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夯处理黄土路基检测方法试验研究

强夯处理黄土路基检测方法试验研究

一、强夯法处理黄土路基检测方法试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谦,刘钊钊,王兰民,钟秀梅,苏永奇,马海萍[1](2021)在《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国内外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技术研究历史和现状的介绍,分析不同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方法的物理化学机制及其研究的主要不足,并根据地基处理研究的最新进展,结合黄土地基抗震设计的任务需求,探讨未来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技术的研究方向。通过对现有研究和相关领域前沿性科学问题的总结发现:(1)不同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方法的内在机制均主要针对黄土内的架空孔隙和弱胶结等特殊不良结构,通过增加土体密实度和土骨架结构强度,提高地基的抗震性能;(2)现有黄土地基抗震改良方法中,针对强夯法、挤密桩法的研究和应用较为完备,而在黄土地基设计中防灾目标的统一性、复杂应力及外营力条件下改良黄土的动力特性、新型环保加固材料在黄土地基抗震处理中的应用、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技术的标准化等方面存在较大不足;(3)微生物环保固化技术在黄土地基抗震处理中的应用、改良黄土地基地震动效应特征及动力条件下的土-结相互作用、基于性能的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技术及其标准化应是今后黄土地基抗震处理领域可能取得突破的研究方向。

叶青[2](2021)在《湿陷性粉土地区城市道路路基处理技术研究》文中认为若湿陷性地基处治措施不合理,则浸水后容易出现大面积沉降,从而影响道路运营期间的安全性。鉴于此,文章首先总结了粉土湿陷性判别方法和影响因素,然后从换填垫层法、强夯法、冲击碾压法、灰土挤密桩等方面分析了湿陷性粉土路基的常见处治措施,最后结合某城市道路分析了换填垫层法在湿陷性粉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及其处治效果,研究结论可为类似的湿陷性粉土路基的设计与施工提供科学指导。

田威,李腾,贾能,张旭东,贺礼[3](2021)在《固化剂在黄土路基工程中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我国黄土面积分布广、厚度大,具有高压缩性与强湿陷性的缺点。在天然石料缺乏的条件下,以黄土作为路基填土容易导致路基下陷,造成路面开裂,因此对黄土进行加固才能满足工程要求。利用土壤固化剂加固黄土路基与传统物理加固方法相比,具有掺量少、效果好、省时省力等优点。通过总结不同类别固化剂的加固机理、改良黄土现状及优缺点,从理论上概括出在黄土路基工程中值得推广使用的产品。结合分析现有工程实际应用,认为在后期研究中还应注重以下方面:(1)生物酶类固化剂的开发研究;(2)固化材料的复合使用;(3)室内试验与工程实践相结合;(4)动荷载作用下的固化效果;(5)制订统一的固化剂试验规程。

杜夏菲[4](2021)在《不同处置措施下湿陷性黄土路基渗透变形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针对湿陷性黄土进行室内模型试验,对比分析灰土挤密桩和灰土地下水防渗墙处置的防渗效果。结果表明,灰土地下防渗墙(灰∶土=3∶7)的防渗效果优于灰土挤密桩(灰∶土=3∶7,桩间距2.5d),灰土挤密桩的防渗效果与桩间距有关,但减小桩间距会增加工程造价;黄土路基含水率随深度增加而降低,这是因为水分的渗入相对滞后;黄土路基的沉降变形分为2个阶段,前期主要由上部荷载及土体自重作用引起,后期主要由黄土湿陷性引起;受防渗效果的影响,灰土防渗墙处置时的沉降变形最小,灰土挤密桩的沉降变形居中,未处置黄土路基的沉降变形最大。

宋伟光[5](2021)在《强夯法处治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数值对比分析》文中认为强夯法能对失陷性黄土进行压实加固,改善并消除湿陷性。文章以某高速公路段为例设计强夯处治方案,对强夯法处治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数值对比进行了分析。

姚成文[6](2021)在《浅谈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地基的处理方法》文中研究指明路基是公路的主要承重层,路基施工过程中的湿陷性黄土对路基质量的影响极大。因此,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对提高该地区公路项目的整体质量至关重要。文章以G341线环县(二十里沟口)至车路崾岘(甘宁界)公路为例,就本项目中对湿陷性黄土地基采用的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总结,为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毛永鸿[7](2021)在《湿陷性黄土路基沉陷的分析与处理》文中研究说明公路作为交通设施的主要类型之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阶段我国的公路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湿陷性黄土的路基沉降是影响公路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处理好湿陷性黄土的路基沉降问题,对保证公路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以湿陷性黄土的路基沉陷情况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对湿陷性黄土的路基沉陷的成因以及处理措施进行分析,旨在促进我国公路工程建设水平的提高。

