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碗溪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石碗溪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李瑞雪[1]2005年在《叁峡库区小流域治理模式和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山区小流域治理,是以产业结构调整、投资分配和土地利用优化等为基础,通过工程、生物和农业等综合措施,建立以经济植物、防护性植物、观赏性植物为核心的,农、林、牧业综合协调发展的,可为工业和商业提供优越生产、生态环境的人工生态经济系统的一系列活动或过程。目前对小流域治理研究大多集中在叁个方面,一是以工程措施和造林措施为主,研究小流域山洪和泥石流等灾害,综合配置和集中实施山区小流域治理措施;二是从水文学、地质学、水利工程学等角度研究小流域陡坡地土壤侵蚀机理,包括侵蚀泥沙、径流和养分的流失特征,影响因素及叁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叁是应用层次分析法、模糊聚类法等定性定量方法在较小尺度上研究小流域分类及其治理优化模式,尺度推绎问题较突出。叁峡库区山区分布有大量的小流域,而且小流域类型复杂,是叁峡水库泥沙的主要策源地,加之叁峡库区土地资源稀缺,小流域亦可提供大量的耕地资源。到目前为止,叁峡库区尚未深入开展小流域治理方面的研究,难以为叁峡库区山区水土保持、叁峡工程建设以及小流域水土资源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决策支持系统能以迅速和灵活的方式通过模型分析为管理者提供管理决策的支持和帮助。当前决策支持系统更加注重各种技术的综合运用,而且相继提出了群决策支持系统、智能决策支持系统、分布式决策支持系统、集成式决策支持系统等更高层次的决策支持系统,分别适应不同要求,不同层次决策部门的需要,这也代表了决策支持系统发展的趋势。 本项目采用地理信息技术,开展叁峡库区山区小流域现状调查、治理优化模式及决策支持系统研究,查明该地区小流域的现状特征、土壤侵蚀因子及强度,构建出适用于小流域治理规划的决策支持系统,提出叁峡库区山区小流域治理优化模式,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成果: (1)叁峡库区小流域特征分析 在分析叁峡库区小流域地貌形成特征的基础上,应用GIS技术及数学模型对叁峡库区水土肥流失量进行了预测;并结合典型小流域自然资源分异特征及社会经济结构状况,提出了小流域分区治理模式及发展策略。①小流域地貌是在内外营力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其中地质构造等内营力是形成小流域地貌基本骨架的因素,气候、水文等外营力因素是在内营力作用的基础上对地貌形态的进一步雕饰,对地貌演化的后期或现代地貌的演化起主导作用;小

罗云云[2]2004年在《石碗溪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文中提出山区小流域是以分水岭和出口断面为界形成的自然集水单元,是具有一定水文学特征的自然、社会和经济综合体。作为山区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有效途径,以小流域为基本单元进行的综合治理已在国内外普遍展开,小流域综合治理效果评价也随之成为研究的热点,但有关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并不多见。小流域是叁峡库区基本地貌组成单元,小流域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是导致叁峡库区水土流失、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开展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重庆市开县石碗溪小流域为例,进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这不仅能为该小流域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参考依据,而且对加快叁峡库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推动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也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的总体思路是:总结、归纳已有研究成果,探讨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理论方法;在理论指导下,系统分析石碗溪小流域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土地资源特征、利用现状等,据此选择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指标,对小流域1996~2002年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进行评价,揭示小流域土地利用存在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提出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1 石碗溪小流域土地利用分析 用GIS软件分析,发现小流域土地面积随坡度和海拔增加而增大。按坡度统计,<15°、15~25°、>25°土地分别占总面积的18.54%、27.30%和54.16%;按海拔高程统计,<500m、500~800m、>800m土地分别占总面积的22.46%、30.15%和47.38%。