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族论文_秦晓渝,欧阳伟刚,崔志疆

导读:本文包含了新疆维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维族,汉族,维吾尔族,基因,多态性,新疆,布依。

新疆维族论文文献综述

秦晓渝,欧阳伟刚,崔志疆[1](2019)在《新疆2488例汉族和维族十二指肠溃疡内镜资料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新疆地区汉族和维族近6年的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性别、年龄、季节、病变部位和并发症等疾病特点,研究两民族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趋势,为不同民族十二指肠溃疡防治工作的侧重点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8年12月在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就诊并确诊为十二指肠溃疡的汉族和维族患者2 488例。其中,汉族2 266例,维族222例,各类数据使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汉、维族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汉族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呈下降趋势,降幅35.48%,而维族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呈现下降后又回升态势,两民族幽门螺杆菌(Hp)检出率和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趋势相符。两民族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较高的年龄段均为26~35岁,46~55岁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占比均最高,维族此年龄段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高于汉族(P <0.05)。2 488例中,56岁以上汉族十二指肠溃疡占比高于维族(P <0.01)。汉族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冬季最高,维族则是在春季,其春季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和发病占比均高于汉族(P <0.01,P <0.05)。两民族患者性别、十二指肠溃疡发病部位、并发症和多发溃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复合溃疡率比维族高(P <0.05)。结论两民族2013年1月-2018年12月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人数呈上升趋势,汉族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持续降低,而维族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已回升到较高水平,维族Hp检出率高于汉族。维族应比汉族在更年轻时、而汉族56岁以后应比维族更容易发生十二指肠溃疡。汉族在冬季、维族在春季十二指肠溃疡发病率最高。汉族复合溃疡率比维族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内镜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王燕[2](2018)在《新疆喀什贫困地区维族妇女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对维吾尔族农村低收入妇女子宫颈癌筛查及流行病学调查,探讨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尤其是肥胖(包括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烟雾与当地妇女罹患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此外,由于农村维吾尔族妇女肥胖高发,本研究也探讨农村地区肥胖筛查的简易指标和适宜技术。方法:(1)我们在两个新疆喀什低收入维吾尔地区对超过5000名已婚妇女进行了先后两次的子宫颈癌筛查项目,内容包括知情同意、质量控制、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妇科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子宫颈癌防治知识普及,建立筛查人群信息数据库,信息不全者通过电话或写信的方式与相应筛查者进行联系。(2)建立血样标本库,及超过100人份的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组织标本库(包括子宫颈癌和癌前病变CIN患者的活检组织)。(3)数据库的录入、检查、核对及校正采用EpiData3.1统计软件完成;相关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方法为Logistic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法、非参数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ROC曲线。结果:(1)由于第二次流行病学调查的筛查项目更为齐全,因而我们将此数据纳入分析。此次筛查由2824名20-64岁已婚妇女参加,88%的妇女人均日收入不超过1美元,共2577例研究对象的各项数据完整,且未报告罹患其它慢性疾病。其中,正常例数248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级患者为51例,CIN2级患者为21例,CIN3级患者为12例,子宫颈癌患者为7例;由于癌前病变CIN2/3级为中、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为提高统计学效力,我们将CIN2/3级和子宫颈癌患者合并用于同非患病人群相对比的分析中。(2)Logistic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CIN2/3级危险因素为:做饭时烟雾较大[有时呛人(P=0.003,OR=4.942)]、烹饪每顿饭时间>2小时(P=0.004,OR=50.941)、腰围≥85cm(P=0.026,OR=2.360)、尖锐湿疣(P=0.015,OR=27.755)、吸烟(P<0.001,OR=38.539)、已婚(P=0.009,OR=4.438)、月经周期异常[<21天或>35天(P<0.001,OR=10.191)]、性伴侣数≥2(P=0.015,OR=2.358)、服用避孕药(P=0.025,OR=2.459)、人均年收入≤3000元(P=0.020,OR=2.336)及初次分娩年龄<21岁(P=0.040,OR=5.780)。(3)通过研究筛查人群的肥胖状况我们得出:筛查人群的体质指数BMI为(24.8±3.7)kg/m~2,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31.9%和18.5%,分别比汉族妇女的超重率(22.8%)和肥胖率(7.1%)更高(P<0.05);BMI、臀围、腰围、腰围身高比、腰臀比、年龄之间的两两比较均呈正相关,其中臀围与BMI的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r=0.82);臀围预测肥胖的AUC和YI值分别高达0.953和0.813,均高于其它的预测指标,筛查肥胖的切点值:臀围>101.5cm。结论:(1)低收入地区维吾尔族妇女的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危险因素为:做饭时烟雾大(有时呛人)、每顿饭烹饪时间久、腹型肥胖、尖锐湿疣、吸烟、已婚、异常月经周期、性伴侣数多、服用避孕药、人均年收入低及头胎年龄小。本研究首次描述了新疆农村地区低收入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与烹饪烟雾、腰围和疣的存在有关,这些研究结果对当地子宫颈癌预防性公共卫生决策具有指导性价值。(2)低收入地区维吾尔族妇女肥胖率很高。臀围、腰围以及腰围身高比均具有较好的肥胖初筛价值,其中臀围用于初筛肥胖和超重时效果最佳(AUC和YI值均最大)。(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期刊2018-06-01)

