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木瓜黄酮甙论文_崔霖芸

导读:本文包含了野木瓜黄酮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黄酮,木瓜,吩嗪,磷脂,羟基,电化学,阻抗。

野木瓜黄酮甙论文文献综述

崔霖芸[1](2014)在《野木瓜黄酮乙醇提取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确定野木瓜(Stauntonia chinensis)黄酮乙醇提取的最优工艺,采用乙醇溶液浸提野木瓜粉,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确定浸提液中黄酮含量,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4个因素对野木瓜黄酮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野木瓜黄酮乙醇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83.07%、料液比(g/mL)1∶31.88、提取温度69.81℃、提取时间1.97 h,从野木瓜粉中提取黄酮的理论值为33.15 mg/g,提取率为3.32%。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的野木瓜黄酮乙醇提取工艺条件来提高野木瓜黄酮提取率的方法可行。(本文来源于《湖北农业科学》期刊2014年17期)

孙宪启[2](2004)在《中草药镇痛有效成分野木瓜黄酮甙的电化学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草药是我国的文明瑰宝。然而,由于中草药成分复杂,对其生理功能、疗效,以及相关的基础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应用领域的扩展。本论文旨在探索以电化学方法研究中草药的电化学行为,以便为电化学技术用于中草药药理方面的研究积累可供借鉴的经验。 本文应用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谱等电化学测试技术,首先研究了NADH在吩嗪硫酸二甲脂(PMS)修饰的BLM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PMS修饰到双层类脂膜(BLM)中的电化学行为与裸金电极上相比,可逆性明显改善;NADH在PMS修饰的BLM电极上的电氧化电流大大增加,氧化电位明显负移,表明嵌入PMS的BLM膜修饰金电极对NADH具有催化氧化的效果,起到了电子传递媒介体的作用。这是因为双分子类脂膜更接近实际的生物膜,为PMS对NADH电催化氧化提供了一个更接近生物体系的微环境。 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以中草药野木瓜中提取的黄酮甙(YMS)为研究体系,分别测试了在裸金电极和将YMS修饰于BLM的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讨论了影响YMS电子传递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YMS在裸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主要是一个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电极过程,而YMS修饰到BLM中可逆性大大改善,是一个准可逆的过程。从随后测得的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并对模拟给出的等效电路的解析可知,裸金电极在YMS溶液中的电荷传递表观电阻R_(app)为148±7.56Kohm,而嵌入YMS的BLM修饰电极的电荷传递表观电阻R_(app)却只有25.62±4.69Kohm,反应电阻的减小,意味着电子传递速度可大大加快;表观速率常数(K_(app)~o)前者为(3.59±0.52)×10~(-6),后者为(2.08±0.45)×10~(-4)cm·s~(-1),也表明修饰到BLM中的电子传递速度相对较快。究其原因是BLM具有双亲结构,能起到某种“过滤器”的作用,有效地阻止YMS中的某些生物大分子杂质直接吸附于电极表面。其次,YMS分子在BLM中,受磷脂双亲结构的影响分子排列更加有序,这一作用的结果可能也有利于YMS的电活性中心与电极更接近,另外,BLM为YMS提供了更接近生物膜的微环境,从而有利于电子传递。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电化学技术对有关中草药方面的研究能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信息,尤其是在模拟生物膜的微环境中研究中草药与生物膜的相互作用、以及 术学章业硕士进文对一些具有电活性的中草药有效成份的电子传递机理的研究,有助于对药物的药理、药效及与生物膜相互作用的深入认识。(本文来源于《上海师范大学》期刊2004-04-01)

王淮滨,于德泉,梁晓天,渡边修治,玉井正晴[3](1992)在《野木瓜黄酮成分的分离和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从野木瓜Stauntonia chinensis DC.中分得2个黄酮甙类化合物,根据化学和光谱分析鉴定其结构为6-羟基木犀草素-7β-D-葡萄糖甙(Ⅰ)和皂草黄甙(saponarin,Ⅱ)。它们均是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对后者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13)CNMR信号进行了详细归属研究。药理实验证明Ⅱ有保肝作用。(本文来源于《中草药》期刊1992年11期)

野木瓜黄酮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草药是我国的文明瑰宝。然而,由于中草药成分复杂,对其生理功能、疗效,以及相关的基础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应用领域的扩展。本论文旨在探索以电化学方法研究中草药的电化学行为,以便为电化学技术用于中草药药理方面的研究积累可供借鉴的经验。 本文应用循环伏安和交流阻抗谱等电化学测试技术,首先研究了NADH在吩嗪硫酸二甲脂(PMS)修饰的BLM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PMS修饰到双层类脂膜(BLM)中的电化学行为与裸金电极上相比,可逆性明显改善;NADH在PMS修饰的BLM电极上的电氧化电流大大增加,氧化电位明显负移,表明嵌入PMS的BLM膜修饰金电极对NADH具有催化氧化的效果,起到了电子传递媒介体的作用。这是因为双分子类脂膜更接近实际的生物膜,为PMS对NADH电催化氧化提供了一个更接近生物体系的微环境。 在此基础上确定了以中草药野木瓜中提取的黄酮甙(YMS)为研究体系,分别测试了在裸金电极和将YMS修饰于BLM的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并讨论了影响YMS电子传递反应的因素。结果表明YMS在裸金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主要是一个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电极过程,而YMS修饰到BLM中可逆性大大改善,是一个准可逆的过程。从随后测得的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并对模拟给出的等效电路的解析可知,裸金电极在YMS溶液中的电荷传递表观电阻R_(app)为148±7.56Kohm,而嵌入YMS的BLM修饰电极的电荷传递表观电阻R_(app)却只有25.62±4.69Kohm,反应电阻的减小,意味着电子传递速度可大大加快;表观速率常数(K_(app)~o)前者为(3.59±0.52)×10~(-6),后者为(2.08±0.45)×10~(-4)cm·s~(-1),也表明修饰到BLM中的电子传递速度相对较快。究其原因是BLM具有双亲结构,能起到某种“过滤器”的作用,有效地阻止YMS中的某些生物大分子杂质直接吸附于电极表面。其次,YMS分子在BLM中,受磷脂双亲结构的影响分子排列更加有序,这一作用的结果可能也有利于YMS的电活性中心与电极更接近,另外,BLM为YMS提供了更接近生物膜的微环境,从而有利于电子传递。 以上实验结果表明,电化学技术对有关中草药方面的研究能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信息,尤其是在模拟生物膜的微环境中研究中草药与生物膜的相互作用、以及 术学章业硕士进文对一些具有电活性的中草药有效成份的电子传递机理的研究,有助于对药物的药理、药效及与生物膜相互作用的深入认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野木瓜黄酮甙论文参考文献

[1].崔霖芸.野木瓜黄酮乙醇提取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J].湖北农业科学.2014

[2].孙宪启.中草药镇痛有效成分野木瓜黄酮甙的电化学行为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4

[3].王淮滨,于德泉,梁晓天,渡边修治,玉井正晴.野木瓜黄酮成分的分离和鉴定[J].中草药.1992

论文知识图

野木瓜黄酮甙的结构对大鼠血红细胞膜的影响

标签:;  ;  ;  ;  ;  ;  ;  

野木瓜黄酮甙论文_崔霖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