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场分布论文_张雪亮

导读:本文包含了热场分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射频,微波,肿瘤,氧化铅,熔炼炉,球轴承,膀胱。

热场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张雪亮[1](2019)在《新型高速电主轴轴承-轴芯热场分布规律与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电主轴是机床系统中关键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整台机床的加工精度,所以对电主轴及其组成元件都有很高的要求。因为高速电主轴结构紧凑使得内部空间封闭,电机和轴承的生热是不可避免的,从而导致角接触球轴承及轴芯产生热变形进而影响电主轴的稳定性及可靠性。目前高速电主轴在进一步推广过程中受热变形的影响较大,为了对电主轴热场分布规律提供理论依据,对高速电主轴轴承-轴芯热场和变形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在对润滑冷却系统进行详细分析及配套设施相应计算的基础上,分析了高速电主轴的两大热源-电机生热和混合陶瓷球轴承的摩擦生热,得到了电机定转子、以及角接触球轴承内外圈、滚动体的生热率,探讨了电主轴整体传热机理。运用Hertz接触理论计算了角接触球轴承最大接触应力与最大变形,并采用ANSYS Workbench对其进行非线性接触问题仿真分析,通过仿真结果与计算结果对比证实本文有限元接触仿真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进行轴承稳态热分析得出轴承温度场,并进一步对轴承进行热-应力耦合分析,得到了耦合场作用下轴承变形量及轴承温度场分布规律。对高速电主轴内部传热系数进行计算,分析得到了电主轴热场分布规律及轴芯热场分布规律和热变形量。提出了从热源、散热、补偿叁个方面改善轴芯发热变形问题,得出电主轴配置油气润滑系统对轴芯发热的影响规律。本文最后搭建了高速电主轴温升及轴向变形实验平台,测量电主轴在空载、恒速情况下前端面温度及轴芯轴向变形。结果发现,实验数据与仿真分析偏差在允许误差内,从而证实本文的理论方法是可行的。本文提出高速电主轴轴承-轴芯热场研究方法,为电主轴更新换代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对研制更高精度电主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期刊2019-03-01)

徐香玉,张博明,刘凯,白明,刘大伟[2](2018)在《芳纶/环氧复合材料微波热场分布及热损毁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芳纶/环氧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电学性能和良好的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制造现代飞行器中的透波结构件。当复合材料被置于电磁场环境中时,电磁能通过介电损耗制热的机理被转化为热能,材料温度显着升高,甚至发生局部热损毁的现象。本文对芳纶/环氧复合材料单向板、层合板在不同的辐射功率下进行了微波热场模拟实验,并对其热平衡温度及热损毁现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热场与其纤维分布和各向异性关关系密切。同等辐射功率下,单向板的热平衡温度明显高于层合板,且单向板的高温区域呈椭圆形分布而层合板的高温区域趋向于圆形。此外,根据材料热损毁的内部稳固阈值可以确定,芳纶/环氧复合材料的热损毁温度阈值约为200℃。(本文来源于《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期刊2018-11-23)

刘佳,李薇,黄通毅,黄晓文,姚凤娟[3](2018)在《射频消融离体心肌及热场分布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体外实验探索使用Cool-tipTM射频消融电极进行离体心肌组织射频消融的适宜条件,以及消融灶范围内温度变化趋势,为制定解除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提供安全可靠的射频消融条件参考。【方法】采用针尖裸露端2 cm的Cool-tipTM射频消融电极对30枚新鲜离体猪心进行射频消融,能量输出功率分别采用20、30、40、60和80W,消融时间为2 min、4 min,观察不同消融条件造成的心肌组织凝固范围和形态。采用实时温度测量设备测量消融电极针尖处及距其5 mm、10 mm的热场温度变化。【结果】单次能量输出造成的心肌消融灶范围为横径(0.8~2.3)cm×纵径(2.2~3.2)cm,横径变化范围更大;随输出功率及时间增加,心肌消融灶体积增大,为(0.8~8.1)cm3。消融过程中,各温度测量点温度均随时间增加而升高,针尖处温度迅速升高,最高温度可达(128.5±0.3)℃;距针尖5 mm处最高温度可达(98.1±0.4)℃,距针尖10 mm处最高温度可达(72.9±0.2)℃。【结论】对离体心肌射频消融可得到随时间、功率改变而变化的消融灶,以射频电极为中心的向外部温度逐渐降低的热场分布,为临床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室间隔射频消融技术治疗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的参数条件选择提供基本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谢启姣,段吕晗,汪正祥[4](2018)在《夏季城市景观格局对热场空间分布的影响——以武汉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热岛效应是城市生态环境状况的综合体现,探讨城市景观格局对热场空间分布的影响机制对于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有着重要意义。选用2016年7月23日Landsat8遥感影像进行武汉主城区景观类型划分和地表温度反演,从斑块、斑块类型、景观水平3个级别选取所有常见景观指数表征城市景观格局特征;按3 km×3 km大小的网格将武汉市主城区进行格网划分,构建格网内各景观格局指数与地表温度的关系,并进行主成分综合回归分析,探讨城市景观格局影响夏季热场空间分布的主要特征。结果表明:(1)76%的景观指数与地表温度的线性关系在0.01的置信水平是显着的,但各景观指数之间相关性较强,信息交叉重迭严重。(2)在所有景观指数中,对地表温度影响最大的依次是水体斑块类型面积(CA_W)、建设用地斑块类型所占景观面积比例(PLAND_C)、绿地类型核心斑块占景观面积比(CPLAND_G)、绿地类型相似度均值(SIMI_MN_G)及绿地类型邻近指标均值(PROX_MN_G)。(3)当其他因素不变时,格网内建设用地每增加10%,地表温度上升1.0℃;水体面积每增加10 hm2,地表温度下降0.2℃;绿地核心面积比例每增加10%,可降温1.0℃;相似度均值和邻近度均值每增加0.1,可降温0.09和0.08℃。(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18年08期)

