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格的协同设计方法研究

基于网格的协同设计方法研究

赵志杰[1]2010年在《汽车耐撞性数值分析网格研究及应用》文中认为相对于传统的物理碰撞试验,计算机数值分析方法以其准确的计算结果、高效率的执行,成为目前汽车耐撞性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手段。同时,随着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汽车制造业逐渐在向网络环境下移植。跨国、跨地区汽车制造商以及零部件供应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发产品,对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竞争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此背景下,在集中地进行的,基于计算机数值分析的耐撞性研究也必须适应新的基于网络的制造环境。本文基于网格和数值分析理论,研究并构建了汽车耐撞性数值分析网格平台;结合耐撞性理论,研究了耐撞性协同仿真和分布式耐撞性数据挖掘方法。在此基础上实现了两个应用系统,分别为汽车耐撞性协同仿真应用系统,以及汽车耐撞性数据挖掘应用系统。结合企业实际,分别在这两个应用系统上实施了典型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内容包括:依据分布式环境下汽车耐撞性数值分析研究的需求,研究了网格系统架构、安全策略、适用于人工资源的工作流集成方法以及人工服务的调用、通知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满足OGSA规范的网格平台。提出了一种面向汽车耐撞性数值分析的网格应用中间件的概念和技术,并将其应用在所提出的网格平台上。该技术实现了应用服务与基本网格服务的解耦与分离,增强了系统开发的灵活性及可扩展性。本文提出的网格平台,不仅可以运用于汽车耐撞性数值分析,也适用于其他类似工程领域。针对汽车耐撞性数值分析研究的重要领域——耐撞性协同仿真,研究了基于显示非线性有限元算法及接触算法的耐撞性仿真算法、面向信息安全的有限元协同设计方法,提出了面向信息安全的有限元模型合成方法及数值计算结果的分离方法。基于此方法,开发了面向耐撞性协同仿真的应用服务。在此基础上,将所开发的应用服务部署到所构建的汽车耐撞性数值分析网格平台的应用中间件层,并借助Jsp、Servlet、工作流等技术以及具体的业务逻辑,在平台的应用层开发了面向最终用户的Web应用界面,从而实现了汽车耐撞性协同仿真应用系统。该系统实现了整车商与部件商在进行耐撞性协同仿真活动过程中对资源的共享,以及参与协同的各方对各自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为了评估所构建系统的性能,在广域网内(上汽工程研究院、延峰江森、上海超级计算中心和上海交大)搭建了耐撞性协同仿真实验床,并根据企业实际案例,多方协同进行了耐撞性协同仿真。耐撞性数据挖掘是另一个汽车耐撞性数值分析领域的重要应用,其目的是通过对已有耐撞性数据所挖掘得到的知识为汽车耐撞性结构设计,尤其是优化匹配设计提供技术支持。本文基于数据挖掘和汽车耐撞性理论研究了耐撞性数据的元数据计算技术、决策树分类器的合成技术,结合Stacking算法、Meta-learning算法以及反求策略,提出并实现了分布式耐撞性数据挖掘算法。提出并实现了前、后端合成的分布式数据挖掘服务。前端服务负责对数据挖掘项目总的管理,后端服务负责对存储在本地(或传输至本地)的原始数据进行元数据抽取及局部数据挖掘。在此基础上,将所开发的应用服务部署到所构建的汽车耐撞性数值分析网格平台的应用中间件层,并借助Jsp、Servlet、工作流等技术以及具体的业务逻辑,在平台的应用层开发了面向耐撞性数据挖掘用户的Web应用界面,从而实现了汽车耐撞性数据挖掘应用系统。在局域网内搭建了耐撞性数据挖掘试验床,对分布在四个节点的183GB的耐撞性数据进行知识发现,以实现对车辆的优化匹配设计。