刘佳林,赵春萍,张嘉宇,韩祥祯,葛树鹏[3](2018)在《WNT10A基因rs1017799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在新疆地区维族和汉族人群中的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和汉族人群中WNT10A基因rs1017799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以新疆乌鲁木齐地区154例汉族个体及新疆喀什地区134例维吾尔族个体为研究对象,采用棉拭子法获取颊黏膜脱落的上皮细胞,用专用试剂盒提取DNA并检测,利用PCR(酶合聚链反应)技术扩增合格样品中含有的相应SNP的序列片段,基因测序后,结合软件进行基因分型。采用SPSS 23.0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人群中WNT10A基因rs10177996位点CC、CT和TT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21%、30.60%和61.19%,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C=23.51%,T=76.49%。新疆乌鲁木齐地区汉族人群中WNT10A基因rs10177996位点CC、CT和TT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9.74%、43.51%和46.75%,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C=31.49%,T=68.51%。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人群与新疆乌鲁木齐地区汉族人群相比,TT型基因型频率分布高,CC型分布低,差异具有显着性(P=0.046)。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人群与欧洲人群相比,维吾尔族人群中SNP位点的TT型基因型频率分布低,CC型分布高,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0)。新疆乌鲁木齐地区汉族人群与欧洲人群相比,TT型基因型频率分布低,CC型分布高,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在上述3种人群中,关于C/T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新疆乌鲁木齐地区汉族人群与欧洲人群相比,C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高,T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低,差异具有显着性(P=0.033)。但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人群与新疆乌鲁木齐地区汉族人群比较,以及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人群与欧洲人群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新疆乌鲁木齐地区汉族人群和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人群不同性别间也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在新疆乌鲁木齐地区汉族人群、新疆喀什地区维吾尔族人群以及已报道的欧洲人群中,WNT10A基因rs1017799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布特征各不相同。(本文来源于《上海口腔医学》期刊2018年02期)

罗亚萍[4](2018)在《新疆汉、维族心外膜脂肪厚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两个民族之间心外膜脂肪厚度,对早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并探讨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病例87例(汉族60例,维族27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超声检查结果,将其分成冠心病组及非冠心病组。保证两个组的数据上,有关年龄、性别、民族上的计算中表明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通过测量两个民族的之间的心外膜脂肪厚度,发现两者之间差异,并明确能否作为冠心病危险分层和预后分析的指标。通过整合两组冠脉造影的结果并记录、心脏超声测定心外膜脂肪厚度数值、实验室检测指标和一般资料的采集,在数据齐全的条件下,进方可行统计学分析及计算。结果:冠心病组心外膜脂肪厚度明显高于非冠心病组(8.26±1.14mm vs.5.68±1.28mm,p﹤0.01)。心外膜脂肪厚度与冠心病危险因素体重指数、民族、年龄呈正相关(r=0.655,r=0.392,r=0.496,p﹤0.05)。结论:心外膜脂肪可作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预测指标,不同民族之间心外膜脂肪厚度是存在差异的,随着心外膜脂肪厚度的增加,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硬化的发生,可出现冠脉狭窄程度的增加。(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期刊2018-03-01)

