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理论在城郊型公园景观建设中的应用

风景园林理论在城郊型公园景观建设中的应用

河源市晨晖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东河源517000

摘要:公园景观的规划建设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为了提高公园景观设计水平,文章介绍了我国的风景园林理论,阐述了有关风景园林的基本理论,并结合风景园林理论,分析了在风景园林规划建设中风景园林理论的应用。

关键词:风景园林理论;公园景观规划;生态化建设

当今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无论是在工程开发建设还是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中,都倡导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以及资源的循环利用,促进生态化建设。在这种趋势下,城市公园景观规划的施工设计日益重要。而中国的风景园林理论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对于我国城市公园建设有着较大影响。

1.风景园林理论

园林是指在一定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的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风景园林是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更是贯穿中国园林的文脉所在,也是人类理性睿智,与自然和谐共处,崇尚与尊重自然的物体佐证,园林更是人类精神家园的象征[1]。

我国园林发展历程有3000多年,传统园林在形式与风格上独树一帜,形成独有的园林文化,被尊称为“世界园林之母”。纯传统与现代生活相距甚远,封闭的布局为现代生活摒弃,但是天人合一、师法自然、诗情画意、委婉含蓄、宜居环境、巧于因借、循序渐进的空间序列,小中见大、欲露先藏等手法,在今天仍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应适当融入现代规划设计。园林在继承、发扬和创新过程中循时而进,由城市园林发展到园林城市,现代园林进入了一个为人居服务的全新时代。园林的宗旨是不断满足人对自然环境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在生态环境、社会文化、休息游览和经济等方面的综合效益,促进人与自然的健康长寿和共同持续发展。园林学科与生态学、城市规划、环境科学等相邻学科的边缘领域相互融合、渗透和对接,共同承担更广泛的使命[2]。

2.某森林公园景观规划建设分析

某森林公园属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较为分明,春暖多云雾,夏温热多雨,秋云高气爽,冬寒有冰雪,同时具有明显的山地气候特征。总面积约9333hm2,其中,林地和绿地面积约7454hm2,水域面积约1210hm2。公园水域开阔,谷岭交叠,生物多样,景观秀美,是一个以湖光山色风景资源为特色,集生态保护、生态休闲娱乐和生态文明教育于一体的城郊型国家森林公园(见图1)。

图1某森林公园鸟瞰

2.1该森林公园景观规划布局分析

该森林公园景观建设围绕资源特点和地理格局展开,总体结构布局主要包括1个中心区、2个主景区、3条景观带和2片保育区。

2.2某森林公园核心景区分析

公园核心景观区主要包括A湖景区和B山景区,规划总面积3316.5hm2,占总面积的35.54%。A湖景区主要以A湖水上和岸线湿地游览为主,在保护水资源生态环境基础上,设计水上游憩路线。开发特色岛屿,以及通过栽培植物、构筑亭台等手段,丰富步行、游船、骑行游览内容,增强A湖红叶群岛等景观特色。B山景区不仅有群山供登高览胜,还有幽谷溪流供休闲戏水。由数座山峰组成,群峰海拔基本在1000m以上,而且相差不大,远看如掌撑天。山上具有典型的亚热带雨林植被,有明显垂直分带现象,季风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混交林、山顶常绿阔叶矮曲林以及山顶灌草丛自然形成独特的山地风景,具很高游憩和科普宣教意义。通过营造险峻神密的林中登山道,完善周边配套基础设施,设置观景亭台等最佳观赏点。沿着峡谷溪流设计森林幽谷水景,按自然地形布置崃谷、瀑布、溪流,丰富了森林公园的景观色彩[1]。

3.森林公园景观规划建设中风景园林理论的应用

结合某森林公园,主要介绍风景园林理论在森林公园的景观定位、景观形态、景观布局、造景手法等方面的应用。通过把大自然美再现于园林景观中,让风景并不局限于大自然的原始美,还有创作更为多样、奇妙的人工美[3]。

