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对农业投资论文_王莉

导读:本文包含了财政对农业投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农业,财政,支农,贷款,模型,湖南省,财政部门。

财政对农业投资论文文献综述

王莉[1](2018)在《湖南省农业财政投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南作为中部地区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数量占到湖南省总人口的70.1%,其农业GDP在全国32个省级行政区中排名第6。然而,2016年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725.90亿元,占湖南省地区生产总值的仅10%左右。这意味着仅仅依靠湖南省充足的农村劳动力和广阔的土地资源来增加农业产出,并不是长效机制。所以就需要将注意力转到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上来。而农业又是弱势产业,投资回报率低,自身和外在的投入都不足,一直都需要政府的财政扶持,因此重点又落在农业财政投资对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上。本文选取湖南省作为研究区域,从农业财政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两个角度,选取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为衡量农业效率的指标,研究湖南省农业财政投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本文采取DEA-Malmquist指数法,对湖南省2001-2015年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测算,从而得到湖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累计值。在此基础上,从农业财政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两个角度,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农业财政投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主要结论如下:(1)湖南省农业财政投资的整体规模不足,比重较小,在内部结构上不够合理,其中支援农业生产和各项事业所占的比重长期在80%以上,比重偏大;而科技叁项费的投入严重不足,绝大部分年份所占比例只有1%。(2)通过对湖南省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计算可以看出:湖南省在2001-2015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现上升趋势,但从整体上看,湖南省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速较为缓慢,说明湖南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还有很大的可挖掘空间。(3)对湖南省农业财政投资的规模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湖南省农业财政投资规模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是有显着影响的,且以弹性值0.2577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正向影响。(4)对湖南省农业财政投资结构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业财政投资的各项资金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和因果关系,且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事业费、农业科技叁项费用这两项科目能够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积极作用;而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并不能够有效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甚至还可能起反作用。根据本文对湖南省农业财政投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理论和实证分析,从湖南省农业财政投资的规模、结构和管理体制叁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2018-05-01)

李静[2](2017)在《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投资的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灵活加速投资模型实证分析农业经营主体对财政支农支出政策的反应强度。基于2007—2014年我国省际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方法(dynamic panel generalized moment method,简称GMM)分别估计财政支农支出对所有农业经营主体、农户、农业企业等农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同时讨论财政支农支出通过城镇化路径对农业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能较好地激励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农业投资,而且其政策效果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增强。从农业经营主体来看,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户与农业企业的农业投资行为均有激励作用,但是对农户的激励作用弱于农业企业;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户农业投资的激励作用减弱,但是对农业企业的激励作用有所增强。(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7年21期)

王玉芳,许晶晶[3](2015)在《我省将发挥财政资金带动作用加大农业投资力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王玉芳 通讯员许晶晶)全省各级财政部门将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加大农业投资力度。今年,我省一般公共预算安排农林水事务支出307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6.2%。 其中,省本级安排农林水事务支出152亿元,同口径比上年增长31(本文来源于《山西科技报》期刊2015-05-12)

韩东林[4](2014)在《当前财政对农业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也有较快增长。2006年,我国财政农业投资总额达到317 297.00亿元,比1978年的150.66亿元增长了20.06倍,比1990年增长了9.31倍。财政农业投资增加不仅直接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也间接地带动了银行信贷资金、企业农业投资、农村集体以及农户农业投资的不断增加,形成了我国农业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的新格局。但需要指(本文来源于《北京农业》期刊2014年20期)

本报记者[5](2013)在《我省出台措施深化闽台农业合作》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本报记者)省政府日前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的若干意见》,从推进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深化农业产业合作与对接、突出品种技术引进示范推广、鼓励农业科技合作、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实行财税扶持、提供用地优惠、强化金融保险服务、完善合作机制等9个方面(本文来源于《福建日报》期刊2013-08-19)

韩东林,金余泉[6](2013)在《中国财政农业投资的绩效评价:1979—2009》一文中研究指出财政农业投资绩效评价包括经济效益评价、社会效益评价和生态效益评价叁个方面,分别从这叁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1979—2009年间我国财政农业投资绩效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得到的结论是:由于受财政农业投资规模、结构、体制和立法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财政农业投资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总体上还不高。提高财政农业投资绩效,不仅需要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优化财政农业投资结构,而且还要强化财政农业投资体制改革力度,尽快出台《农业投资法》。(本文来源于《南都学坛》期刊2013年04期)

