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糖磷论文_王淼淼

导读:本文包含了蔗糖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磷酸化,蔗糖,杆菌,糖苷,大肠杆菌,橡胶树,质粒。

蔗糖磷论文文献综述

王淼淼[1](2019)在《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蔗糖磷酸化酶的重组表达、应用及固定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蔗糖磷酸化酶(Sucrose phosphorylase,简称SPase)作为一种葡萄糖基转移酶,能够以蔗糖为供体、葡萄糖为受体,通过转苷反应制备曲二糖。曲二糖具有促进肠道益生菌生长、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及延缓碳水化合物消化吸收等功能,在食品和医药领域具有广泛应用潜力,通常采取SPase等合成曲二糖。然而,目前报道的SPase仅在大肠杆菌中异源表达,并不适用于食品工业应用,而枯草芽孢杆菌(B.subtilis)作为食品安全宿主则是表达SPase的更佳选择。本研究首次将青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adolescentis)来源的蔗糖磷酸化酶在B.subtilis WS11中异源表达,研究了SPase作为一种天然胞内酶却被分泌至胞外的原因,并对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优化重组酶制备曲二糖的工艺。此外,采用多种固定化载体对SPase进行固定化,获得了较好的固定化效果。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构建重组菌B.subtilis/pBSMuL3-SPase和B.subtilis/pHY300PLK-SPase,其中重组菌B.subtilis/pBSMuL3-SPase摇瓶发酵酶活更高,胞内酶活为0.56 U·mL~(-1)。此外,还意外发现其胞外酶活高达1.58 U·mL~(-1),此胞外表达现象简化了酶液获取过程。进一步分析SPase高效分泌至胞外的原因,推测SPase是通过非典型分泌途径被分泌到胞外。(2)将酶液进行纯化,考察其酶学性质。结果表明重组酶的最适反应pH为7.5,最适温度为60℃,在60℃和55℃的半衰期分别为20 h和80 h,且有广泛的pH耐受性。(3)利用重组SPase催化合成曲二糖,在单因素优化的基础上,进行L9(3~3)正交试验。最终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加酶量为20 U·g_(底物)~(-1),蔗糖/葡萄糖为0.5 M/0.5 M,pH 7.0,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36 h,在此条件下生成曲二糖的转化率为40.01%,产量为104.45g·L~(-1),纯度为44.16%。为得到更高纯度的曲二糖,采用酿酒酵母处理产物除去可消化糖,最终得到纯度为95.14%的曲二糖。(4)采用壳聚糖-聚乙二醇、LX-1000EA、LX-1000HA叁种载体对重组SPase进行固定化,其中LX-1000HA固定化SPase操作方便,固定化和应用效果好、成本低。在加酶量9 U·g_(载体)~(-1)、固定化时间为16 h时,LX-1000HA固定化SPase酶活回收率达到101.82%。酶学性质表明,其最适温度为55℃,最适pH为7.0。利用LX-1000HA固定化SPase连续反应8批次后,残留酶活为97.03%,且转化率仍保持在45.24%。上述实验结果表明,该固定化酶可有效促进曲二糖的合成,且具有良好的操作稳定性,从而为固化酶工业化连续生产曲二糖提供参考价值。(本文来源于《江南大学》期刊2019-06-01)

何贺贺,尹钰,屈潇毅,赵英丽,林厚民[2](2019)在《蔗糖富集环境中蔗糖磷酸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与改造》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蔗糖富集土壤是蔗糖磷酸化酶的重要来源之一。此酶能以较廉价的蔗糖为底物进行转葡萄糖基反应,改善受体底物的理化性质,因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的】研究蔗糖富集土壤中蔗糖磷酸化酶的酶学性质和转糖苷活性,为其更优质的改造提供材料和理论基础。【方法】将宏基因组中获得的蔗糖磷酸化酶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上构建重组大肠杆菌,诱导表达并进行镍亲和层析纯化蛋白。以蔗糖为底物测量重组酶的基本酶学性质,研究其对糖类底物的转糖苷活性。通过底物通道分析,利用反向PCR技术对其第155位点进行饱和突变,并测定突变体基本酶学性质和转糖苷活性。【结果】纯化的酶蛋白分子量大小约为56 kD,活性状态时以叁聚体形式存在。在以蔗糖为底物时,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分别为55°C和6.5;Km和Vmax值分别为23.1±2.4 mmol/L和407.9±8.5μmol/(mg·min),对第155位点进行了定点饱和突变,获得了部分酶学性质或转糖苷活性改善的突变体。【结论】宏基因组中蔗糖磷酸化酶的研究丰富了酶学数据,并通过分子改造获得了部分性质更优的突变体,为转糖苷活性关键氨基酸的研究和该酶的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微生物学通报》期刊2019年10期)

