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预处理论文_翟睿,王慧丽,周小凡

导读:本文包含了秸秆预处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秸秆,木质素,沼气,等温线,玉米,碳化物,硫脲。

秸秆预处理论文文献综述

翟睿,王慧丽,周小凡[1](2019)在《氢氧化钠-硫脲-尿素体系中温预处理对玉米秸秆磨浆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碱脲体系在中温条件下对木质纤维原料磨浆性能的影响,在本课题中利用氢氧化钠-硫脲-尿素体系处理玉米秸秆,在中温以及高纤维浓度(20%)的条件下,通过单因素试验探求其最佳预处理工艺。结果表明:在浸渍时间15min、用碱量6%、处理温度70℃、处理时间60min的条件下,该原料的磨浆性能可得到有效改善。与经氢氧化钠水溶液预处理后制得漂白化学机械浆相比,经氢氧化钠-硫脲-尿素体系预处理制得漂白化学机械浆细浆得率、白度、抗张指数和耐破指数分别提高2.28%、5.94%、18.8%和20.5%,磨浆能耗和松厚度分别降低16.1%和4.65%。此外两种漂白浆纤维中元素含量差别不大。(本文来源于《中华纸业》期刊2019年20期)

刘庆玉,杨明,张敏,李占涛,邱嘉玲[2](2019)在《低过氧化氢浓度的芬顿试剂预处理玉米秸秆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质资源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资源之一,生物质中蕴含着大量化学能。因此,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资源能有效缓解当今世界承受的能源压力。但由于木质纤维素复杂的包裹结构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生物质资源的能源化利用,所以学者们不断探索出更高效的处理方式来打破木质纤维素的复杂结构,便于其进一步转化利用。为提高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率,降低预处理成本,采用低过氧化氢浓度的芬顿试剂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以纤维素酶酶解后的还原糖产量和秸秆中木质素的相对含量变化来评价预处理效果;并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X-Ray)等技术手段从官能团的变化、纤维素晶体的结晶度变化两方面对芬顿试剂预处理玉米秸秆的机理进行了进一步解析验证。结果表明:采用0.2mol·L-1的Fe2+、0.2%H2O2组合处理玉米秸秆24h,酶解72h后酶解液中还原糖的浓度是未处理秸秆的1.21倍,预处理后纤维素的结晶度下降7%,酸不溶木质素的相对含量下降16.27%。可见采用低浓度的芬顿试剂预处理玉米秸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且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杨雪,邹书珍,唐贇,余小丽[3](2019)在《醋酸预处理对牛粪与水稻秸秆混合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究醋酸预处理提高厌氧发酵产气量的原因,研究用醋酸预处理水稻秸秆,之后将预处理后的水稻与牛粪混合进行厌氧发酵,测定发酵初始环境和发酵过程中纤维素酶活力、还原性糖含量、VFA含量、pH及日产气量,并且对其发酵过程中的稳定性系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稻秸秆在4%的醋酸浓度下预处理4d处理组的总沼气产量最高为11 605 mL,且显着高于未经预处理总沼气量6 450 mL(P<0.01),且该处理的日产气量的峰值提高和出现的时间提前;厌氧发酵的初始环境、过程环境、环境稳定性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受醋酸预处理影响;醋酸预处理提高总沼气产量的主要原因是,醋酸预处理使厌氧发酵初始环境和过程环境更加协调,使发酵系统更加稳定。研究表明,醋酸预处理能够显着提高沼气产量,为醋酸预处理技术提供一定的参考。(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乔印虎,张春燕,何春霞[4](2019)在《预处理与低温热解对向日葵秸秆炭N_2的吸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用水蒸气、KOH、H_3PO_4和ZnCl_2(KOH质量分数为5%,H_3PO_4质量分数为40%,ZnCl_2含量为3 mol/L)预处理向日葵秸秆,并于300℃下保温80 min热裂解得到4种向日葵秸秆炭,分析在低温(不超过300℃)热解环境下,水蒸气、KOH、H_3PO_4和ZnCl_2这4种预处理后生成的向日葵秸秆炭吸附性能。结果表明:经KOH、H_3PO_4和ZnCl_2化学试剂预处理后,向日葵秸秆炭的比表面积较水蒸气预处理显着增加,获得较好的吸附性能。其中经H_3PO_4预处理的向日葵秸秆炭吸附性能最好,其比表面积877.56 m~2/g,平均孔径0.52 nm,在77 K下对N_2的最大吸附量为353 cm~3/g,室温(25℃)对Pb~(2+)吸附量为109 mg/g。(本文来源于《太阳能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赵志斌,张红,高冬梅[5](2019)在《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预处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厌氧发酵产沼气是秸秆资源化利用的重要途径。秸秆原料种类及预处理对厌氧发酵效果影响明显。以黑龙江克东地区的玉米秸秆为原料,采用物理粉粹方式进行预处理。结果表明,经粉碎和浸润后的玉米秸秆的物理性质变化较大,自然堆密度由原来的0.061 4 t/m~3增加到0.336 t/m~3;粒径小于2 cm的秸秆颗粒约占总量的80%;秸秆的吸水性能及切割效果,为工程项目原料预处理设备选型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期刊2019年08期)

