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产业报道研究

中国汽车产业报道研究

陈苏[1]2004年在《中国汽车产业报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汽车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汽车产业报道也相应日趋活跃和完善,形成了自身的特点和报道风格。 本文对我国汽车产业报道的发展脉络加以梳理,并对其内容进行归纳。我国汽车产业报道主要分为新车推介报道、汽车市场分析报道、汽车企业个案报道、车展报道四类。本文分别对这四种类型的报道的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新车推介报道图文并重、文采飞扬;市场分析报道突出可读性、注重纵深挖掘;汽车企业个案报道突出竞争观念、彰显理性思维;车展报道变换报道角度、提升服务理念。 现阶段汽车产业报道的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舆论监督有待加强;对于交通、能源、环保等引发问题关注不够、以及汽车文化报道的缺失等等 汽车产业报道在未来发展中,不仅可以在报道内容上加强深度报道的独特性和预测性;在媒体的报道方式上,也可以尝试与其他媒体如网站等的合作方式,以提高其资讯功能。

查军[2]2007年在《汽车网络媒体的报道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人民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曾经被视为是身份和地位象征的汽车产品正日渐成为大众的消费热点。在汽车走进人们日常生活的过程中,大众媒介扮演了多重角色。网络媒体被国际新闻界称为是继报刊、广播、电视叁大传统媒体之后的新兴传媒——“第四媒体”。同传统媒介相比,网络媒体传播手段多样、互动性极强,因而正成为当今世界最为重要的新闻传播载体之一。伴随着互联网用户的增多以及中国汽车工业的进步,汽车网络媒体发展十分迅速。主要表现在不仅媒体的数目日益增多,而且影响力与日俱增。汽车网络媒体是是网络媒体的一个专业细分。它既是汽车生产厂家资讯发布的主要平台,也是受众获取汽车信息的重要渠道,更是汽车消费者进行消费决策的有益参考。汽车网络媒体的报道对中国汽车经济快速、健康、持续地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目前,汽车网络媒体的报道仍然存在不少弊端和问题,这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汽车网络媒体应该更加合理地安排报道内容,以期更好地为广大受众服务,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服务。

KIM, YANG, HYUN[3]2016年在《中韩新能源产业报道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韩两国隔海相望,自1992年建交以来,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相互依存度也与日俱增。当下,随着中韩FTA的签署,中韩两国的经济交流也进入重要的转型时期,贸易重点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在全球化进程中,新能源产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扩散到了世界的各个角落,这与新闻媒体的大力报道和推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此趋势下,中韩两国在新能源领域进行更密切的经济交流,实现经济的成功转型,绝不能忽视新闻报道的作用。因此,本文拟通过对中韩两国的新能源新闻报道的分析和研究,来考察中韩两国新能源报道的现状和趋势,以及两国之间存在的直接或间接的相互影响和关联性。具体研究方法如下: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和文本分析法。内容分析法就是指针对大众媒介所传播的显性内容,做出客观的、有系统的和定量的描述,其目的是分析传播内容所产生的影响力,这是一种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数据分析的方法,而且也是一种系统的、完整的研究方法,分为以下几步:第一,确定研究主题,提出问题:第二,选取样本、分析单位;第叁,进行类目构建;第四,概括、统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本文选择中韩两国代表性的日报、经济报、能源报各一份,即中国的《人民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中国新能源》,韩国的《朝鲜日报》、《每日经济》、《能源经济报》,收集整合从2014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的主要新闻报道。在对其进行阅读和分类之后,筛选出新能源相关的新闻报道,作为本文的分析对象。并从总量分布、篇幅分布、议题分布、来源分布等方面,对两国新能源产业报道进行比较分析,试图从中发现中韩两国在能源政策、能源观念上的差异。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考察中韩两国在新能源报道领域的差异。第一章叙述了中韩两国在新能源领域报道差异的研究目的、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第一节为研究现状,第二节是媒体与新能源产业相关性的讨论。第叁节是消息来源的利用和偏向性相关研究,第四节是理论与方法。第叁章是对文本内容的分析和对分析结果的说明。其中,第一节是中国与韩国的代表性日报(中国是《人民日报》,韩国是《朝鲜日报》)中新能源产业与新能源汽车报道内容的分析;第二节是中韩代表性的经济报纸(中国是《21世纪经济报》,韩国是《每日经济》)上报道的分析,第叁节是两国代表性的能源专业报纸(中国是《中国能源报》,韩国是《能源经济报》)上报道的分析。最后一节是分析结果的综合分析,包括本研究的意义、局限性以及未来研究的方向。智能电网产业不仅是现代生活所必需的产业,更是未来发展必需的产业。我们生存所需要的干净空气、能源、经济活动都包含在内。如果说,传统工业不重视环境,不断排出废弃物,一味追求经济发展的话,那么我们现在和未来的课题就是发展无污染、集约的新能源产业。以往对中韩两国报道的比较研究较少,提及新能源者更是罕见,本研究通过对两国新能源报道的分析,展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图景,试图洞察未来能源政策的动向,并为新能源新闻报道提供改进策略。

