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式逆变器论文-李大鹏

桥式逆变器论文-李大鹏

导读:本文包含了桥式逆变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重复控制,高阶重复控制,逆变器,稳定性

桥式逆变器论文文献综述

李大鹏[1](2018)在《重复控制及其在单相桥式逆变器上的验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重复控制作为一种先进控制技术,可以用来跟踪周期信号和抑制周期性扰动。此理论具有结构简单、易于应用的优点,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周期信号跟踪场合,常被用在磁盘驱动器、不间断电源、并网逆变器、有源滤波等实际场合中。重复控制在逆变器控制当中应用尤为广泛。因此研究改进现有重复控制方法意义重大。虽然重复控制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但重复控制也有以下需要改进的地方:(1)改进现有重复控制相位超前方法使得控制系统获得更好的性能;(2)如何改进现有高阶重复控制系统控制性能。本文对重复控制相位超前以及如何提高二阶重复控制系统性能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介绍了重复控制、高阶重复控制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一种无穷阶重复控制降阶的数学方法;对重复控制系统常用控制结构,重复控制系统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对重复控制系统相位补偿的意义及现有相位补偿方法进行了分析说明;此外还分析了重复控制对于信号周期变化导致跟踪性能下降的原因,同时介绍了目前常用的重复控制抗频率变化方法。其次针对目前重复控制系统相位补偿的方法进行介绍并分析了现有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近似相位超前相位补偿方法,补偿方法采用两个不同线性相位超前的线性组合,相对线性相位超前来说,可以的更好拟合控制对象模型相位曲线逆,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稳态性能和暂态性能。本文详细分析了近似相位超前重复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条件,并通过优化方法来设计近似相位超前参数,重复控制增益参数。本文将近似相位超前重复控制应用到独立逆变器控制当中,介绍了系统参数的设计方法和设计过程。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和相对于线性相位超前重复控制的优越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近似相位超前方法相对于线性相位超前来说,可以提高重复控制系统的稳态性能和暂态性能。针对高阶重复控制系统相位超前方法进行了研究,说明了现有高阶重复控制相位补偿方法的不足。分析了相位超前高阶重复控制参数设计并不能通过试凑法来设计的原因。本文提出了近似相位超前二阶重复控制,对近似相位超前二阶重复控制系统稳定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通过优化来求解系统参数的方法。近似相位超前二阶重复控制通过在独立逆变器中的仿真和实验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近似相位超前二阶重复控制相对线性相位超前二阶重复控制而言,可以提高系统的稳态和暂态性能。由于二阶重复控制具有抗中间频率干扰特性,本文将其应用到并网逆变器中来提高逆变器输出电流电能质量。文中通过优化设计方法来获得线性相位超前二阶重复控制系统参数,并通过在单相并网逆变器中的仿真和实验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和相对于常规重复控制的优越性。最后本文首次分析了二阶重复控制与比例积分/惯性环节、多谐振多准谐振之间的关系;给出了二阶重复控制抗频率变化时权重系数取值范围,提出了二阶重复控制与正比例控制器相结合的方法以增强控制系统的暂态稳态性能,并通过在单相并网逆变器上的仿真和实验来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8-10-01)

栗伟周,朱政通,梁满营,张瑞杰[2](2018)在《基于叁相桥式逆变器的DPWM调制算法测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叁相桥式逆变器的开关损耗和变换效率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分析SVPWM调制和6种不同模式下DPWM调制算法的原理和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叁相桥式逆变的调速控制系统,以永磁同步调速控制器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调制模式在不同转速下的状态分析,得出电机转速较高时DPWM方法在控制器效率方面高于SVPWM算法,而电机转速较低时电流波形畸变的结论,为进一步的算法优化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机电信息》期刊2018年24期)