王菲[5](2018)在《ADAM33基因S1、S2位点与新疆维族慢阻肺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维吾尔族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与ADAM33基因S1、S2位点多态性间相关性。方法: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人群中取慢阻肺患者100例,健康对照组140例。由其外周血标本提取DNA,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ADAM33基因S1、S2位点多态性。结果:此次研究,就诊的患者以B、C组患者为居多,占35%、28%。其特点为低分险、症状多或高风险、症状少。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ADAM33基因S1位点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有显着差异(?~2为11.410、11.550,(49)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S1位点(CT+TT)基因型相对于(CC)基因型可能为慢阻肺发病的保护性遗传因素[OR值及95%CI分别为0.116(0.023-0.590)]。S2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0.05)。S1、S2位点与慢阻肺严重程度无关((49)>0.05)。对S1、S2位点进行单体型分析,其单体型与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人群慢阻肺发生无关联((49)>0.05)。在慢阻肺组中,S1位点SNPs与慢阻肺患者肺功能的FEV1/FVC、FEV1/预计值不相关((49)>0.05)。结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人群中ADAM33基因S1位点与慢阻肺易感性有关。(本文来源于《新疆医科大学》期刊2018-03-01)

王小霞[6](2018)在《从居住环境透视新疆游牧维族的发展——以达里雅布依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在实地调查和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概说达里雅布依人的居住环境,分析他们发展中面临的环境问题,讨论新疆游牧维族的发展前景,并提出达里雅布依传统文化值得保护和抢救的重要性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博览》期刊2018年01期)

李海涛[7](2017)在《TGF-β与IL-1β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地区汉族、维族人群OA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索并分析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TGF-β1)与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1beta,IL-1β)基因中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原发性膝骨性关节炎(primary knee osteoarthritis,PKOA)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利用现况调查的基本方法,对新疆地区汉族、维族中老年人群OA的患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根据患者的症状及放射线改变的证据筛选出患有OA的患者及健康体检人群分别列入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检测所有被研究者的TGF-β1-509C/T位点、-1348C/T位点以及IL-1β-511C/T位点的基因型,并对检测出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将扩增结果送入北京六合华大基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基因测序,得出TGF-β1、IL-1β的基因多态性与0A的关系。结果1.在对照组及OA组TGF-β1-509C/T、-1348C/T位点以及IL-1β-511C/T位点均检测出T、C两种等位基因,其有叁种组合基因型:TT型、CT型、CC型。2.转化生长因子β1-1348C/T位点中汉族关节炎组CC、CT、TT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9、74、36,对照组中CC、CT、TT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73、134、37,并进行卡方检验,汉族关节炎与汉族对照组之间的χ2=14.986、检验统计量P=0.001;关节炎组等位基因C、T分别为112(0.43)、146(0.57),对照组等位基因分别为280(0.57)、208(0.43),OR为0.57,95%CI为(0.420~0.773)。3.白细胞介素1β-511C/T位点中维族关节炎组CC、CT、TT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5、27、30,对照组中CC、CT、TT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36、123、63,并进行卡方检验,汉族关节炎与汉族对照组之间的χ2=7.119、检验统计量P=0.028;维族关节炎组等位基因C、T分别为57(0.40)、87(0.60),维族对照组等位基因分别为195(0.44)、249(0.56),OR为0.837,95%CI为(0.570~1.227)。结论IL-1β-511C/T位点的TT基因型与维族关节炎的发生具有较高的相关性;TGF-β1-1348C/T位点的TT基因型与汉族关节炎的发生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石河子大学》期刊2017-06-01)

于杰影[8](2016)在《新疆维族传统木模印花布艺术特征及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新疆位居“丝绸之路的咽喉之地”,受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其民间手工艺丰富多样又充满异域特色。新疆维族传统木模印花布是新疆具有代表性的民间手工艺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最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凸版手工印染产品,它因其独具一格的手工印染技艺被文化部在2006年列入了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装饰纹样朴素而典雅、充满边塞异域之灵性,同时也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与文化之美。本文从新疆维族传统木模印花布的历史渊源着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与简单介绍,如文化因素方面的“丝绸之路”、宗教信仰方面、地理位置环境方面等。新疆维族传统木模印花布制作工艺与艺术特征是课题研究的重点,其艺术特征为现代服饰设计的创新应用提供了丰富的灵感素材。首先,通过对各大图书馆有关书籍及藏馆数据库、相关参考文献数据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然后结合实物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了新疆维族传统木模印花布的起源,总结了其制作工艺的流程、木模制作的方法、颜料制作的方法及印花工艺风格。其次,重点介绍了新疆维族传统木模印花布的艺术特征,包括丰富的纹样题材、造型特点、构图构思、寓意内涵等以及色彩分析、审美特征和用途等。其中对具有代表性的纹样题材都进行了绘制。再次,将新疆维族传统木模印花布与印度伯格鲁木模印花布进行比较,通过对二者制作过程、艺术特征等方面的比较,发现二者在制作工艺、使用工具与材料、纹样题材与寓意以及纹样的风格造型等方面的异同,从而能够对新疆维族传统木模印花布的典型与独特特征更加了解。最后,通过分析新疆维族传统木模印花布的制作工艺与艺术特征及审美特征,结合当代女装服饰设计的风格特征与当代人们的心理、生理需求与审美需求,着重从新疆维族传统木模印花布的印染技艺、典型纹样、综合各元素等方面出发,来实现当代女装服饰设计的创新应用。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文化方面,可以保护传统印染技艺,也希望能够为其他爱好新疆维族传统木模印花布的学者提供一些理论依据。在设计与市场方面,也能促进传统文化的古为今用,也有助于我们现代年轻人了解我们的传统服饰文化、新疆的异域风情文化以及新疆维族人们的审美特点。有益于服装设计艺术的发展和创新元素的获取,同时也能够带来一定的市场经济价值。(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6-12-01)

