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连系统论文_李敏,冯晓东,刘陈

导读:本文包含了互连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网络,立方,光纤,系统,波导,同轴线,机群。

互连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李敏,冯晓东,刘陈[1](2019)在《高速串行互连系统速率提升的方法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实际应用出发分析了高速互连系统中信号损耗的原因,进行了高速电路系统互连和封装结构和半导体单元电路通过接口构成的整体系统的特性分析,并通过计算高速链路损耗提出了一种速率提升的方法,从而在最小的改动下实现高带宽要求。本文着重分析了传输介质以及连接器在高速互连系统中的影响,通过对比给出了解决方案,并已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得以验证。(本文来源于《电子测试》期刊2019年21期)

刘维红,康昕,杨春艳,刘鹏程[2](2019)在《LCP系统集成技术中一种新型的垂直互连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液晶高分子聚合物(Liquid crystal polymer,LCP)作为一种新型的射频电子基板,广泛应用于射频电路系统集成。为了实现系统的小型化,垂直互连工艺被广泛用于异面信号之间的相互传输系统。但是LCP作为一种新型的集成工艺,在制作过程中难以实现盲埋孔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LCP系统集成技术的新型垂直互连工艺,通过在上层基板底部和底部基板金属表层制作焊盘,在粘合层中利用铜浆互连结构,实现了LCP基板中异面信号之间的垂直互连。测试结果证明了该结构的电连接性良好。(本文来源于《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期刊2019年05期)

郭杨[3](2019)在《互连网络系统的故障诊断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学科领域对高算力有着无限的渴望,比如深度学习、大气及洋流的模拟仿真、计算化学、空气动力学等等无不依赖多处理器计算机。随着多处理器计算机处理器数量的不断增加,其互连网络构架的收益已经远远高于设计新处理器的收益。具有复杂互连网络结构的多处理器计算机系统维持其可用性的关键环节是互连网络的系统级故障诊断。在系统级故障诊断的研究中,学者们发掘出了诸多诊断模型,但性能优良的诊断算法并不常见。对此,本文提出了两个新颖的故障诊断算法。超立方网络是一种应用极为广泛性质极为优良的具体网络拓扑结构,针对现有的超立方网络故障诊断算法复杂度高的问题,本文引入故障扇的概念,采用并行深度优先搜索策略设计算法,通过算法寻找超立方体网络中的故障扇,确定该网络的故障节点,以便替换或修复,为超立方网络系统的可靠性提供一个重要的新途径。本文所提出的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不超过O(N),远优于现有的复杂度大于平方次的算法。超立方网络仅是t-可诊断系统的一个特例,为了解决更一般的t-可诊断大规模网络的诊断问题,本文将t-可诊断系统的故障诊断问题转化为决策矩阵A的最小覆盖问题,并阐明了决策矩阵A的最小覆盖问题等价于0-1整数规划问题。然后,本文设计了一种改进的遗传算法来解决0-1整数规划问题。由此来获得t-可诊断系统的故障集。(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9-05-01)

范冬庆,吴艳红[4](2019)在《新加坡城市深度互连互通的生态管理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生态管理是运用系统工程的手段和复合生态学原理去协调人与社会、经济、环境的系统耦合关系,通过系统管制、诱导、协调和监理,促进物质、能量、信息的高效利用,实现经济、自然和社会持续、健康的发展~([1])。新加坡在城市规划、产业、居住、改造、环境、交通等众多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在城市生态管理领域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其发展理念、发展模式特色鲜明,可借鉴(本文来源于《城市管理与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谢敏[5](2019)在《互连网络的非精确系统级故障诊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BC网络中所有的故障节点,除了最多一个节点是误诊外。该算法的时间复杂性为O(N),N=2n。4、提出一个称之为强局部诊断的概念,给出了关于节点强局部可诊断的一些重要结果。利用这些结果,我们获得了n 维超立方体网络Qn关于单个节点的强局部诊断度等于它的度数的结论。进一步,当失效边数量不超过(n-3)时,不完全Qn关于单个节点的强局部诊断度仍等于该节点的剩余度。最后,我们获得如下结论:当不完全Qn最小度大于3时,即使失效边的数量达到(7(n-3)-1),它关于单个节点的强局部诊断度仍等于该节点的剩余度。5、提出了 t/(t+1)-可诊断系统的概念,提出了刻画t/(t+1)-可诊断系统特征的充分必要条件。提出了t/(t+1)-诊断度的若干重要性质。利用这些性质提出并证明了Qn和Sn都是(3n-5)/(3n-4)-可诊断的,2D-Mesh和3D-Mesh网络分别是8/9和11/12-可诊断的。6、本文借助于条件诊断度的思想,我们引进了 2好邻居可诊断系统的概念。我们提出并证明了n-维扩展超立方体网络是2好邻居(8n-23)-诊断的,并证明它不是2好邻居(8n-2)-诊断的。这些研究成果不仅丰富了网络故障诊断理论的内容,而且也为实际网络的故障诊断软件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和新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9-04-08)

陈永波,史衍振[6](2019)在《光网络与无线通信网络互连的系统及其通信方法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网络以及无线通讯技术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这就使两者之间会产生很大的联系。光网络的自动交换体系结构包括传送平面、管理平面以及控制平面,其在与无线通信网络连接的过程中也有不同的方式。本文将论述光网络与无线通信网络互连的系统及其通信方法,对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通信》期刊2019年06期)

