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塑造中职生的精神家园

如何塑造中职生的精神家园

周丽华(古城区职业高级中学云南丽江674100)

摘要:每一个人身上都有某一方面的优点,每个人都具有独特的活力,都能在精神生活的某个方面比别人更鲜明、更充分地表现自己。教师要善于在每个学生面前,甚至是最平庸的、在智力发展上最有困难的学生面前,为他打开精神发展的领域,使他在这个领域达到顶点,显示自己,宣告“我”的存在,从人的自尊感的源泉中汲取力量,感到自己并不低人一等,而一个精神丰富的人。

关键词:中职生班主任精神关怀心理状况

德国哲学家、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曾经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对“教育”作过经典的阐述,他深刻地指出:“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中等职业教育也应该一样,中教生在校期间面临的不仅是生理的、知识的和技能的成长,更为重要的是心理上和精神上的成熟,包括道德价值观、情感和信仰等的发展。所以,中职校班主任对中职生精神的关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一、关心

班主任的教育劳动是人性化的劳动,关心学生是班主任的天职。关心是一种关系,也是一种品质,并非每一个教师一开始工作就具有关心的品质,这是通过与学生的接触之后学习而具备的。学会关心实际上是一种道德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形成关心性关系的过程。但班主任的关心切忌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要把它落实到实践当中,它不仅是化为道德实践的外在表现,也是关心的意识和关心的情感的载体。行动过程是体验相互关心与被关心的过程,是整合意识和情感的行为统一的过程。

二、微笑

曾经有一位学生在周记里写道:“这几个周因为忙于参加学校的艺术节,所以没能够把所有的心思放在学习上,同时在艺术节上又没有取得好的成绩,心里特别害怕班主任说我。但今天晚自习的时候,班主任给了我一个鼓励的微笑,我心里一下子踏实了许多。”班主任一个简单的“微笑”就能让沉寂生感到“踏实”,这说明一个事实,中职生很少看到“微笑”,而他们又渴望看到真诚的“微笑”,渴望得到老师的肯定,特别是来自班主任的肯定。

三、理解

理解指的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的理解,主要是指对人的心灵世界的理解,即体验他人的心理、精神需要、人格特点等等。中职生的表现比同龄学生有更明显的社会化倾向,典型的表现是不愿意穿正装的衣服,喜欢背时髦的包、戴首饰、穿奇装异服,竭力地标新立异,寻找领导与追逐潮流、做社会“新人类”的感觉。因此,理解是以人的方式把握人,与物的认知有根本的不同。教育的成功,不能没有理解。班主任要学会与学生相互理解、相互激励、相互创造。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不同,要相互理解就应当平等交往。作为成人的班主任应当以儿童的眼睛看世界,学会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这样才能走近学生、懂得学生,从而让学生走近自己、懂得自己。

四、尊重

尊重是对人的一种态度,是在实践上承认人的尊严,是对人的生命的关注:尊重人的自然生命,更尊重人的人格,尊重人的精神生命。学会尊重,要处理好自尊与尊人的关系,只有尊重学生才能从学生那里得到尊重。魏书生曾说过:“首先从自己做起,培养自己尊重人的品质,首先向对方输出尊重的信息。”在班级管理中,要改变只重学生的“表现”,较少关注学生的心理活动、道德发展的状态,而宜多多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关注他们在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尊重沉寂生的隐私。要尊重所有的学生,包括学习困难、有弱点的学生。

五、信任

教育人类学指出,人是具有“明天性”的,儿童和青少年尤其是这样,他们总是希望认识新的事物、获得新的知识,向往新的学年的到来,他们是创造未来的生命体。班主任相信自己的学生渴望新知、天天向上的要求,是处理好师生关系、教育好学生、促进学生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因此,信任学生是对学生应有的态度,是班主任专业化必须具备的品质。要对学生提出合理期望,提高学生的自信,促进学生的进步;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精神关怀要求班主任具有爱心,这是一种不同于母爱的“师爱”或“教育爱”。有了这种爱才能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与他们进行心灵对话。以爱心培育爱心,以精神关怀培养关怀精神,是班主任劳动的主要方面,是班主任劳动的内在价值,也是作为教育者的班主任的生命价值。

参考文献

1.班华主编《发展性班级教育系统》.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盛天和主编《班主任和专业化发展》.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3.张家祥钱景舫主编《职业技术教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屠大华主编《现代班级教育与管理》.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5.曹爱莲主编《中学班主任工作》.杭州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6.崔景贵主编《职业学校心理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标签:;  ;  ;  

如何塑造中职生的精神家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