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疾病论文_吕湘云,艾明

导读:本文包含了黄斑疾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黄斑,疾病,白内障,视力,手术,晶状体,玻璃体。

黄斑疾病论文文献综述

吕湘云,艾明[1](2019)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在黄斑疾病中的应用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是一项新型、无创的成像技术,它可以对视网膜脉络膜血流进行实时成像。相比传统造影剂,OCTA更快捷、安全,并且避免了造影剂相关风险。目前,OCTA已被广泛地应用于眼科临床工作中。本文将对OCTA在黄斑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眼科新进展》期刊2019年01期)

赵建明[2](2018)在《微视野计对黄斑疾病低视力康复训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微视野计对黄斑疾病低视力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选择150例在该院接受微视野计康复训练低视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训练模式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采用微视野计视觉皮质康复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后的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黄斑疾病患者的眼底视野和固视稳定性有高度显着性差异;对照组黄斑疾病患者的眼底视野和固视稳定性无显着性差异。结论微视野计对黄斑疾病低视力患者恢复视觉皮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帮助患者恢复最佳的视力、固视稳定性和阅读能力,具有推广意义。(本文来源于《双足与保健》期刊2018年19期)

赵海鹏,邢晓娟,王志军[3](2018)在《眼部B超在诊断黄斑疾病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斑疾病是常见的眼科疾病,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眼底镜、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光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视野[1]等检查诊断。但这些检查需要患者眼球的屈光间质较为透明,且患者较为配合。当患者的屈光间质较为混浊时,便无法清晰地看到黄斑,更难以诊断黄斑的疾病。比如:角膜混浊、前房积血或积脓、瞳孔缩小或瞳孔膜闭、严重的白内障、玻璃体积血或炎症、(本文来源于《中日友好医院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王建伟,接传红,孟宁[4](2018)在《微视野计下黄斑疾病低视力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斑疾病随着中心暗点发展,可引起中心视力丧失、阅读速度及固视稳定性下降。目前,退行性黄斑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仍无令人满意的效果,多项研究证实生物反馈治疗对视觉康复的有效性。微视野计利用黄斑疾病患者对中心暗点的大脑皮质可塑性和神经感觉适应可提高视功能,并为更新、更易管理的视觉辅助治疗奠定基础。本文从微视野计对黄斑疾病中心暗点的研究、视觉皮质可塑性、微视野计下低视力康复训练机制及临床研究几个方面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眼科新进展》期刊2018年06期)

徐雯,郦舒伊[5](2017)在《黄斑疾病的人工晶状体决策树》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超声乳化技术的不断改进及白内障医师对该技术的熟练掌握,手术并发症已不再是造成白内障术后低视力的主要因素,取而代之的是术前合并的眼部病变。目前,同时患有白内障及黄斑疾病的患者不在少数,而对合并黄斑病变的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手术的风险与收益仍存在争议。不同的人工晶状体(IOL)决策会直接导致手术效果的不同。如何通过手术为合并黄斑病变的白内障患者获取最大的利益,其关键在于如何有针对性地根据患者病情把握白内障手术时机和方式以及选择最适宜的IOL。通过绘制决策树进行临床决策分析,有助于眼科医师全面地看清临床问题,为合并黄斑病变的白内障患者选择最佳治疗策略。(本文来源于《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期刊2017年02期)

杨荣,金涛,王颖玉,王常观,窦宏亮[6](2017)在《23G与25G双微前后节联合手术治疗黄斑疾病合并白内障56例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对比23G与25G双微前后节联合手术治疗56例黄斑疾病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56例黄斑疾病合并白内障患者,其中黄斑裂孔20例,黄斑前膜24例,黄斑牵拉综合征12例,平均年龄64.74岁,平均病程3.6个月。按病种平均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8例。研究组应用25G玻璃体切割手术+内界膜剥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或空气填充术,对照组应用23G玻璃体切割手术+内界膜剥除术+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或空气填充术,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为(46±5.28)min,低于对照组的(53±4.64)min。研究组叁通道术后无需缝合,较对照组的局部刺激症状轻、结膜充血不明显。2组患者视力改善率和前房炎症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G双微前后节联合手术较23G双微前后节联合手术治疗黄斑疾病合并白内障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本文来源于《宁夏医学杂志》期刊2017年03期)

