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临床分析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临床分析

杨杰修长顺

山东省平度市人民医院266700

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我院共收治97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患者,术后l0例出现并发症再入院治疗,主要并发症有排尿困难、尿路感染、继发出血、尿道狭窄及尿失禁。现将治疗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研究选择的97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TURP)患者,均为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住院患者。术后10例患者因不同并发症而再入院治疗,再次入院时间为术后16-40d。其中3例排尿困难,2例尿路感染,5例继发出血,尿道狭窄与尿失禁各1例。

1.2方法

继发出血患者均经电切镜下清除膀胱内积血块,并适当电凝出血点,冲洗膀胱。尿失禁者经扩约肌功能锻炼及相应的药物治疗后均痊愈。前尿道狭窄者行尿道扩张治愈。排尿困难者明确原因后对症治疗。尿路感染及附睾炎者给予抗感染治疗。

2、结果

97例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患者均痊愈出院。

3、讨论

近几年来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在临床逐渐广泛开展,但由于TURP术后部分患者因出现排尿困难、尿路感染、继发出血、尿道狭窄及尿失禁等并发症需再次入院治疗[1]。本组97例10例再入院治疗。分析其原因总结归纳后主要有以下几点:

3.1尿道直肠瘘。该并发症较为少见,其主要原因是手术过程中操作不当,电切时前列腺外面包膜被切破,加上术后留置气囊放置不当,压迫后尿道造成局部缺血坏死,前列腺窝感染所致[2]。为此TURP手术时应高度谨慎,以防切穿前列腺包膜。本组研究中未发生尿道直肠瘘病例。

3.2尿失禁。本组研究发生1例。主要原因是电切时界限模糊不清,未能清晰识别精阜,切除时损伤了尿道外括约肌。为此TURP术中操作尽量于精阜,以近切除,对于精阜远处增生的前列腺尖部尽可能采用电切除,以防损伤尿道括约肌。对于损伤较轻者,可指导患者进行盆底肌功能锻炼,一定时间内即可恢复。本组经解痉对症功能锻炼后,加强提肌训练后均痊愈。

3.3排尿困难。出现此并发症主要原因如下。①尿道狭窄。部分患者尿道外口狭窄、术后留置导尿管、术后因感染而发生的切口瘢痕及TURP术中电切镜对尿道的损伤等可导致尿道狭窄。因而行TURP术时应动作轻柔,防止医源性损伤。同时手术前后做好导尿管的护理工作,导尿管留置时间不宜过长,降低尿道狭窄及尿路感染发生率。②刨面有活瓣形成。为此切除时应尽切除干净,并修平创面、清除活瓣。③前列腺残留。电切怕切破前列腺外科包膜而引起直肠漏或尿外渗,致使腺体残留过多。④尿路感染引起的排尿困难。尿路感染时会发生膀胱颈尿道充血水肿,尿道横截面积减少而致排尿困难。⑤组织块堵塞尿道。主要由于电切时组织碎块较大,术中冲洗时未能将组织碎块完全冲洗出膀胱,堵塞了尿道出口而使排尿困难。为此TURP术中应彻底冲洗干净切除的前列腺组织,且在冲洗完毕后用电切镜观察膀胱内有无残留组织。⑥膀胱功能障碍。膀胱逼尿功能失调或膀胱逼尿无力引起的排尿困难。

3.4急性附睾炎与尿路感染。主要由于术前未控制好泌尿道感染。术前因尿潴留长时间留置尿管,术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术后留置尿管时间长且尿管太粗,堵塞尿道致尿道分泌物无法引流排出,加大感染机会。尿路感染进一步引发急性附睾炎。本组研究发生2例尿路感染,经有效抗感染治疗后均痊愈。

3.5术后继发性出血。是TURP术后最为多见的并发症。本组研究TURP术后继发性出血5例,时间多出现在术后3.5周。对前列腺进行热切割时部分小血管出现凝固,术后凝固变性组织极易发生坏死,形成创面痂皮脱落暴露了痂下血管,加上老年患者易于咳嗽及便秘等增加腹压,血管破裂或血栓脱落发生率高从而引起出血。同时术后长时间留置尿管,未进行自主排尿,尿道分泌物不能顺利经尿道排出,引起尿路感染,使创面水肿,加之上述增加腹压的原因,更易发生继发出血。因此为防止术后继发出血,TURP术中应尽可能采取电切,以避免或减少创面焦痂的形成,术后合理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尽早让患者自主排尿保持大便通畅。综上所述,TURP术后继发出血为常见原因,而排尿困难、尿路感染、继发出血、尿道狭窄及尿失禁等并发症则是可以预防与治疗的。正确识别和并掌握上述常见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减少患者再入院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吴士彬,朱海涛,冀荣俊.低容量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募增生的临床观察[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9,25(3):185—186.

[2]万礼钧.黎剑羽.徐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并发症的处理与预防[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2,5(11):21-22.

标签:;  ;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