胡杨,张建成,lris是彩虹女神,pingping_feng[9](2016)在《新疆万里行第一站——睡维族大炕、饮葡萄美酒、阅沟内美色》一文中研究指出都知道新疆有条着名的葡萄沟,就是没有去过。这次就不同了,这次自驾,从青海湖一路杀到火焰山、西昌古城、土居民俗馆,赶着时间,就是为了在那着名的葡萄沟落脚。我知道,我今天要睡睡维吾尔族人家的大炕,在葡萄架下过夜。找找那异族的感觉。我先介绍一下葡萄沟,葡萄沟是火洲的"桃花源"。它位于火焰山的西端,呈南北走向,全长8公里,东(本文来源于《东方文化周刊》期刊2016年30期)

哈斯提牙尔·杰恩斯,韩宁宁,湃孜莱提·哈斯木,段玲,刘志娟[10](2016)在《新疆地区汉族、维族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封闭抗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新疆地区汉、维族反复自然流产(RSA)患者封闭抗体(BA)的水平,为汉、维族RSA患者病因研究、预防干预及生殖健康服务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1862例RSA患者,其中汉族1616人,维吾尔族(以下简写维族)246人,进行BA抗体水平检测,比较其差异。结果 1862例RSA患者中,BA阳性共检出77例(4.14%),其中1616例汉族检出阳性67例(3.60%),246例维族患者检出阳性10例(0.54%)。汉族、维族两民族间BA经χ2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1616例汉族中20-29岁组人数为595人(31.95%),阳性人数为21人(31.34%),阴性人数为69人(29.24%);30~39岁组人数为1089(58.45%),阳性人数为41人(61.19%),阴性人数为901人(58.17%);40-49岁组人数为178(9.56%),阳性人数为5人(7.46%),阴性人数为147人(9.49%)。246例维族20-29岁组阳性人数为4(40%),阴性人数为69(29.24%);30-39岁组阳性人数为6人(60%),阴性人数为141人(59.75%);40-49岁组阳性人数为0人(0%),阴性人数为26人(11.02%)。结论对原因不明的反复自然流产的患者应及时进行封闭抗体检测,以便采取相应治疗措施防止反复流产的发生很有必要,以满足逐渐增加的正常生育的需求。(本文来源于《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期刊2016年05期)