菅超[8](2021)在《太原机场新建机坪场道工程快速施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自2017年以来,太原机场迅速发展,对机坪有着更多的需求量。因此,太原机场决定增建机坪。机坪场道工程属于民航建设项目,具有其特殊性,对项目工期的要求较为严格。而对于机坪结构层施工而言,基层和面层的施工流程及工艺均已较为成熟,工期可压缩性不强,但垫层的地基处理技术相对前两者而言,工期的可压缩性较强,且施工方案的选择对工期长短影响较大。因此,为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本文着重对地基处理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际施工过程中,地下水位较2015年项目立项时抬升2.1m~2.4m,这使得原设计使用砂砾石换填处理后地基的部分力学参数无法满足民航建设要求。这种地基如果作为基础下持力层,则道面结构层作为地基附加压力较湿陷起始压力大,会使得建成以后的机坪极易发生局部不均匀沉降,进而恶化为板块错台,容易造成飞机轮胎割裂等事故,有极大的运行风险。因此,选择新建机坪的地基处理方案时,应该在做好防水处理措施的前提下,达到缩短工期的目的。针对上述的地基问题,本文所做的主要内容及结论如下:(1)对场地内地基进行室外实地勘探和室内土工试验,包括钻孔、探井、标准贯入试验、自重湿陷系数试验、湿陷起始压力试验、直剪试验、渗透试验等,以此对地基的湿陷性、均匀性、稳定性和天然地基承载力等方面做地质分析。通过分析可知,本项目天然地基为软土地基,地基承载力不足以建设机坪,土体具有轻微湿陷性,且深受地下水上升影响。针对此问题,本工程分别采取场内外设置排水设施、结构层添加防水层等防水措施;同时为了提高结构层强度,采用高强度干性混凝土及薄弱处加筋的设计方案。(2)筛选出国内外针对软弱地基几种成熟的处理方法,分别为强夯法、冲击碾压法、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灰土挤密桩、高压旋喷桩、碎石挤密桩、CFG桩、换填垫层法等9种方法,并根据其施工特点及机场不停航施工要求工期短和机械限高等比选指标选取了换填垫层法和冲击碾压法相结合的方法。(3)根据施工现场观测到的地下实际水位和地质情况,分别设置了1.0m、1.2m、1.5m等3种不同换填厚度的试验区,然后采用静载荷试验、灌水法、平板载荷试验等方法来检测不同换填深度下的地基承载力、固体体积率、基层顶面反应模量,并与民航建设规范的规定参数做对比,最终确定最佳换填厚度为1.2m。利用冲击沉降观测及工后自然沉降观测确定最佳冲碾遍数为20遍,并对换填材料做颗粒分析以验证其级配适用性。(4)对拟定的三种施工组织方案进行优化设计,选取工期最优施工组织方案。并在工程竣工投入运营一段时间以后,通过实地观测、平整度试验、表面纹理深度试验、抗折试验、劈裂试验、钻芯取样等方法从表面观感、道面强度、隔水性三个方面对本次地基处理及整个工程质量进行评价,验证方案的适用性与合理性。本工程施工场地紧邻运行中机坪,为保证不影响机场正常运行,整个施工过程全部采用不停航施工的方式,对施工方案中人员、设备、材料的要求极为苛刻,在国内机场建设中也不常见。所采用的换填垫层法与冲击碾压法相结合的地基处理方法工期短、施工工艺简单,而且两种处理方法综合治理的处治方案在机场施工领域并不多见,为北方机场在类似软弱地基上进行快速施工时的地基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工程案例,并为研究机坪、跑道、滑行道等特殊承压道面的受力特点提供了有益借鉴。

