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谭斌

浅议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谭斌

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四川成都610400

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开设,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语言编辑能力,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时也能够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作品中汲取营养成分,实现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大量的综合型专业型人才。目前在我国的汉语言教学工作中存在着教师队伍不够专业、学生没有学习积极性、教学方式不合理等问题。因此本文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了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经验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为提高我国汉语言文学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存在的问题;措施

1目前汉语言文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授课形式单一

在传统的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形式比较单一,大多数的教师都是以教师为主导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讲解,而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处于一种被动地位,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与交流。

除此之外,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在意课堂上的整体氛围,只是机械地完成讲课的任务,当课堂秩序出现一些比较大的问题时才会进行干预。而且,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对汉语言文学教学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甚至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课后巩固等不做任何要求。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大多数教师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并不像会计学、医学和建筑工程学一样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进而使他们在相关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组织与设计方面有着明显缺失,进而导致汉语言文学课堂教学效果并不明显。

1.2内容枯燥,课堂沉闷

其实,很多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过程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课堂枯燥沉闷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由于汉语言文学是以研究文学知识为主,该课程中的理论实践内容较少。但是,由于汉语言文学体系较为复杂,在长期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已经形成了固定的内容与形式,并且这些教学的内容没有任何新意,往往存在照本宣科的现象,这就导致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枯燥,学生们反应也不是很积极。久而久之,这一现象便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尤其是在汉语言文学理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般并未将社会现状与实际相联系起来,这就导致学生们感到非常无聊。

1.3考核形式局限性太大

就目前来说,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要是通过书面考试的形式来完成对教学效果的考察。这种考试方法是以书上课本上的知识和概念为主,无法将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相关内容的理解进行有效、深入的延伸和拓展,同时限制了学生们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情趣培养。

在一些考试中我们可以发现,大部分的学生在平时汉语言文学专业学习过程当中表现并不积极,但是,面临考试之前才会去突击背书以求通过考试。这种形式化和机械化的考试模式,对学生在汉语言文学方面的能力提升起到了负面的影响。

2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的有效措施

2.1搞好理念培训,思想得到统一

兵马未动,理念先行。高校的教育工作也不例外。身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工作中,一定要着重去抓好教育理念的培训工作,常抓不懈,有的放矢,使得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指导思想得到统一的规划。教育理念的推广,并不是嘴上说说,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深刻了解教育工作的内涵,并在结合教育工作实质的前提下,树立教育的正确观点和牢固信念,并且恪守职责的遵章执行,来不得半点弄虚作假。

2.2教学方法并不能拍脑袋决定

有想法,有魄力去改革创新不是坏事,但是,还是不能忘记一个最基本的观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创新,是在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后主动进行的,而不是单纯的只是应付工作,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在网上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就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这对于教学工作本身而言,并不会伤筋动骨,也不会影响教学角度。但是,如果抱有这种对教学教育的创新的误解,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一直以来,关于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本质,演绎了很多的版本。客观公正的来说,汉语言文学的本身,融合了文章、文学、文化、文字、文明等元素。这种教学活动以言语的主要核心。汉语言文学的主要特征就是工具性,就像新华字典一样,是为人类求知服务的一种工具。当然,说起汉语言文学的辅助性特征,就是无以伦比的符号性。当前,正处在教学改革的热潮中,对于汉语言文学的认识和了解审读,更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学生而言,汉语言文学是提升语言词汇量的一个重要工具和手段。在今后的实际生活中,以及以后参与的工作生活中,身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更要为大学生量身打造一款属于学生自己的学习策略。学习汉语言文学,并不只是单纯的为了应付以后的考试、升学,更不能一切用成绩当做衡量一个学生成功以否的标准。只有先让学生爱上这么学科,老师才能在教学工作中占据主动权,指引学生向好的方向前进。

2.3让教学方法得到行之有效的运用

方法得当,前途无量。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汉语言文学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拓展思维能力。抛却以前固有的思维形态,进而转化为学生进步的阶梯。其实,这种本质上的转型,可以让教育工作者真正意义上做到有的放矢,在引导学生不断进步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淬炼精神品格,锻造人格魅力,进而实现在大学求学的最终目的,不但有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更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

要想让学生们爱上学习,目标教学法是一个可以考虑的因素。学习的本身,学生才是主人。一个聪明的教育工作者,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满足对知识的攫取,更多的是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身为教育工作者,在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开展定向教学的同时,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参与进来,抛开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大家主动进来汲取营养,这样的画面,想想都觉得无比美好。

身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日常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树立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思想,并且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让教学方法的研究得到充分的、行之有效的运用。通常情况下,很多老师的理论研究能力都很专业,他们对各种教学策略轻车熟路,对于教学理论,同样如数家珍。翻看他们的履历,他们在各种权威的学术期刊发表了很多文章,还有丰厚的教学教研成果。可是,虽然功底很深厚,但是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重视纯在高射炮打蚊子的错越,感觉浑身上下都是劲儿,就是使出不来。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很大的程度上,就在与他们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相互脱钩,没有在一个频道上,就很难出现琴瑟和鸣的效果。

2.4只有制定科学策略,才能发挥应有价值

教学不是说相声,来不得半点水分。尤其是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更需要老师具有真材实料,不但有深厚的文学底蕴,还得有灵活运用的专业知识。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要想熟练运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必须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才能形成自带的体系,结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找到最适宜学生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工作才能顺利的开展,学生也才会乐意学习汉语言文学。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教育的大潮总是在滚滚向前,单看汉语言文学,他的传统是非常的雄厚,就像一个武林高手,不但功力深厚,而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很多教育先贤,留下了宝贵的教学财富。身为我们,一定要虚怀若谷,取其精华,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付诸到教学实践当中。并听取学生的意见,在课堂上融会变通。双方都在愉快的环境下求学,肯定会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结束语

总之,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汉语言文学作为一个传统的人文学科,在实践教学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语言文学专业自身的发展。作为中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师,必须要及时的去面对这些问题,抓住这些问题的根源,探究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要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进行改革,推进汉语言文学方面的人才输出,让汉语言文学专业能够在学生人文素养等方面的发展上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侯冰洁.汉语言文学在中职院校教育中的探究[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7(32):22-22.

[2]张瑞华.中职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7(1):58-58.

标签:;  ;  ;  

浅议当前汉语言文学教育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谭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