张鹏鹏[4]2010年在《我国汽车文化传播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国内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变化,汽车走进普通百姓家庭。汽车产业的发展丰富了汽车文化的内涵,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呼唤汽车文化的健康传播。作为河南主流媒体的《大河报》适时开办了《大河报·大河车城》周刊,以专业的视角、灵活多变的形式肩负起河南汽车文化传播的重任,并且在构建传播汽车文化上积累了经验。以其为例,来探讨媒介在构建和传播汽车文化中的作用,研究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对策,给《大河报》的下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同时也将丰富我们当前汽车文化问题的研究。主体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汽车文化兴起的社会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平稳快速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国民消费结构发生了变化,汽车走到寻常百姓家,汽车工业的发展丰富了汽车文化的内涵,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呼唤汽车文化的传播。第二部分,汽车文化传播现状分析。汽车文化的内涵是,人类在汽车发明、设计、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被称为汽车文化。随着汽车文化内涵的丰富,各种传媒也都竞相关注。各种汽车杂志纷纷问世,如《汽车译丛》《汽车之友》、《汽车导报》等;汽车专业报纸有《中国汽车报》、《都市汽车报》等,其他许多报纸开辟了有关汽车的专栏;网站有《汽车之家》、《易车网》、《车168网》等,电视台、广播电台也纷纷举办汽车专题报道。汽车文化的传播正逐步走向大众生活。第叁部分,《大河报·大河车城》解读。河南经济的腾飞,汽车保有量与日俱增,人们生活水平快速提高,消费者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人们的需求不断增多,汽车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大河车城》及时出现了,《大河车城》从“聚焦”、“关注”、“交通”、“市场”、“活动”、“观潮”等全方位出击,本着为社会服务,为汽车爱好者和汽车消费者服务的办报理念,准确把握受众消费心理,体现出大众媒介的监测功能、娱乐功能、协调监督功能,有意识、有目的地引领社会消费,构建文明、健康、和谐的汽车文化。在内容安排上,注重发挥舆论监督,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灵活运用评论,搞好深化报道,合理安排广告。在版面栏目设置上,突出“车城市场”、“车城交通”、“车城服务”等版块,强调“车城观潮”和“车城聚焦”的内容介绍,追求版面色彩的和谐搭配和版面样式的新颖独特。在传播效果分析上,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在郑州、开封、洛阳叁个地市对600名受众作了问卷调查。其结果是《大河车城》基本上很好地把握了媒体报道的尺度,承担起了媒体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起到了相应的监督作用;通过提供各方面的汽车信息和交通信息,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需要,凸现了现代媒介的服务意识;尽最大可能地让受众参与到媒介报道中来,满足了受众的参与需要;和谐搭配的版面元素,图文并茂增强了表现力。这些都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第四部分,汽车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存在的问题:在传播内容方面,报纸版面和栏目的设置不够稳定,从而影响了受众的阅读效果。在传播形式上过于注重商业推广,忽视了文化内涵的传播。在传播手段上,单向传播色彩过重,缺失了互动传播。相应对策:汽车文化正在逐步走向大众,提升汽车文化传媒的传播素质,增强传媒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文化内涵培养,是汽车文化传播的当务之急。作为汽车文化传播主体的媒介,要强化策划意识,主动议程设置,并善于运用多媒体手段,建构汽车文化传播互动平台,真心诚意的为广大受众服务。同时,要发挥媒体守望社会、监测环境的功能,高扬人文主义旗帜,加强舆论监督,为汽车文化的健康发展鼓与呼,让现代文明撒播人间。