祝其丽,王彦伟,谭芙蓉,吴波,代立春[6](2019)在《复合菌系预处理和强化对玉米秸秆沼气发酵效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复合菌系预处理和强化对提升玉米秸秆沼气发酵效率的影响,文章分别从纤维素酶活、纤维素降解率、表面结构特征、沼气发酵效率等方面系统分析了人工构建的好氧复合菌系AMC对玉米秸秆的预处理效果;同时研究了基于厌氧复合菌系ANMC的生物强化对玉米秸秆沼气发酵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AMC处理组和ANMC处理组的累积甲烷产量为233. 09 mL·g~(-1)VS和242. 56 mL·g~(-1)VS,相比对照分别提高了6. 89%和11. 23%;其中,ANMC处理对秸秆厌氧发酵过程中甲烷含量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沼气》期刊2019年04期)

李双凤,王淮,陈家丽,姚日生[7](2019)在《SO_3微热爆/酶催化H_2O_2氧化联合稀碱预处理稻草秸秆的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已有的SO_3微热爆协同稀碱处理方法基础上,以稻草秸秆为原料,利用粘质沙雷氏菌(Serratiamarcescens)AB90027胞外酶液对芳香化合物的氧化作用,提出了SO3微热爆/酶催化H_2O_2氧化联合稀碱液预处理法,该法能显着提高稻草秸秆中的木质素去除率,提高综纤维素含量。经过工艺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固液比为1∶10;粘质沙雷氏菌酶液浸润温度为55℃,浸润时长为60 min;5%H2O2氧化温度为55℃,氧化时长为45 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木质素含量从12.28%降至1.71%,木质素剥离率达到86.16%,综纤维素的含量达到92.8%。(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9年14期)

漆志飞,王海江,宋萱萱,邓芸[8](2019)在《氨基酸盐用于秸秆预处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氨基酸盐具有成本低、对微生物无毒害作用、易生物降解等优点.为探求对微生物毒害小的绿色溶剂用于秸秆预处理,制备了8种氨基酸盐对稻秸进行预处理,研究了氨基酸盐结构与预处理效果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氨基酸盐具有在常温下破坏秸秆表面的致密结构,降低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含量、提高纤维素含量的能力.该研究结果可以为秸秆预处理提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资源节约与环保》期刊2019年07期)

王欣,王玉鹏,周闯,刘伟[9](2019)在《不同浓度磷酸预处理对秸秆厌氧发酵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pH值、日产气量、CH_4含量、TS产气率及TS产甲烷率等参数检测分析,研究了不同浓度磷酸预处理对秸秆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磷酸预处理能提高秸秆厌氧发酵产气量,6%磷酸处理组产气量最大,为2 290 mL,TS产气率为437. 2 mL·g~(-1),CH_4含量最大值为48. 8%,TS产甲烷率为19. 5 mL·g~(-1),以期为提升秸秆厌氧发酵性能提供一定参考。(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学》期刊2019年14期)