王博[9](2021)在《黄土路基—载体桩复合地基承载及沉降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载体桩作为一种新型桩,当前正处于不断的探索和发展时期,通过工程实例其已经显示出其优良的承载性能和巨大的应用价值。针对目前湿陷性黄土地区地基处理情形复杂多样,载体桩在许多湿陷性黄土地区得到广泛工程实际应用的现状,本文在已有工程实例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求解和数值计算的方法,对载体桩及其复合地基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工作机理及施工工艺做了详细探究,并推导出了载体桩单桩在竖向荷载下的理论控制方程,并分析了在不同湿陷工况下的承载性能、荷载传递特性。同时,对载体桩复合地基加固路基的沉降差异、桩身受力状态及影响因素等进行了详细研究,最后得出以下结论:(1)研究载体桩的桩型特点,比较其相对于其他等截面桩型的优势,通过分析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不同实际工程实例,总结出了最经济有效的在黄土地区利用载体桩处理软弱地基的施工工艺流程。(2)从理论上分析了载体桩受力特征及荷载传递规律;推导出了载体桩单桩在竖向下压荷载作用下的理论控制方程,以及竖向上拔荷载作用极限承载力计算公式。并研究了载体桩复合地基的沉降控制理论,以及复合地基中附加应力的分布情况,归纳了附加应力的计算方法。(3)在黄土湿陷土层过程中,对载体桩及桩周湿陷性土及其他湿陷性区域的沉降情况进行模拟,分析表明:当黄土发生湿陷时,桩会出现轻微的沉降,其他区域的湿陷量明显大于桩侧土处的;桩侧摩阻力为不连续分布,由于土体发生湿陷时,桩土挤压,侧阻力逐渐发挥作用,在靠近桩端处,会出现微小的临空面摩阻力逐渐减小,在扩大头处土体稳定,桩端承载力较大,侧摩阻力发挥作用甚小,因此呈现出先负增大后减小又出现正向增大的现象。(4)建立了载体桩复合地基数值模型,在分层填筑路堤过程中,地基表面的沉降随路堤荷载的增大而增大,填筑完成后,在路堤中心处路堤顶部的沉降量最大,在靠近地基位置中心处地基表面的沉降量最大。载体桩复合地基在未湿陷、上部土层湿陷及整体土层湿陷等不同的湿陷工况下,受力形式与变化规律结果基本一致,但地基的湿陷深度对载体桩受力影响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桩侧摩阻力的呈现上,地基湿陷深度越大,载体桩桩身产生的桩侧负摩阻力越大。(5)模拟了在黄土整体土层湿陷时,载体桩桩长、桩径、桩间距、路堤填筑高度四个方面对载体桩复合地基桩侧摩阻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减小桩间距、减小桩长、降低路堤填筑高度可减小载体桩桩身侧摩阻力。但当桩长小于5m时,减小的趋势较小,桩径大于600mm时,对侧摩阻力的影响较小。

高欢[10](2021)在《强夯法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分析了强夯法施工的原理,即动力密实原理、动力固结原理、动力置换原理,依托实际工程,详述了强夯法施工工艺流程,并对工后路基强度和平整度指标进行检测,经研究得出结论:经强夯法处理后的路基强度和稳定性得到极大提升,且表面平整度较好,符合公路路基施工规范要求。

二、强夯法处理黄土路基检测方法试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强夯法处理黄土路基检测方法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基于物理加固的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技术
    1.1 强夯法
    1.2 挤密桩法
    1.3 黏性土改良黄土的动力特性与抗震性能
    1.4 加筋处理技术
2 基于化学加固的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技术
    2.1 水泥改良黄土的动力特性
    2.2 石灰改良黄土抗震处理技术
    2.3 化学灌浆及酸改性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技术
    2.4 工业废弃物加固黄土的抗震性能
3 存在的主要问题评述
    3.1 黄土地基设计中防灾目标的统一性
    3.2 复杂应力及外营力条件下改良黄土的动力特性
    3.3 新型环保加固材料在黄土地基抗震处理中的应用
    3.4 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技术的标准化
4 研究展望
    4.1 微生物环保固化技术在黄土地基抗震处理中的应用
    4.2 改良黄土地基地震动效应特征及动力条件下的土—结相互作用
    4.3 基于性能的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技术及其标准化
5 结论

(2)湿陷性粉土地区城市道路路基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粉土湿陷性等级及影响因素
    1.1 粉土湿陷性判别
    1.2 粉土湿陷性影响因素
2 湿陷性粉土常见处理措施
    2.1 换填垫层法
    2.2 强夯法
    2.3 冲击碾压
    2.4 灰土挤密桩
3 湿陷性粉土路基设计实例分析
    3.1 工程概括
    3.2 湿陷性粉土路基处理方案
    3.3 湿陷性粉土路基处理效果评价
4 结论