何贺贺,林厚民,寇力丹,覃凤兰,韦宇拓[3](2019)在《肠膜明串珠菌ATCC 12291蔗糖磷酸化酶的酶学性质及转糖苷分子改造》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GenBank数据库公布的肠膜明串珠菌ATCC 12291中蔗糖磷酸化酶基因序列,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QElmsp。在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M15/pREP4中诱导表达,镍亲和层析纯化蛋白,进行酶学性质测定和重组酶转糖苷活性的研究。以蔗糖为底物对LMsp进行酶学性质分析,其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分别为40℃和6.5;Km值和Vmax值分别为(34.16±1.219)mmol/L和(370.5±6.049)μmol/(mg·min)。当以葡萄糖-1-磷酸为供体时,对于大多数单糖及其糖醇类受体均具有转糖苷活性,尤其对L-阿拉伯糖具有75%的转化效率。然后通过对LMsp进行同源建模和氨基酸序列比对分析,进行分子改造,并比较酶学性质及转糖苷活性的变化。获得7个单点和联合的突变体T180A、T219V、P236S、T180A-T219V、T180A-P236S、T219V-P236S、T180A-T219V-P236S,其中突变体T180A、P236S对L-山梨糖的转糖苷活性分别有13.7%和15%的提高。本研究通过对LMsp的研究,发现其具有良好的酸碱稳定性和对L-阿拉伯糖的高转糖苷活性,并且获得了对于L-山梨糖转糖苷活性提高的突变体,丰富了有关于蔗糖磷酸化酶的性质,并且对该酶的分子改造提供了经验依据。(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9年20期)

张蕙[4](2018)在《重组蔗糖磷酸化酶在大肠杆菌BL21中的表达优化及酶学性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蔗糖磷酸化酶(EC2.4.1.7,Sucrose phosphorylase,SPase)属于糖基水解酶第13家族,是催化转移葡萄糖苷键的特异性酶,能够可逆地催化蔗糖发生磷酸解作用,生成1-磷酸葡萄糖和D-果糖。该酶具有广泛的底物特异性,在食品、化妆品等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通过野生菌株发酵获得的蔗糖磷酸化酶产率较低,难以满足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本论文主要研究了重组蔗糖磷酸化酶的表达条件及酶学性质,以提高蔗糖磷酸化酶的表达水平和产量,改善其稳定性。本论文中的蔗糖磷酸化酶基因来源于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 JCM1217,将该基因与质粒pET30连接构成了重组表达质粒。重组质粒pET30-SPase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中,构建了重组基因工程菌E.coli BL21/pET30-SPase。通过IPTG诱导E.coli BL21/pET30-SPase,使蔗糖磷酸化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表达。采用单因素试验对重组菌E.coli BL21/pET30-SPase的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包括诱导时的初始菌密度、诱导剂浓度、诱导温度、诱导时间、振荡培养转速的优化;以及不同的碳氮源、保护剂和金属离子等培养基成分的优化。进一步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E.coli BL21/pET30-SPase表达蔗糖磷酸化酶的培养基配方。另外,通过Ni-NTA柱对所获得的的粗酶液进行纯化,并分析了蔗糖磷酸化酶的酶学性质,包括最适温度及温度稳定性、最适pH及pH稳定性,以及化学试剂对该酶稳定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1.重组菌E.coli BL21/pET30-SPase诱导表达时的最佳初始菌密度OD_(600)=0.5、IPTG的终浓度为0.05 mmol/L、最佳诱导温度为30℃、最佳诱导时间为15 h、振荡培养的最佳转速为180 rpm;最佳培养基配方是在LB培养基的基础上加入0.5%可溶性淀粉、0.1%K~+和0.05%Mg~(2+)。2.经以上条件培养重组菌E.coli BL21/pET30-SPase后,获得的粗酶液总酶活为1207.83 U(50 mL),比优化前提高了3.64倍。纯化后的蔗糖磷酸化酶比酶活为122.1U/mg,比优化前提高了1.85倍。使用Ni-NTA柱对重组蔗糖磷酸化酶进行纯化时,所选用的洗脱目的蛋白的缓冲液是含60 mmol/L咪唑的洗脱缓冲液。其纯化倍数为8.4,回收率为86%,达到了很好的纯化效果。3.重组蔗糖磷酸化酶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其最适反应温度为45℃,在20-50℃条件下保温1 h后,酶活几乎不受到影响;在60-90℃条件下保温1h后,其残存相对酶活仍高于70%。实验结果同时表明,重组蔗糖磷酸化酶的最适pH为6.5,在pH 6.0-6.8之间的缓冲液中稳定性较好。0.1%吐温80、1%BSA、10 mmol/L Fe~(2+)和Mg~(2+)对蔗糖磷酸化酶的活性和稳定性具有促进作用,其酶活比未经任何试剂处理的重组蔗糖磷酸化酶分别提高了16.69%、18.31%、43.09%和26.36%。本论文通过对重组菌E.coli BL21/pET30-SPase的诱导表达条件及培养基成分的优化,显着地提高了重组蔗糖磷酸化酶的产量,并发现了提高该酶稳定性与活性的方法与条件,为工业化生产蔗糖磷酸化酶提供了技术支持与指导。(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8)

