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STER-DEM的雅鲁藏布江下游差异抬升分析

基于ASTER-DEM的雅鲁藏布江下游差异抬升分析

论文摘要

雅鲁藏布江是东构造结的核心区域,为研究雅鲁藏布江大拐弯流域现今隆升发育现状,本文基于Arc GIS平台,对雅鲁藏布江下游大拐弯流域的ASTER-DEM30 m面积-高程积分值(Hypsometry Index,简称HI法,是一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来获取流域演化特征及其构造活动响应指标的方法)进行计算,并结合构造、岩性、气候、第四系以及河流等基础资料探讨该地区隆升差异。结果表明:HI>0. 43的隆升区主要集中在大拐弯缝合带以外的区域且分布与各断块中的三级夷平面具有较好的耦合性;而HI>0. 60拉萨断隆隆升区分布范围最大,加拉白垒断隆分布最小,仅在大拐弯小范围分布; HI<0. 43的侵蚀下切区,处于河流的一二级谷肩位置以及河流发育较为成熟的区域;林芝—派镇段区域内HI<0. 35,以侵蚀下切为主。由以上得出:区内构造挤压作用依然存在,而气候、河流以及断裂带密度的影响是在构造背景下产生的,随着时间推移以上因素会逐渐抑制构造抬升作用,并且对侵蚀的促进作用在不同区域内表现不同;当构造作用发挥主要作用时,断块以隆升作用为主,HI>0. 43;气候作用的影响使加拉白垒与南迦巴瓦峰处于隆升停滞,HI<0. 43;林芝段HI<0. 35说明在气候、河流发育以及断裂带密度的影响下会加大侵蚀的力度使得区域内以侵蚀下切为主,未有抬升迹象。整体上,在构造、气候、河流发育及断裂带密度综合影响下,隆升作用由雅鲁藏布江流域下游外部向内部逐渐减弱,而局部区域上的差异是由影响因素发挥作用的差异决定的。

论文目录

  • 0 引言
  • 1 区域地质地貌概况
  • 2 流域单元划分及技术方法
  •   2.1 流域单元划分
  •   2.2 面积-高程积分值计算
  • 3 区域隆升差异分析
  •   3.1 HI值分布特点
  •   3.2 构造对HI值空间分布的影响
  •   3.3 影响HI值空间分布的其他因素
  • 4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辛聪聪,王运生,洪艳,申通,韩立明,赵逊

    关键词: 面积高程积分,东构造,雅鲁藏布江

    来源: 工程地质学报 2019年04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

    单位: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501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7235)资助~~

    分类号: P542

    DOI: 10.13544/j.cnki.jeg.2018-222

    页码: 832-841

    总页数: 10

    文件大小: 816K

    下载量: 118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基于ASTER-DEM的雅鲁藏布江下游差异抬升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