黄雪涛[2]2007年在《基于AWE的协同设计与优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践证明,利用基于AWE的协同设计方法,对产品开发过程进行改进和重组,能够有效的降低产品开发成本和周期,提高产品质量。为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适应市场经济对产品更新的需求,必须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分析方法,并利用优化技术,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本文在介绍了Pro/E叁维实体建模软件,AWE分析软件的基础上,主要研究基于AWE的复杂产品协同设计和优化技术,并以农用车车架为例,研究了复杂产品研发的一般过程。介绍了Pro/E软件的叁维建模功能,讨论了Pro/E软件中的叁维模型的类型,并针对实体模型的特点,研究了Pro/E软件中应用的特征技术,并以农用汽车车架为例,实现了Pro/E环境下复杂产品叁维模型的建立;介绍协同设计的有关概念,讨论了AWE环境下的设计协同、分析协同以及数据管理的有关内容,研究了Pro/E环境下零件模型转入到AWE环境下的方法,实现产品的设计协同;借助于AWE软件的网格划分功能,实现复杂产品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并在此基础上,并行的实现产品的静力学分析、动力学分析、热力学分析和疲劳分析,为产品的研发提供参考依据;研究优化技术,并在零件CAE分析的基础上,实现零件的拓扑优化,结合拓扑优化结果,提出了产品设计的十种优化方案,并对所提出的方案一一进行分析,从中找出最优方案。

宋鹏[3]2016年在《自由网格空间结构与大跨建筑协同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数字技术的出现及建造水平的飞速发展给当代大跨建筑创作在形式、结构、设计方法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突破。而与此同时,一大批“表里不一”,刻意追求“动感外衣”的大跨建筑也相继出现,并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和审美偏离。在这种情况下,坚持合理、适宜、真实表达、回归本原的建筑与结构“一体化”设计思想,以及充分尊重结构特点,兼顾建筑各要素性能的“协同设计”理念才是当代大跨建筑创作的必由之路。自由网格空间结构是在数字化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新的结构体系。本文以数字化为语境,在建筑学视野下,研究了自由网格空间结构与大跨建筑的协同设计问题。文章首先从结构形态学角度明确了自由网格空间结构的定义,并解析了其形式演进过程、种类与特性,以及这一结构类型的适用条件。接下来从协同理论和结构表现思想出发,结合大量实际案例和数字化设计手段,建构了自由网格空间结构与大跨建筑协同设计的体系框架,包括设计思想、协同设计影响因素、协同设计原则以及基于数字技术的协同设计方法等。以自由网格空间结构特性及本文建构的设计体系为基础,文章又进一步从结构整体形态塑造、网格肌理概念设计、网格肌理的建筑化转译、网格肌理的调控、节点的适宜性建构、材料的适宜性运用等6方面探讨了自由网格空间结构与大跨建筑的协同设计策略,提出了一系列协同设计具体手法。最后,本文以数字技术为手段,通过实际设计项目,开展了自由网格空间结构与大跨建筑协同设计实验,从而对本文建构的设计体系和设计策略进行了应用与验证,进一步完善了数字化语境下自由网格空间结构与大跨建筑协同设计在过程、策略、手法等方面的研究,为这一结构体系的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提供了参考。

邰晓亮[4]2008年在《基于网格的协同设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协同设计是现代工程设计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前沿技术,它具有多学科、跨领域、跨地域、群体性、分布性的特点,具有良好的企业应用前景。以往的CAD协同设计系统或平台通常采用分布式组件技术或Web Service机制,其资源融合能力有限,实时性不高,执行和处理大规模数据量的计算任务存在困难。网格计算技术是当前网络与计算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其提供了基本的资源融合框架,可以解决动态、异质的虚拟组织资源融合、共享问题。结合网格计算技术,合理应用分布式并行计算技术构建稳定、高效的协同设计平台更有利于企业提高协同能力与设计生产效率.随着网络及多核技术的发展,网格计算技术在协同设计领域的应用越来越体现出紧迫性及重要性。针对当前协同设计中异构资源动态融合能力低,网格应用效果不足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网格的协同设计平台构架,其将网格计算技术融入协同设计领域,带来网格计算的动态资源融合特性,充分发挥了网格应用优势,为协同设计领域后续开发研究提供了构建思路及实施方法。目前分布式和并行计算技术应用广泛,但在机械设计领域应用效果欠佳。为合理应用两者开展高效协同设计工作,本文研究了其技术特征及应用特点,分析了产品设计中设计单元或模块执行过程串并行关系,总结出分布式和并行计算技术协同设计领域应用规律.该规律为企业及开发人员合理应用分布式和并行计算技术搭建协同设计平台,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提供了指导。本文基于参数化方法开发完善了产品造型功能,并采用自由度规约求解方法开发了产品装配功能。针对目前复杂产品协同设计数据量大、设计时间长等问题,基于前文提出的平台构架及分布式并行计算技术应用规律,本文开发了两个具体应用实例:分布式自动设计及并行装配服务,提出了基于虚链装配结构的并行任务划分方法。两实例合理应用分布式和并行计算技术,提高了协同设计效率,实现了复杂产品数字化快速设计。为进一步提高程序运行并行加速比,本文对两实例中任务分配负载平衡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简易算法。最后,本文介绍了已开发的协同设计原型平台及相关开发工具等。基于深腾1800高性能服务器搭建网格实验环境,以具体产品设计为例进行协同设计,基于测试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本协同设计平台方案可行性及分布式并行计算技术较好的应用效果,并给出了进一步优化策略。

