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多孔介质论文_陈威,凌娟娟,赵群力

导读:本文包含了毛细多孔介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多孔,介质,毛细,饱和度,直径,颗粒,压力。

毛细多孔介质论文文献综述

陈威,凌娟娟,赵群力[1](2016)在《多孔介质毛细升高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考虑重力的基础上,为研究多孔介质内部液相为非饱和状态下的毛细升高特性,建立数学模型,得出毛细升高高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以多孔陶瓷管为实验对象,验证模型正确性并分析毛细升高高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颗粒直径越小,最终毛细升高的高度越大;在液体可流动的范围内,饱和度越低,其毛细升高高度越高;多孔介质倾斜角的大小影响毛细升高的长度,但初期的长度相同。(本文来源于《上海节能》期刊2016年04期)

陈威,凌娟娟,赵群力[2](2015)在《多孔介质毛细升高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考虑重力的基础上,为研究多孔介质内部液相为非饱和状态下的毛细升高特性,建立数学模型,得出毛细升高高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以多孔陶瓷管为实验对象,验证模型正确性并分析毛细升高高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颗粒直径越小,最终毛细升高的高度越大;在液体可流动的范围内,饱和度越低,其毛细升高高度越高;多孔介质倾斜角的大小影响毛细升高的长度,但初期的长度相同。(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长叁角能源论坛——互联网时代高效清洁的能源革命与创新论文集》期刊2015-11-06)

杜红普,刘波,王华军,齐承英[3](2013)在《基于土水特征曲线预测多孔介质毛细上升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孔介质中毛细吸力作为其重要物性参数,有着重要的工程应用背景。本文结合Gardner模型的土水特征曲线和Micro-CT(Micro computerized tomography)断层扫描仪获取的多孔介质的结构形态参数,根据吸力和饱和度的拟合关系,建立了一维非饱和毛细上升模型。同时,采用有限差分方法对多孔介质非饱和毛细水上升模型进行非稳态求解,获取不同时刻湿度场和毛细吸力的分布情况,并给出了一种量化多孔介质毛细上升过程的理论方法。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在室内以窄筛分洗砂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测定其毛细吸渗上升过程及稳定时的湿度分布。结果证实,模拟结果和实测结果整体上具有较高的吻合性。本文提出的多孔介质毛细上升的预测方法具有可行性,可用于预测砂土的毛细水上升高度和湿度场的分布状态。(本文来源于《工程地质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马田田,韦昌富,李幻,陈盼,魏厚振[4](2011)在《考虑毛细滞回效应的非饱和多孔介质渗流与变形耦合本构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Wheeler本构模型框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水力与力学耦合的本构模型。该模型中的土-水特征曲线采用毛细滞回内变量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水力历史变化下毛细滞回现象对非饱和多孔介质变形的影响,同时也可描述非饱和多孔介质变形对渗流的影响。非饱和土的强度不仅与吸力有关,而且受到饱和度的影响。相同的吸力下,土样经过吸湿和脱湿路径的饱和度不同,因此,非饱和土的强度也不同。此模型以体积含水率的塑性变化和体变的塑性变化为硬化参数,不仅能描述基质吸力对非饱和土的强化作用,而且考虑了饱和度对强度及变形的影响。试验结果与模型预测基本吻合,证明该模型能够模拟非饱和土的主要特性。为了简化,此模型是在各向同性荷载下推得的,有待于推广到一般的应力状态。(本文来源于《岩土力学》期刊2011年S1期)

陈盼,魏厚振,李幻,徐炎兵,韦昌富[5](2010)在《多孔介质中两相流动过程的毛细滞回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含水量大小以及干湿循环变化历史对多孔介质渗流过程有着重要影响。基于多孔介质理论和毛细滞回内变量模型,建立能够考虑含水量变化历史影响的多孔介质两相流动模型,并利用开发的U-DYSAC2有限元程序进行相应的数值模拟。通过模拟结果与试验数据的比较,验证所建数值模型在模拟复杂条件下非饱和多孔介质渗流问题的可靠性与有效性。对干湿循环变化条件下土质边坡渗流过程进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毛细滞回效应对非饱和土渗流过程具有显着影响,非饱和土水力状态不仅取决于当前含水量或基质吸力大小,而且还与土体所经历的水力历史有关;特别地,如果利用主脱湿线来描述土水特征关系,那么土体中基质吸力的预测结果会偏高,从而使得传统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高估土体抗剪强度以及坡体安全系数。因此,在模拟非饱和多孔介质复杂渗流问题时必须要考虑毛细滞回效应。(本文来源于《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0年10期)

苏向英,汤正新,孙红章[6](2009)在《毛细压差影响下的未饱和多孔介质的相对渗透率》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未饱和多孔介质微观结构的分形特性为基础,建立了毛细压差影响下的相对渗透率的分形模型。结果表明:相对渗透率是一个关于饱和度、分形维度、流体特性和毛细压差的函数,并且该函数中无经验常数。并将以该模型为基础计算出的相对渗透率与现有的实验数据进行比较,结果吻合得比较好。(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1期)

