探究血常规指标与hs-CRP、ESR与疾病状态的相关性。运用ROC曲线评价血常规指标在诊断炎症性肠病中的诊断价值,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计算各指标的敏感度、特异度。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判定标准。结果:在活动期IBD患儿中,PLT计数和PCT水平较高,MPV及Hb水平低于健康和缓解期患儿。PLT和PCT与hs-CRP及ESR显着相关(P<0.001),Hb疾病的活动度呈负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显示PLT计数是区分活动性IBD患儿的最佳指标(AUC0.843,敏感性76.67%,特异性80.65%P<0.001),PCT作为标志物,AUC仅次于hs-CRP。结论:我们研究表明,IBD患儿活动期的PLT计数、PCT及白细胞水平较高,而MPV、Hb水平较低;Hb与IBD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即使在IBD活动期,也存在hs-CRP正常的患儿,PLT计数及PCT与hs-CRP和ESR呈正相关,PLT计数可以作为IBD患儿活动期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生物标志物,其敏感性优于hs-CRP;虽然PCT与PLT计数和MPV有关,它也可以作为确定活动期IBD特异性和敏感性备用生物标志物。(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武加标,任敏,成菊兰,许联红,戚传平[5](2019)在《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调节性T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程序性死亡配体1(PD-1/PD-L1)在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表面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62例活动期RA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群PD-1和PD-L1的阳性率,并设立3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PD-1/PD-L1与实验室各指标和病情活动性的相关性。结果 PD-1在24例高度活动组和38例中低度活动组RA患者CD4~+CD25~+T细胞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27±0.56)%和(1.83±1.08)%],高于健康对照组(1.42±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D-L1在高度活动组和中低度活动组RA患者CD4~+CD25~+T细胞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06±0.62)%和(1.83±0.63)%],亦高于健康对照组(0.80±0.43)%,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PD-1在CD4~+CD25~+T细胞表达水平与DAS28呈正相关(r=0.477,P<0.01),PD-L1在CD4~+CD25~-T细胞表达水平与DAS28无相关性(r=0.078,P=0.549)。结论 PD-1/PD-L1在活动性RA患者调节性T细胞表达存在差异,其与DAS28相关性提示PD-1/PD-L1信号通路可经调节性T细胞调控参与RA的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孙莉,王晓非[6](2019)在《血常规指标判断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意义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滑膜增生、软骨及骨破坏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率高,疾病进展最终可导致关节畸形、功能丧失,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血常规作为临床基本检查,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等可作为炎症标志物,与RA活动性密切相关,为RA病情活动性评估提供新手段。(本文来源于《山东医药》期刊2019年02期)

马超,李仿模,陈炜炜[7](2018)在《艾拉莫德联合甲氨喋呤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实验指标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艾拉莫德联合甲氨喋呤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对患者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84例活动性RA患者,采用隐匿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艾拉莫德组42例给予艾拉莫德治疗,联合治疗组42例给予艾拉莫德协同甲氨喋呤治疗,治疗前、治疗6个月后检测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胍氨酸肽(CCP)抗体和红细胞沉降率(EsR)等实验室相关指标,采用DAS28评价病情的活动性。同时检测血常规、肝等指标。结果治疗6个月,两组抗CCP抗体、CRP、ESR和RF水平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 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抗CCP抗体、CRP、ESR和RF水平均低于艾拉莫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联合组AST增加、ALT增加、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14. 29%、19. 05%、4. 76%、2. 38%、7. 14%,与艾拉莫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联合治疗组治疗6个月DAS28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且显着低于艾拉莫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艾拉莫德协同甲氨喋呤治疗较艾拉莫德单药治疗动性RA效果更好,而且不增加药物毒性反应。(本文来源于《锦州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李彩虹,连琳琳,高菲,姚德胜[8](2018)在《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对老年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及肝脾影像学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对老年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及肝脾影像学指标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112例老年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检测两组静脉血中HBV DNA水平、肝功能指标、纤维化指标及肝脾影像学指标。治疗期间,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HBV DNA水平低于对照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谷丙转氨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Ⅳ型胶原(Ⅳ-C)、门静脉内径(Dpv)、脾厚度及脾静脉内径(Dsv)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老年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疗效较好,且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值得开展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实用医院临床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刘欢,杨李桦,尹耕,谢其冰[9](2018)在《共病状态下HT自身抗体与SLE疾病活动性及免疫学指标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桥本氏甲状腺炎(HT)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在共病状态下,甲状腺相关自身抗体和功能指标与SLE疾病活动性和免疫学指标等的相关性。方法 63例SLE与HT共病患者,按SLE疾病活动指数2000(SLEDAI-2000)评分进行SLE活动度分组:基本无活动组(5例)、低度活动组(19例)、中度活动组(12例)、高度活动组(27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以及同期检测的血清甲状腺功能指标和自身抗体、SLE相关免疫学指标、补体(C3、C4)、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血常规等,进行甲状腺功能指标及自身抗体在不同SLE活动度组患者间的比较,以及与SLE相关免疫学、实验室其它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游离叁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在不同SLE活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T3水平与SLE活动度评分呈负相关(P=0.007);其余指标在不同活动度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功能指标及自身抗体与SLE相关抗体关系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抗双链DNA抗体(dsDNA)与FT3水平呈负相关,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与抗La抗体(SSB)均呈负相关(P均<0.05)。与补体等其它指标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与C4呈负相关,与IgA呈正相关(P均<0.05)。FT3与C3之间,游离甲状腺素(FT4)与C4之间,TgAb与IgA之间,TPOAb与ESR、IgM、Hb、IgA之间均呈正相关(P均<0.05)。其余甲状腺相关指标与SLE免疫学指标和常见的其它指标间的关联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LE与HT共病状态下,甲状腺指标与SLE的疾病活动度和免疫学等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HT发病和SLE疾病整体活动性可能有关。(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8年02期)