(3)固化剂在黄土路基工程中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固化剂作用机理及改良黄土研究现状
    1.1 离子类土壤固化剂
    1.2 无机类土壤固化剂
    1.3 有机类土壤固化剂
    1.4 生物酶类土壤固化剂
        1.4.1 生物酶
        1.4.2 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技术
    1.5 小结
2 固化剂在黄土路基工程中的应用
3 结语

(4)不同处置措施下湿陷性黄土路基渗透变形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概况
    1.1 材料性能
    1.2 模型及防渗结构设置
2 试验结果分析
    2.1 含水率时程曲线
    2.2 含水率随深度的变化
    2.3 沉降变形分析
3 结论

(5)强夯法处治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数值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单点夯击Ⅲ级自重湿陷性黄土的有限元分析
    1.1 模型的建立
    1.2 计算破坏准则
    1.3 计算参数确定
    1.4 固结模型及动载施加
2 计算结果
    2.1 位移场分析
    2.2 应力场分析
    2.3 塑性区分析
3 强夯处治方案
4 现场试验结果分析
    4.1 夯沉量试验
    4.2 标准贯入试验
5 结语

(6)浅谈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地基的处理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湿陷性黄土危害
2 工程概况
3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
    3.1 处理原则
    3.2 处治范围
    3.3 处治措施
4 结语

(7)湿陷性黄土路基沉陷的分析与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1 湿陷性黄土
    1.1 湿陷性黄土的判定
    1.2 湿陷性黄土的主要特征
    1.3 湿陷性黄土的成因
2 湿陷性黄土的路基沉陷
3 湿陷性黄土路基沉陷的处理方法
    3.1 湿陷性黄土路基沉陷的处理原则
    3.2 换土垫层
    3.3 冲击碾压法
    3.4 重锤夯、强夯法
    3.5 灰土挤密桩法
    3.6 高压旋喷桩
    3.7 化学加固法
4 结论

(8)太原机场新建机坪场道工程快速施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项目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研究现状
        1.2.2 机坪道面物理特性及施工特点
        1.2.3 机坪快速施工方法研究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
第2章 地质分析及施工基本条件研究
    2.1 工程简介
        2.1.1 设计概述
        2.1.2 主要技术指标
        2.1.3 材料规格
        2.1.4 标准规范
        2.1.5 地基处理方案变更的原因
    2.2 地质分析
        2.2.1 地质勘察原则
        2.2.2 试验方法
        2.2.3 勘察结果分析
        2.2.4 地质综合评价
        2.2.5 地下水位变化原因分析
        2.2.6 地下水位上升对现有地基的力学性能影响
        2.2.7 地质问题总结
    2.3 施工基本条件
        2.3.1 防水处理措施
        2.3.2 道面高强度设计
    2.4 小结
第3章 地基处理方案研究
    3.1 地质改良
        3.1.1 强夯法
        3.1.2 冲击碾压法
        3.1.3 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
        3.1.4 真空预压法
    3.2 土体补强
        3.2.1 灰土挤密桩
        3.2.2 高压旋喷桩
        3.2.3 碎石挤密桩
        3.2.4 CFG桩
    3.3 地基换填
    3.4 处理方案比选原则
        3.4.1 首要指标
        3.4.2 主要指标
        3.4.3 辅助指标影响分析
        3.4.4 方案比选
    3.5 换填材料颗粒分析
    3.6 小结
第4章 地基处理施工参数研究
    4.1 试验区施工
        4.1.1 试验区总体施工安排
        4.1.2 试验区施工工序
        4.1.3 试验区施工工艺
    4.2 换填厚度控制试验
        4.2.1 灌水法
        4.2.2 平板载荷试验
        4.2.3 静载试验
    4.3 冲碾遍数控制试验
        4.3.1 冲击沉降观测
        4.3.2 工后自然沉降观测
    4.4 小结
第5章 施工关键技术分析及项目评价
    5.1 拟定施工组织比选方案
    5.2 工期最优施工组织方案研究
        5.2.1 施工组织的影响因素
        5.2.2 施工组织方案对比
        5.2.3 工期最优施工组织试验
    5.3 项目现状评价
        5.3.1 表面观感
        5.3.2 道面强度
        5.3.3 隔水性
    5.4 总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工程项目
致谢