小流域林地、耕地、园地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43.17%、23.39%和13.31%,且呈垂直分异性,林地集中在海拔高程800m以上的斜坡和陡坡,园地成片分布在海拔高程500m以上的缓坡和陡坡。 与有林地相比,小流域典型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均有一定退化。以有林地为基准,考虑容重、有机质、全量氮磷钾,计算土壤退化指数,负值表示退化。疏林地、天然草地、梨园、柑桔园、旱坡地土壤退化指数分别为-10.09%,-18.37%,-5.73%,-6.52%,-8.46%。 分析小流域土地利用的社会经济状况,发现其农业产业结构与土地利用结构不协调。小流域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利和工副业投入产出分析表明,种植业的社会总产值、净产值和社会纯收入所占比例均最大,说明种植业仍是主要行业,而林果业每百元物质消耗提供的净产值只有96.14元,处于高投入低产出状态,这是由其效益的长期性决定的。 2 石碗溪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依据小流域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土地资源特征和利用现状,参考有关资料,采用频度统计、系统分析、专家咨询等方法,选择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目标层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准则层为土地生产力不下降、生产稳定性、土地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指标层包括单位果园产值、有效灌溉面积比率、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单位 西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目口皿....口目里皿..口..化肥施用量、农林牧渔产投比、土地管理综合特征指数等24个指标。 借助DPS软件,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小流域1 996~2002年的土地利用进行评价。主成分分析产生11个综合评价指标,以此对小流域土地利用的土地生产力、生产稳定性、土地保护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接受性分别进行评价。发现小流域土地利用中,土地保护性呈下降趋势,其他方面则是持续发展的。再以五个准则层为指标,对小流域土地利用进行综合评价,199卜200()2年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数分别为一3.43、一1.96、一0.95、一0.2、1.12、2.22、2.79,表明石碗溪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整体水平不断提高。3石碗溪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 针对小流域土地利用及经济发展中存在问题,结合小流域实际,提出几点对策,以为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及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一是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在于提高林果、畜禽、蔬菜、牧草等特色产业的比重,即要调整优化粮经结构、品种结构和种植结构,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采用公司+农户经营模式,规模生产。二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应用景观生态学思想与方法,合理布局农林牧业用地。小流域上部,以水土保持为主,发展林业;小流域中部,既要保持水土又要发展经济,经济林果业、林业和牧草业共同发展;小流域下部,生产条件较好,可开展各种经济生产活动,但要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水土流失。叁是加强农业投入,尤其是科技投入,加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如农产品精加工及综合利用、农产品贮藏、保鲜、包装等技术,提高土地产出率。同时,还应大力推广沼气池、坡改梯、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保护土地,改善生态环境。四要搞好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和信息服务铸工作,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竞争力,增加收入。充分利用各种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走“轴出一成才一积累一创业一共同富裕”之路。

