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液固反应模型论文_范晓宇,葛敬,朱家骅,宫源,彭玉凤

导读:本文包含了气液固反应模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模型,速率,石灰石,两相,气泡,酸处理,粒径。

气液固反应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宇,葛敬,朱家骅,宫源,彭玉凤[1](2019)在《温度对CO_2(g)-NH_3(aq)-Ca~(2+)(aq)气液两相体系中结晶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搅拌转速600 r/min、CO_2流量245 mL/min、Ca~(2+)初始浓度0.24 mol/L的条件下研究296.15~323.15 K时CO_2(g)-NH_3(aq)-Ca~(2+)(aq)气液反应体系中碳酸钙结晶反应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当温度<313.15 K时,反应体系中水合氨解离及CO_2吸收化学反应达到或接近平衡,依据反应动力学模型,拟合得到296.15、303.15 K下CO_2(g)-NH_3(aq)-Ca~(2+)(aq)气液两相结晶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在数值上分别为1.377、4.894,反应级数为2.769;当温度≥313.15 K时,反应体系中水合氨解离及CO_2吸收化学反应未能达到或接近平衡,依据简化的反应动力学模型,拟合得到313.15、323.15K下CO_2(g)-NH_3(aq)-Ca~(2+)(aq)气液两相结晶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在数值上分别为0.100、0.159,反应级数为1.097。研究结果对CO_2(g)-NH_3(aq)-Ca~(2+)(aq)气液两相结晶反应动力学模型受温度的影响提供了动力学参数,对工业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磷肥与复肥》期刊2019年06期)

王坤,刘燕,侯君洋,张廷安[2](2018)在《镁蒸气铁水脱硫气液反应过程水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镁蒸气铁水脱硫的气液反应过程,利用物理模拟的方法,通过水模型实验对铁水脱硫气液反应过程进行实验研究.采用高速照相机来获取不同通气模式、通气流量和搅拌桨浸入深度下气泡的分布状态.用NaOH与CO_2的一级反应来模拟镁蒸气脱硫过程中的吸收速率和利用率.结果表明:使用中心底吹模式,通气流量为2. 0 m~3/h,搅拌桨浸入深度为250 mm的条件时,熔池内的气泡细化分散效果很好.气液传质速率和CO_2气泡利用率均有明显提高.(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12期)

张宪瑞,耿天奇,毕荣山[3](2013)在《气液喷射器中不同液滴粒径的反应过程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缩芯模型和双膜理论为基础,把气液喷射器中不同液滴的粒径分布函数用于气液两相流中,推导出了气液喷射器中不同液滴粒径的反应过程模型。并对模型中的转化率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与理论模型计算的转化率相比较,确定传质系数kg后,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具有较高的实用性。(本文来源于《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6期)

赵博,曹萌,冯武军,李彦,禚玉群[4](2011)在《亚硫酸盐氧化气液反应过程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亚硫酸盐氧化是湿法烟气脱硫的重要反应过程,本文建立了该反应过程的物理模型,包括氧的相间传质扩散、本征化学反应和亚硫酸根扩散这叁个步骤,宏观反应速率由其中最慢的一个步骤来决定,反应分为不同的控制阶段。在双膜理论和质量守恒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稳态单气泡吸收过程的数学模型。在动力学控制阶段,反应速率与气泡的半径呈0阶关系;在扩散控制阶段,反应速率与气泡的半径呈-1阶关系。通过单气泡反应装置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与模型求解结果一致。(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1年10期)

李娜,周屈兰,徐通模,惠世恩,赵钦新[5](2010)在《石灰石消溶的液固反应模型及消溶速率》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单颗粒消溶的缩核模型,建立了酸消溶石灰石反应在液膜传质和化学反应共同控制条件下的颗粒群的液固反应模型。实验研究了五种石灰石样品在不同温度、不同pH值和不同粒径分布下的消溶过程,模型理论计算与实验进行了验证,得到了不同种类的石灰石在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平均整体反应常数k_m,且k_m是一个与反应条件相关的特征数。通过实验数据和理论模型对反应过程中的整体反应常数进行反推,发现同一反应条件下k_m随时间不断缩小并趋于常数,但粒度分布不同和产地不同的样品在相同反应条件下的整体反应常数相差不大。(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10年05期)

周屈兰,李娜,赵钦新,徐通模,惠世恩[6](2009)在《液固反应微观-宏观关联模型及实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当液-固反应为流体扩散控制时,以缩核模型为基础,得到了单颗粒消溶时粒径的变化规律,满足平方反比定律;在单颗粒消溶的基础上,建立了颗粒群消溶模型,得到了单颗粒微观反应模型和颗粒群宏观反应特征的关联关系。以不同种类的石灰石在不同温度和pH值下的消溶过程为例,对液固反应的微观-宏观关联模型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和数学模型吻合较好。该关联模型对完善液固反应理论体系,实现宏观实验数据反推微观化学反应参数的测量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工程热物理学报》期刊2009年07期)