王彬[7](2018)在《Schmid语音通讯系统简介及双机柜互连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近15年,语音通讯系统在中国逐步得到了广泛使用,民航管制指挥和移交也从单一的电话机和无线电收发信机这种利用率相对较低的通讯方式逐渐改善为管制员通过语音通讯系统更为方便快捷的使用各类有线和无线设备完成既定的管制指挥工作。随着航班流量的逐步增大,管制人员对语音通讯系统的依靠程度也日益增加,语音通讯系统已经在保障航空安全的工作中拥有了无可替代的核心地位。重要性和依赖程度的增加,也导致我们对语音通讯(本文来源于《民航管理》期刊2018年12期)

倪博远[8](2018)在《基于软硬件协同思想的机群互连系统通信协议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软硬件协同思想已经渗透至通信技术的各个领域中。针对当前机群互连系统存在软硬件协议之间缺乏系统、整体、联动的配合与协调而导致网络为用户终端所提供的通信服务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软硬件协同思想基于硬件描述符机制的网卡设计方法,同时设计了与之相适应的机群通信协议。实验表明,设计的通信协议可以有效提高机群互连网络的性能并提高机群用户的通信效率。(本文来源于《通信技术》期刊2018年12期)

周志敏[9](2018)在《浅析开放系统互连模型及IEEE802通信标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简介了开放系统互连模型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开放系统互连模型七个层次的功能及IEEE802通信标准的CSMA/CD协议、令牌总线、令牌环。(本文来源于《智慧工厂》期刊2018年11期)

李晓春,毛军发[10](2018)在《基于基片集成波导的高速电子系统互连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社会正迎来大数据时代,对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迫切需要发展高集成度、高速率的新型互连技术,满足每秒太比特甚至更高速率数据传输需求.传统平面集成互连技术,如微带线、带状线、共面波导等,采用开放式结构,受带宽与损耗限制,其时延、衰减、串扰等信号完整性问题在数据速率达到每秒吉比特以上时非常严重,无法满足传输需求.为了提高传输速率,在传统互连技术基础上,可采用串行链路与差分技术,均衡与预加重技术等,但仍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互连的高速数据传输问题.基片集成波导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平面集成互连结构,兼具传统平面集成互连的易集成与波导的宽频带、低损耗与低串扰优点,近些年来逐渐在高速互连技术中得到应用,实现了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本文详细介绍了各种新型基片集成波导互连的物理结构与传播特性、传输模式与机制,以及已实现的数据传输速率,其中包括了作者近几年的一些最新研究成果.按照传输模式不同,基片集成波导互连主要可以分为3类:TE模式的基片集成波导互连(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SIW)、TEM模式的基片集成同轴互连(substrate integrated coaxial line,SICL),以及混合模式的基片集成波导互连.TE模式SIW互连为带通信道,需对基带信号进行调制方可进行传输.SIW互连系统引入调制技术增加了传输复杂度,但多种调制技术的灵活运用可以增加信道利用率,从而提高数据传输速率.SICL互连采用TEM模式,不需调制解调,并且准封闭式结构保证了良好的信号完整性.混合模式的SIW互连通过共享导体或介质,集成了SIW与其他结构互连,可同时传输TEM模式与TE10模式.按照物理通道数分类,基片集成波导互连又可分为单物理通道单路信号传输、单物理通道多路信号并行传输、多物理通道多路信号并行传输.单物理通道单路信号传输,采用单个物理信道,基于单模或多模方式传输一路信号.单物理通道多路信号传输,则采用单个物理信道,通过多种模式或复杂调制技术传输多路信号.多物理通道多路信号并行传输,采用多个物理信道,基于单模或多模方式并行传输多路信号.各种新型基片集成波导互连的提出,为实现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提供了关键技术与解决方案.(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信息科学》期刊2018年09期)

互连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液晶高分子聚合物(Liquid crystal polymer,LCP)作为一种新型的射频电子基板,广泛应用于射频电路系统集成。为了实现系统的小型化,垂直互连工艺被广泛用于异面信号之间的相互传输系统。但是LCP作为一种新型的集成工艺,在制作过程中难以实现盲埋孔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LCP系统集成技术的新型垂直互连工艺,通过在上层基板底部和底部基板金属表层制作焊盘,在粘合层中利用铜浆互连结构,实现了LCP基板中异面信号之间的垂直互连。测试结果证明了该结构的电连接性良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互连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李敏,冯晓东,刘陈.高速串行互连系统速率提升的方法研究与实现[J].电子测试.2019

[2].刘维红,康昕,杨春艳,刘鹏程.LCP系统集成技术中一种新型的垂直互连工艺[J].固体电子学研究与进展.2019

[3].郭杨.互连网络系统的故障诊断算法[D].广西大学.2019

[4].范冬庆,吴艳红.新加坡城市深度互连互通的生态管理系统[J].城市管理与科技.2019

[5].谢敏.互连网络的非精确系统级故障诊断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9

[6].陈永波,史衍振.光网络与无线通信网络互连的系统及其通信方法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

[7].王彬.Schmid语音通讯系统简介及双机柜互连的实现[J].民航管理.2018

[8].倪博远.基于软硬件协同思想的机群互连系统通信协议设计[J].通信技术.2018

[9].周志敏.浅析开放系统互连模型及IEEE802通信标准[J].智慧工厂.2018

[10].李晓春,毛军发.基于基片集成波导的高速电子系统互连技术[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8

论文知识图

定量数据的模糊聚类量化流程图经过修正的有效介质常数SiO2在早期集...非均匀热分布所引起一系列问题AFDX互连系统模型片上无线互连系统结构框架标准CMOS芯片内光互连系统

标签:;  ;  ;  ;  ;  ;  ;  

互连系统论文_李敏,冯晓东,刘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