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中的测绘地理信息支撑

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中的测绘地理信息支撑

内蒙古自治区测绘院内蒙古呼和浩特市010010

摘要:测绘地理信息在社会经济环境方面又有了新的应用领域,作为测绘地理信息资源,整合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手段,能够为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提供重要支撑。建立自然资源承载力监测预警机制,就是要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大任务。

关键词:资源环境;承载力;测绘;地理信息;支撑

随着我国地理国情普查工作的结束,采集到的数据开始逐步投入使用,地理国情统计分析工作也逐层展开。而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自然资源为此承受了巨大压力,所以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十分必要。早期的资源利用研究偏重于统计方法,随着遥感技术快速发展,多光谱和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为自然资源动态监测提供了丰富的信息,GIS技术使得数据共享和多方协同分析有了更先进的手段。建立数据共享、实时高效、多方协同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长效机制,就是要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公众监督的资源环境监测新格局,为资源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一、内涵

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人们逐渐意识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的同时资源面临枯竭、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应运而生,同时承载力作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重获新生,它的内涵也在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生态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特定区域在一定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限制下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或所能承受的人类经济社会活动的能为,前提必须是要保证不影响今世后代的自然生存环境及社会区域文化,与水资源、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能源状况、经济社会等因素密切相关等。任何给定区域的承载力都不是固定的,它可通过改进技术来提高,但主要还是随着人口增加的压力而变化甚至变差。随着环境的恶化,承载力实际上也不断减弱,导致环境再也不能够可持续地支持或者供养居住在该地区上的人口数量,没有人类能够超越环境的承载力而长时间生活,承载力也不能单纯地理解为土地面积。承载力是周边环境相关因素不断变化的条件下可持续性的测度,由人类的选择和自然约束共同决定,所以,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地球能够支持或者供养的人数都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字答案。人类对于地球人口承载力的选择受到我们对自然事实理解的广度所约束,因此承载力的大小只有考虑到将来的人类选择和自然事件的前提下才有意义。

二、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

根据全区资源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生态等资源环境监测全覆盖,各级各类监测数据系统实现互联互通,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初步建成天地一体、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资源环境监测预警信息技术平台。

1、监测网络整合接入。各部门资源环境监测网络按照相互衔接、互为补充、避免重复建设的原则进行统一整合接入,建成覆盖全省、功能完善、分工明确的资源环境监测网络,涵盖水、土地、环境、生态等资源环境要素,全面满足全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预警、考核、管理需求。

2、监测数据互联共享。实现各级各部门资源环境容量、环境监测数据、监测预警数据和环境统计数据互联共享,全区资源环境监测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数据综合分析能力明显增强。

3、运行机制科学高效。资源环境监测制度体系初步建立,各部门分工协作、相互配合的监测网络长效运行管理机制基本形成,各级各部门资源环境监测分工清晰界定并严格落实,全面实现水资源、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海域临界超载点位自动监测系统社会化运维,运用测绘地理信息科学技术手段,通过持续完善监测网络,科学验证监测预警数据,不断优化预警机制等方面,继续加强项目建设,建成全区高效运行的资源环境自动监测网络体系,全面准确的资源环境信息共享体系和科学规范的资源环境监测预警智能分析体系,实现资源环境监测预警能力的现代化、标准化、智能化。

4、监测网络补充完善。从技术手段上,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遥感监测等新型测绘技术手段,对现有的监测网络进行补充与完善,实现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禁止开发区、自然保护区等进行大范围、全天候监测,建立天地一体、上下协同的环境资源监测网络系统,满足资源环境监测预警评价以及资源超载管控等需要。为了验证资源环境监测预警数据的准确性、有效性,利用遥感影像监测技术手段获取全面的测绘遥感监测预警数据,以获得更加科学、精准的资源环境监测信息,为资源环境监测预警评价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

三、测绘地理信息的技术支撑

1、全区全覆盖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网络建设。根据全区资源环境监测预警工作的现状和需求,以全区已有的资源环境监测站网为基础,建立资源环境监测专线网络,基于统一的分布式组网协议,对现有的各监测站网进行接入、整合、联网与统一管理,构建覆盖全省高效运行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网络。在多部门监测站网协同接入的基础上,预留可扩展的网络接口,支持对一些薄弱环节的监测网络的动态接入。同时支持对不断新增的县级监测网点的接入,对整个监测网络进行持续补充,不断完善全省资源环境监测网络体系。从技术手段上,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监测等先进技术手段,对现有的监测网络进行补充与完善,建立天地一体、上下协同的环境资源监测网络系统,实现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脆弱区、禁止开发区、自然保护区等进行大范围、全天候监测,实现我省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网络全覆盖。

2、监测预警数据库建设。基于国家制定的资源监测、调查、普查、统计等的分类和技术标准,结合全区各行业资源现状和特点,进行适当的扩充和完善,规范各部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数据采集、整理、建库、更新的技术标准,研制各部门分布式数据共享交换和服务应用的接口规范,建立健全多部门共建共享监测数据的体制机制,指导各部门规范化加工历史数据、标准化采集实时数据。整合集成各有关部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数据,建设监测预警数据库,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数据融合等技术,实现监测预警数据的实时共享和动态更新。

3、智能分析与动态可视化平台、政务互动平台建设。基于各有关部门相关单项评价监测预警系统,运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模型,结合三维、遥感、GIS等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全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智能化分析与动态可视化平台,实现全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单项评价的集成、汇总、可视化展示,能够实现资源环境监测预警集成综合评价,为全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提供动态监管和辅助决策支撑。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政务互动平台,定期向社会发布监测预警信息,为政府与社会公众对资源环境承载力共同监督和服务提供窗口。

通过全区地理国情普查监测等工作已经为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提供了数据储备,时空信息云平台和时空数据云计算提供了数据管理和计算技术支持,自然资产监测平台和地理国情发布系统可为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平台借鉴使用,各种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获取手段、信息处理技术将成为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工作的重要支撑。

参考文献:

[1]阮于洲,桂德竹.我国正开展长江经济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试评价[J].冶金财会,2017(9):43

[2]陈常松.我国国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建设问题探析[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7(7):10-15

[3]樊杰,王亚飞,汤青.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思路与总体技术流程[J].地理科学,2016,35(1):1-10

标签:;  ;  ;  

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中的测绘地理信息支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