姚日生,邓胜松,尤亚华,张洪斌[7](2004)在《气液氯化反应填料塔的设计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将短湿壁管中的液膜面积和气体所通过的有效通道体积分别视作填料塔内有效传质面积和空隙体积,从短湿壁管测得的氯气与丙酮反应的气相传质关联式导出全新的且较为可靠的气液氯化反应填料塔的设计模型。其计算值与实际运行结果的最大相对误差仅为3.56%。(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期刊2004年03期)

高金森,徐春明,林世雄,郭印诚,王希麟[8](1999)在《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气液固3相流动反应的数值模拟 Ⅰ.气液固3相流动反应模型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已建立的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气固两相流动反应模型基础上,把原料油液雾的流动、传热、气化过程及其对反应结果的影响全部纳入模型中,对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进行了3维微分模拟,考察了原料液雾流动气化过程及其影响,建立了提升管反应器气液固3相流动反应模型、数值模拟方法及相应的程序,利用该模型对工业提升管反应器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可获得原料液雾流动气化过程的重要信息(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石油加工)》期刊1999年03期)

张黎明[9](1993)在《国外酸岩液固反应模型研究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对国外有关酸岩液固反应模型研究与发展问题进行专题调研的基础上,将多种酸液在多孔岩石中的流动和反应模型归纳总结为连续模型和统计模型两大类,并分两部分进行综述。着重回顾了国外酸岩液固反应连续模型和统计模型的研究与发展,反映了这一领域的主要内容、应用效果、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本文来源于《钻采工艺》期刊1993年03期)

陈赓良[10](1984)在《二氧化硫气液吸收过程的反应机理和传质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 SO_2在碱性或酸性缓冲溶液中的吸收反应机理为基础.讨论了 SO_2气液吸收反应系统的叁种不同传质模型——膜模型、表面更新模型和渗透模型,以及它们对传质增强系数的数学推导和实验验证,指出了这叁种模型相互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论证了有机酸添加剂和强制氧化等工业上用的改进措施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化工环保》期刊1984年05期)

气液固反应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镁蒸气铁水脱硫的气液反应过程,利用物理模拟的方法,通过水模型实验对铁水脱硫气液反应过程进行实验研究.采用高速照相机来获取不同通气模式、通气流量和搅拌桨浸入深度下气泡的分布状态.用NaOH与CO_2的一级反应来模拟镁蒸气脱硫过程中的吸收速率和利用率.结果表明:使用中心底吹模式,通气流量为2. 0 m~3/h,搅拌桨浸入深度为250 mm的条件时,熔池内的气泡细化分散效果很好.气液传质速率和CO_2气泡利用率均有明显提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气液固反应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1].范晓宇,葛敬,朱家骅,宫源,彭玉凤.温度对CO_2(g)-NH_3(aq)-Ca~(2+)(aq)气液两相体系中结晶反应动力学模型的影响[J].磷肥与复肥.2019

[2].王坤,刘燕,侯君洋,张廷安.镁蒸气铁水脱硫气液反应过程水模型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3].张宪瑞,耿天奇,毕荣山.气液喷射器中不同液滴粒径的反应过程模型[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4].赵博,曹萌,冯武军,李彦,禚玉群.亚硫酸盐氧化气液反应过程模型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1

[5].李娜,周屈兰,徐通模,惠世恩,赵钦新.石灰石消溶的液固反应模型及消溶速率[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0

[6].周屈兰,李娜,赵钦新,徐通模,惠世恩.液固反应微观-宏观关联模型及实验验证[J].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

[7].姚日生,邓胜松,尤亚华,张洪斌.气液氯化反应填料塔的设计模型[J].化学工程.2004

[8].高金森,徐春明,林世雄,郭印诚,王希麟.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气液固3相流动反应的数值模拟Ⅰ.气液固3相流动反应模型的建立[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1999

[9].张黎明.国外酸岩液固反应模型研究与发展[J].钻采工艺.1993

[10].陈赓良.二氧化硫气液吸收过程的反应机理和传质模型[J].化工环保.1984

论文知识图

产气时反应单元能耗的变化4 300 ℃下氢气还原粉末的形貌反应单元能耗随表观气速的变化滴流床反应器模型组成为常规并流规整反应器规整载体由大量窄...预提升气的影响

标签:;  ;  ;  ;  ;  ;  ;  

气液固反应模型论文_范晓宇,葛敬,朱家骅,宫源,彭玉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