倪九派[3]2005年在《叁峡库区水土流失空间尺度效应及其尺度转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土流失的空间尺度问题源于其野外观测与数值模型应用之间的差距,由于水土流失不仅是多因子综合影响的一个复杂的时空变异过程,更是一个典型的多重尺度变异过程,而目前的水土流失预测预报模型在关键参数的空间变异性描述和水土流失尺度变异性分析等方面的能力非常薄弱,这使得水土流失空间尺度效应定量评价成为水土流失“尺度-格局-过程”研究的核心问题。就目前的水土流失研究而言,大空间尺度的研究可能会提出一些问题,但答案的寻求仍会在小尺度上完成,因此,进行水土流失空间尺度效应定量评价和空间尺度转换的研究是必须和迫切的。叁峡水库作为我国的战略水资源库,保证其水环境安全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而库区内严重的水、土、养分流失对叁峡水库的水环境安全形成了巨大的威胁,在“源/汇”景观侵蚀单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叁峡库区这一特定生态系统水土流失空间尺度效应的研究,有望完善水土流失“尺度-格局-过程”理论,为建立叁峡库区水土流失调控体系提供科学依据。水土流失空间尺度效应问题不仅是一个科学挑战,而且还是水土流失治理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建立水土流失空间尺度效应定量评价方法和模型,利用小尺度上实用的土壤侵蚀评价模型和观测数据,对区域水土流失进行定量预测与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研究建立了通过多层次空间离散进行水土流失空间尺度效应定量评价的方法,以水土流失“源/汇”景观侵蚀单元为基本研究对象,对水土流失“源/汇”景观侵蚀单元划分及其空间格局识别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将其应用于水土流失空间尺度效应的分析与评价中,对叁峡库区坡面、子流域、流域以及区域4种尺度上的水土流失空间变异与尺度变异进行了定量分析,建立了水土流失空间尺度效应定量评价模型及其尺度转换模型,提出了基于Agent的水土流失空间尺度效应的智能评价体系,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紫色土坡面径流适合用运动波模型进行描述,坡面径流流量、水深和流速均随降雨强度和坡长的增大而增大,坡面径流流量和坡面径流水深随坡度的增大而减小,坡面径流流速先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至52.91°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随坡度的增大而减小;坡面径流侵蚀能力随着降雨强度和坡长的增大而增大,而坡度对它的影响较为复杂,与坡面径流流速类似,坡面径流侵蚀能力先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大,至一特定的坡度达到最大值,然后随坡度的增大而减小;临界坡度是一个变量,随降雨强度和坡长的增大而减小,随坡面土壤颗粒

倪九派, 李瑞雪, 高明, 魏朝富, 谢德体[4]2005年在《叁峡库区小流域生态调控的空间途径——以重庆市开县石碗溪小流域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以景观生态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为指导,针对叁峡库区小流域生态系统的特点,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和ARCVIEW的支持下,对叁峡库区小流域生态调控的空间途径进行了探讨。以重庆市开县石碗溪小流域为例,选择年均气温、土壤、植被、土地利用、高程、坡度、坡向、剖面曲率和平面曲率九个生态要素,综合运用生态敏感性与适宜性分析,结合景观格局整体优化的方法,对石碗溪小流域的景观空间布局进行了研究。通过生态调控的空间途径,将开县石碗溪小流域划分为农业景观功能区、生态恢复协调区和生态控制区3个分区,建立了3个分区之间以及分区内部的景观镶嵌组合关系,指出了各分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实践证明,以景观生态规划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的生态调控的空间途径对叁峡库区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生态调控和功能的完善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李新虎[5]2003年在《山区小流域治理模式研究及决策支持系统构建》文中研究指明山区小流域是一个自然、经济、人文、社会构成的物质和能量的统一体。山区小流域治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包括资料收集、区域系统诊断、规划决策、防护体系及工程设计、检测评价与调控等,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对研究区的庞大数据进行分析管理。如果应用常规方法进行工作,必然存在时效性差、精度低、重复工作、制图效果差等问题,人力、财力、物力、时间、数据的浪费。计算机软件、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普及,山区小流域治理的理论与技术的发展,以及全球环境日趋恶化的大背景下人类社会对区域综合开发治理的迫切需求,加速了计算机技术与山区小流域治理开发理论与技术的结合,从而为产生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奠定了基础。本文通过对叁峡库区典型山区小流域的研究,以重庆市开县石碗溪小流域为例,探求了构建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思路及其实现方案,建立了基于GIS的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探讨了山区小流域自然资源垂直分异特征及其分区治理模式,为叁峡库区山区小流域的治理提供决策支持。 1.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方案 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的核心由立地因子库、知识库和模型库构成。