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输入对底泥疏浚新生表层磷恢复及迁移的影响

外源输入对底泥疏浚新生表层磷恢复及迁移的影响

论文摘要

外源输入对底泥疏浚新生表层磷恢复及迁移转化的影响尚不清楚,阐明该问题对于底泥疏浚实施后流域尺度上的外源控制及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太湖梅梁湾沉积物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原位模拟疏浚的方法研究在有无外源颗粒物输入条件下,疏浚前后新生泥水界面磷的迁移转化过程,并探讨疏浚对内源磷释放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疏浚后阻止外源颗粒物输入对沉积物总磷(TP)和总氮(TN)的控制产生着积极的影响;疏浚显著降低了表层沉积物潜在可移动磷的含量,有外源颗粒物输入组潜在可移动态磷(Mobile-P)含量显著高于无外源组,变化的Mobile-P以铁结合态磷(Fe-P)为主,有机磷(Org-P)次之,弱结合态磷(Lb-P)含量较低不足总磷的1‰;实验210d后,有外源颗粒物输入疏浚组间隙水PO43--P浓度低于未疏浚组,无外源疏浚组显著低于未疏浚组(P <0. 05);无外源疏浚组间隙水PO43--P浓度保持着较低的水平,其余组间隙水中PO43--P浓度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间隙水PO43--P浓度与其对应分层沉积物中Fe-P含量显著正相关;冬春季间沉积物的源-汇功能发生了转变,沉积物对上覆水由汇转变成为源;疏浚措施降低了底泥内源磷释放速率,可有效控制其内源磷释放,阻止外源颗粒物输入对疏浚控制内源磷负荷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

论文目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点概述
  •   1.2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   1.3 间隙水采集
  •   1.4 静态培养实验
  •   1.5 样品分析方法
  •   1.6 数据分析与统计
  • 2 结果与讨论
  •   2.1 表层沉积物营养盐特征
  •   2.2 沉积物磷形态变化
  •   2.3 间隙水PO43--P浓度及沉积物-水界面磷释放通量
  • 3 结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李鑫,耿雪,王洪伟,龚琬晴,文帅龙,钟继承,李大鹏

    关键词: 太湖,疏浚,泥水界面,外源颗粒物输入

    来源: 环境科学 2019年08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单位: 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1516,51778393)

    分类号: X524

    DOI: 10.13227/j.hjkx.201901222

    页码: 3539-3549

    总页数: 11

    文件大小: 5623K

    下载量: 231

    相关论文文献

    • [1].山美水库库区底泥疏浚工程纳泥区的选址分析[J]. 湖南水利水电 2017(04)
    • [2].湖库底泥疏浚工程环评技术要点[J]. 四川环境 2010(05)
    • [3].苏州河底泥疏浚工程简介[J]. 上海水务 2008(02)
    • [4].城市河道底泥疏浚适宜深度初步研究——以伊通河为例[J]. 环境生态学 2020(11)
    • [5].太湖东部不同类型湖区底泥疏浚的生态效应[J]. 湖泊科学 2014(03)
    • [6].苏州河底泥疏浚和防汛墙加固改造技术创新[J].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9(03)
    • [7].上海百年苏州河首次大规模疏浚[J].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1(03)
    • [8].苏州河,百年的诉说——访上海苏州河底泥疏浚工程建设者们[J]. 中国工程咨询 2012(08)
    • [9].底泥疏浚对城市浅水湖泊环境效应的影响[J]. 当代化工研究 2018(12)
    • [10].浅谈苏州河底泥疏浚工程水上交通组织运输[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22)
    • [11].杭州西湖底泥疏浚工程的生态效应[J]. 湖泊科学 2008(03)
    • [12].南京市鼓楼区黑臭河道的治理[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7(04)
    • [13].底泥疏浚对阿哈水库内源污染的影响[J]. 环境工程 2018(03)
    • [14].基于生态理念的太湖底泥疏浚思路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 2010(13)
    • [15].合肥市南淝河底泥疏浚工程施工设计与投资分析[J]. 江淮水利科技 2019(03)
    • [16].黑臭水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18(10)
    • [17].环保疏浚,还苏州河水清岸绿[J]. 水利建设与管理 2012(10)
    • [18].苏州河下游段底泥疏浚中试成果分析与对策[J]. 上海水务 2008(01)
    • [19].浑河沈阳段底泥污染物释放预测研究[J].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08(07)
    • [20].苏州河底泥疏浚工程环境影响因素及监理应对措施[J]. 建设监理 2013(10)
    • [21].苏州河底泥疏浚关键技术研究[J]. 人民长江 2013(20)
    • [22].湖泊污染底泥疏浚后新生沉积物-水界面溶解氧的动态响应[J]. 湖泊科学 2018(06)
    • [23].底泥疏浚对湖泊内源磷释放的短期效应研究[J]. 水资源保护 2011(03)
    • [24].底泥疏浚对温州市牛桥底河水环境质量的影响[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2)
    • [25].淀山湖底泥生态疏浚适宜深度判定分析[J]. 湖泊科学 2013(04)
    • [26].砷污染河道生态修复技术[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2(11)
    • [27].底泥疏浚与引流冲污对富营养水体生态系统恢复的影响[J]. 企业技术开发 2014(24)
    • [28].龙溪河库区底泥疏浚处置工艺研究[J]. 中国科技信息 2013(10)
    • [29].综合生态修复技术用于上海古猗园内景观水体治理[J]. 中国给水排水 2017(14)
    • [30].重金属铜污染对植物的影响[J]. 科教文汇(上旬刊) 2014(10)

    标签:;  ;  ;  ;  

    外源输入对底泥疏浚新生表层磷恢复及迁移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