张建兵[5]2006年在《基于网格的空间信息服务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分布式计算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地理信息系统向大众化、分布式、网络化的空间信息服务的演变提供了技术基础。空间信息的多样性、动态性、异构性、海量性、分布性等都对传统的Internet环境下空间信息服务提出了新的挑战。目前对于空间信息服务的研究,主要是以Web Service为技术框架,依据OGC制定空间信息服务的一些规范,如WMS,WFS,WCS等。它们在实现空间信息共享与互操作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对海量分布式空间数据的处理以及为用户提供一体化和透明的服务方法上遇到了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同时在提供计算能力、协同能力、迁移服务能力等方面也多有不足。 网格的出现和发展为空间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环境。网格是在网络之上运行的以实现资源共享和协作为目标的软件基础设施,它提供了一种集成的资源和服务的环境。网格的出现为解决空间信息服务领域存在的一些难点问题带来了希望。高性能并行计算是提高空间信息服务效率的有效方法,而网格是提供高性能并行计算的有力武器。通过共享资源、协作以及并行计算,网格技术可以集成计算能力,提供有效集群和负载平衡,支持多用户空间操作的协同,解决空间信息服务中的诸如计算能力不足、缺乏协作等问题。基于网格环境和移动Agent技术的结合,还可以方便地实现空间信息服务的迁移。 本文将网格技术应用到空间信息服务领域,研究利用网格技术解决空间信息服务的共享、效率、计算力、协同、迁移等问题。论文围绕“基于网格的空间信息服务关键技术”这一主题,研究了基于网格的空间信息服务体系结构,以及网格在地图服务、空间信息搜索、空间信息协同服务和空间信息服务迁移中应用的关键技术,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 对网格技术和空间信息服务体系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空间信息服务应用网格技术主要有四种模式:空间信息网格服务模式、空间信息分布式并行服务模式、空间信息协同服务模式、空间信息服务的迁移服务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网格中间件的空间信息服务的四层体系结构。 (2) 对地图服务与网格技术的结合进行了研究,探讨OGSA(Open Grid Services Architecture)与OGC Web Services结合的两种方式:将空间信息网格服务封装成OGC Web Services;将OGC Web Services封装成空间信息网格服务。基于GT3.0设计和实现了网格地图服务,并提出了一个多网格地图服务系统的框架,结合加权轮询调度和地图分片调度策略实现网格地图服务的负载平衡。将网格地图服务技术应用于手机地图服务中,通过与J2ME技术的结合实现了一个Java手机地图服务系统原型。

赵丽华[6]2007年在《基于网格环境的协同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发展全球化,市场竞争愈加激烈,如何抓住市场需求,加快产品的快速优质开发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协同设计技术将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相结合,使工作群体成员在异地分布的网络共享环境下分工合作、交互协商,并行协作共同完成设计任务,从而最大限度地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网格技术(Grid Technology)是近年来在网络和信息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网络计算和资源组织技术,是一种分布的高性能计算与数据处理的底层支持框架(Infrastructure),能够管理众多地理上、组织上分布的异构资源,能使地理上分散的工作团体充分共享资源,协同工作。本课题从理论和系统设计开发两个方面对基于网格的协同设计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把当前的分布式协同设计技术与网格技术结合起来,解决当前协同设计系统中的资源共享等问题,基于开放式网格服务架构,结合Globus、高级网络技术和中间件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的协同设计架构GBCD,该系统模型分为四个层次,由底向上依次为网格资源层、网格中间件层、协同设计层和应用层,本文对各个层次的功能需求做了详细阐述,对GBCD的关键技术如资源管理,任务分解及调度等的机制与策略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并给出了GBCD系统的实现方案,根据这些实现方案和策略建立GBCD系统,实现协同设计的最终目标。GBCD系统克服了传统设计的封闭性和局限性,它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缩短了设计周期,增强了企业竞争能力。

