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影响

中国文化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影响

黄鲁娟西安外事学院外国语学院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文化的载体。中英两个民族不同的历史进程形成了文化意识差异,使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不理解其内涵,同时,又受母语文化的干扰,从而对英语习语的理解产生错误或偏差,产生负迁移。本文从迁移的原因及表现形式对汉英交际中的文化迁移进行探析,以期能对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有所启发,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英语。

【关键词】迁移差异语言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1)11-0009-02

一引言

语言迁移一直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中心问题,也是争论较多的一个问题,相关研究经历了“从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前期的兴盛到60年代后期、70年代的衰落,再到80年代中后期的再次崛起这样一个曲折反复的过程”。在外语学习过程中,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目标语的外语产生影响叫做“语言迁移”。长期以来,不少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非常注意汉语和英语在语音、语法、词汇方面的差异,但却往往忽视了文化意识的差异对英语学习的影响。而缺乏文化信息的导入,使学生不懂得或很少懂得对方的文化,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时往往受到母语语言习惯的影响,英语与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词语中的内涵使两种语言存在不对应的现象,他们不能相似地表达出完全相同的社会现实。在表达过程中,学习者受到多年汉语语言习惯和文化的影响,还会产生表达不得体、不合适的现象。这就是汉文化对英语学习产生了负迁移。本文将从文化方面来讨论对英语学习的影响。

二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存在的物质表现形式。文化是语言的内在本质。虽然语言表面上是一种自然现象,但它从本质上说却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是交际的首要工具,是文化交流、实现沟通的桥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差异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在语言运用的各个方面。无论语音、词汇、语法都与本语言的民族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我们能从话语中切分出词和句子,但并不能把语言从文化中切分出来。因此,语言理解包含着文化理解,同时语言理解需要文化理解;语言理解的层次越高,需要的文化理解也就越高,总的来说,我们可用“水乳交融”来形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三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者的负迁移影响的原因及表现形式

1.不同价值体系差异障碍

“个性自由”是美国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核心,它起源于美国祖先追求宗教信仰自由的传统,强调充分发挥个人的自由、权力以及独立思考与行动的能力,是个褒义词。而在中国文化中“个性自由”却是个贬义词,因为中国文化是群体文化,体现群体价值;个人主义在中国文化中是指“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把个人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只顾自己不顾别人的错误思想”,汉语中很少能体现出个性。由此可见,文化背景不同,对语言的理解也不同。

西方人喜欢超前消费,他们喜欢花明天的钱,很多人是不存钱的;西方人向银行贷款买房买车,现象普遍。中国人存钱的心态根深蒂固,把钱存进银行并省着用,认为钱越多越了不起,除非不得已,一般从不借钱消费。因为在中国借钱消费,是件欠妥的事。

2.礼貌方面的差异

中西文化的差异,要真正全面、深入地了解需要长期的研究。比如:中国人见面时喜欢问对方的姓名、年龄、收入情况、婚姻状况等问题,而在西方国家,这些都是禁忌的话题。在中国,极少有人以耸肩、摊开双手的形体姿势表示“无可奈何”或“莫名其妙”,而在西方国家,常以耸肩或摊开双手的形体姿势表示“无可奈何”或“莫名其妙”。在中国,收到亲戚朋友的礼物时,一般总要先婉言谢绝或讲些感谢的话后,将礼物放在一边且不能当着客人的面打开。礼物轻重一般视亲疏程度和具体需要而定,无事不送礼,送即送重礼之趋势。而在西方国家,收到礼物一般不推辞,受礼之人要当着客人的面打开包装,一般不送重礼,礼物有其意义,可表示慰问、致谢或感激之情。中国人探望病人常会对病人说些“保重身体”、“多吃点儿有营养的东西”、“按时吃药”、“多穿衣”等表示关怀。但同样的说法在西方社会就会引来不快,他们会认为保养身体是自己的事,用不着别人说。这样的问候会让他们感到不舒服;他们问候病人常说些祝愿早日康复的话。

3.民情风俗差异

由于地理环境、生活方式的不同,不同的民族对动物词语的喻义也不同,有时同样的喻义可以用不同的动物词语来表达。在汉语中,凡涉及dog的词汇与短语,几乎没有一个是褒义词,其喻义大多为贬义,如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走狗、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落水狗等,充满着对狗的侮辱与蔑视。而英语中dog被看作人类最忠实的朋友,西方人喜欢狗的忠诚、可靠、勇敢、聪明等品质。在英语中,狗的喻义大都是中性的,没有明显的褒贬感情色彩。用以指代人时,非但没有贬义,相反还略带褒义,使语气诙谐风趣。例如:“atopdog”(优胜者)、“Everydoghasitsday”(人人都有得意时)、“Loveme,lovemydog”(爱屋及乌)、“worklikeadog”(拼命工作的人)、“luckydog”(幸运儿)等。中国人十分喜爱cat(猫),汉语中涉及到猫的词汇不多,但是几乎找不到一个贬义词。例如:“馋猫”,比喻人贪嘴,含有非常亲昵的感情色彩;而在英语中cat被用来指心地恶毒、爱说别人坏话的女人。dragon(龙)是中国的象征,代表权力、财富、繁荣、吉祥。中国人盼望生个龙子龙女,并且不论生活在世界上的任何角落,华人都视自己为龙的传人。而dragon在英语中是一种张牙舞爪长相凶狠并且身上有翅膀口中喷火的可怕的怪物,是邪恶和暴力的标志。

四结束语

没有文化意识,英语的实践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文化意识的缺乏很容易导致语言交际失误。因此,汉语与英语的文化差异使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汉文化负迁移的影响,干扰了英语学习,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学习一种外语不仅要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而且要了解他们社会的文化,要知道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如何看待事物;要了解他们如何用语言来反映他们的社会的思想、习惯和行为。因此,学习语言就必须学习文化,反之学习文化也必须学习语言。中国学生应充分认识到文化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不断探索和实践,利用其积极作用,逐步减少母语的负向迁移,避免其不利因素,是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和学到地道外语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俞理明.语言迁移与二语习得——回顾,反思和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3]胡文仲.文化与文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1)

[4]朱文俊.现代英语语言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李锦雯〕

标签:;  ;  ;  

中国文化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