(9)黄土路基—载体桩复合地基承载及沉降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湿陷性黄土的工程特性
    1.3 载体桩技术的介绍
    1.4 载体桩的适用范围及应用前景
    1.5 载体桩及其复合地基研究现状
    1.6 本文的主要工作
2.载体桩的工作机理及施工工艺
    2.1 载体桩的结构构造
    2.2 载体桩的工作机理
        2.2.1 受力原理
        2.2.2 单桩破坏模式
        2.2.3 复合地基破坏模式
    2.3 载体桩扩大头在黄土地区的形成机理
    2.4 载体桩的施工工艺
        2.4.1 施工设备组成
        2.4.2 施工强度要求
        2.4.3 施工工艺流程
    2.5 本章小结
3.湿陷性黄土地区载体桩单桩竖向承载特性分析
    3.1 黄土湿陷变形分析
        3.1.1 模量折减法
        3.1.2 力水等效法
    3.2 黄土湿陷变形数值分析
        3.2.1 土样模型的建立
        3.2.2 湿陷变形结果分析
    3.3 湿陷性黄土地区载体桩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承载理论
        3.3.1 载体桩抗压单桩理论控制方程的建立
        3.3.2 载体桩抗拔单桩极限承载力确定办法
        3.3.3 载体桩单桩承载力的理论分析
    3.4 湿陷性黄土地区载体桩单桩数值模拟研究
        3.4.1 单桩计算模型的建立
        3.4.2 桩侧土湿陷模拟结果分析
    3.5 影响载体桩单桩承载特性因素分析
        3.5.1 桩身直径对承载特性的影响分析
        3.5.2 扩大头直径对承载特性的影响分析
        3.5.3 持桩端土层影响厚度对承载特性的影响分析
    3.6 本章小结
4.黄土地区载体桩复合地基加固路基力学行为分析
    4.1 载体桩复合地基的承载力计算
    4.2 载体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4.2.1 下卧层附加应力计算
    4.3 模型建立与网格划分
        4.3.1 计算工况
        4.3.2 模型建立
        4.3.3 参数设置
    4.4 不同工况下路基沉降差异分析
        4.4.1 天然地基
        4.4.2 载体桩复合地基
        4.4.3 地基湿陷变形
    4.5 桩身受力状态分析
        4.5.1 路堤填筑完成时桩身的受力状态分析
        4.5.2 黄土发生湿陷后桩体的受力状态分析
    4.6 完全湿陷条件对桩侧摩阻力影响因素分析
        4.6.1 桩长影响分析
        4.6.2 桩径影响分析
        4.6.3 桩间距影响分析
        4.6.4 路堤填筑高度影响分析
    4.7 本章小节
5.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发表论文
致谢

(10)强夯法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强夯法原理
    1.1 动力密实原理
    1.2 动力固结原理
    1.3 动力置换原理
2 工程实践
    2.1 工程概况
    2.2 施工工艺
    2.3 施工质量检测
3 结语

四、强夯法处理黄土路基检测方法试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黄土地基抗震处理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J]. 王谦,刘钊钊,王兰民,钟秀梅,苏永奇,马海萍.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2021
  • [2]湿陷性粉土地区城市道路路基处理技术研究[J]. 叶青. 工程技术研究, 2021(23)
  • [3]固化剂在黄土路基工程中的研究进展[J]. 田威,李腾,贾能,张旭东,贺礼. 公路, 2021(11)
  • [4]不同处置措施下湿陷性黄土路基渗透变形分析[J]. 杜夏菲. 公路与汽运, 2021(05)
  • [5]强夯法处治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数值对比分析[J]. 宋伟光. 中国高新科技, 2021(16)
  • [6]浅谈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地基的处理方法[J]. 姚成文. 中国高新科技, 2021(12)
  • [7]湿陷性黄土路基沉陷的分析与处理[J]. 毛永鸿. 居舍, 2021(16)
  • [8]太原机场新建机坪场道工程快速施工技术研究[D]. 菅超.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9]黄土路基—载体桩复合地基承载及沉降特性研究[D]. 王博.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10]强夯法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 高欢. 交通世界, 2021(12)

标签:;  ;  ;  ;  ;  

强夯处理黄土路基检测方法试验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