新疆维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通过对维吾尔族农村低收入妇女子宫颈癌筛查及流行病学调查,探讨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尤其是肥胖(包括腰围、腰臀比、腰围身高比)、烟雾与当地妇女罹患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此外,由于农村维吾尔族妇女肥胖高发,本研究也探讨农村地区肥胖筛查的简易指标和适宜技术。方法:(1)我们在两个新疆喀什低收入维吾尔地区对超过5000名已婚妇女进行了先后两次的子宫颈癌筛查项目,内容包括知情同意、质量控制、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妇科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及子宫颈癌防治知识普及,建立筛查人群信息数据库,信息不全者通过电话或写信的方式与相应筛查者进行联系。(2)建立血样标本库,及超过100人份的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组织标本库(包括子宫颈癌和癌前病变CIN患者的活检组织)。(3)数据库的录入、检查、核对及校正采用EpiData3.1统计软件完成;相关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方法为Logistic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法、非参数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ROC曲线。结果:(1)由于第二次流行病学调查的筛查项目更为齐全,因而我们将此数据纳入分析。此次筛查由2824名20-64岁已婚妇女参加,88%的妇女人均日收入不超过1美元,共2577例研究对象的各项数据完整,且未报告罹患其它慢性疾病。其中,正常例数2486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级患者为51例,CIN2级患者为21例,CIN3级患者为12例,子宫颈癌患者为7例;由于癌前病变CIN2/3级为中、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为提高统计学效力,我们将CIN2/3级和子宫颈癌患者合并用于同非患病人群相对比的分析中。(2)Logistic单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CIN2/3级危险因素为:做饭时烟雾较大[有时呛人(P=0.003,OR=4.942)]、烹饪每顿饭时间>2小时(P=0.004,OR=50.941)、腰围≥85cm(P=0.026,OR=2.360)、尖锐湿疣(P=0.015,OR=27.755)、吸烟(P<0.001,OR=38.539)、已婚(P=0.009,OR=4.438)、月经周期异常[<21天或>35天(P<0.001,OR=10.191)]、性伴侣数≥2(P=0.015,OR=2.358)、服用避孕药(P=0.025,OR=2.459)、人均年收入≤3000元(P=0.020,OR=2.336)及初次分娩年龄<21岁(P=0.040,OR=5.780)。(3)通过研究筛查人群的肥胖状况我们得出:筛查人群的体质指数BMI为(24.8±3.7)kg/m~2,超重率、肥胖率分别为31.9%和18.5%,分别比汉族妇女的超重率(22.8%)和肥胖率(7.1%)更高(P<0.05);BMI、臀围、腰围、腰围身高比、腰臀比、年龄之间的两两比较均呈正相关,其中臀围与BMI的相关性最强(相关系数r=0.82);臀围预测肥胖的AUC和YI值分别高达0.953和0.813,均高于其它的预测指标,筛查肥胖的切点值:臀围>101.5cm。结论:(1)低收入地区维吾尔族妇女的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危险因素为:做饭时烟雾大(有时呛人)、每顿饭烹饪时间久、腹型肥胖、尖锐湿疣、吸烟、已婚、异常月经周期、性伴侣数多、服用避孕药、人均年收入低及头胎年龄小。本研究首次描述了新疆农村地区低收入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与烹饪烟雾、腰围和疣的存在有关,这些研究结果对当地子宫颈癌预防性公共卫生决策具有指导性价值。(2)低收入地区维吾尔族妇女肥胖率很高。臀围、腰围以及腰围身高比均具有较好的肥胖初筛价值,其中臀围用于初筛肥胖和超重时效果最佳(AUC和YI值均最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新疆维族论文参考文献

[1].秦晓渝,欧阳伟刚,崔志疆.新疆2488例汉族和维族十二指肠溃疡内镜资料对比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9

[2].王燕.新疆喀什贫困地区维族妇女子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D].石河子大学.2018

[3].刘佳林,赵春萍,张嘉宇,韩祥祯,葛树鹏.WNT10A基因rs10177996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在新疆地区维族和汉族人群中的分布[J].上海口腔医学.2018

[4].罗亚萍.新疆汉、维族心外膜脂肪厚度与冠心病的相关性[D].新疆医科大学.2018

[5].王菲.ADAM33基因S1、S2位点与新疆维族慢阻肺关系[D].新疆医科大学.2018

[6].王小霞.从居住环境透视新疆游牧维族的发展——以达里雅布依乡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18

[7].李海涛.TGF-β与IL-1β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地区汉族、维族人群OA的相关性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7

[8].于杰影.新疆维族传统木模印花布艺术特征及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16

[9].胡杨,张建成,lris是彩虹女神,pingping_feng.新疆万里行第一站——睡维族大炕、饮葡萄美酒、阅沟内美色[J].东方文化周刊.2016

[10].哈斯提牙尔·杰恩斯,韩宁宁,湃孜莱提·哈斯木,段玲,刘志娟.新疆地区汉族、维族反复自然流产患者封闭抗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6

论文知识图

调研新疆维族聚集区吐鲁番区位...新疆眉毛特征分类分析比对眉宽是眉尾点...新疆叁维人脸图像眼睛部分分类指标统计一18新疆维族院门F19.4一18TheGa...新疆眼睛特征分类分析比对(2)个全球群体多维尺度分析

标签:;  ;  ;  ;  ;  ;  ;  

新疆维族论文_秦晓渝,欧阳伟刚,崔志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