胡聪香,彭晓峰,王补宣[7](2008)在《非饱和多孔介质内毛细驱动流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将非饱和含湿多孔介质层内液体饱和度当量为无量纲的液层厚度,在多孔层内发生相变时其分布规律直观地反映相变传热能力从而预示临界热流(CHF)的发生.计算结果显示,多孔层中心处最容易出现干涸而导致CHF;残余饱和度和孔隙率越大.越不容易出现CHF;饱和度分布形状(液层形状)主要受输入热流密度和孔隙率的影响,热流越小、孔隙率越大就越平缓.(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08年10期)

罗慧,裴培,刘艳军[8](2007)在《考虑毛细压差后多孔介质渗透率的分形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多孔介质渗透率的分形模型,并分析了毛细压差对渗透率的影响。将分析结果与实验数据相比较,发现模型与实验吻合得很好。当孔隙度小于0.35时,毛细压差对渗透率的影响非常大,不能忽略;当孔隙率较大时,毛细压差对渗透率的影响并不大。(本文来源于《叁明学院学报》期刊2007年04期)

陈叔平,李慧燕,陈光奇,温永刚,孙李宁[9](2007)在《毛细多孔介质在液氮中的传热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毛细多孔介质在液氮中的传热性能,进行了在试验件中不填充和填充超细玻璃棉的试验。采用低温热电偶连续测量试验件的5个不同位置的温度,得到了5条温度曲线。分析曲线表明超细玻璃棉对传热过程有明显的强化作用,且能使试验件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的低温。并从理论上分析了换热过程,整理了换热方程组。(本文来源于《低温与超导》期刊2007年04期)

支银芳,陈家军,杨周喜,郑冰,杨官光[10](2007)在《多孔介质两相系统毛细压力与饱和度关系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两相系统毛细压力-饱和度(h~S)关系曲线的确定是多孔介质多相流动研究的基础。采用简易试验装置对理想和实际介质中水-气和油-水两相系统中的h~S关系曲线进行了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对于相同两相系统,多孔介质孔隙度愈小,同一毛细压力对应的饱和度相应愈大;对于不同两相系统,理想介质的关系曲线在一定毛细压力以下平缓,较大毛细压力时陡直,实际介质关系曲线走势相对较陡。分析结果表明,水-气和油-水两相系统的实测数据符合Parker等提出的基于van Genuchten(1980)关系式的折算理论;应用折算理论,可以在同一多孔介质某一两相系统h~S关系已知的情况下较好地估计同一孔隙度条件下其它两相系统的h~S关系曲线。(本文来源于《水科学进展》期刊2007年02期)

毛细多孔介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考虑重力的基础上,为研究多孔介质内部液相为非饱和状态下的毛细升高特性,建立数学模型,得出毛细升高高度与时间的函数关系。以多孔陶瓷管为实验对象,验证模型正确性并分析毛细升高高度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颗粒直径越小,最终毛细升高的高度越大;在液体可流动的范围内,饱和度越低,其毛细升高高度越高;多孔介质倾斜角的大小影响毛细升高的长度,但初期的长度相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毛细多孔介质论文参考文献

[1].陈威,凌娟娟,赵群力.多孔介质毛细升高特性的研究[J].上海节能.2016

[2].陈威,凌娟娟,赵群力.多孔介质毛细升高特性的研究[C].第十二届长叁角能源论坛——互联网时代高效清洁的能源革命与创新论文集.2015

[3].杜红普,刘波,王华军,齐承英.基于土水特征曲线预测多孔介质毛细上升过程[J].工程地质学报.2013

[4].马田田,韦昌富,李幻,陈盼,魏厚振.考虑毛细滞回效应的非饱和多孔介质渗流与变形耦合本构模型[J].岩土力学.2011

[5].陈盼,魏厚振,李幻,徐炎兵,韦昌富.多孔介质中两相流动过程的毛细滞回效应[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0

[6].苏向英,汤正新,孙红章.毛细压差影响下的未饱和多孔介质的相对渗透率[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7].胡聪香,彭晓峰,王补宣.非饱和多孔介质内毛细驱动流动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

[8].罗慧,裴培,刘艳军.考虑毛细压差后多孔介质渗透率的分形模型[J].叁明学院学报.2007

[9].陈叔平,李慧燕,陈光奇,温永刚,孙李宁.毛细多孔介质在液氮中的传热试验研究[J].低温与超导.2007

[10].支银芳,陈家军,杨周喜,郑冰,杨官光.多孔介质两相系统毛细压力与饱和度关系试验研究[J].水科学进展.2007

论文知识图

实际问题物理模型系统示意图不同孔隙率条件下扩散半径随时间的变...不同气泡大小下泡沫持液量对rp和rs的...实测S-P关系曲线不同重力条件下孔隙率的影响

标签:;  ;  ;  ;  ;  ;  ;  

毛细多孔介质论文_陈威,凌娟娟,赵群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