余磊,李骥璇,王忆茗,郑桂兰,王洪钟[5](2017)在《蔗糖磷酸化酶全细胞催化AA-2G的条件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使用表达蔗糖磷酸化酶(EC 2.4.1.7,Sucrose phosphorylase,SPase)的大肠杆菌重组工程菌E.coli BL21/pET-spase,作为全细胞催化剂,合成2-O-D-吡喃葡糖基-L-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 2-glucoside,AA-2G)。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研究,提高AA-2G的收率。方法:分别考察菌体量、缓冲液pH、蔗糖浓度、维生素C浓度、反应时间和温度对AA-2G合成反应的影响,再组合上述最佳条件进行反应。AA-2G的产量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结果:最佳反应条件为:菌体量15 mg/mL,缓冲液pH 4.5,蔗糖浓度100 g/L,维生素C浓度175 g/L,反应时间20 h,温度37℃。在此条件下,AA-2G产量达到了35.7 g/L。结论:以蔗糖为底物,使用SPase合成AA-2G的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优化此方法的反应条件,让AA-2G的产量得到了大幅提高。同时本研究中成功地采用了大肠杆菌工程菌作为全细胞催化剂,这比传统的使用粗酶液的方法更省时省力,有良好的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期刊2017年14期)

王计超[6](2016)在《蔗糖磷酸酶(OsSPP1)参与水稻磷信号调控功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磷元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关键作用,然而土壤中可供植物吸收的磷有限,植物为了应对低磷胁迫,形成了多种磷饥饿响应调控机制,其中AtPHR1/OsPHR2(Phosphate Starvation Response Regulator)是植物磷饥饿响应中心调控转录因子,可调控大部分磷饥饿响应基因的表达。有报道发现,在拟南芥中缺磷条件下植株蔗糖积累,蔗糖含量的升高又可促进磷饥饿响应基因PSr(Pi-Starvation induced, PSI genes)表达,以及影响根形态构成。然而,缺磷是否导致水稻蔗糖积累从而促进磷信号及其可能机制仍不清楚。为探讨缺磷诱导水稻蔗糖积累及其可能分子机制,我们测定了野生型缺磷条件下的蔗糖积累,以及外源施加蔗糖对磷信号的影响,利用水稻磷信号调控核心转录因子Osphr2突变体及蔗糖积累的Ossut2突变体进一步探讨了蔗糖影响磷信号的可能机理。最终结合缺磷诱导的OsSPP1基因的表达及缺失突变体功能分析,解析了水稻缺磷促进蔗糖积累及影响磷信号的可能机制。我们的研究结果如下:1.缺磷能诱导野生型水稻地上部的蔗糖积累,外源施加蔗糖可进一步促进OsIPS1的缺磷诱导表达,而蔗糖增强磷信号依赖于OsPHR2。此外,水稻液泡内蔗糖含量提高不能促进磷信号。2. OsSPP1编码水稻蔗糖磷酸酶,该基因的转录水平受磷饥饿诱导。其缺磷诱导表达依赖于OsPHR2。OsSPP1蛋白主要存在于叶片和根中,并且其蛋白水平在缺磷条件下明显升高。OsSPP1定位在细胞质中。3. Osspp1为OsSPP1基因的T-DNA插入表达失活突变体,缺磷诱导Osspp1地上部蔗糖积累明显低于野生型,且胁迫促进磷饥饿诱导表达基因的转录水平也显着低于野生型。此外,缺磷导致的Osspp1根冠比增加幅度也低于野生型。总之,我们的研究表明:磷饥饿通过诱导OsSPP1的表达,促进蔗糖积累,从而促进磷饥饿信号。(本文来源于《浙江师范大学》期刊2016-03-23)

