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板的电子病历论文_王浩,俞东青,张兴平,高云,魏戌

导读:本文包含了基于模板的电子病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病历,电子,模板,质量,病案,安徽,关节炎。

基于模板的电子病历论文文献综述

王浩,俞东青,张兴平,高云,魏戌[1](2019)在《基于真实世界的膝骨性关节炎门诊结构化电子病历模板设计与制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基于临床科研共享系统的膝骨性关节炎证候规律与风险预测模型研究"的研究成果为基础,设计并制作结构化电子病历模板以同时满足真实世界临床与科学研究的迫切需求,更好的为临床、科研服务。方法:回顾性调研本院膝骨性关节炎住院病历(包括传统病历152例,电子病历196例),分析病历结构,规范临床术语并确定病历信息采集点,通过专家论证、调查问卷的方式精炼采集点;运用共享系统电子病历模板设计器,设计并制作膝骨性关节炎门诊结构化电子病历模板。结果:完成共享系统膝骨性关节炎采集节点设计126个,基本元素建设75个,复合元素建设12个,门诊电子病历模板1个,共录入门诊病历608份。结论:运用中医医疗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能够设计、制作并优化膝骨性关节炎门诊结构化电子病历模板,使用该模板采集的病历可同时满足中医临床和科研需要。(本文来源于《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期刊2019年05期)

彭建辉[2](2019)在《电子病历模板控制对病案质量管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通过对电子病历模板的控制提高病案质量。方法选取某综合性医院200名曾经书写过纸质病历且目前正在使用电子病历的临床医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电子病历模板质量控制对病案质量的影响及进一步完善病历模板的方法。结果受访者对病历模板的总了解程度为77.5%,电子病历系统实施后纸质病案5日回收率、ICD-10编码正确率较实施前有明显提升,纸质病案签收时间、病案首页录入时间、借阅病案时间以及病案复印较实施前有明显缩短,实施后临床医师对电子病历系统的满意度评价较实施前有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访者就病历模板对病案质量的影响、对临床科研工作的影响、对医疗质量的监控作用等方面满意度评价分别为94%、99%、97.5%。结论规范的电子病历模板可有效改善病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但在临床实际使用过程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亟待完善。(本文来源于《中国病案》期刊2019年05期)

曲虹,张华丽,全平[3](2015)在《专业性和规范化控制电子病历疾病模板提高病历质量的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专业性和规范化控制电子病历疾病模板在提高病历质量方面的价值与作用。方法选取某综合型医院的临床医生60人作为此次实验研究的对象,探讨使用疾病模板在提高工作效率、医学科研水平以及改善病历质量等的作用与价值。结果 92.21%的医生认为电子病历模板的使用,有效减少了病历的书写时间。结论专业性规范化控制电子病历疾病模板在提高病历质量方面具有价值与作用,有效地提高了医生工作效率。(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期刊2015年21期)

王家艳,曹克刚,董兴鲁[4](2015)在《基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的中风病电子病历模板使用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从临床医生角度,以中风病为例,阐述中医单病种电子病历模板临床应用状况。对结构化数据、智能化数据管理及数据的提取应用等方面提出临床需求,指出中医单病种电子病历模版构建需要注意的问题和解决的难点,为进一步的技术更新及系统完善提供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医药导报》期刊2015年16期)

郭仲华[5](2015)在《莫让电子病历模板影响中医病历质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医电子病历模板目前尚无全国统一模板,各地多是用由非医学专业电子公司制作的软件系统,标准五花八门,随意性大,按此模板书写的电子病历,风格迥异,不同程度地影响了中医病历质量及医疗质量 电子病历模板本应方便医生及时、规范、快捷地书写病历,但如果模板(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药报》期刊2015-04-01)

鲍萍[6](2014)在《安徽省立医院积极推进新版电子病历模板化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推进新版电子病历专科模板构建工作,安徽省立医院举行新版电子病历高级客户培训会,会议由医务处申主任主持,共计34个临床科室电子病历高级客户及院电子病历项目组成员参与培训。申主任首先强调模板制作的重要意义,并就开展全院电子病历模板构建工作进行部署。软件公司工程师详细介绍新版电子病历使用操作特点、病历模板制作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本文来源于《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6期)

韩强[7](2014)在《电子病历模板的设计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子病历是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病历系统构建的基础是电子病历模板,而大量创新性电子病历模板又将电子病历系统提高到崭新的高度,因此电子病历模板的设计与应用是电子病历系统建设成败的关键。本文初步探讨电子病历模板的构建及其功能扩展后的应用,明确其设计实施方案为医生确立示范病历,软件公司进行分析,双方配合完成电子病历模板制作与优化,应用过程中实现其功能性扩展,其结果总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规范构建电子病历模板,研发实施运行其扩展功能,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本文来源于《中国病案》期刊2014年02期)

