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群文阅读”实践初探

小学语文教学“群文阅读”实践初探

王兰宁甘肃省兰州市东郊学校730030

摘要:“群文阅读”让课内大量阅读有了实施路径。从“单篇”到“群文”,对阅读教学而言,意义究竟何在?我们老师又该如何进行“群文阅读”的指导呢?“群文阅读”教学在处理教材时如何学会放弃,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

关键词:语文教学群文阅读实践探索

一、“群文阅读”的内涵

“群文”一词最早由台湾学者赵镜中提出,他认为统整课程推动了教师的群文阅读教学尝试,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所谓“群文阅读”,即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在课堂上进行同一个议题的多个文本的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通过学生大量的阅读实践。

二、在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群文阅读的实践与思考”

1.学画结构图,贯穿整节课。

我在上《去年的树》,梳理出了课文的结构图。用上结构图,很快地把握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后又让学生选择《小鸟和牵牛花》、《纸船和风筝》、《我有友情要出租》中的一个童话故事,用最简洁的线条和文字,形象地画出结构图。

语文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大胆的取舍,目标定位清晰准确,并找到了一个非常巧妙的载体——“结构图”。“结构图”贯穿整节课,利用结构图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借助结构图,发现童话故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运用结构图,创编友情主题的童话片段。环节简单,板块清晰,给语文课留下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更自主、更愉悦地阅读、理解、质疑、发现,从而达到提升其阅读能力的效果。

2.群文略读法,完成记录表。

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组“情暖人间”,是以真情为专题安排教学内容的。小说《穷人》赞美了穷苦渔民桑娜与丈夫的美好心灵。《别饿坏了那匹马》则讴歌了一群普通的群众,特别是残疾青年的美好心灵。《唯一的听众》表现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用心灵去倾听》展现了一位普通的问讯处的工作人员,用心灵去倾听,给人们带来快乐与幸福的事情。课文中的这些人物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间真情。

我们在开展“单元整合·群文阅读”过程中,采用了“群文略读记录表”(如上表)。“群文阅读记录表”让学生的自主阅读更有目的、有重点地进行,同时记录整理阅读之后的心得及想法。我们可以通过“群文阅读记录表”了解学生的阅读状况,适时给予合理的阅读建议,更可以通过阅读记录的撰写,训练孩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和能力。学生一开始进行课外阅读时,老师就鼓励他们做好阅读记录,养成习惯。针对不同的年级,老师可以有不同的要求。

3.整体把握群文阅读的教学设计。

群文阅读教学是拓展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式,更关注学生的阅读数量和速度,更关注学生在多种多样文章阅读过程中的意义建构,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在实际操作中,对于我来说具有非常大的挑战。

在教学第五组课文“生命”,我借鉴其他老师的教法做如下设计:

(1)主题回顾:

孩子们,从第五单元课文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谈读每篇课文的感受,学生通过谈已学过的文章获得对生命的思考)。

(2)阅读概览:

①布置大家阅读《天鹅的故事》、《种子的力量》、《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片叶子落下来》4篇以生命为主题的文章,并填写了《阅读记录表》。然后在小组间互相交流,看看你们的阅读体会是不是一样,可以读一读,也可以再讨论。

②说说你最喜欢哪一篇,说说主要内容或者感悟(相机从不同的角度提问,让学生感悟中心)。

③和同学分享书中的精彩片段。

(3)总结、拓展:

面对着有些深沉和厚重的“生命”一词,你还会想起哪些人,哪些事?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高,自己从一个个形象、具体的人物和事例中体会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同时还知道抓关键词句中体会中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并最终有所发现,真正体现了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当然,群文阅读也对我们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今后,我将在教学中注重这方面的学习与实践,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赵镜中从“教课文”到“教阅读”[J].小学语文教师,2010,(5):16-18。

[2]于泽元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3,(06):62-66,2014年,9月4。

标签:;  ;  ;  

小学语文教学“群文阅读”实践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