奕锴韬[5]2016年在《汽车类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战略转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社会,以微信、网站和微博为主的互联网新媒体逐渐成为人们获取资讯的热门媒体,与过去的传统媒体比较而言,新媒体具有传播速度快、与受众的互动性强等特点。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报刊等传统媒体,而汽车类媒体,作为传统媒体的一员,也受到了这些新媒体的冲击。由于传统汽车类媒体在内容方面专业性很强、有固定的读者群体,使其受到新媒体的的影响还不明显,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为了新媒体带来的挑战,传统汽车类媒体仍然需要积极制定相应的经营发展策略。本文通过分析和研究汽车类媒体的经营历程和经营策略,确定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相互关系。此外,剖析了传统汽车类媒体所处的宏观和微观环境,列出了出传统汽车类媒体的优缺点,并研究了传统汽车类媒体如何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进行战略转型,结合传统汽车类媒体的长处,给出未来发展的策略和可操作的建议,借此希望能对传统媒体,尤其是传统汽车类媒体的发展、进步提供理论和现实的参考。本文选择《汽车之友》杂志进行分析,主要是因为其在传统媒体中创新性较大,文章比较了战略转型前后的经营效果,研究战略转型对提高传统汽车类媒体的综合竞争力、完善经营模式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提出具有借鉴意义的经营创新方式和经营模式,并分析了其中一些经营创新过程中的问题。因此,笔者认为,以汽车类媒体为代表的众多传统媒体在未来的发展中,仍将是企业传播的重要途径,其专业地位与作用不容忽视,结合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传统媒体应该积极转变自身思想和经营体系,通过与新媒体之间的取长补短,实现不同媒体之间的结合和并达到战略转型的目的,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王彦歌[6]2007年在《中国汽车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产业集聚是工业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汽车产业是我国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越来越深入的影响着全球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因此,对中国汽车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无疑对发展我国的汽车产业,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取规范与实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中国汽车产业集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人力要素、资产要素、企业规模、运输成本、政府,以及基期产业水平,并据此确定了本文产业集聚分析的相关指标。结合中国具体的经济背景和条件,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的集聚现状和汽车产业集聚的各个影响因素的状况,并指出了中国汽车产业集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了我国汽车产业29个省份2000年-2004年汽车产业的数据作为样本,利用这些省市地区各个评价指标的指标值,建立汽车产业集聚影响因素的Panel Data模型,对我国汽车产业集聚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检验产业集聚的各个影响因素对产业集聚的作用程度。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指出了影响我国汽车产业集聚的决定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章宇光[7]2010年在《中国汽车杂志成长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选择了汽车杂志这一行业期刊为研究对象,从系统论的视角在社会系统语境内考察汽车媒体,运用帕森斯社会系统理论中的AGIL分析框架建立汽车媒介生态系统,并通过这个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分析汽车媒体、汽车厂商、政府及受众的互动关系。同时结合系统论中的层次论、整体论等,研究以汽车杂志为代表的汽车媒体作为系统中的主体地位和其他个体的互动博弈关系。着重从系统论角度探讨了汽车杂志在汽车媒体系统内与其他汽车媒体的相互融合,共生共赢,尤其分析了在媒介融合语境下汽车杂志如何通过数字化这个平台实现自身发展。最后对汽车杂志为代表的行业消费类杂志的受众策略提出了新的观点。帕森斯的AGIL理论是一个抽象的不断发展的理论形态,可以应用在各种系统中。汽车媒介生态系统中的适应、目标达成、整合及维模功能通过汽车媒体、政府、汽车厂商及受众的互动关系一一体现。作为一个系统,汽车媒介生态系统同样具有整体性、自组织性、开放性及目的性等各种特性,并在互相博弈的进程中推动整个汽车行业的发展。以汽车媒体为主体所产生的与受众、政府及汽车厂商的互动关系及汽车媒体如何通过信息平台功能平衡好与系统内其他叁者的关系,促进系统的健康发展,无疑是我们研究的重点。而汽车杂志作为汽车媒体系统内的一个主体,与诸如电视、报纸等其他传统媒体存在很大的不同,在汽车媒体系统受到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强烈冲击形势下,汽车杂志必须通过整合和维模功能在媒介融合语境下以数字化发展的方式实现与其他媒体的共生共赢。最后,基于分众传播营销模式下受众需求满足而提出的“分众中的大众”受众策略更是为汽车杂志等行业消费类杂志的经营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本文从系统论的研究视角运用了社会系统的研究方法,访问了大量汽车传媒业的专家,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对汽车杂志在汽车生态系统中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及佐证。选取了中国汽车杂志中发行量最大、时间最长的《汽车之友》从1986到2008年间等距抽样共132本杂志进行报道内容和广告分析,同时选取了《汽车导购》、《车王》、《汽车测试报告》、等叁本不同定位的汽车杂志从2004到2008每年一本共15本杂志进行广告分析,以验证《汽车之友》杂志1994-2008每年一本共15本杂志的研究分析。可以说是国内目前抽样时间最长,数量最多的汽车杂志实证研究之一,也希望籍此能够帮助中国汽车杂志行业看清面临的挑战和机会,研究如何开展数字化发展,运用新的行业消费类杂志受众策略以提升汽车杂志内容报道及广告经营能力,促进汽车媒介生态系统的良性健康发展,推动我国汽车工业再上新的台阶。

