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菌种对园林植物废弃物堆制过程理化特性的影响

不同菌种对园林植物废弃物堆制过程理化特性的影响

论文摘要

为了促进园林绿化植物废弃物的基质化利用,探索不同菌种对园林绿化植物废弃物堆制效果的影响,以园林废弃物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杜仲(Eucommia ulmoides)、垂柳(Salix babylonica)、柿树(Diospyros kaki)的凋落叶为材料,比较不添加任何菌种(CK)与添加了0.5%枯草芽孢杆菌(T1)、0.5%康宁木霉(T2)、0.5%EM菌(T3)共4个处理的堆制过程理化特性变化。结果表明,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康宁木霉、EM菌能明显促进园林植物废弃物堆制的进程,在堆制3 d时堆体温度就达到最高值,高温期维持5 d。堆制结束后,4个处理的堆体pH值上升至8.2~8.4,EC值上升至2.10~2.40 mS/cm;堆制70 d时4个处理的C/N分别下降了78.61%、78.51%、63.56%、76.70%;堆制过程中硝态氮含量在初期变化不大,在45 d时大幅度上升,氨态氮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再小幅上升;在堆制70 d时T1处理的腐殖质含量下降了5.39%,T2处理、T3处理、CK的腐殖质含量分别上升了64.45%、60.99%、37.19%,T1处理、T2处理、T3处理、CK的富里酸含量分别上升了46.91%、169.26%、128.67%、58.87%,胡敏酸含量则分别下降了77.91%、73.37%、58.64%、23.35%。在堆制的不同阶段点播瓜叶菊(Pericallis hybrida)种子,堆制45 d的T1、T2、T3处理的种子发芽指数均达到83%以上,堆制结束后T3处理种子发芽指数最高,为100%。

论文目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指标测定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堆肥过程中堆体温度、pH值及EC值变化
  •   2.2 堆肥过程中C/N的变化
  •   2.3 堆肥过程中氨态氮、硝态氮含量的变化
  •   2.4 堆肥过程中总腐殖酸含量变化
  •   2.5 堆肥过程中瓜叶菊种子发芽指数的变化
  • 3 结论与讨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刘向东,杨吉龙,尹陈茜,冯烨,于晓英

    关键词: 园林植物废弃物,菌种,堆制,发酵,基质

    来源: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2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

    专业: 农业基础科学,农艺学

    单位: 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南省中亚热带优质花木繁育与利用工程技术中心

    基金: 湖南省科技计划(编号:2018TP2007),湖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6NK2100),长沙市城市管理和行政执法局项目(编号:17191)

    分类号: S141.4

    DOI: 10.15889/j.issn.1002-1302.2019.22.071

    页码: 310-314

    总页数: 5

    文件大小: 256K

    下载量: 110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不同菌种对园林植物废弃物堆制过程理化特性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