陈欢欢,陈传勇,宋均升,胡浩威,张学金[10](2019)在《超声辅助碱预处理秸秆的接枝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秸秆作为原材料,采用超声辅助氢氧化钠预处理的方法,利用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作为单体,通过接枝反应制备改性木质纤维素材料。实验过程中研究了超声时间、碱液预处理时间、接枝反应温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5个因素对改性秸秆接枝产率的影响,最后使用扫描电镜(SEM)及红外光谱(FTIR)验证了秸秆表面发生了接枝反应。实验结果表明,预处理程度越大,秸秆接枝产率越高,接枝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70℃,引发剂用量0.9 g,交联剂用量1g。(本文来源于《纸和造纸》期刊2019年04期)

秸秆预处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生物质资源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资源之一,生物质中蕴含着大量化学能。因此,高效地利用生物质资源能有效缓解当今世界承受的能源压力。但由于木质纤维素复杂的包裹结构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生物质资源的能源化利用,所以学者们不断探索出更高效的处理方式来打破木质纤维素的复杂结构,便于其进一步转化利用。为提高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率,降低预处理成本,采用低过氧化氢浓度的芬顿试剂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以纤维素酶酶解后的还原糖产量和秸秆中木质素的相对含量变化来评价预处理效果;并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X-Ray)等技术手段从官能团的变化、纤维素晶体的结晶度变化两方面对芬顿试剂预处理玉米秸秆的机理进行了进一步解析验证。结果表明:采用0.2mol·L-1的Fe2+、0.2%H2O2组合处理玉米秸秆24h,酶解72h后酶解液中还原糖的浓度是未处理秸秆的1.21倍,预处理后纤维素的结晶度下降7%,酸不溶木质素的相对含量下降16.27%。可见采用低浓度的芬顿试剂预处理玉米秸秆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且操作简单、反应时间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秸秆预处理论文参考文献

[1].翟睿,王慧丽,周小凡.氢氧化钠-硫脲-尿素体系中温预处理对玉米秸秆磨浆性能的影响[J].中华纸业.2019

[2].刘庆玉,杨明,张敏,李占涛,邱嘉玲.低过氧化氢浓度的芬顿试剂预处理玉米秸秆试验[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19

[3].杨雪,邹书珍,唐贇,余小丽.醋酸预处理对牛粪与水稻秸秆混合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9

[4].乔印虎,张春燕,何春霞.预处理与低温热解对向日葵秸秆炭N_2的吸附性能研究[J].太阳能学报.2019

[5].赵志斌,张红,高冬梅.秸秆厌氧发酵产沼气预处理研究[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9

[6].祝其丽,王彦伟,谭芙蓉,吴波,代立春.复合菌系预处理和强化对玉米秸秆沼气发酵效率的影响[J].中国沼气.2019

[7].李双凤,王淮,陈家丽,姚日生.SO_3微热爆/酶催化H_2O_2氧化联合稀碱预处理稻草秸秆的工艺研究[J].广东化工.2019

[8].漆志飞,王海江,宋萱萱,邓芸.氨基酸盐用于秸秆预处理的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

[9].王欣,王玉鹏,周闯,刘伟.不同浓度磷酸预处理对秸秆厌氧发酵的影响[J].黑龙江科学.2019

[10].陈欢欢,陈传勇,宋均升,胡浩威,张学金.超声辅助碱预处理秸秆的接枝改性[J].纸和造纸.2019

论文知识图

汽爆处理前后秸秆原料的X射线衍射图汽爆处理前后秸秆原料的扫面电镜图玉米秸秆原料(UT)及SE预处理或SE-MI预...预处理过程中玉米秸秆的结晶度变...不同物料处理量下SE-MI预处理过程中玉...的XRD谱图

标签:;  ;  ;  ;  ;  ;  ;  

秸秆预处理论文_翟睿,王慧丽,周小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