邓志敢,魏昶,李卫峰,李存兄,李兴彬[5](2017)在《富铅熔渣底吹熔炼还原过程热平衡及热场分布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铅精矿经氧化熔炼工艺过程产出的熔融富铅渣的底吹熔池熔炼还原炼铅工艺,讨论了该工艺的特色和创新,在研究富铅熔渣底吹熔池熔炼过程中主要元素和组分在底吹熔池熔炼过程中行为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对熔融富铅渣的底吹熔池熔炼过程的物料平衡和热平衡分析,采用高斯消元法建立了熔融富铅渣的底吹熔池熔炼过程热力学平衡模型,研究了底吹熔炼反应过程中炉内的热场分布规律和热利用情况,探讨了炉内炉顶烟气区域、炉渣波动区域与炉底熔铅区域的熔炼过程特征。(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冶炼部分)》期刊2017年10期)

李彬[6](2017)在《微波消融对囊性病变及囊实性肿瘤热毁损作用及热场分布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模拟原位膀胱癌生长规律建立兔膀胱VX2移植瘤动物模型,探讨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及影像学表现。方法新西兰大白兔共25只,均应用同轴法穿刺置入VX2细胞株接种于兔膀胱,分别于接种术后第2~4周行CT影像学评估肿瘤种植及生长情况,取兔膀胱组织标本行大体解剖及病理学检查,同时观察腹腔淋巴结及肝肺转移情况。结果22只实验兔建模成功,植瘤成功率为88.0%(22/25),第 2、3、4 周瘤体平均长径分别为 1.38±0.20cm、2.30±0.08cm、3.22±0.24cm,且肿瘤体积变化有显着差异(P<0.01)。VX2移植瘤CT表现为膀胱壁局部不规则增厚或肿块突起,呈均匀强化(2周)或环型强化(3、4周),膀胱腔内呈不同程度充盈缺损。肿瘤组织标本形态及其影像学特征基本相符,病理学表现为血管丰富的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呈浸润性生长,3周后瘤体中心出现坏死,3~4周出现肝、肺及腹腔淋巴结转移。结论成功建立了兔膀胱VX2移植瘤模型,基本反应了膀胱癌的发生与发展过程,并适合CT动态观察及实验研究。目的应用兔膀胱及VX2移植瘤膀胱癌模拟囊性病变及囊实性肿瘤,研究设计并构建囊性病变及囊实性肿瘤实验模型。方法制备离体兔正常膀胱及VX2移植瘤膀胱,通过琼脂糖凝胶固定包埋建立囊性病变及囊实性肿瘤模型,以囊性、囊实性及兔膀胱最大横径分标准分为4组,组Ⅰ囊性病变模型(3.0cm)、组Ⅱ囊实性肿瘤模型(3.0cm)、组Ⅲ囊性病变模型(5.0cm)、组Ⅳ囊实性肿瘤模型(5.0cm),平均每组各12只实验兔,制成后分别行CT影像学评估,统计学分析。结果本实验共采用48只实验兔,其中包括24只正常实验兔及24只VX2移植瘤膀胱实验兔,均顺利麻醉成功,共完成48次腹壁切开、输尿管与膀胱颈部结扎及分离操作,平均时间约为22.0±2.7min,顺利完整取出45例(93.75%),其中兔正常膀胱22例(45.83%),VX2移植瘤膀胱23例(47.92%),3例(6.25%)由于操作过程中分离损伤膀胱壁及VX2肿瘤腹壁转移,无法完整取出兔膀胱。本次实验选择浓度为4g/200ml的琼脂糖作为凝胶剂进行可视化固定基的制备,琼脂糖溶液温度在45°C~40° C内作为离体膀胱及VX2移植瘤膀胱置入的理想温度窗,平均每例琼脂糖凝胶包埋固定膀胱时间为45.0±5.2min,凝胶固定基强度及透光度适于模型制作。囊性病变模型CT扫描所示呈等密度影,膀胱壁呈条带状稍高密度影;囊腔内注入对比剂后CT扫描所示囊腔形态规整,边界清晰,其内可见高密度液体影。