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倾斜固体潮论文_马天璐

导读:本文包含了地倾斜固体潮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固体潮,潮汐,因子,地壳,海潮,负荷,会昌。

地倾斜固体潮论文文献综述

马天璐[1](2013)在《HHT方法的改进及在地倾斜固体潮信号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时频方法在分析复杂信号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已经不能满足信号的实时分析需要。HHT(Hilbert-Huang Transformation)作为一种新的处理非平稳非线性信号的方法,它将任意的非平稳非线性信号经过EMD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方法分解为多个具有不同特征尺度的IMF(intrinsic mode function),由IMF分量可得到信号的叁维希尔伯特时频谱。从本质上说,HHT方法是对非平稳信号进行平稳化处理,并将信号逐级自适应地分解为不同的特征尺度,最终用瞬时频率和振幅来表示原始信号的时间变化特征。HHT方法虽然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但其理论还不够成熟,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为了进一步完善HHT方法,使之更好、更广泛地应用于实际信号的处理,本文在查阅了大量相关参考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介绍了HHT这种新的时频分析方法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它存在的一些问题,如端点效应问题,模态混迭现象等。本文针对EMD存在的端点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包络线校正法加以抑制;针对存在的模态混迭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的EMD方法来解决。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端点问题和模态混迭现象的产生。最后,本文将改进后的HHT方法引入到地倾斜固体潮信号得分析中。通过对永胜地震台地倾斜固体潮数据的HHT分析,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1、地倾斜固体潮经EMD方法分解后都得到两个imf分量,分别对应日波和半日波成分。2、Hilbert谱直观地显示了地倾斜固体潮的幅度-频率随时间变化的情况。3、经包络线校正法处理端点后得的EMD结果比用镜像延拓法处理得到的结果更清晰,受端点效应的影响更小。本文首次在地倾斜固体潮信号中引入HHT方法,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初步结果,为地倾斜固体潮信号分析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用HHT来处理非线性非平稳信号,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应用潜力。同时也不难理解,HHT作为一种新的非平稳信号处理技术,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索。(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3-03-26)

赵爱平,李传江,周红艳,吴敏[2](2012)在《会昌地震台相同测点倾斜固体潮观测之对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会昌地震台2007-07~2011-06相同测点倾斜固体潮资料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垂直摆资料质量稍优于水管仪资料,两种资料存在着一定的可比性。其主要的相同之处表现在于年变趋势动态、日变形态和降雨、强远震波动、潮汐因子的时间同步性上;而NS向线性倾变、潮汐因子定量化和高频信号频谱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可能为观测山洞的环境条件和仪器工作特性的不同。为改善地倾斜资料高频信息记录能力,建议提高仪器采样率和改进仪器频率响应设计。(本文来源于《华南地震》期刊2012年02期)

杨又陵,唐九安[3](2009)在《乌什地震台倾斜固体潮观测与震兆异常》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新疆乌什台1988-2003年石英倾斜仪的记录为研究对象,利用经典的潮汐分析方法求解乌什地区的倾斜潮潮汐参量。对结果的分析认为:半主波潮汐参量的观测精度优于0.001,长期稳定性优于2%;在周围地区6级地震前可能记录到了γm2值的异常变化,但异常量级小于理论量级;水管倾斜仪的观测结果与石英倾斜仪的一致性很好,精度和稳定性更优于石英倾斜仪。(本文来源于《西北地震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傅再扬,危福泉,吴绍祖,龙政强[4](2007)在《福建地倾斜固体潮特征及其动态组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计算了福建1990~2004年的地倾斜EW和NS两分量的固体潮潮汐因子,绘制了动态组合的3种特征量(扩容、剪切应变、介质各向异性)全程时序曲线图,并分析了与中强地震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福建沿海,海潮是决定倾斜固体潮特征的主要因素;福建发生4.5级以上中强地震或台湾发生7级以上强烈地震时,地倾斜固体潮潮汐因子动态组合特征量与之有较好的对应关系。(本文来源于《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07年01期)

周江存,孙和平,李正媛[5](2006)在《佘山台倾斜固体潮观测的海潮负荷改正》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FARRELL的负荷理论以及最新的TPXO6海潮模型和中国近海潮汐资料计算了海潮负荷对佘山台倾斜固体潮的影响,采用BAYTAP-G调和分析软件对佘山台倾斜固体潮观测进行了处理,获得不同潮波的潮汐参数。在此基础上进行海潮负荷改正。负荷改正后,东西分量的振幅因子和相位滞后与理论值较为接近,而南北分量的半日波振幅因子与理论值仍有较大的偏离。结果说明,佘山台倾斜东西分量主要受海潮负荷的影响,超过60%,甚至达到96%(O1);而南北分量受到的非潮汐的影响要比东西分量受到的影响大,如N2波甚至高达70%,但是这也可能是和海潮模型在近海的不精确有关。(本文来源于《测绘学报》期刊2006年01期)