郑宇赛[3](2017)在《基于无速度传感器和两级桥式逆变器的双叁相感应电机控制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相系统较传统的叁相系统具有优势,本文的双叁相感应电机控制系统是一种典型的多相系统。但是传统的双叁相感应电机的驱动拓扑大都为单级桥式结构,在电源输入功率一定的情况下,采用单级桥式驱动拓扑的大功率多相系统会造成电源输入端大电流。本文提出基于两级串联桥式驱动拓扑的双叁相感应电机控制系统,继承了传统多相系统优势,在电源功率一定的情况下,相较于单级桥式驱动拓扑虽然采用两级串联桥式驱动拓扑的大功率双叁相感应电机控制系统需要电源输入端提供更高的电压,但电源输入端的电流会更小。所以该控制系统在某些对电源输入端电流幅值有限制的场合可以推广应用。本文针对两对极双叁相感应电机,主要研究了基于两级串联桥式驱动拓扑下的新型控制策略。在产生脉宽调制波(PWM)方式上,把一种叁相感应电机的Novel SVPWM发波方式通过双CLARK变换推广到双叁相感应电机上,由于NovelSVPWM编程较传统SVPWM波更为方便且代码更少,但控制效果与传统SVPWM相似,所以简化了程序的繁琐程度。在开环控制方式上,在矢量控制的基础上,通过给定dq旋转坐标系下的q轴电压值Uq,作为合成电压矢量U的值对双叁相感应电机进行开环控制。在闭环控制方式上,在转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基础上进行改进,合理利用坐标变换中幅值变换,使六相合成矢量的幅值与两套叁相合成矢量的幅值相同,仅在相位上有些许的差别,可以用相位补偿进行弥补,简化了控制系统。在经过理论分析、仿真实验和实验验证后,证明了该种方法的可行性,该算法在保证控制效果的同时减小了控制的复杂度。针对某些速度传感器很难推广的场合,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MRAS)法通过采集每相电机定子侧相电流来对电机转速进行实时估计并作为闭环控制的速度反馈,并对MRAS算法做出两点改进:在可调模型中加入转速估计补偿系数和在MRAS算法中使用相对于控制系统独立的一套电机参数。本文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新型控制策略的仿真模型,分别针对基于两级串联桥式驱动拓扑的双叁相感应电机的开环、闭环和改进后的MRAS算法做出仿真验证。在搭建的以DSP和FPGA为主控芯片的系统平台上进行编程,在实际的控制系统中实现上述理论的应用。为了说明算法的有效性及可行性,与另外两种结构的电机(定子绕组Y型接法的叁相感应电机与基于两级串联H桥驱动拓扑的双叁相感应电机)共同做出带载实验,但是在做对比实验时发现Y型接法的叁相感应电机和基于两级串联桥式驱动拓扑的双叁相感应电机的带载能力较弱,在分析算法和基于两级串联驱动拓扑的双叁相感应电机和Y型叁相感应电机的电机结构后,通过改进控制系统的算法解决了带载能力不足的现象。(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7-05-21)

姚宁[4](2015)在《基于SG3525的单相桥式逆变器的设计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单相桥式逆变器,为了提高产品的集成度及可靠性,提出用集成PWM控制器SG3525产生的PWM信号作为桥式驱动集成电路芯片IR2110的输入信号,并由IR2110驱动大功率场效应管MOSFET以逆变出交流电的方案。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强大的仿真功能建立其仿真模型,通过对电路参数的选择优化完成样机的制作。实验证明使用SG3525设计的单相桥式逆变器具有性能优良、功能齐全以及通用性较强的特点,因此该系统有较好的实用价值。(本文来源于《电气应用》期刊2015年08期)

何光泉[5](2015)在《基于叁相桥式逆变器的单相-叁相变换电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整体用电量呈现快速上升趋势。用电环境日益复杂,用电设备日趋多元化,使得单相电源向叁相负载供电的问题也越来越不容忽视。除了非常典型的电气化铁道牵引供电系统采用单相供电(或两相)以外,在部分工业用电与民用负荷中也存在相应的需求,长期以来都没能得到足够的重识。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总结了国内外现有的各种单相-叁相变换方法,对比了各自的优缺点。经过研究分析,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叁相桥式逆变器的单相-叁相变换电路拓扑,并对该拓扑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2)为便于控制实现,本文通过测量负载侧电压和电流计算负载阻抗,并引入叁相数字锁相环技术辅助阻抗测量,根据其传递函数、伯德图分析了其系统性能。新型单相-叁相变换电路采用电流滞环PWM控制方法,并在PSCAD/EMTDC电磁暂态仿真软件平台上搭建了主电路和控制器等仿真模型。(3)对主电路中的输出侧电抗器、直流侧电容以及滤波环节的器件参数进行了具体分析和计算。(4)针对固定负载和变化负载两种情况,利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对本文提出的单相-叁相变换拓扑及控制方法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电路拓扑和配套的控制方法能够快速响应负载变化,将单相电源转换为叁相负载所需的叁相对称电源。(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期刊2015-03-01)