叶慧[7](2015)在《长双歧杆菌蔗糖磷酸化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发酵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蔗糖磷酸化酶(EC2.4.1.7, Sucrose Phosphorylase, SPase)是催化蔗糖磷酸解反应生成a-D-葡萄糖1-磷酸(αG1P)和D-果糖及其可逆反应的特异性酶,主要存在于乳酸菌和双歧杆菌中。基于SPase的催化特性,其主要应用于低聚糖的合成、含醇羟基、羧基及酚羟基化合物的修饰和改造以及不稳定化合物衍生物的催化合成,因而在食品和化妆品行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野生型菌株中存在复杂的代谢调控机制,SPase蛋白在这些菌中的含量并不高。因此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构建重组菌株,高效表达蔗糖磷酸化酶对实现SPase的工业化生产十分必要。本研究成功克隆了来自实验室保存的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 SPase基因spase,完成了该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重组表达,并对SPase蛋白的重组表达进行了初步优化,对纯化后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鉴定和分析。首先,我们以NCBI数据库中双歧杆菌SPase基因为模板设计引物,克隆得到B. longum ZJ0521 SPase编码基因spase。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全长为1521 bp, GC含量为61.93%,共编码507个氨基酸,其氨基酸序列中不含信号肽结构。将spase克隆至表达质粒pET-22b(+),转化宿主后得到重组菌Escherichia coli Rosetta(DE3)(pET-22b/.spase)。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经IPTG诱导后,宿主细胞在胞内成功表达了有活性的蛋白SPase,酶活为2.0 U/mg。选取Sec路径和Tat路径的信号肽各两条更换pelB信号肽,构建得到含不同信号肽的SPase表达载体的重组菌,发现更换的信号肽并不能使SPase分泌至胞外,对胞内酶活影响不大。由于不同来源的酶的酶学性质差异较大,我们随后将SPase纯化并研究其酶学性质。通过细胞裂解、盐析、Ni2+纯化得到电泳纯的重组SPase.酶学性质分析发现,重组酶的比酶活为40.38U/mg;最适反应温度为37-C,同时其热稳定性较差;最适反应pH为6.7,在pH 6.0-7.0下相对稳定;重组酶的Km为11.26mmol/L.Vmax为0.27μmol/(min·mg)。当反应条件为200 U/mL的重组SPase,氢醌浓度为5 mmol/L,氢醌与蔗糖摩尔比为1:5,pH为6.5,25℃水浴时,氢醌的转化率接近85%,α-熊果苷的摩尔产率为65%。通过酶学性质及其产α-熊果苷的研究发现,该酶可以得到较好的熊果苷产率。因此,有必要利用发酵优化的方式提高酶的产量。我们发现,通过摇瓶发酵条件优化,得到重组大肠杆菌SPase表达的最优发酵条件为:TB培养基,诱导剂IPTG度为0.4 mM,诱导温度为25℃,培养基起始pH为6.5。在此培养条件下,重组菌产SPase胞内酶活从2.0 U/mg提高到了7.0 U/mg。在3L罐上进行的发酵条件初步优化,发现初始甘油浓度为12g/L,诱导菌体浓度OD600为8时,重组菌产酶效果最好,最后通过甘油的补料分批培养,重组菌产胞内SPase酶活力达到了12.71 U/mg。(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5-06-01)

叶慧,冯凤琴,莫征杰[8](2015)在《蔗糖磷酸化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实验室分离得到的一株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ngum基因组中克隆得到蔗糖磷酸化酶基因,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以p ET-22b(+)为载体构建蔗糖磷酸化酶基因的表达载体p ET-22b(+)/spase,在E.coli Rosetta(DE3)系统中实现了蔗糖磷酸化酶的异源重组表达,其胞内酶活达到2.0 U/mg。在此基础上分别更换p ET-22b(+)中pel B信号肽为Omp A、Mal E、Tor A和Suf I这4条信号肽,用于分泌表达蔗糖磷酸化酶,但结果显示这4条信号肽均未能实现蔗糖磷酸化酶的分泌,且对胞内酶活影响不大。随后考察诱导温度对蔗糖磷酸化酶产量的影响,结果发现诱导温度为25℃时酶活较为理想。这一结果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实现蔗糖磷酸化酶的异源表达打下了基础,为生产实践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食品科技》期刊2015年04期)