葛洪亮,胡建康[10](2018)在《益赛普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活动性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讨论益赛普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活动指标的影响,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3月于本院风湿疼痛科进行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给予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观察组患者服用益赛普+甲氨蝶呤;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关节活动性指标的变化,根据患者关节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对患者治疗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胸廓扩张度、脊柱侧弯、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指标(BASDAI)、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脊柱痛VAS评分以及晨僵时间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68.0%),不良反应发生率(16.0%)明显低于对照组(4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赛普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显着,能明显改善患者关节疼痛等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关节功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本文来源于《当代医学》期刊2018年07期)

活动性指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血小板(platelet,PLT)、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淋巴细胞绝对值(absolute lymphocyte value,Lym#)、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病情活动性关系。方法随机收集2017年12月至2018年11月我院风湿免疫科SLE病人样本37例,根据SLE活动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分为活动组与非活动组,同时收集同期健康体检者2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样本的血常规相关指标Lym#、MPV、WBC、RBC、HB、PLT及血清补体3(serum complement 3,C3),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ESR),比较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SLE活动组与对照组比较,Lym#、C3、MPV、PLT、RBC、HB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WBC无差异(P>0.05)。SLE非活动组与对照组间比较,Lym#、RBC、H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二组间WBC、PLT、C3、MPV无差异(P>0.05)。SLE活动组与非活动组比较,活动组MPV、Lym#、C3、WBC、PLT、HB均低于非活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ESR高于非活动组(P <0.05),两组间RBC无统计学差异(P>0. 05)。WBC、RBC、HB、PLT、Lym#、MPV与SLE活动性指标SLEDAI、ESR呈负相关,与C3呈正相关。结论 WBC、RBC、HB、PLT、Lym#、MPV可作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的观察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活动性指标论文参考文献

[1].张天涵,沈洪.溃疡性结肠炎及其中医辨证分型与炎症活动性指标的相关性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

[2].刘丹,张舒,雷婷,张曼.血液相关指标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9

[3].景瑞,K.H.Lee,H.Y.Chung,X.P.Xu,V.W.H.Lau.在轴性脊柱小关节突紊乱中表观扩散系数作为评估脊柱病变活动性的影像学生物指标[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9

[4].姚佳伟.血常规指标对儿童炎症性肠病活动性判断的临床意义[D].吉林大学.2019

[5].武加标,任敏,成菊兰,许联红,戚传平.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调节性T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程序性死亡配体1表达及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19

[6].孙莉,王晓非.血常规指标判断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意义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9

[7].马超,李仿模,陈炜炜.艾拉莫德联合甲氨喋呤治疗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实验指标分析[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18

[8].李彩虹,连琳琳,高菲,姚德胜.安络化纤丸联合恩替卡韦对老年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及肝脾影像学指标的影响[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

[9].刘欢,杨李桦,尹耕,谢其冰.共病状态下HT自身抗体与SLE疾病活动性及免疫学指标的关系[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

[10].葛洪亮,胡建康.益赛普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关节活动性指标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8

论文知识图

研究区大地构造位置分布图(据Tappon...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骨髓水肿与临床~...一3治疗24周后两组间活动性指标的...RA患者血清抗CarP抗体水平与疾病活一1治疗1组治疗前后活动性指标的...一2治疗2组治疗前后活动性指标的...

标签:;  ;  ;  ;  ;  ;  ;  

活动性指标论文_张天涵,沈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