胡勇[7]2013年在《支持数字样机协同评审的网格虚拟现实环境支撑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面向数字样机的设计评审是复杂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随着产品功能和结构的日趋复杂,产品研发及制造过程中的分工越来越精细,给产品数字样机的设计评审和质量风险管理带来了困难,基于网格的协同虚拟现实环境为处于异地设计环境下进行复杂产品数字样机设计评审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虚拟现实技术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中得到应用,成为设计公司、生产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一项重要手段;网格技术作为一种前瞻的面向广域网的分布式计算模式,是传统的并行和分布式计算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为虚拟现实应用在更广的范围内利用资源和提供服务成为可能。为支持异地复杂机械产品研发,本文对数字样机协同评审的支撑技术进行了研究,对网格环境下实时评审资源与任务管理、复杂产品海量数据模型可视化方法以及网格评审环境中协同交互模式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一个灵活、可扩展的网格虚拟现实环境,较好地满足了复杂机械产品数字样机的设计及协同评审需求。本文的主要工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复杂机械产品设计的特点及现有数字样机评审环境在分布式协同评审支持上的不足,基于网格计算模型,构建了一个面向数字样机协同评审的多层体系结构,并给出基于网格虚拟现实环境的协同评审方法。该体系结构的关键由私有网格支撑平台、基于服务的分布式并行渲染模块和协同评审应用服务叁个部分组成。(2)从多用户实时协同评审的需求出发,通过分析网格系统中资源的异构问题,提出了适合多用户实时协同评审的资源与任务管理模型,该模型使用基于Web Services的信息索引中心保存系统的资源和任务信息,为用户任务的资源分配和启动提供任务代理服务,而在各个网格节点上由本地资源管理服务负责节点资源的注册和本地作业进程的启动和监控,形成新的专属网格支撑服务平台,这有助于提高评审的灵活性,降低异构资源共享及参与的实现难度。(3)建立了基于服务的分布式并行渲染技术框架。面向机械产品数字样机协同评审的需求,研究了复杂产品设计评审中的难点,设计了基于网格动态资源进行分布式渲染计算的实现方案,并给出了实现原型。面向大规模数据实时处理的需求,研究了大规模数据分布式协同评审中的效率瓶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线程的并行数据处理算法,提高了处理效率。(4)提出了多用户协同交互操作方案,该方案能够支持将地理分散的用户接入到一个统一的虚拟环境中,共同对虚拟产品进行装配操作评审。用户可以采用多种自然的虚拟现实交互手段,如数据手套、位置跟踪设备等,同时也支持键盘鼠标等常规交互方式。每个用户在虚拟空间中都有一个独立的映射对象,该对象代表用户在虚拟空间中的位置等属性,并可与其他用户对象进行交互。该方案提供了一致的接口规范,建立了统一的基于协同用户对象的交互和管理视图,便于各领域开发者进行评审或仿真工具的集成与开发。(5)开发了一个面向机械产品数字样机装配评审的网格虚拟现实环境VRGrid,并进行了实例的设计应用。VRGrid系统可以汇聚当前的空闲计算资源,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完成单个计算机所不能完成的大规模数据可视化任务。通过汽车整车数字样机协同评审进行了应用示范,即开发实现了多用户协同虚拟评审应用服务。该应用服务充分验证了网格虚拟现实环境及其协同评审技术可以有效地支持机械类产品的设计评审。