于丽[9](2014)在《长双歧杆菌蔗糖磷酸化酶定点突变及其催化机理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蔗糖磷酸化酶(Sucrose phosphorylase,SPase)是一种能够特异性转移葡萄糖苷键的酶,该酶能够以蔗糖和葡萄糖-1-磷酸为供体,催化各种糖类及非碳水化合物受体进行转糖苷反应,合成一系列具有不同功能的糖苷类化合物。由于糖苷类化合物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的广泛应用,获得一种催化活性高、稳定性好的蔗糖磷酸化酶成为人们的研究重点。参照NCBI公布的来源于长双歧杆菌蔗糖磷酸化酶的晶体结构,对其进行生物学信息分析,从中得到保守序列中四个氨基酸位点,并利用全质粒PCR对其进行体外定点突变。突变后得到蔗糖磷酸化酶的4个突变体:Phe156Ala(F156A)、Tyr196Ala(Y196A)、Asp342Ala(D342A)、Gln345Ala(Q345A)。对突变体进行异源表达经SDS-PAGE检测结果表明,突变体的可溶性表达量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产生的可溶性蛋白约占总蛋白量的60%。由于野生型蔗糖磷酸化酶及突变体均带有6个组氨酸的His标签,因此采用镍亲和层析的方法对可溶性蛋白进行纯化进而获得大量较高纯度的目的蛋白。纯酶的酶学性质表征显示,野生型SPase及突变体酶在30℃,pH7.0条件下,对500mM蔗糖进行糖基化反应测定野生型SPase的酶比活可以达到201U/mg,分别是突变体F156A、Y196A、D342A、Q345A的169.0、21.8、775.4、50.25倍。动力学数据分析表明,在糖基化反应中突变体的Km值与野生型SPase相比明显增大,其中D342A约是野生型的27倍,其余突变体的增加量是野生型SPase的7倍左右。对Kcat/Km进行比较野生型SPase分别是突变体F156A、Y196A、D342A、Q345A的1086、125、15000及2700倍。在以无机磷酸盐为变量,蔗糖恒定为500mM进行解转糖基反应动力学测定时,突变体F156A、Y196A、Q345A的Km值大约分别是野生型SPase的12、40和4倍,而突变体D342A的Km值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过渡态自由能测定得到,突变体F156A、Y196A、D342A、Q345A由蔗糖引起糖基化反应形成葡萄糖基化酶中间过渡态所需自由能与野生型相比G#分别为4.2kcal/mol、2.9kcal/mol、5.8kcal/mol、3.4kcal/mol,而由Glc1P引起的糖基化反应与野生型SPase相比G#分别为4.0kcal/mol、3.0kcal/mol、3.8kcal/mol、2.9kcal/mol。由此可以说明,突变体在催化形成中间过渡态的过程中所需要的中间过渡态自由能均高于野生型,从而阻碍了突变体的催化过程。通过对突变体酶学性质的表征发现突变体D342A、Q345A的最适pH值与野生型相比没有发生改变,F156A、Y196A的最适pH值偏移了1.5个单位。相对于野生型SPase来说四个突变体均显示了较差pH值耐受性。研究温度对酶的影响,得到突变体F156A、Y196A、D342A的最适反应温度均低于野生SPase,而Q345A的最适反应温度比野生型SPase高5℃。对在不同温度下孵育1h后的酶进行热稳定性试验得到,突变体F156A、Y196A、D342A、Q345A的半衰期温度分别比野生型SPase高出9℃、9.5℃、6℃及10℃。金属离子稳定性试验表明,突变体的金属离子稳定性都要高于野生型SPase,其中,Cu2+、Mn2+离子对酶稳定性的影响差别最为显着。综上所述,氨基酸Phe156、Tyr196、Asp342、Gln345经“丙氨酸扫描”后证实是长双歧杆菌蔗糖磷酸化酶催化磷酸化反应中重要的活性位点,经突变后对酶活的影响较为显着。这为今后蔗糖磷酸化酶催化磷酸化反应机理和高效酶活菌株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4-06-01)

