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现存问题及对策探析

新时期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现存问题及对策探析

海门市第一中学

摘要:众所周知,在长期的应试教育环境下,中国的高中教育一直以智力教育为重中之重,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尤其看重学习成绩,忽视体育与健康教育的开展。为改善这一现状,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进入新世纪后,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级教育部门锐意改革,大胆实践,进行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当然也暴露出一系列问题。该文旨在对新时期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现存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新时期高中体育与健康现存问题对策

就中国的高中教育而言,高考至上主义大行其道,体育与健康教育的缺失十分明显。改革给高中教育带来一股清新之风,收效显著,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值得广大研究人员进行相关研究,进而建言献策,共同推进祖国教育事业的和谐健康发展。

1新时期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现存问题

1.1法律体系,管理制度不健全

笔者查阅了相关法律文书,发现国家在大力推行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同时并没有相应地进行法律条文的完善。仅有的一些简单要求及通知很难对地方教育机构形成强有力的约束。另外,大多数中学在进行教学管理的过程中都没有针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健全教学制度,完善校规校纪,这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师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程的轻视之风。

1.2硬件设施不足,场地管理混乱

据笔者走访,诸多学校缺乏相应的体育设施和教学器材,甚至有些农村地区的学生至今仍在使用土操场。有些学校条件稍好,具备基本的教学场地和体育器材,但是学校并没有对这些场地和器材进行科学管理。例如,有些学校放任校外人员随意进入教学场地使用场地和体育器材,不但占用学生的资源,也大大加剧了场地和器材的损坏。

1.3师资力量不足

师资力量不足体现在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一方面,我国高中体育老师的流动性较大,教师流失率较高。而且课改后,学校体育课总时数增加,而体育教师总量没有增加;另一方面,只有体育教师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才能促使其在教学活动中更好地帮助学生成长。然而高中体育老师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不少老师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难以达到课改的要求。

1.4学生参与热情度不高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实际情况却是,高中学生因为学业等因素,往往缺乏对体育课的参与热情。加之学校和社会对体育教育的一贯轻视,很多学生觉得体育教学活动是其高中生涯的鸡肋环节,逃课现象普遍存在。

1.4家长群体的不理解

对农村、城镇高中学生家长进行调查发现,有66%的学生家长认为体育课程没有实质性的意义,干体力活就能替代,20%的家长认为体育可以作为茶余饭后的休闲方式,9%的家长认为学好体育可以作为谋生的手段。在86%的家长对体育课不予支持的课程改革背景下,课程标准的实施结果可想而知。

1.6体育活动形式单调,内容单一,地方特色性不足

高中体育教学大多以传统的竞技体育项目为主,缺乏对新兴体育项目的引入及非传统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活动的吸收,所以高中体育实际教学中普遍存在形式单调、内容单一的问题。新时期的高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且思想前卫,传统的体育项目难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1.7师生对健康教育模块的轻视

相较于体育活动的教学来说,健康教育模块教学的缺失更为严重。许多老师很少进行健康模块的教学,即使偶尔为之也是选在阴雨雾雪天气体育活动无法开展的时间。而学生也并不重视健康模块的学习,部分高三学生甚至放弃这一模块的学习,改为文化课自习。

2解决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问题的对应措施

2.1国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身体素质是一切的基础,有了过硬的身体条件,才可以保障学生们正常地进行学习、生活。为此,国家一定要引起重视,构建与体育教学相关的法律法规,促使体育课程在开展期间有法可循,有据可依。保证体育课程在落实期间具有严格的法律效力,要求各大高中学校把体育健康课程落到实处,从根本上来提高学生们的健康教育意识。

2.2加大对高中体育设施的投资,加强管理

加强体育场地、设施的管理。制定出一套合理的场地管理制度,把场地面向社会来开放,吸引更多的人来参与体育锻炼。教育部门应该要针对各大高中学校体育场地相对落后以及设施贫乏的状况,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帮助学校建设更加科学合理的体育场地,引进先进的体育设备,帮助学生们创造出更好的体育锻炼条件。

2.3扩充体育教育师资队伍,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国家应当重视体育人才的培养,加大投资力度,帮助体校向社会输送更多合格的能够与时俱进的体育教学人才。学校应当提高体育教师待遇,实现“同工同酬”,避免“重文轻体”“同工不同酬”等不公平现象存在,减少体育老师的流失率。体育老师也应当加强自身修养,不断提高专业教学水平。就职业素养来说,需要体育教师从思想、技能以及认知等多方面有所追求,进而让自己可以更好地适应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

2.4注重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

学校应当定期开展体育活动意义宣讲会,帮助学生认识到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意义所在,提高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具体措施如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体育老师甚至文化课老师与学生进行体育活动互动,适时举办别开生面的趣味运动会,等等。

2.5加强沟通,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校方应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学生生活经验不足,做事很大程度上依赖家长的意见。如果学校在开展体育工作的活动中能够争取到家长的充分理解与支持,那么肯定会事半功倍。

2.6因地制宜,改革创新,开展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活动

校方应在体育教学中具有创新精神,根据实际能力大胆引进新兴体育项目如轮滑、攀岩等。另外,根据地域差异合理利用当地体育文化资源,开展地方特色体育活动也颇具意义。高中体育教师要善于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改革,推动体育教学的科学化。

2.7学校加强对健康教育模块的监督

学校应当健全体育教学的监督机制,做好体育和健康模块教学的分工工作,监督好各个岗位的老师,使其在其位,谋其职,尽全职。另外体育教师应真正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理念,关心学生身体健康的同时,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

3结语

综上所述,国家在新世纪开展的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确实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恰恰也是推动改革向前发展的动力源泉。只要相关部门重视起来,针对相关问题广泛吸收广大人民群众的建议,并着力开展一系列的有效措施的落实工作,笔者相信,假以时日必将完成祖国高中体育教育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实现祖国教育事业的和谐健康发展。

标签:;  ;  ;  

新时期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现存问题及对策探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