张俊芳[8]2007年在《基于网格的现代协同设计》文中认为随着市场需求个性化与多样化,新产品开发速度日益加快、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产品不断创新已成为制造企业提高竞争力的关键。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发出高质量、价格能被用户接受的新产品已成为21世纪市场竞争的焦点。因而计算机支持的协同设计(CSCD,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Design)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与前沿技术。协同设计能有效地支持团队跨领域、跨地域的协同合作,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设计效率。协同设计环境是涉及设计、仿真分析、网络技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众多领域和技术的复杂系统,需要强大的计算、存储、共享和交互能力支持。网格技术的出现为协同设计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网格是构筑在互联网上的一组新兴技术,它将高速互联网、高性能计算机、大型数据库、传感器、远程设备等融为一体,在动态变化的多个虚拟组织间共享资源并协同解决问题,提供更多资源、功能和交互性。将网格技术应用到计算机协同设计中来,能够充分利用各种已经存在的设计资源,从而可以降低开发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缩短产品研制周期。本文介绍了网格的概念、特点,将网格技术与当前一些网络技术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网格的叁种体系结构,剖析了Globus工具包的系统架构。通过结合Globus、中间件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网格的现代协同设计框架,并就其功能需求、体系结构、设计的安全性、任务调度机制等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然后,我们在对GridSphere框架的体系结构作了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和实现了基于网格的现代协同设计门户(Grid-Based Modern Cooperative Design Portal)GMCDPortal,实现了网格应用Portlets组件、用户管理Portlets组件、证书管理Portlets组件和资源浏览组件。实现了证书管理、作业提交、资源浏览的功能。本文设计和开发的基于网格的现代协同设计门户由于采用了portlet技术,符合JSR168门户规范,故具有很好的扩展性和可移植性。