杨禹[8]2001年在《写车叁难——关于汽车报道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如果把汽车产业报道看作是经济新闻报道领域中独特的一枝,那么正是其产业自身的发展,带来了特殊的魅力与难度。现在越来越多的媒体把汽车报道当作竞争中的一个有力拳头,寄托的希望很大,所以知难而进的勇气也很大。 就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新车型一样,更多的汽车产业报道的新形式也正在接二连叁地“下线”。从搞汽车专版到办汽车周刊,从汽车专题到“汽车之夜”,等等,读者、观众的兴趣和广告客户的踊跃,构成了汽车报道被不

佚名[9]2004年在《2002-2005中国汽车电子冲规模》文中提出买车时你最关注什么? 价格、可操控性、安全性、舒适度…… 所有你关心的问题,都将与科技联系得越来越紧密,而汽车电子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汽车科技。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国家在大力扶持汽车电子。2002:同比增长率达到38.5% 2002年中国汽车产业出现了迅猛发展,全年汽车产量达到325万辆,同比增长率达到38.5%。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汽车电子产品在汽车上的应用比例越来越大,

耿嫣悦[10]2011年在《当代中国汽车类杂志的发展路径与对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选择中国汽车杂志传媒发展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汽车产业发展与汽车类杂志媒体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首先分析了传媒和汽车媒体业研究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认为汽车类杂志和媒体的发展离不开汽车产业的支持和配套,反过来汽车类杂志和媒体又促进了汽车业的生产、消费和创新发展。为此,论文在进一步分析了中国汽车类媒体,尤其是汽车类杂志研究的现状以后,从媒体产业化发展的路径和视角,深入分析了当前国内外汽车类杂志的发展现状以及经验,同时以《汽车之友》杂志为个案,对汽车类杂志发展的宏观背景、市场效应、经营模式等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论述,通过分析可以较为清楚地看到目前我国汽车杂志市场发展的基本状况、发展规律和特点以及汽车杂志产业化发展的趋势和路径选择。中国汽车产业发展与汽车类杂志发展互为推动,相互作用,相互依赖。国内外汽车类杂志和传媒产业发展的经验表明,从单一的传媒形态发展到传媒产业,特别是从汽车杂志向传媒产业化发展转型,市场化机制以及广告业的兴起是一个关键。汽车类杂志和传媒从一开是具有产品信息传播功能的产业媒体,通过与产业广告联姻,其自身发展既具有媒体宣传和广告的特点,又具有令消费者感兴趣(因车而感兴趣)的动力作用下,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市场属性的传媒产业,这个产业有企业、有一定的市场群体和对象,因此也就富有了经济的含义和市场的意义。本文分析认为,汽车类杂志和媒体因汽车而兴起,又因市场而成为一个新的媒体产业,这样的产业既具有媒体的特点,又具有产业的属性。目前我国汽车类杂志存在的主要问题即规模偏小、市场细分不够、竞争力不强、市场特色不明显以及管理体制机制不适应市场化和产业化等发展瓶颈,正是这些问题和瓶颈的存在,制约了中国汽车类杂志和媒体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也决定了我国汽车类杂志业发展受到各方面的限制。我国汽车类杂志发展的政策必须要有新的突破口,这就是需要以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主线,实现汽车类杂志的发展路径:即、规模化发展、市场化发展和国际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中国汽车产业报道研究[D]. 陈苏. 南京师范大学. 2004

[2]. 汽车网络媒体的报道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 查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07

[3]. 中韩新能源产业报道比较研究[D]. KIM, YANG, HYUN. 山东大学. 2016

[4]. 我国汽车文化传播研究[D]. 张鹏鹏. 河南大学. 2010

[5]. 汽车类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的战略转型[D]. 奕锴韬. 上海师范大学. 2016

[6]. 中国汽车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研究[D]. 王彦歌. 湖南大学. 2007

[7]. 中国汽车杂志成长研究[D]. 章宇光. 复旦大学. 2010

[8]. 写车叁难——关于汽车报道的思考[J]. 杨禹. 中国记者. 2001

[9]. 2002-2005中国汽车电子冲规模[J]. 佚名. 信息产业报道. 2004

[10]. 当代中国汽车类杂志的发展路径与对策分析[D]. 耿嫣悦.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1

标签:;  ;  ;  ;  ;  ;  ;  ;  ;  ;  ;  ;  

中国汽车产业报道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