朱宏勋[8](2014)在《临床教学中应用电子病历模板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结合作者在临床带教过程中应用模板化电子病历的体会,以及相关文献,总结了临床教学中使用电子病历模板出现的问题:导致学生产生惰性,病历缺少个性特点,病历内容的堆砌、自相矛盾,学生临床基本功减弱。文中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教师责任心与带教水平,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了解这些问题及对策将有利于临床教学的改进。(本文来源于《中国病案》期刊2014年02期)

杨飞[9](2014)在《一种电子病历报告模板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字化医疗和医疗信息化是现今医疗卫生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在传统的医疗机构中,病历中的医疗信息往往是分散的、不精确的,这就导致了信息利用率低下,医疗隐患较高,而电子病历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针对电子病历的特殊性,并考虑到电子病历通过报告模板对病历进行结构化编辑和数字化载入等功能,实现了一个操作简单,结构严谨的报告模板编辑系统,有效的提高了医疗信息的利用率和临床人员的工作效率。鉴于当前市面上其他商业化的电子病历编辑系统的优缺点,设计出一个以富客户端平台JavaFX2为开发环境的报告模板编辑系统,将原本复杂的模板编辑过程简化成操作简便的界面设计过程。按照软件工程方法,首先通过对系统的需求进行分析,提出了以模板样式、模板布局和模板节点叁层结构的方式实现模板编辑系统的设计思路。然后通过JavaFX2的控件的重构,实现了可复用的数据元控件,并建立模板数据模型,将病历报告和病历模板的生成和编辑功能紧密结合,实现了从可编辑的模板到不可编辑的报告的转化。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报告管理和报告设置等功能,实现了报告的读取、存储和打印。在开发过程中,通过模板数据模型的构建,增强了代码的可复用性,提高了开发效率。同时,系统的使用方式简单易学,即方便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和管理,又提升了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4-01-01)

韩强[10](2013)在《医院电子病历模板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医院重要组成部分,电子病历(Electronic Medical Record,简称EMR)也称基于计算机的病人记录(CPR,Computer-Base Patient Record),它的使用已成为一种趋势。电子病历不仅仅是对病人医疗信息综合性的集成,更重要的是其具有可再利用性,可成为教学、科学研究的资料。与传统纸病历相比,电子病历具有安全可靠,存储、查阅方便,时效性强等优点。伴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电子病历已经成为临床的迫切需要,这个发展趋势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中也是必然的。电子病历技术涉及面非常广泛,系统构造复杂。其中电子病历模板是电子病历中最重要的信息标准,文章介绍了电子病历及其特点,并对电子病历中模板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二届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3-10-01)

基于模板的电子病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索通过对电子病历模板的控制提高病案质量。方法选取某综合性医院200名曾经书写过纸质病历且目前正在使用电子病历的临床医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电子病历模板质量控制对病案质量的影响及进一步完善病历模板的方法。结果受访者对病历模板的总了解程度为77.5%,电子病历系统实施后纸质病案5日回收率、ICD-10编码正确率较实施前有明显提升,纸质病案签收时间、病案首页录入时间、借阅病案时间以及病案复印较实施前有明显缩短,实施后临床医师对电子病历系统的满意度评价较实施前有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访者就病历模板对病案质量的影响、对临床科研工作的影响、对医疗质量的监控作用等方面满意度评价分别为94%、99%、97.5%。结论规范的电子病历模板可有效改善病历质量,提高工作效率,但在临床实际使用过程仍存在一定局限性,亟待完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基于模板的电子病历论文参考文献

[1].王浩,俞东青,张兴平,高云,魏戌.基于真实世界的膝骨性关节炎门诊结构化电子病历模板设计与制作[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19

[2].彭建辉.电子病历模板控制对病案质量管理的影响[J].中国病案.2019

[3].曲虹,张华丽,全平.专业性和规范化控制电子病历疾病模板提高病历质量的探索[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

[4].王家艳,曹克刚,董兴鲁.基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的中风病电子病历模板使用体会[J].中医药导报.2015

[5].郭仲华.莫让电子病历模板影响中医病历质量[N].中国中医药报.2015

[6].鲍萍.安徽省立医院积极推进新版电子病历模板化建设[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7].韩强.电子病历模板的设计应用[J].中国病案.2014

[8].朱宏勋.临床教学中应用电子病历模板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病案.2014

[9].杨飞.一种电子病历报告模板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4

[10].韩强.医院电子病历模板的应用[C].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二十二届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

论文知识图

一6就是根据模用户自定义模板界面一6模板翻译器翻译的录入界而模板一智能合约功能分解3*4文档组合实现巧gure3-...

标签:;  ;  ;  ;  ;  ;  ;  

基于模板的电子病历论文_王浩,俞东青,张兴平,高云,魏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