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株产量论文_张进帅,黄翠红,王慧,黄明,郭涛

导读:本文包含了单株产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产量,性状,农艺,单株,小麦,花生,远缘。

单株产量论文文献综述

张进帅,黄翠红,王慧,黄明,郭涛[1](2019)在《水稻单株产量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及其通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水稻产量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为水稻的单株选择提供理论指导。利用SPSS 19.0和Excel 2010对水稻产量相关数据进行相关性、遗传力和通径系数分析。研究表明,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对产量均存在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对产量产生影响。11个农艺性状中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质量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大,呈显着正相关。有效穗数、结实率遗传变异系数较大,可在性状稳定的高世代选择,排除干扰;千粒质量遗传变异系数较小,不易受环境影响,可在早世代选择。株高、剑叶长、穗长均对产量产生正向影响,株高对产量产生直接影响,剑叶长和穗长通过影响其他性状间接影响产量,且遗传变异系数小,可在早世代选择。(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8期)

韩冉,李玉莲,汪晓璐,宫文萍,李豪圣[2](2019)在《TaAAP3基因对小麦单株产量及抗逆性影响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氨基酸通透酶(Amino acid permease,AAP)家族,由AAP1-AAP8等基因编码,在氨基酸转运、吸收和氮代谢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以近十余年来山东省产量增幅最大的旱地小麦新品种济麦262为材料,克隆了TaAAP3基因。TaAAP3全长1780bp,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编码491个氨基酸。转基因试验结果显示,过表达TaAAP3阳性小麦植株与对照相比,分蘖数平均增加3.8个,株高平均增加4.5cm,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旗叶长、旗叶宽、穗长、小穗数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着。产量统计结果显示,转基因阳性植株产量极显着高于对照。另外,NaCl溶液胁迫下,转基因阳性植株的发芽率(35.5%)显着高于对照(24.0%),相对根长(0.41)和相对苗长(0.74)显着高于对照(0.36和0.66)。荧光实时定量PCR对非生物胁迫处理下TaAAP3的表达动态结果显示,TaAAP3受盐、干旱、ABA和低温诱导,不同胁迫下其表达模式不同。目前,我们正在对材料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以期获得TaAAP3与小麦单株增产以及与抗逆性的关系。(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08-11)

孙远东,朱昊华,吕超,张新忠,郭宝健[3](2019)在《大麦单株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稳定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不同环境下大麦单株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稳定性,以113个(Nasonijo×泰兴9425)DH系配制226个杂交种构建的永久F_2群体及亲本为材料,分别调查参试材料在4个环境下的单株穗数、主穗粒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和单株生物量,利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及稳定性分析对大麦单株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麦杂种F_1各被测性状大多表现中亲优势,超亲优势组合出现率相对较低。各被测性状的杂种优势不仅受自身遗传因素影响,而且受试点生态条件及年度气候条件的影响。杂种优势的稳定性因性状不同而异,千粒重和主穗粒数杂种优势的稳定性较好,单株生物量和单株产量杂种优势的稳定性较差,仅有2个组合在多环境下表现出稳定的强杂种优势。(本文来源于《麦类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鲁清,刘浩,李海芬,陈小平,洪彦彬[4](2019)在《花生不同株型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及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粤油13为供试材料,通过3种不同直径的管环处理,创制不同株型。本研究统计分析了18个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采用通径分析的方法对单株产量进行通径分析;然后进行单株产量的逐步回归分析。农艺性状分析结果表明,单株产量、最大果节数、侧枝长、单株总果数、单株饱果数随着处理直径的增大显着增加;相关分析表明,单株产量与侧枝角度、最大果节数、单株总果数和单株饱果数呈极显着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单株总果数对单株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P_(Y.X7)=2.15),而在株型相关性状中,侧枝角度具有较大的间接效应(IE_(X2)=0.8567),在侧枝角度影响单株产量的间接因素中,通过影响单株总果数的间接效应最大(IE_(X2.X7)=1.2060)。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分别建立了单株产量的最优回归方程:Y=8.43+0.53X_2 (P=6.8E-5);Y=-29.26+1.26X_8+0.22X_7 (P=3.13E-19;P=4.06E-11),为单株产量预测提供理论参考。本研究初步解析了花生株型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初步探明了株型相关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培育具有"U"型特征的花生新株型品种,可为花生株型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李新娜,刘红,何孟霞,齐丽雅[5](2019)在《利用2种方法分析花生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之间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以及相关、通径分析方法研究邢台当地39个花生品系的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单株结果数、百果质量、百仁质量、1 kg果数、1 kg仁数、出仁率等10个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程度。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显示,百仁质量、结果枝数、总分枝数与单株产量的关联度较大;相关、通径分析方法结果显示结果枝数、百仁质量、1 kg仁数、主茎高对单株产量的贡献较大。综合比较2种分析结果可知,结果枝数、百仁质量和1 kg仁数对单株产量的影响较大,其中结果枝数对单株产量为正向影响,1 kg仁数对单株产量为负向影响,且二者作用都具有显着性。(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赵宇星,李小鹏,夏方山,董宽虎,李德颖[6](2019)在《施肥对达乌里胡枝子单株种子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施肥量对达乌里胡枝子单株种子产量的影响,试验对"晋农1号"达乌里胡枝子施加了氮肥(75,125,175 kg/hm~2)、磷肥(50,100 kg/hm~2)和钾肥(75,150 kg/hm~2),测定了株高、分枝数、每枝花序数、每花序结荚数、千粒重及单株种子产量,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施肥显着影响达乌里胡枝子单株种子产量(P<0.05);产量构成因素的6个性状与单株种子产量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二级分枝数>每枝花序数>每花序结荚数>株高>千粒重>一级分枝数;用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的3个性状与单株种子产量做通径分析,其直接效应大小顺序为二级分枝数>每枝花序数>每花序结荚数。说明施加175 kg/hm~2氮肥+50 kg/hm~2磷肥+150 kg/hm~2钾肥时可以使达乌里胡枝子单株种子产量增加。(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07期)