GIS子系统为立地因子库提供高质量的空间数据,同时也是系统数据更新的主要接口。功能模块以立地因子库、模型库、知识库为基础,通过人机交互接口,实现查询、显示、统计和各种分析功能。 山区小流域具有连续性、动态性和层次性的实体特征;山区小流域的数据具有时间性、空间性和属性值的特征;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需要环境、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几个方面的数据;可以通过现场测量、实地观测、实验和试验、遥感数据、现有图件、GPS定位信息和国家认可的电子数据等多种途径获得数据;可通过图形迭加和图斑合并处理山区小流域的图形数据;可以从流域、垂直分带、地块叁个尺度上构建山区小流域立地因子库。 专家知识库是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知识的获取和解释,知识整理,知识表示,知识形式化及形成知识库几个方面对山区小流域治理专家知识库进行了设计。 数宇地形模型是山区小流域治理中最重要的模型,另外模型库中还包含一般的决策支持模型和应用模型;参数可以直接量化的模型,直接用函数表示,系统运行时,直接调用该函数和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模型的运算;对于参数不可直接量化的模型,构建相应的人机交互界面,系统运行时,通过决策者相应的选择完成模型的运算:对于现有的较为成熟而又方便共享的模型,通过系统的外部调用接口直接调用。2.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实现方案 按照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总体设计的思路,利用现有的条件,初步构建了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实现了部分功能:首先,在利用GIS软件ARC删FO,Arcview,Mapi恤及VisuaalFoxpro6.0建立了石碗溪小流域立地因子库;采用VisualBasic6刀编程语言,构建了山区小流域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利用VsualBasic6.0实现了山区小流域治理部分决策模型;在 Visual Basic编程环境下,利用 DAO数据库编程技术和 Mapobjects实现了山区小流域立地因子库的数据接入。3山区小流域自然资源垂直分异特征及其治理模式 本文研究了山区小流域自然资源的垂直分异特征,得到了如下一些结果:山区小流域在地貌、气候、植被、土壤等自然资源随海拔高度的不同呈现出垂直分异特征;在山区小流域内部,自然资源的垂直分异特征,表现在水平分布上,从沟道发源地到汇流处,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因此,可以依据这种垂直分异特征,将小流域进行分区。据此,将石碗溪小流域分为 1、11、Ill区,相应的治理模式如下:l区:加固河岸,沿河两岸种枫杨、刺槐、桑树等,防冲保土,一级阶地种植甘蔗,沙土种植花生、西瓜,稻田等水面养殖鱼虾、鳖等水产品;农户周围发展庭院经济,种植蔬菜瓜果,养殖鸡鸭鹅兔;健全排灌系统。11区:一级台地以下建成高产稳产农田;二、叁级台地以下,坡度25”以上,建成柑橘、猕猴桃、桃、李等成片的经济林;山地、疏林地及荒草地,要封山育林,建成乔灌草结合的水土保持防护林体系。Ill区:山上部,陡坡地营造马尾松等用材林,结合马桑、映山红等灌木及首蓉等草本植物,形成乔、灌、草结合的防护体系:中部发展油桐、油茶、杏、慈竹等经济林;整治坡面水系,排洪沉沙,缓坡修筑梯田,肥沃土地种植黄山药、花椒、山胡椒等。

李玉华[6]2016年在《重庆山地丘陵区农村居民点分形特征及空间布局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镇化是人类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城镇化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为了更好的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概念,要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建设紧密结合,从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要实现把农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农村居民点是农村人口的载体,是农村人地关系的核心,农村居民点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我国农村居民点具有单个规模小,分布零散、缺乏规划等诸多缺陷,但农村居民点总规模较大,全国农村居民点用地达到24798万亩,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214m2,在地形复杂的丘陵山区表现得更加突出。主要是因为山区地形复杂、地势起伏大,区域间海拔差异显着,使得居民点分布更加零散、受地形条件限制,居民点的建设规模更加大小不一,且区间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环境差异大,使得居民点空间布局十分不合理。目前已有学者针对丘陵山区居民点布局优化开展了大量研究,但研究的尺度比较单一,区域代表性不显着,普适性不高。因此,针对丘陵山区开展不同生态类型区、不同尺度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形特征、居民点变化驱动力分析及居民点优化布局研究,以期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同时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对丘陵山区耕地保护、农业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重庆丘陵山区为研究对象,利用分形理论在不同生态类型区县域、镇域尺度开展农村居民点分形特征研究,得出了农村居民点分形规律。