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事制度改革的医院岗位设置问题研究

基于人事制度改革的医院岗位设置问题研究

赵艳燕(山西省长治市第二人民医院)

摘要:推进医院岗位设置管理制度的完善不仅是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也是不断完善现有医院收入分配制度和用人制度的必然选择。要保证医院岗位设置管理工作能够实行,必须在对医院现有规模和发展现状有清晰了解的基础上,制定出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做到按照医院实际需求来设置岗位,并实行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规范管理。

关键词:医院人事制度改革岗位设置

0引言

岗位设置管理作为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科学合理的岗位设置对于医院人事管理体制创新,完善医院现有的用人机制,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1医院岗位设置管理重要性分析

医院岗位设置就是医院对其所需岗位的类别和结构进行设置,并且按照岗位、按照聘用合同进行人员管理。医院岗位设置及管理对于打破医院现有的人事管理壁垒,并建立灵活的用人机制都具有十分重要意义[2]。

1.1岗位设置是深化医院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内在要求2006年7月,国家人事部下发《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及《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等文件,明确要求各事业单位根据单位需求进行岗位设置。因此,医院进行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是医院深化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发展的内在制度创新要求。

岗位设置制度不仅是医院响应了国家为规范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政策规定,更是为医院的岗位等级设计,创新收入分配制度和用人制度奠定了基础工作。医院岗位设置明确厘清了岗位聘用和岗位设置之间的相互关系,为医院的按岗聘用和合同管理创造了基础条件,而且医院在岗位设置管理过程中,根据人员聘用岗位确定相应岗位工资待遇,为“岗变薪变”提供了政策依据。

1.2岗位设置是改革医院收入分配制度必然选择事业单位在原有的人事管理制度中,实行的是职务等级工资,而且工资待遇随人走。但是人事部在下发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及实施办法中,则明确要求各事业单位必须建立岗位绩效工资制度,要把工资与岗位结合在一起,因此,事业单位特点的收入分配制度更是人事制度改革的核心,突出岗位设置的激励功能,是事业单位在收入分配制度的一个重要创新,是确保医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顺利实施的保障,从而切实维护医院医务工作人员的利益。

1.3岗位设置是医院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必然结果实践证明了公开招聘对于创造公平、公正的用人环境,杜绝人事腐败现象,提高医院义务工作人员素质,促进医院快速发展,都产生了很好的效果。选人和用人也是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及《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等文件规定,公开招聘制度是医院选人的一项基本制度。

岗位是聘用的基础,岗位设置直接关系到聘用制度的实现。作为基本管理制度,岗位管理要体现在医院人事管理的每个环节,成为医院医务工作人员公开招聘、竞聘上岗、岗位培训、岗位考核和收入分配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推行医院人员聘用制度,加强医院岗位管理,要能够从规范岗位设置开始,这是医院人事制度改革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

2医院岗位设置存在问题分析

由于医院原有人事管理体制的不完善,造成我国许多医院在岗位设置中存在许多问题。具体而言,主要问题体现在一下三个方面:

2.1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失调作为事业单位,医院主要是以专业技术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所以,根据岗位类别的结构控制比例,医院在岗位设置的过程中,应该保持专业技术岗位的主体地位,专业技术岗位应该不低于单位总人数的70%,我国许多医院由于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往往造成技术人才岗位设置比例远远低于这个比例,即使有的医院在岗位设置的时候,虽然专业技术岗位符合比例要求,但也是以降低工勤人员比例来实现的,为了保证医院正常运转,一部分专业技术人员一边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另外一边却在从事工勤工作,专业技术能力都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2.2医院专业技术人员职称结构不合理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及《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等文件规定,我国地市级以上的医院,应该把专业技术人员的高级、中级、初级岗位之间的结构比例控制在1.5:3.5:5,全国平均标准为1:3:6,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的职称结构来看,其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结构为1:3.1:1.6,医院的高级、中级专业技术岗位存在超编配置情况,造成医院初级岗位人员较少,不利于医院的长远发展[3]。

2.3医院工作人员工资差别较小根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及《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等文件规定,我国专业技术人员初级、中级、高级岗位,其内部不同级别之间的工资该按照标准确确定:十一级、十二级岗位之间比例为5:5,八级、九级、十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3:4:3,五级、六级、七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2:4:4,二级、三级、四级岗位之间的比例为1:3:6。

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在医院现行工资制度下,职称相同的人员,虽然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有所差距,但在绩效工资之间的差距不大,不能有效体现出绩效作用,不能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

2.4职工晋升机会较少我国医院其管理组织架构基本上是金字塔结构,在医院的高级职称员工和管理管理人员岗位都较少,虽然会在医院内部出现以自然减员或新退休人员所腾出的岗位作为解决较低级别员工晋升高等级岗位机会,但是这种狭窄的晋升途径远远不能满足员工的发展需要,造成低等级岗位员工工作积极性下降,并有可能会出现消极怠工现象的发生。

3合理设置医院各级岗位具体措施

合理设置医院专业技术职务岗位,主要依据的是医院技术系列各专业的工作性质、专业技术难易程度、特点和对专业知识的需求层次等因素来确定。

3.1医疗专业岗位设置医院应该对医疗专业岗位进行合理设置,并需要对医院住院医师系等编外人员和实习生较多的情况,实行医师规范化培训,并对医院的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按照合理比例进行岗位设置,并需要根据医院的发展状况进行适当调整。

对于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批准的研究机构和承担研究人员培养或干部保健等重大任务的科室,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同意下,适当增加正高级或副高级职务岗位的设置,中级职务岗位应该按照其工作性质不同和医院发展需要设置相应岗位,但总体比例控制在40%以内较为适宜[4]。

3.2护理专业岗位设置对于医院护理岗位的设置,在侧重护理部、大内、大外、儿、妇、急诊、重点学科以及有监护病房的科室,正副高级职称岗位应该按照总体岗位的5%进行设置,中级职位岗位可以按照总编制30%进行岗位分配。

3.3药剂专业岗位设置对于医院药剂专业岗位设置,把正高级职称各设置两个岗位,并可以根据开展临床药学研究的需要增加一个或两个岗位,对副高级职称岗位,可以设置医院开展临床医学研究或者科内设置的不同专业组需求,设置四到十人的岗位,对于中级职称岗位则可以按照总体编制的30%分配岗位。

3.4医技专业的技师职务岗位设置由于医技人员分散和工作性质的差异等因素,医技专业的技师职务岗位在医院整体岗位设置中,可以不考虑设置或者在在检验专业(检验科、中心实验室、输血科等)仅设置很少的正高级职称岗位,在重点学科和拥有大型仪器的科室内设置一到两个副高级职称岗位,中级职称岗位应该按照总体编制的30%以内设置较为合适。

4总结

医院岗位的合理设置,不仅可以稳定医院医务工作人员队伍,为医院人才规划和各个学科的发展奠定基础,而且可以激发各类医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将促使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步入快速健康发展轨道。

参考文献:

[1]寇文誉.浅议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与管理[J].管理科学.2009(6):198.

[2]杨广益.岗位设置管理在水利测绘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的重要性探讨[J].现代测绘.2008(9):24-25.

[3]徐海军.试行岗位设置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卫生人才.2007(6):68-69.

[4]肖华,张卓鸣,卜让吉,杨银学.医院人员编制和岗位设置的探索[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5(6):342-343.

标签:;  ;  ;  

基于人事制度改革的医院岗位设置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