囊实性肿瘤模型CT扫描所示呈等密度影,膀胱壁及VX2移植瘤呈稍高密度影;囊腔内注入对比剂后CT扫描所示囊腔内可见VX2移植瘤的充盈缺损影,瘤体平均长径为1.65±0.51cm。结论成功建立了囊性病变及囊实性肿瘤实验模型,该模型理化性质稳定,制备过程安全、简单,重复性好,并适合CT影像学评估及实验研究。目的研究微波消融对囊性病变及囊实性肿瘤热毁损作用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并探讨其消融功率、时间参数的对应关系及温度变化规律。方法63例正常实验兔及63例VX2移植瘤膀胱兔均行静脉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切开,取得离体正常兔膀胱及VX2移植瘤膀胱,经琼脂糖凝胶固定包埋后建立成囊性病变及囊实性肿瘤实验模型。根据囊性、囊实性、兔膀胱最大横径及消融情况作为分组标准分为:组Ⅰ、组Ⅵ为无消融对照组,组Ⅱ、组Ⅲ、组Ⅵ、组Ⅴ分别进行瓦控模式(固定功率60W)消融及温控模式(测温点维持70° C)消融实验,每组消融分别持续4min、6min、8min、10min、12min。消融结束后,均分别从琼脂糖凝胶内取出膀胱及VX2移植瘤膀胱行大体解剖及病理学检查,统计学分析。结果完成建立囊性病变模型62例,建立囊实性肿瘤模型62例,2例因膀胱壁损伤漏液及VX2肿瘤腹壁转移导致建模失败。组Ⅰ、组Ⅵ作为消融对照组,未进行消融,镜下可见正常膀胱腔内壁上皮细胞形态及胞内结构完整,固有层、肌层细胞形态、结构完整。组Ⅱ、Ⅲ、Ⅳ、Ⅴ作为囊性病变及囊实性肿瘤消融实验组,消融功率及囊壁温度呈正相关,囊壁均达到有效消融温度(70° C),光镜下显示膀胱壁粘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膀胱壁正常组织结构消失,VX2肿瘤细胞表现为凝固性坏死,核固缩,核碎裂。结论兔正常膀胱及VX2移植瘤膀胱模拟建立的囊性病变及囊实性肿瘤适于热消融实验研究,证明了微波消融热毁损作用对囊性病变及囊实性肿瘤是有效、可行的。目的研究微波热场在均一液性介质中的分布形态及均匀性,探讨微波热能在液性介质中传递的方式。方法通过应用64例正常新西兰兔膀胱模拟在体/离体囊性病变模型,根据囊性模型最大横径(3cm、5cm)及在体/离体状态作为分组标准分为消融实验组及对照组,消融实验组均设定固定功率(40W、60W、80W),消融过程中对囊性模型左侧壁、右侧壁、顶壁、底部及囊腔内液体进行实时测温,同时利用红外热像仪对囊性模型局部及整体的热场形态、分布进行实时动态监测,消融结束后行大体解剖及病理学检查,统计学分析。结果本实验应用微波针对在体/离体囊性模型共完成60例热消融实验,对照组4例未进行消融实验。平均每例热消融实验对5个位点完成25次/例温度测量。在体/离体囊性模型在固定横径条件下,囊壁及囊液温度变化速率与微波功率成呈正相关性。消融过程中相同水平位置的左、右侧囊壁温度相近(P>0.05),其平均温度低于囊顶部及囊腔内囊液测量温度(P>0.05),且均明显高于囊底部温度(P<0.01),各测温点温度值均趋于平衡。在体/离体囊性模型内热场呈区域性分布,高温热场区域范围与消融时间呈相关性,热场均匀且完整覆盖整个囊性模型,囊壁及囊液内各测温点温度值均达有效消融温度(70° C)。光镜下可见对照组显示正常膀胱腔内壁上皮细胞形态及胞内结构完整,固有层、肌层细胞形态、结构完整;消融实验组显示膀胱壁粘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内壁上皮细胞完全脱落,固有层、肌层正常组织结构消失。结论微波热能在液性介质中通过热对流的方式传导,在均一液性介质内微波热场分布形态具有区域性及均匀性,可适于囊性病变消融治疗。(本文来源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期刊2017-05-01)

