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汉族7对遗传性状调查与分析

湖北汉族7对遗传性状调查与分析

论文摘要

为平衡和丰富中国各地区汉族人群的群体遗传学研究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通过调查340名(男170名,女170名)湖北汉族大学生的PTC尝味、卷舌、眼睑、耳垂、前额发际、手指嵌合及拇指类型共7对经典指标,根据Hardy-Weinberg定律计算其基因频率,与其他地区汉族及少数民族遗传性状的隐性性状出现率进行比较并进行聚类分析。研究表明:前额发际和拇指类型在性别间差异明显(χ2=5.30,0.01<P<0.05);湖北汉族"平"的前额发际(76.47%)出现率最高,PTC味盲(9.41%)和拇指外翻(23.53%)的出现率最低;拇指类型有较明显的基因互作关系,另外6对遗传性状之间关系不明显;湖北汉族与黑龙江汉族的遗传距离(0.0998)最近;湖北汉族遗传性状的隐性性状出现率无明显的地理变化。

论文目录

  • 1 对象与方法
  •   1.1 调查对象
  •   1.2 调查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湖北汉族7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及其性别间差异分析
  •   2.2 湖北汉族单基因遗传性状的各项指标相关性分析
  •   2.3 与其他地区汉族遗传性状的隐性性状出现率的比较
  •   2.4 与其他地区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隐性性状聚类分析
  • 3 讨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曾繁荣,王梓州,王娅,夏启鑫,郑康鹏,任家鑫,龚文容,周兰庭,肖娟,翟立红

    关键词: 遗传性状,基因频率,汉族,湖北,人类

    来源: 生物学通报 2019年09期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

    单位: 湖北文理学院,湖北襄阳四中

    基金: 湖北省卫计委面上项目(WJ2017M228),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201810519001),襄阳市科技局项目(2017<,40>,),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T201715)

    分类号: Q987

    页码: 8-11

    总页数: 4

    文件大小: 429K

    下载量: 125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湖北汉族7对遗传性状调查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