贾虹[9]2012年在《基于Web的产品远程协同设计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经济的全球化在促进跨国、跨行业、跨企业间的合作与发展的同时,也加剧了全球化的市场竞争。我国制造业试图通过大力推进制造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来提高制造业的整体素质,应对挑战和机遇。综合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人工智能和先进制造技术等新兴技术,研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产品远程协同设计系统,为提高我国制造业的设计、生产、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提供一条有效途径。开展异地异构环境下的产品远程协同设计关键技术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首先,论文综述了国内外产品协同设计技术的发展状况,深入分析了异地异构环境下产品远程协同设计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提出了一种异构CAX系统数据交换和系统集成的统一机制,即直接基于EXPRESS语言和STEP中性文件,在本地和网上传送产品叁维模型的几何和拓扑信息、结构配置信息和管理信息等全息信息,实现异构系统的深度集成。此方法统一地支持多个异构的数字化系统,又能用较小的数据量,来传递产品模型的全息信息,以实现异构系统的良好集成。其次,以STEP标准为中性载体,论文基于AP203协议,构建了面向异地异构环境的远程协同设计的产品信息模型。这是异构CAX系统数据交换和系统集成的统一机制的应用,也为基于STEP的网上叁维模型浏览技术研究建立基础。第叁,基于STEP/AP203,利用几何引擎Open CASCADE,论文设计、构建了面向远程协同设计的产品叁维模型浏览系统体系结构,开发、实现了支持远程协同设计的产品叁维模型浏览系统,具有平移、旋转、缩放等图形变换功能;具有改变颜色、透明效果、材质等高级图形渲染功能;提供人机交互操作功能:如几何要素信息查询、计算、测量,形体剖切,设计意见标注等。系统较好地解决了异地异构环境下产品信息交换、共享的问题,实现了产品模型的重建及产品模型信息提取,为参与协同设计的各方人员提供了有效的协同工具。第四,针对国产注塑模CAE分析软件与通用叁维CAD软件的接口统一性及其与异构CAD系统集成问题,论文基于STEP国际数据交换标准和STEP文件,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个异构CAD系统与国产华塑CAE分析系统的通用接口,实现各种国际主流CAD软件与华塑CAE分析系统的基于STEP接口的直接连接和集成;基于STEP接口,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注塑模CAE分析用高品质STL网格自动生成软件系统。在CAD模型完整的基础上,基本实现不修模或少修模,提高了模型导入的工作效率。第五,在具体分析支持远程产品快速配置设计的基本需求基础上,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集实例推理算法。通过建立标准模型集合,构造其隶属函数,计算属性相似度,检索出最佳匹配实例,实现快速配置设计。最后,论文结合浙江省科技厅项目《基于Web的五金产品个性化定制平台研制与开发》,以浙江某五金产品生产企业为应用对象,设计了基于Web的五金产品个性化定制平台的总体框架,确定了定制平台的信息模型传送机制,综合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Web动态数据库技术、模块化产品配置技术等技术,开发、研制了基于Web的五金产品个性化定制平台,验证了论文研究理论的合理性。此平台已在企业投入运行,为客户和企业之间建立了一个快速便捷、安全有效的交流平台。论文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基于STEP标准展开研究,符合国际标准化发展趋势。提出的基于Web的产品远程协同设计关键技术和方法为实现异地异构环境下协同设计系统间产品信息交互和系统集成提供了有效途径,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王晓峰[10]2007年在《制造网格系统信息安全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制造网格是网格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结合的产物,是一个基于广域网络的分布式异构平台,由于它具有分布性、异构性、共享性、协同性等特点,与以往的网络应用环境以及网络化制造系统有很大的区别,因此它对信息安全也有新的要求。制造网格不仅会遇到通常Internet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如机密性、完整性、真实性、不可否认性、身份认证、访问控制、入侵检测等,同时由于制造系统自身具有多主体性、协同性、共同性、灵活性等特点,要保持这些特点与保证安全性要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与冲突。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制造网格中安全信任模型,基于分布式、异构的、动态变化的实体间的密钥协商方法,以及适用于分布式异构环境的具有特殊性质的数字签名方案。本文分析了制造网格系统的安全特征和安全需求,综合应用现代密码理论和信息安全技术,对制造网格系统中的信息安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分析了制造网格节点间信任关系的建立所涉及到的关键因素,建立了制造网格安全信任模型,把信任的概念建立在网格节点的身份信任和行为信任、计算能力、单元服务开销、先前的工作成功率、入侵检测和入侵抵抗能力的基础上;基于模糊数学中的模糊综合评判理论,提出了制造网格节点信任度综合评估算法,利用该算法可以比较全面地定量评估制造网格节点的信任度,从而建立节点间的信任关系。研究了分布式、异构、动态变化的实体间的密钥协商问题。基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提出了两种适于制造网格环境的密钥协商协议。协议一是一种基于身份的可认证多方密钥的协商协议,不仅支持不同信任域之间的交互认证,而且不需要特殊的Hash函数,解决了一般基于身份的密码系统中必须具有公共可信PKG和特殊Hash函数的问题;协议二采用共享口令进化认证机制,每次密钥协商生成一个一次性的新口令,达到了既能减轻节点的计算量和存储负担,又能实现密钥认证的功能。基于椭圆曲线密码体制,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协同设计信息交换内容摘录签名方案和一种基于身份的广义指定验证者签名方案。基于二次剩余困难性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制造网格环境的多重数字签名方案。这些方案既能满足制造网格的共享性、协同性和开放性,又能满足协同信息的机密性、真实性、完整性和不可否认性;既能满足实体参与的灵活性,又能满足实体身份的真实性、机密性和不可否认性等安全要求,为制造网格环境中的消息认证和信息源认证,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基于有限域上的离散对数困难性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证书的代理数字签名方案和基于身份的代理数字签名方案,为制造网格节点进行安全授权委托,保证单点登录的安全性提供了解决方案。以关中区域网络化制造集成平台为背景,构造了关中区域制造网格体系结构框架和安全结构模型,为关中区域制造网格的实现,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安全服务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 汽车耐撞性数值分析网格研究及应用[D]. 赵志杰. 上海交通大学. 2010

[2]. 基于AWE的协同设计与优化技术研究[D]. 黄雪涛. 山东科技大学. 2007

[3]. 自由网格空间结构与大跨建筑协同设计研究[D]. 宋鹏.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4]. 基于网格的协同设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 邰晓亮. 大连理工大学. 2008

[5]. 基于网格的空间信息服务关键技术研究[D]. 张建兵.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 2006

[6]. 基于网格环境的协同设计方法研究[D]. 赵丽华.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7

[7]. 支持数字样机协同评审的网格虚拟现实环境支撑技术研究[D]. 胡勇. 上海交通大学. 2013

[8]. 基于网格的现代协同设计[D]. 张俊芳. 河北工业大学. 2007

[9]. 基于Web的产品远程协同设计关键技术研究[D]. 贾虹. 浙江工业大学. 2012

[10]. 制造网格系统信息安全技术研究[D]. 王晓峰. 西安理工大学. 2007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基于网格的协同设计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