高洪生[7](2016)在《中医调治老年性黄斑疾病》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斑,是指眼睛中心视力发生的部位,黄斑中心凹是视网膜上视觉最敏感部位,若黄斑发生病变,则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老年性黄斑变性是以眼底脉络膜血管上皮变性、视网膜、视神经上皮变性为特征的一种黄斑疾病。以视力下降、视物变形为主要症状,是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本文来源于《家庭医生报》期刊2016-08-22)

徐雯[8](2016)在《IOL决策树——黄斑疾病篇》一文中研究指出白内障和黄斑疾病为影响视力的两大眼病,常合并出现。IOL的决策和植入是白内障手术的重要环节,与手术质量直接相关。白内障手术与否和黄斑病治疗顺序是IOL决策的先决条件。合并黄斑疾病的患者,在决策过程当中有其特殊性,考虑不周或不慎轻者可影响患者的视觉质量,重者可引起较为严重(本文来源于《2016年浙江省眼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6-05-19)

邢怡桥[9](2015)在《保留部分内界膜(ILM)的ILM剥离治疗黄斑疾病》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斑是形成中心视力的重要部位,有多种黄斑疾病严重威胁视力,包括特发性黄斑裂孔、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和黄斑劈裂等。上述疾病通常需要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而在手术时,对内界膜的处理存在不同的意见。部分学者支持剥除内界膜,认为可以提高黄斑裂孔的愈合率,但内界膜剥除可能导致视网膜损伤、变薄、水肿、对比敏感度下降和黄斑移位等并发症;而另外一部分(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国际眼科学学术会议;第十五届国际视光学学术会议;第二届国际角膜塑形学术论坛学术论文集》期刊2015-03-26)

邢怡桥[10](2014)在《保留部分内界膜(ILM)的ILM剥离治疗黄斑疾病》一文中研究指出黄斑是形成中心视力的重要部位,有多种黄斑疾病严重威胁视力,包括特发性黄斑裂孔、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和黄斑劈裂等。上述疾病通常需要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而在手术时,对内界膜的处理存在不同的意见。部分学者支持剥除内界膜,认为可以提高黄斑裂孔的愈合率,但内界膜剥除可能导致视网膜损伤、变薄、水肿、对比敏感度下降和黄斑移位等并发症;而另外一部分学者不赞成剥除内界膜,(本文来源于《2014浙江省眼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4-12-04)

黄斑疾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微视野计对黄斑疾病低视力康复训练的影响。方法选择150例在该院接受微视野计康复训练低视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训练模式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采用微视野计视觉皮质康复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康复训练后的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黄斑疾病患者的眼底视野和固视稳定性有高度显着性差异;对照组黄斑疾病患者的眼底视野和固视稳定性无显着性差异。结论微视野计对黄斑疾病低视力患者恢复视觉皮质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帮助患者恢复最佳的视力、固视稳定性和阅读能力,具有推广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斑疾病论文参考文献

[1].吕湘云,艾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在黄斑疾病中的应用进展[J].眼科新进展.2019

[2].赵建明.微视野计对黄斑疾病低视力康复训练的影响[J].双足与保健.2018

[3].赵海鹏,邢晓娟,王志军.眼部B超在诊断黄斑疾病中的应用[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8

[4].王建伟,接传红,孟宁.微视野计下黄斑疾病低视力康复训练研究进展[J].眼科新进展.2018

[5].徐雯,郦舒伊.黄斑疾病的人工晶状体决策树[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7

[6].杨荣,金涛,王颖玉,王常观,窦宏亮.23G与25G双微前后节联合手术治疗黄斑疾病合并白内障56例效果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17

[7].高洪生.中医调治老年性黄斑疾病[N].家庭医生报.2016

[8].徐雯.IOL决策树——黄斑疾病篇[C].2016年浙江省眼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6

[9].邢怡桥.保留部分内界膜(ILM)的ILM剥离治疗黄斑疾病[C].第十五届国际眼科学学术会议;第十五届国际视光学学术会议;第二届国际角膜塑形学术论坛学术论文集.2015

[10].邢怡桥.保留部分内界膜(ILM)的ILM剥离治疗黄斑疾病[C].2014浙江省眼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4

论文知识图

陈松任佩贤7b 高近性视网膜劈裂姜燕荣海德堡视网膜造影仪HRAⅢ与AMD的RPE荧...协.牲ti5.聪0.1四

标签:;  ;  ;  ;  ;  ;  ;  

黄斑疾病论文_吕湘云,艾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