周雪莹,孙林,韦晶,夹尚丰,田信鹏[7](2016)在《利用Landsat热红外数据研究1985年—2015年北京市冬季热场分布(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北京城市中心区冬季供暖、汽车尾气、工业生产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冬季植被覆盖减少导致地表热惯量降低,致使北京市冬季地表热场与其他季节差异明显。冬季城市热场分布直接影响冬季大气颗粒物等污染物的扩散速度,因此,研究热场分布对了解城市热场在大气颗粒物污染中的贡献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利用MODTRAN大气辐射传输模型计算大气透过率、大气上行辐射与大气下行辐射叁个关键参数,通过构建查找表解算热红外波段辐射传输方程。使用数据模拟的手段评价了该方法的精度,结果表明,当比辐射率和水汽分别在±0.005和±0.6的误差范围内波动时,温度反演的误差分别小于0.348和2.117K,表明该方法可达到较高的反演精度。选择长时间序列Landsat TM、ETM+数据,进行地表温度反演,得到1985年—2015年北京市的地表温度。基于反演的地表温度分析了北京市热场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北京冬季热场分布在空间上可分为四个层次:北京市二环内温度较高、二环到五环内低温环状特征明显、外围郊区温度高以及北京西部的山区温度最低;随着近30年来北京市的快速发展,热场分布在长时间序列中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随着北京城市的不断扩张,环状低温区域也不断扩大,从叁环扩展到六环;城市二环以内热岛效应随时间推移而增强,且分布范围扩大。(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6年11期)

杨雷爱心,李以农,钟银辉[8](2016)在《热场分布下汽车制动器的啸叫倾向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对某种乘用车的制动盘与制动片进行自由模态分析,利用LMS实验平台进行实际测量用以印证有限元模型的精度。随后利用得到的有限元模型在ANSYS FLUENT环境下进行热场分析,得到在指定工况下制动盘与制动片的热分布。最后基于该热载荷对得到的模型进行采用复特征值法的热耦合模态分析,得到了热场分布下的啸叫频率。结果表明,与不考虑热分布的仿真结果对比,仿真的啸叫频率数量有明显减少,这也说明热场分布在汽车制动器啸叫倾向性的研究当中,是不可以忽略的一个部分。(本文来源于《2016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期刊2016-10-26)

阚阳[9](2016)在《射频消融在离体椎体肿瘤模型中的热场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通过制作离体椎体肿瘤模型并在此模型应用Uniblate TM Rita射频消融针进行不同裸露针长及不同设置温度进行射频消融,分析离体椎体肿瘤模型中射频消融的热场分布及椎体后皮质的隔热作用,初步探讨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治疗椎体肿瘤的有效杀伤范围及椎体后皮质对脊髓的热保护作用。研究方法:1、探讨离体椎体肿瘤模型射频消融的热场分布选用10具新鲜的成年猪腰椎体标本,制作离体肿瘤模型,应用Uniblate TM射频单极针从单侧椎弓根进针,分别裸露1cm、2cm针长,对离体肿瘤模型分别于75℃、80℃、85℃、90℃、95℃进行射频消融,每次消融时间为15分钟。在射频消融中心点垂直针道两侧设置测温点,其深度与射频电极针针道平面保持一致。应用多通道温度巡检仪对测温点进行实时测温并记录。测量不同裸露针长、不同设置温度的RFA在离体肿瘤模型中的有效射频消融范围。2、探讨离体肿瘤模型中椎体后皮质的隔热作用选用20具新鲜的成年猪腰椎体标本,随机分为椎体后皮质完整组(完整组)和椎体后皮质破坏组(破坏组),并制作椎体后皮质完整与破坏椎体肿瘤模型,应用Uniblate TM射频单极针从单侧椎弓根进针裸露2cm针长时,对完整与破坏离体肿瘤模型于95℃分别进行射频消融,消融时间为15分钟。应用多通道温度巡检仪对椎体后皮质前后侧进行实时测温并记录。研究结果:1、RFA在离体椎体肿瘤模型中的有效范围:射频电极针裸露1cm时,温度控制在75℃、80℃、85℃、90℃、95℃时RFA在离体椎体肿瘤模型中达到50℃的消融范围半径均未超过5mm,分别为3.80±0.79mm,4.1±0.74 mm,4.3±0.82mm,4.4±0.84 mm,4.5±0.71 mm。射频电极针裸露2cm时,温度控制在75℃、80℃、85℃、90℃、95℃时RFA在离体椎体肿瘤模型中达到50℃的消融范围半径分别为6.4±0.52mm,7.4±0.71mm,8.0±0.67 mm,8.2±0.63 mm,8.3±0.68mm。2、椎体后皮质对RFA的隔热作用:完整组椎体后皮质前侧、后侧温度分别为50.28±4.21℃、38.26±4.47℃,其前后侧温度具有统计学差异(P<0.001);破坏组椎体后皮质前侧、后侧温度为51.07±4.23℃、49.27±3.84℃,其前后侧温度无统计学差异(P=0.16)。结论:1、当Uniblate TMRita射频电极针裸露1cm时,温度控制在75℃、80℃、85℃、90℃、95℃时RFA在离体椎体肿瘤模型中达到50℃的消融范围半径均未超过5mm。2、当Uniblate TMRita射频电极针裸露2cm时,温度控制在75℃、80℃、85℃、90℃、95℃时RFA在离体椎体肿瘤模型中达到50℃的消融范围最大半径为8.3±0.68 mm。3、当Uniblate TMRita射频电极针裸露2cm时,温度为95℃时,完整组椎体后皮质前后侧温度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破坏组椎体后皮质前后侧温度没有统计学差异。(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期刊2016-05-01)

