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信息传递论文_林秋香

导读:本文包含了审美信息传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美学,信息,多义性,信息传递,散文,信息论,客体。

审美信息传递论文文献综述

林秋香[1](2019)在《美学视角下浅析《野草》两个英译本的审美信息传递》一文中研究指出散文非常注重美感的传递。着名翻译家张培基和刘士聪英译夏衍散文《野草》各有特色,均被称为佳作。本文将在美学视角下,结合刘宓庆的翻译美学理论,从语音与词汇、句式和意境与情感层面浅析《野草》两个英译本的审美信息传递。(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11期)

鲁萍[2](2016)在《论散文翻译中的审美信息传递——以张培基散文英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形式美与内容美是译论史上的重要命题,在文艺美层面上分析翻译的价值观与审美标准。散文是文学体裁中的特殊形式,它尤其注重美感的传递。而美学和翻译学联姻的产物——翻译美学的出现就为散文翻译提供了更为契合的视角。结合张培基翻译的散文名篇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感悟散文翻译中的声音形态美、语句修辞美与意境美。通过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可以体现出原文的韵味及审美价值,这对散文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黄山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2期)

卢志君,刘万云[3](2007)在《文学作品名翻译中审美信息的传递》一文中研究指出文学作品名审美信息的传递是译者在文学作品名翻译中经常要面对的问题。根据接受美学理论,译者的接受过程首先是一种审美的过程,在文学作品名翻译过程中,译者作为审美主体,对原名和原作(审美客体)的理解和审美判断,对译文读者审美能力和审美接受的审慎辨别,最终导致了原名审美信息在传递中的复制、损失和替代。(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1期)

曲六乙[4](2003)在《青春越剧传递e时代的审美信息》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青春”定位的越剧《第一次亲密接触》,为“梅花奖20周年”进京庆贺演出,虽正赶上北京“非典”肆虐,但仍令观者欲罢不能,兴奋不已。本刊特邀戏剧界圈内及圈外人士用笔谈的形式,对该剧的艺术成就从不同角度加以评说。(本文来源于《中国戏剧》期刊2003年06期)

罗有岩[5](2002)在《优化审美信息传递 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一文中研究指出信息论美学的倡导者法国的亚伯拉罕·A·莫尔斯认为,语文信息不仅可以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这两种,还有第叁种审美信息。信息论美学把“艺术表现的任何形式都视为一种信息”,即美也是一种信息。小学语文所选的文章都是美文。我们分析这些文章也应同通讯一样,要计量出由(本文来源于《云南教育》期刊2002年32期)

潘泽宏,朱日复[6](1992)在《文艺活动系统中审美信息的传递》一文中研究指出文艺活动是以审美信息的传递为其系统质而和其它文化活动系统相区别的。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正确指出:“艺术活动是以下面这一事实为基础的:一个人用听觉或视觉接受他人所表达的感情的人,能够体验到那个表达自己感情的人所体验过的同样的感情。艺术活动是建立在人们能够受到别人感情的感染这一基础上的。”这无疑是符合事实的。需要补充的是,这种感情不是普通日常生活中的感情,而应是审美化了的(本文来源于《理论与创作》期刊1992年04期)

审美信息传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形式美与内容美是译论史上的重要命题,在文艺美层面上分析翻译的价值观与审美标准。散文是文学体裁中的特殊形式,它尤其注重美感的传递。而美学和翻译学联姻的产物——翻译美学的出现就为散文翻译提供了更为契合的视角。结合张培基翻译的散文名篇进行分析,以期更好地感悟散文翻译中的声音形态美、语句修辞美与意境美。通过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可以体现出原文的韵味及审美价值,这对散文翻译实践与理论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审美信息传递论文参考文献

[1].林秋香.美学视角下浅析《野草》两个英译本的审美信息传递[J].北方文学.2019

[2].鲁萍.论散文翻译中的审美信息传递——以张培基散文英译为例[J].黄山学院学报.2016

[3].卢志君,刘万云.文学作品名翻译中审美信息的传递[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4].曲六乙.青春越剧传递e时代的审美信息[J].中国戏剧.2003

[5].罗有岩.优化审美信息传递提高学生审美能力[J].云南教育.2002

[6].潘泽宏,朱日复.文艺活动系统中审美信息的传递[J].理论与创作.1992

论文知识图

导航系统(六)室内信息的重要载体年《长沙晚报》手绘设计体现信息时代特征的格拉茨美术馆办公总部[39]南京滨江公园透水铺地Figure4.5Perme...

标签:;  ;  ;  ;  ;  ;  ;  

审美信息传递论文_林秋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