杜东苓[6](2015)在《基于开关函数的非隔离桥式逆变器共模电流抑制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人类对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开采,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太阳能作为一种新型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正在逐渐被人类开发利用,而光伏并网发电成为太阳能利用的主要发展趋势。非隔离型逆变器以其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和成本低等独特优势,迅速成为广大学者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但由于光伏阵列和电网之间没有电气隔离,如果系统设计不合理,电路中会形成较大的共模电流,不仅会增加并网电流谐波和功率损耗,而且会危及人身安全。为实现非隔离逆变器的可靠并网运行,如何有效抑制共模电流成为了研究的重点、难点之一。基于共模电流产生原因和流通回路的分析,本文从拓扑结构和调制策略角度出发,对抑制共模电流的普适性方法进行深入研究。针对已有开关函数的不足,提出新型开关函数定义,将开关函数的输出从整数扩展到分数范围。基于新型开关函数可描述出共模电压的表达式,并得出共模电压恒定判据,进而推导出可有效抑制共模电流的新型调制策略。这样可以在不改变任何硬件结构的基础上,通过对各有效开关序列进行合理排序,来达到抑制共模电流的目的。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单相非隔离桥式逆变器拓扑,同样适用于叁相桥式逆变器的共模电流抑制研究中。文中以典型的单相非隔离H4、H5和H6逆变器拓扑及调制策略为例,对提出的共模电压恒定判据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有效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基于开关函数的共模电压恒定判据理论的正确性。根据该判据得出的多种新型调制方式也可有效抑制共模电流。本文在仿真分析的基础上对该单相非隔离逆变器进行硬件电路设计及软件程序开发,搭建了一个1kW的实验平台,进行实验研究和测试。共模特性实验结果有效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的正确性。逆变器并网电流波形良好,系统运行可靠。(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5-03-01)

刘春喜,董怀森,任庆吉,杨玉岗[7](2015)在《单相电压型桥式逆变器模型参数的实验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单相电压型桥式逆变器的数学建模方法,并分析了模型中各参数的影响因素。空载情况下的逆变器可近似等效为一个二阶系统,通过实验测量其不同频率时的输出电压,得到了逆变器空载时的幅频特性,与已知二阶系统的幅频特性曲线进行拟合,最终得到了准确的逆变器模型参数值。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测试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子技术》期刊2015年02期)

李九林,冯平,黎武,徐路[8](2014)在《PID调节下H桥式逆变器离散建模及分岔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PID调节下H桥式逆变器的非线性行为,选取逆变器输入电压为分岔参数,利用频闪映射法推导出PID调节下H桥式逆变器的离散数学模型。使用Matlab编程得到系统输出电流随输入电压变化的动态分岔图,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离散数学模型的正确性。仿真结果表明:频闪映射法适用于建立H桥式逆变器的离散数学模型;PID调节下H桥式逆变器存在分岔行为。研究结果可为建立PID调节下H桥式逆变器的离散数学模型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后勤工程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汤定德[9](2011)在《电压型单相桥式逆变器约束条件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压型桥式逆变器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本文综合考虑了DSP(控制器)的主频、开关频率及采样频率等,建立了单相桥式电压型逆变器程序运行时间与叁者之间的关系,确立了各因素的合理取值范围。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该方法也可用于解决其他工程应用中的类似问题。(本文来源于《江西蓝天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黄峥,古鹏[10](2011)在《H桥式逆变器的主电路控制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H桥式逆变器的发展,提出对该类逆变器主电路控制设计原则与方法,并通过实际举例,验证了上述技术设计方法。(本文来源于《机电工程技术》期刊2011年01期)

桥式逆变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叁相桥式逆变器的开关损耗和变换效率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分析SVPWM调制和6种不同模式下DPWM调制算法的原理和特征,提出一种基于叁相桥式逆变的调速控制系统,以永磁同步调速控制器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调制模式在不同转速下的状态分析,得出电机转速较高时DPWM方法在控制器效率方面高于SVPWM算法,而电机转速较低时电流波形畸变的结论,为进一步的算法优化奠定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桥式逆变器论文参考文献

[1].李大鹏.重复控制及其在单相桥式逆变器上的验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

[2].栗伟周,朱政通,梁满营,张瑞杰.基于叁相桥式逆变器的DPWM调制算法测试研究[J].机电信息.2018

[3].郑宇赛.基于无速度传感器和两级桥式逆变器的双叁相感应电机控制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2017

[4].姚宁.基于SG3525的单相桥式逆变器的设计与仿真[J].电气应用.2015

[5].何光泉.基于叁相桥式逆变器的单相-叁相变换电路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5

[6].杜东苓.基于开关函数的非隔离桥式逆变器共模电流抑制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5

[7].刘春喜,董怀森,任庆吉,杨玉岗.单相电压型桥式逆变器模型参数的实验测定[J].电力电子技术.2015

[8].李九林,冯平,黎武,徐路.PID调节下H桥式逆变器离散建模及分岔现象[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14

[9].汤定德.电压型单相桥式逆变器约束条件探析[J].江西蓝天学院学报.2011

[10].黄峥,古鹏.H桥式逆变器的主电路控制设计[J].机电工程技术.2011

标签:;  ;  ;  ;  

桥式逆变器论文-李大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