郑本川,李浩杰,崔成,柴靓,蒋俊[7](2019)在《甘白远缘杂交新材料单株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甘白远缘杂交新材料各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促进新材料在育种中的应用,对133个远缘杂交BC1F4后代株系的农艺性状,进行了变异分析、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主序无效角果数变异最大,株高的变异最小。单株产量与株高、一次分枝高度、主序有效长度、一次分枝数、主序无效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和千粒重呈正相关,其中与株高呈极显着关系。影响单株产量的主要性状为株高、一次分枝高度,二次分枝角果数和主序有效角果数。主成分分析可将相关性状综合为5大类,其中第一、叁为产量控制性状,其余依次为株高控制性状、主序控制性状和分枝控制性状。因此,本研究中甘白远缘杂交后代的单株产量主要受株高、一次分枝高度、二次分枝角果数和主序角果数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09期)

王官,刘璋,薛丁丁,张伟,王艳娟[8](2019)在《绿豆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绿豆主要农艺性状对单株产量影响的主次关系,以15个绿豆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绿豆7个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关联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因子与单株产量的关联度由高到低排序为单株荚数、株高、主茎节数、百粒重、单荚粒数、主茎分枝、生育期。因此,在山西高产绿豆新品种选育时,应首先注重单株荚数和株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08期)

李亚亚[9](2019)在《旱地小麦个体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受自然降水和灌溉条件的限制,洛阳市旱地小麦播种面积占到麦播面积的63%。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地力的提高,洛阳市旱地小麦的产量逐步向水浇地小麦靠近。因此,加深对现有生产水平上旱地小麦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旱地小麦产量已成为当前洛阳市在小麦栽培和育种上的迫切需要。本试验通过简单分析洛阳市旱地小麦品种洛旱19号在4种播种方式下的农艺性状与(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期刊2019年07期)

吴湖龙,成红波,刘乐承[10](2019)在《白菜薹主要数量性状的选择及与单株产量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和通径分析,探讨了白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15个数量性状的选择与单株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要选育单株产量高的白菜薹品种,除了注重直接作用较大的单薹重、薹数、株幅等性状选择外,还应加强间接作用较大的叶片数和株高等球性的选择,协调好薹粗、薹长与单薹重、薹数的关系也有利于提高单株产量。(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单株产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氨基酸通透酶(Amino acid permease,AAP)家族,由AAP1-AAP8等基因编码,在氨基酸转运、吸收和氮代谢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本研究以近十余年来山东省产量增幅最大的旱地小麦新品种济麦262为材料,克隆了TaAAP3基因。TaAAP3全长1780bp,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编码491个氨基酸。转基因试验结果显示,过表达TaAAP3阳性小麦植株与对照相比,分蘖数平均增加3.8个,株高平均增加4.5cm,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旗叶长、旗叶宽、穗长、小穗数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着。产量统计结果显示,转基因阳性植株产量极显着高于对照。另外,NaCl溶液胁迫下,转基因阳性植株的发芽率(35.5%)显着高于对照(24.0%),相对根长(0.41)和相对苗长(0.74)显着高于对照(0.36和0.66)。荧光实时定量PCR对非生物胁迫处理下TaAAP3的表达动态结果显示,TaAAP3受盐、干旱、ABA和低温诱导,不同胁迫下其表达模式不同。目前,我们正在对材料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以期获得TaAAP3与小麦单株增产以及与抗逆性的关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单株产量论文参考文献

[1].张进帅,黄翠红,王慧,黄明,郭涛.水稻单株产量相关性状的相关性及其通径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9

[2].韩冉,李玉莲,汪晓璐,宫文萍,李豪圣.TaAAP3基因对小麦单株产量及抗逆性影响的初步研究[C].第十届全国小麦基因组学及分子育种大会摘要集.2019

[3].孙远东,朱昊华,吕超,张新忠,郭宝健.大麦单株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稳定性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2019

[4].鲁清,刘浩,李海芬,陈小平,洪彦彬.花生不同株型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及其对单株产量的影响[J].热带作物学报.2019

[5].李新娜,刘红,何孟霞,齐丽雅.利用2种方法分析花生主要农艺性状与单株产量之间的关系[J].江苏农业科学.2019

[6].赵宇星,李小鹏,夏方山,董宽虎,李德颖.施肥对达乌里胡枝子单株种子产量的影响[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9

[7].郑本川,李浩杰,崔成,柴靓,蒋俊.甘白远缘杂交新材料单株产量与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9

[8].王官,刘璋,薛丁丁,张伟,王艳娟.绿豆单株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9

[9].李亚亚.旱地小麦个体性状与单株产量的相关分析[J].河南农业.2019

[10].吴湖龙,成红波,刘乐承.白菜薹主要数量性状的选择及与单株产量的关系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论文知识图

产量及其相关性状一般配合力QTL在最好...各供试材料薯块性状比较大豆蚜在世界部分地区的分布(斜线阴...9.1 顶坛花椒果实生 长月增重量变化份自交系单株产量TCA聚类图不同剂量的12C6+离子束辐照对紫苏单

标签:;  ;  ;  ;  ;  ;  ;  

单株产量论文_张进帅,黄翠红,王慧,黄明,郭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