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生境下土壤砷形态转化与微环境因子的关系

湿地生境下土壤砷形态转化与微环境因子的关系

论文摘要

通过持续淹水种植典型挺水植物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的模拟湿地生境盆栽试验,探究外源砷(As)污染土壤在不同时间内微环境因子[溶解氧含量(DO)、氧化还原电位(E_h)、电导率(EC)和pH值]的变化规律及砷形态转化的过程和影响因素,并评估对应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土壤微环境因子对不同处理时间的响应存在差异,随着试验时间延长土壤DO值、E_h值均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土壤酸碱度趋于中性,且不同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土壤电导率逐渐上升。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非专性吸附态As(F1)及残渣态As(F5)含量均不断减少,晶型铁铝氧化物结合态As(F4)不断增加,由生物有效态向非生物有效态转化,基本趋于稳定。土壤微环境因子对土壤As结合态的影响是多方向的,同一微环境因子对不同结合态具有不同相关性,且存在较大差异,E_h、DO及pH均对土壤中As的转化具有重要贡献。随着试验时间加长,土壤中As的环境风险表现出先大幅降低后小幅增加的趋势,中后期总体处于中低环境风险状态。

论文目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盆栽试验
  •   1.3 分析测定方法
  •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含量砷污染土壤微环境因子变化特征
  •   2.2 不同含量砷污染土壤中各形态砷的分布
  •   2.3 土壤微环境因子与土壤中As含量的相关性
  •   2.4 土壤中砷的生态风险评价
  • 3 讨 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任伟,赵蓉,刘云根,杨桂英,赵立君,张慧娟,李梦莹,王妍

    关键词: 微环境因子,结合态,环境风险

    来源: 江苏农业学报 2019年02期

    年度: 2019

    分类: 农业科技,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水土保持学院,西南林业大学水科学与工程中心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61098,21767027,31560147),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2018Y121)

    分类号: X53;X173

    页码: 321-328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508K

    下载量: 231

    相关论文文献

    • [1].研究发现酸性微环境与肿瘤细胞生存率相关[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科普版) 2017(15)
    • [2].论微环境参与卓越教师预备教育的途径与机制[J]. 教师教育论坛 2017(03)
    • [3].褪黑激素影响损伤微环境中干细胞活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7(11)
    • [4].绿色生态住宅室内微环境建筑设计[J]. 低碳世界 2016(12)
    • [5].论微环境与卓越教师的培育[J]. 教育学术月刊 2016(06)
    • [6].营建校园微环境 厚植德育土壤[J]. 现代教学 2019(Z3)
    • [7].微环境下中学思政课教学相长理论探讨[J]. 江西教育 2017(03)
    • [8].关注校园微环境,营建良性教育空间[J]. 江苏教育 2016(63)
    • [9].书法传承的微环境实践研究[J]. 教育 2017(35)
    • [10].微环境下大学英语PBL教学模式的困难以及对策[J]. 长江丛刊 2017(32)
    • [11].骨微环境对骨转换的影响及其机制[J].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20(03)
    • [12].可构建不同三维微环境的细胞培养芯片设计与制作[J]. 机电工程技术 2020(10)
    • [13].外泌体在肿瘤转移前微环境形成中的作用[J]. 现代肿瘤医学 2020(23)
    • [14].浅析大学校园热微环境[J]. 工程与建设 2019(02)
    • [15].肿瘤干细胞微环境与靶向干预策略[J].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2017(08)
    • [16].打造睡眠微环境[J].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3(02)
    • [17].论师范生专业成长微环境的构成与功能[J]. 教师教育学报 2017(02)
    • [18].人员作业微环境仿真试验设计及模拟优化[J].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18(04)
    • [19].生态住宅室内微环境建筑设计探讨[J]. 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4(10)
    • [20].生命敬重培育的校园微环境营建[J]. 思想理论教育 2015(01)
    • [21].三七皂苷改善实验性脑异常微环境及机制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3(01)
    • [22].3D孕育微环境技术治疗163例不孕不育的临床观察及疗效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 2012(25)
    • [23].社长的话[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09(12)
    • [24].中医药调控恶性肿瘤转移微环境的研究进展[J]. 江西中医药 2020(10)
    • [25].微环境下高校学生舆情的管理对策[J]. 科技经济导刊 2018(13)
    • [26].中医治疗肿瘤转移新模式——转移前微环境干预[J]. 世界中医药 2016(10)
    • [27].恶性肿瘤缺氧酸性微环境对免疫治疗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7(21)
    • [28].髓源性抑制细胞在构筑转移前微环境促肿瘤转移中的作用[J]. 中国癌症杂志 2017(06)
    • [29].试论绿色生态住宅室内微环境建筑设计研究[J]. 建筑设计管理 2016(04)
    • [30].室内人体微环境的需求目标实现特征数值分析[J].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6(03)

    标签:;  ;  ;  

    湿地生境下土壤砷形态转化与微环境因子的关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