3.1森林公园景观定位

森林公园景观规划设计首先要有一个准确的主题定位,它直接影响公园的总体面貌。明代计成所著《园冶》中关于造园的核心内容“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说明“体宜”是关键之一,需要精心研究。“体”是园林的体裁、性质。古代园林构建还包含园主人的社会地位和等级、身份等因素,不能随便超越。“得体”就是要做到得当、恰如其分,符合园林的体裁和性质。古典园林中的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就有不同的“体”,现代园林也有不同的“体”,不同类型景区也有不同的“体”。该森林公园是我国最早批建的森林公园之一,也是第1批全国十大文明森林公园之一,在1993年经林业部批准某森林公园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的景观建设以保护森林资源、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以及科普教育为主,不能混同于居住区、城市中心公园。在森林生态旅游建设中,遵循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与自然的融合,保护森林资源,合理利用开发资源达到共享,尊重本土文化,弘扬生态文化等理念[3]。

3.2森林公园景观形态建设

公园的功能定位决定了景观形态,森林公园景观形态设计按照我国传统自然山水园林意旨,尊重自然,师法自然,力求达到“天人合一”。某森林公园植物多样,观赏花草树木种类繁多,林相和季相景观丰富且特性突出,植物景观营造体现月月有花可赏、季季景观不同的特色。地形地貌独特,山体弯曲延伸,皆神形兼备,惟妙惟肖[4]。浩大的湖面、丰富多样的生物、秀丽深邃的群峰,形成以植被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基础,以A湖水源地保护为核心,尽显湖光山色特色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森林公园具有一定规模和很高质量的森林风景资源和环境条件,自然景观十分优美,整个自然就是一个大园林,稍加造园点缀,便是一片开阔宜人的园林景观(见图2)。

图2自然就是一个大园林,稍加造园点缀,便是一片开阔宜人的园林景观

3.3森林公园景观布局

公园景点在游览线上展开通常分为“序景-起景-发展-转折-高潮-转折-收缩-结景-尾景”,简称“起景、高潮、结景”3段式。景观营造要尽可能避免与自然的直接冲突,根据森林公园内的自然地貌状况,尽量沿山脊、山沟进行景观分区布局,不仅有利于森林游憩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还有利于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干预。顺应地形弯曲的园路,自然起伏变化的地形和丰富多彩的植物群,可起到引导和阻隔视线,并形成独特的起景空间。某水库自然开阔,湖面朝雾暮霭、烟波浩渺,以及湖中22个岛屿、150多个港湾等形成开阔景观,围绕的山林和云海营造自由围合开放空间,或似狭谷曲径通幽或似高山地带直流而下阔然开朗,构成一系列变化无穷的转折和发展的景观空间。丰富多变的风景资源和多姿多彩的景观空间更能使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3.4森林公园造景手法

我国园林源于自然,高于自然,侧重表现主体对象的审美感受和因之而起的审美感情。园林造景上除了符合一般科学规律外,与诗词、山水画等有密切联系,公园造景离不开诗情画意。森林公园旅游景区打造不仅需要具有吸引力的主景、变化多样的配景、缤纷多彩的对景,还需要包括不同的文化环境的景观氛围,以及在其中享受文化熏陶的环境,有时是有形的载体,有时是一种无形的精神气氛。这需要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符合审美要求设计,营造各种不同的体验空间或氛围,有些需要贯通,有些需要遮蔽,但总体景色是形断神不断,使人们保持好奇心理和愉快感觉。《园冶》中“因借”是造景的重要手法,需要巧妙地去运用。该森林公园山水交错,大湾套小湾,小湾连大湾,具有深湾、浅湾、长湾等许多形态,景观类型多样,利用众多的水文景观资源与群峰进行相互联系,相互远借,景观自然多变。

4.结语

我国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地深入,对公园景观建设的研究也逐步完善,并在城市生态化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综上,风景园林理论在公园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能够助力于设计出更加具有实用性和观赏价值的城市公园景观,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汤敏.风景园林规划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J].碳世界,2017(30):160-161.

[2]张韬.浅析风景园林理论在城市公园景观中的应用[J].城市地理,2016(8).

[3]潘雪艳.浅析风景园林理论在大观公园景观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2016(9):00143-00143.

[4]张珮丽.浅析风景园林理论在中山公园景观中的应用[J].科研,2016(8):00027-00027.

标签:;  ;  ;  

风景园林理论在城郊型公园景观建设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