杨峰[7](2012)在《财政支农、农业投资对农业GDP的贡献——基于多变量VAR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我国1981~2009年的历史数据,运用VAR模型对我国财政支农、农业贷款、农业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贷款不是农业GDP的Granger原因,而财政支农、农业投资是农业GDP的Granger原因。财政支农、农业投资与农业GDP之间存在着长期交互关系。经过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显示:财政支农增长率和农业投资对农业GDP的平均贡献率分别为4%和5%左右,具有滞后性和持续性,并依据以上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期刊2012年04期)

陈俊,宋斌文[8](2012)在《湖北武汉:创新农业投资财政“四两拨千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武汉市财政部门以农业投资公司重组为契机,不断加大对该公司的支持力度,通过注资、贴息、补贴等方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金”的作用,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助推现代都市农业跨越发展。  创新投入机制,满(本文来源于《中国财经报》期刊2012-01-07)

李哲[9](2011)在《我国财政农业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社会稳定和国家繁荣的基本保障,而农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农业由于其先天的弱质性,决定了农业必须受到必要的支持和保护,而国家财政农业支出是对农业实施支持和保护的重要举措。财政农业投资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加速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与此同时,农业发展的经济效益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科学管理农业投资资金,提高农业投资资金使用效率,提高农业投资效益,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实现农业又好又快的、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正因为如此,研究农业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对于优化农业投资结构,修正农业投资方向,提高农业投资效率,促进农业经济增长,解决“叁农”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财政农业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为研究主线,在阅读大量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首先,运用大量的图表数据资料,从财政农业投资规模和结构两个方面对我国财政农业投资的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其次,运用1978-2008年31年的数据资料,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实证分析了我国财政农业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再次,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从产出弹性和边际产出两个方面,实证分析了我国财政农业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最后,从增加农业投资总量、优化农业投资结构、扩宽农业投资资金来源、创新农业投资管理体制、加强农业投资资金管理和健全农业投资宏观调控体系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农业投资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两点:1.采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实证分析了我国财政农业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同时,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从产出弹性和边际产出两个方面,实证分析了我国财政农业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研究方法较为新颖。2.提出了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农田水利设施为重点)为财政农业投资优先领域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1-10-01)

李正彪,文峰[10](2009)在《农户经济行为视角的财政农业投资:绩效、原因、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财政对农业投入的效果与目标之间的偏差表明财政农业投资绩效欠佳。原因主要在于财政对农业投入力度、结构、机制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理性经济行为不协调。提高财政对农业的投资与农民理性经济行为的兼容性可以促使农民理性经济行为与政府支农目标趋同,提高财政支农绩效。(本文来源于《经济问题探索》期刊2009年10期)

财政对农业投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应用灵活加速投资模型实证分析农业经营主体对财政支农支出政策的反应强度。基于2007—2014年我国省际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方法(dynamic panel generalized moment method,简称GMM)分别估计财政支农支出对所有农业经营主体、农户、农业企业等农业投资行为的影响,同时讨论财政支农支出通过城镇化路径对农业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能较好地激励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农业投资,而且其政策效果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增强。从农业经营主体来看,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户与农业企业的农业投资行为均有激励作用,但是对农户的激励作用弱于农业企业;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户农业投资的激励作用减弱,但是对农业企业的激励作用有所增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财政对农业投资论文参考文献

[1].王莉.湖南省农业财政投资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8

[2].李静.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投资的效应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7

[3].王玉芳,许晶晶.我省将发挥财政资金带动作用加大农业投资力度[N].山西科技报.2015

[4].韩东林.当前财政对农业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J].北京农业.2014

[5].本报记者.我省出台措施深化闽台农业合作[N].福建日报.2013

[6].韩东林,金余泉.中国财政农业投资的绩效评价:1979—2009[J].南都学坛.2013

[7].杨峰.财政支农、农业投资对农业GDP的贡献——基于多变量VAR模型[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

[8].陈俊,宋斌文.湖北武汉:创新农业投资财政“四两拨千金”[N].中国财经报.2012

[9].李哲.我国财政农业投资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10].李正彪,文峰.农户经济行为视角的财政农业投资:绩效、原因、对策[J].经济问题探索.2009

论文知识图

一2003年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一2各年度我国财政对农业投资情况财政支农支出与财政经常性收入比例(199...一52000~2007年江西各市用于农业的财政...国家财政支农结构(1978—2003年)[1]财政投资对降低贫困的作用

标签:;  ;  ;  ;  ;  ;  ;  

财政对农业投资论文_王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