曹霞,刘珈[10](2016)在《微波消融热场分布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波消融在肿瘤治疗中逐渐得到重视,但包括热场分布在内的一些关键技术还有待解决,热场分布是微波消融领域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微波消融区域准确的热场分布与能否达到有效肿瘤杀灭域值温度相关,是保证微波消融疗效的关键。微波消融在热场分布领域存在适形难、温度场模拟及测温不准确等问题,近年在微波天线设计改进、不同微波发射频率及功率和时间组合、温度场模拟、测温技术开发方面取得研究进展改善了热场分布。(本文来源于《医学综述》期刊2016年02期)

热场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芳纶/环氧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电学性能和良好的力学性能被广泛应用制造现代飞行器中的透波结构件。当复合材料被置于电磁场环境中时,电磁能通过介电损耗制热的机理被转化为热能,材料温度显着升高,甚至发生局部热损毁的现象。本文对芳纶/环氧复合材料单向板、层合板在不同的辐射功率下进行了微波热场模拟实验,并对其热平衡温度及热损毁现象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热场与其纤维分布和各向异性关关系密切。同等辐射功率下,单向板的热平衡温度明显高于层合板,且单向板的高温区域呈椭圆形分布而层合板的高温区域趋向于圆形。此外,根据材料热损毁的内部稳固阈值可以确定,芳纶/环氧复合材料的热损毁温度阈值约为20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热场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1].张雪亮.新型高速电主轴轴承-轴芯热场分布规律与实验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

[2].徐香玉,张博明,刘凯,白明,刘大伟.芳纶/环氧复合材料微波热场分布及热损毁特性研究[C].2018年全国固体力学学术会议摘要集(上).2018

[3].刘佳,李薇,黄通毅,黄晓文,姚凤娟.射频消融离体心肌及热场分布的实验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

[4].谢启姣,段吕晗,汪正祥.夏季城市景观格局对热场空间分布的影响——以武汉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8

[5].邓志敢,魏昶,李卫峰,李存兄,李兴彬.富铅熔渣底吹熔炼还原过程热平衡及热场分布规律[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7

[6].李彬.微波消融对囊性病变及囊实性肿瘤热毁损作用及热场分布的实验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7

[7].周雪莹,孙林,韦晶,夹尚丰,田信鹏.利用Landsat热红外数据研究1985年—2015年北京市冬季热场分布(英文)[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6

[8].杨雷爱心,李以农,钟银辉.热场分布下汽车制动器的啸叫倾向性研究[C].2016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2016

[9].阚阳.射频消融在离体椎体肿瘤模型中的热场分布[D].天津医科大学.2016

[10].曹霞,刘珈.微波消融热场分布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6

论文知识图

第10年抽灌面孔压叁维云图光子统计示意图试验冷却装置总体研究思路立式MOCVD反应室的结构简图(a)和简化...盲孔深度为smm时增祸内稳态热场分

标签:;  ;  ;  ;  ;  ;  ;  

热场分布论文_张雪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