唐朝荣,肖小虎,方永军,龙翔宇[10](2013)在《巴西橡胶树磷酸蔗糖磷酸化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模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蔗糖是橡胶生物合成的主要碳源,而磷酸蔗糖磷酸化酶(SPP)是蔗糖合成最后步骤的关键酶,克隆橡胶树SPP家族基因并研究其表达特性,将有助于揭示橡胶树中蔗糖合成代谢的分子调控。本研究利用拟南芥和杨树的SPP氨基酸序列为探针,搜索橡胶树EST和基因组数据库,并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1个橡胶树SPP基因的cDNA和基因组序列,命名为HbSPP1。序列分析显示,HbSPP1基因组含有8个外显子、7个内含子,其cDNA序列的编码区(CDS)为1 278 bp,编码424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48.1 ku,等电点为6.02。进化上,HbSPP1基因与杨树SPP基因的亲源关系比拟南芥要近。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发现,HbSPP1在叶片中的表达丰度最高。另外,在叶片不同发育阶段中,HbSPP1在稳定期叶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幼期叶片。(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蔗糖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背景】蔗糖富集土壤是蔗糖磷酸化酶的重要来源之一。此酶能以较廉价的蔗糖为底物进行转葡萄糖基反应,改善受体底物的理化性质,因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目的】研究蔗糖富集土壤中蔗糖磷酸化酶的酶学性质和转糖苷活性,为其更优质的改造提供材料和理论基础。【方法】将宏基因组中获得的蔗糖磷酸化酶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上构建重组大肠杆菌,诱导表达并进行镍亲和层析纯化蛋白。以蔗糖为底物测量重组酶的基本酶学性质,研究其对糖类底物的转糖苷活性。通过底物通道分析,利用反向PCR技术对其第155位点进行饱和突变,并测定突变体基本酶学性质和转糖苷活性。【结果】纯化的酶蛋白分子量大小约为56 kD,活性状态时以叁聚体形式存在。在以蔗糖为底物时,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分别为55°C和6.5;Km和Vmax值分别为23.1±2.4 mmol/L和407.9±8.5μmol/(mg·min),对第155位点进行了定点饱和突变,获得了部分酶学性质或转糖苷活性改善的突变体。【结论】宏基因组中蔗糖磷酸化酶的研究丰富了酶学数据,并通过分子改造获得了部分性质更优的突变体,为转糖苷活性关键氨基酸的研究和该酶的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蔗糖磷论文参考文献

[1].王淼淼.Bifidobacteriumadolescentis蔗糖磷酸化酶的重组表达、应用及固定化研究[D].江南大学.2019

[2].何贺贺,尹钰,屈潇毅,赵英丽,林厚民.蔗糖富集环境中蔗糖磷酸化酶的酶学性质研究与改造[J].微生物学通报.2019

[3].何贺贺,林厚民,寇力丹,覃凤兰,韦宇拓.肠膜明串珠菌ATCC12291蔗糖磷酸化酶的酶学性质及转糖苷分子改造[J].食品科学.2019

[4].张蕙.重组蔗糖磷酸化酶在大肠杆菌BL21中的表达优化及酶学性质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8

[5].余磊,李骥璇,王忆茗,郑桂兰,王洪钟.蔗糖磷酸化酶全细胞催化AA-2G的条件优化[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7

[6].王计超.蔗糖磷酸酶(OsSPP1)参与水稻磷信号调控功能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6

[7].叶慧.长双歧杆菌蔗糖磷酸化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发酵优化[D].浙江大学.2015

[8].叶慧,冯凤琴,莫征杰.蔗糖磷酸化酶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优化[J].食品科技.2015

[9].于丽.长双歧杆菌蔗糖磷酸化酶定点突变及其催化机理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4

[10].唐朝荣,肖小虎,方永军,龙翔宇.巴西橡胶树磷酸蔗糖磷酸化酶基因的克隆和表达模式分析[J].热带作物学报.2013

论文知识图

pET-SPase重组质粒的双酶切蔗糖磷蔗糖磷酸化酶的SDS-PAGE电泳分...粗酶液的反应速度曲线蔗糖磷酸酶活性的变化不同处理丰悦果实蔗糖磷酸化酶...不同处理金魁果实蔗糖磷酸化酶...

标签:;  ;  ;  ;  ;  ;  ;  

蔗糖磷论文_王淼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