张翼,马学军,冯英,苏乃秦[6](2005)在《乌鲁木齐红山台地倾斜固体潮调和分析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Venedikov调和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乌鲁木齐红山台SQ-70倾斜仪固体潮M2波潮汐因子的震兆异常特征,发现红山台固体潮潮汐因子与周围100km范围内的4级以上地震以及250km范围内的5级以上地震对应较好,具有较高的预报效能。(本文来源于《内陆地震》期刊2005年01期)

傅再扬,丁学仁,吴绍祖,郑永通[7](2004)在《福建省地倾斜固体潮特征及其动力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福建地区厦门、漳州、莆田、南平、龙岩5个台站地倾斜固体潮观测资料,分别计算了地震平静期的倾斜固体潮潮汐变化特征量,并进行了对比分析;除此之外还对固体潮特征进行了地球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沿海地区海潮是决定倾斜固体潮特征的主要因素。(本文来源于《华南地震》期刊2004年03期)

陈德福[8](2004)在《我国的水管仪倾斜固体潮观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简要介绍我国水管仪倾斜潮台网监测地震的科学思路、观测技术、台网规模、观测精度、相应震例以及具中国特色的创新与效能。以此祝贺我国重力与固体潮学科带头人许厚泽院士七十寿辰。(本文来源于《《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进展》论文集》期刊2004-06-30)

孙和平,周江存,许厚泽[9](2001)在《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准站倾斜固体潮观测中的海潮负荷信号改正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最新的全球海潮模型(Csr3.0,Fes95.2,Tpxo2,Csr4.0和Scw80)和中国近海海潮资料,基于标准地球模型负荷格林函数,采用Agnew的积分格林函数方法研究了倾斜固体潮观测中的海潮负荷效应。文章计算了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25个基准站8个主要潮波的倾斜负荷,数值结果说明对某一潮波而言,倾斜负荷振幅达10-9弧度,沿海地区达10-8弧度或更多。文章构制了北京和上海等8个主要台站的倾斜负荷随时间变化。(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进展》期刊2001年03期)

吴立辛,赵卫明,马禾青[10](2000)在《宁夏倾斜固体潮潮汐因子熵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宁夏银川台和石嘴山台倾斜固体潮观测数据计算了潮汐因子 γ值 ,进一步计算了 γ值的熵值 ,并对各熵值曲线进行分析 ,结果认为 γ值熵在震前的异常表现比较突出 ,熵值变化到最低时 ,很有可能是应变积累到最大程度 ,即进入了临震状态。(本文来源于《内陆地震》期刊2000年03期)

地倾斜固体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会昌地震台2007-07~2011-06相同测点倾斜固体潮资料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垂直摆资料质量稍优于水管仪资料,两种资料存在着一定的可比性。其主要的相同之处表现在于年变趋势动态、日变形态和降雨、强远震波动、潮汐因子的时间同步性上;而NS向线性倾变、潮汐因子定量化和高频信号频谱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可能为观测山洞的环境条件和仪器工作特性的不同。为改善地倾斜资料高频信息记录能力,建议提高仪器采样率和改进仪器频率响应设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倾斜固体潮论文参考文献

[1].马天璐.HHT方法的改进及在地倾斜固体潮信号中的应用[D].昆明理工大学.2013

[2].赵爱平,李传江,周红艳,吴敏.会昌地震台相同测点倾斜固体潮观测之对比分析[J].华南地震.2012

[3].杨又陵,唐九安.乌什地震台倾斜固体潮观测与震兆异常[J].西北地震学报.2009

[4].傅再扬,危福泉,吴绍祖,龙政强.福建地倾斜固体潮特征及其动态组合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7

[5].周江存,孙和平,李正媛.佘山台倾斜固体潮观测的海潮负荷改正[J].测绘学报.2006

[6].张翼,马学军,冯英,苏乃秦.乌鲁木齐红山台地倾斜固体潮调和分析初探[J].内陆地震.2005

[7].傅再扬,丁学仁,吴绍祖,郑永通.福建省地倾斜固体潮特征及其动力学分析[J].华南地震.2004

[8].陈德福.我国的水管仪倾斜固体潮观测[C].《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进展》论文集.2004

[9].孙和平,周江存,许厚泽.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基准站倾斜固体潮观测中的海潮负荷信号改正问题[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1

[10].吴立辛,赵卫明,马禾青.宁夏倾斜固体潮潮汐因子熵的变化[J].内陆地震.2000

论文知识图

延寿竖直摆倾斜固体潮理论值与实测值对...倾斜固体潮平面怀来地震台倾斜固体潮观测布设图1990~1997年滇西永胜台(震中距Δ=73 ...宝昌台SQ-70水平摆N S分量震前3天出现的...气压与倾斜固体潮采集通道

标签:;  ;  ;  ;  ;  ;  ;  

地倾斜固体潮论文_马天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