采用逻辑回归模型,在Clue-S的支持下,对不同生态类型区镇域尺度居民点变化驱动因子进行量化分析,揭示不同驱动因子对居民点变化的贡献程度。借助引力模型、潜能模型,在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支持下实现了不同生态类型区镇级农村居民点优化布局,主要结论如下:(1)重庆市不同生态类型区农村居民点分形特征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随高程变化而变化,在不同生态类型区的其分布规律不一致。浅丘平坝区80%以上的农村居民点都分布在海拔300m以下区域。低山丘陵区45%以上的居民点都分布在300-500m之间。中山丘陵区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在300-500、500-800m之间,两个高程段居民点个数比例均在35%左右。高海拔山区居民点主要分布在300~800m之间,研究时段内的个数比例均在42.5%左右,其次是800-1200m之间的农村居民点,个数比例均在30.5%左右。坡度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影响具是有规律的,不同生态类型区其变化规律是一致的。浅丘平坝区35%以上的居民点分布在6~15°坡度段,低山丘陵区35%以上的居民点分布在15~25°,中山丘陵区25%以上的居民点分布在6~15°,33%左右的居民点分布在15~25°,高海拔山区37%以上的居民点分布在15~25°,6~15°上面的居民点个数比例在30%左右。不同生态类型区的农村居民点主要分布在6~15°、15~25°这个两个坡度上。农村居民点的分形特征体现了显着的区域差异性和内部差异性,揭示了不同生态类型区居民点空间占据能力的强弱程度,从侧面反映了各生态类型区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的差异,经济越发达、自然环境越好,其分维数值越高。其中浅丘平坝区潼南县的居民点分形维数值最高,均在1.6以上,高海拔山区彭水县的居民点分形维数值最低,均不到1.47。低山丘陵区巴南的分维数值均在1.58左右,中山丘陵区涪陵的居民点分维数值均在1.59左右。各镇居民点分形特征:浅丘平坝区最高1.563,最低1.41,各镇的分形特征差别较小。低山丘陵区各镇最高1.579,最低1.213,各镇的分形特征差距较大。中山丘陵区各镇最高1.552,最低1.152,高海拔山区各镇最高1.409,最低1.110。农村交通分维数值亦存在区间差异和区内差异,但分维数值低于农村居民点分维数值,交通分维值的年际变化程度也低于居民点,表明所有生态类型区各镇的交通发展都不均衡,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点的实际需求。其中中山丘陵区交通分维数值最高1.3742,最低1.3538,分维数值逐年增加。低山丘陵区最低1.3282,最高1.3444。高海拔山区分维数值1.2643。浅丘平坝区最低1.2583,最高1.2613,逐年增加。各镇交通分形特征:浅丘平坝区分维数值介于0.881-1.999之间,低山丘陵区介于0.166-1.317,中山丘陵区介于1.063-1.322之间,高海拔山区介于0.869-1.22之间。与居民点、交通相比,农村水系分维数值的区间差异和区内差异最大的,从侧面反映了不同生态类型区水资源的丰富程度。其中最好的中山丘陵区,其分维数值均在1.4537以上。浅丘平坝区的水系分维数值均为1.3983。低山丘陵区介于1.3484-1.3602之间,高海拔山区最小1.2579。各镇的水系分形特征:浅丘平坝区最高1.366,最低0.778,低山丘陵区最高1.498,最低0.797,中山丘陵区最高1.536,最低0.588,高海拔山区最高1.252,最低0.728,水系分维数值与研究区的水资源丰富程度基本一致。(2)重庆不同生态类型区农村居民点变化驱动力分析构建了重庆市不同生态类型区镇级农村居民点基础数据库,含农村居民点、土地利用现状、土壤、基本农田、耕地级别、基础设施、地形等,对数据库属性进行了补充完善,对数学基础和数据格式进行了统一。通过分析镇级尺度农村居民点基础数据库,发现不同生态类型区的基础条件各不相同。如浅丘平坝区、中山丘陵区的农村居民点平均面积最大,其单个居民点面积最大的为7.96hm2,最小的不足0.001hm2。浅丘平坝区、中山丘陵区地类面积最多的是耕地,低山丘陵区和高海拔山区地类面积最多的是林地。4种生态类型区的土壤质地差别大,浅丘平坝区以红石骨夹泥土、夹泥田、半沙半泥土为主,低山丘陵区棕紫色水稻土、棕紫泥为主,中山丘陵区以夹沙土、沙田、大眼泥田为主,浅丘平坝区以矿子黄泥为主。中山丘陵区基本农田最多5065.75hm2,高海拔山区最少2524.08hm2。浅丘平坝区耕地等别最多的是7级,低山丘陵区耕地等别最多的是6级,中山丘陵区耕地等别最多的是4级,高海拔山区耕地等别最多的是10级。中山丘陵区基础设施最好,高海拔山区最差。农村居民点综合变化、增加、减少均是内部因子和外部因子共同驱动的结果,但内部因子的wald贡献值高于外部因子,不同生态类型居民点的变化均遵循这一规律。如浅丘平坝区其综合变化的驱动因子有高程、地均第二产业值、有效灌溉面积、粮食总量、距离道路距离、距离城镇距离、距离水系距离7个,其中有4个是内部因子,距离道路距离wald统计达到了1496.450,中山丘陵区农村居民点增加受高程、距离道路距离、距离城镇距离、距离水系距离、地均第二产业值、有效灌溉面积6个因子的影响,其中有4个内部因子,高海拔山区农村居民点的减少受坡度、距离道路距离、距离城镇距离、有效灌溉面积4个因子影响,内部因子有3个。不同生态类型区农村居民点变化驱动因子的个数不一致,随着生态类型区的变化呈单一变化。从居民点综合变化、增加、减少叁种变化来看,浅丘平坝区居民点变化的驱动因子个数是最多的,其次是低山丘陵区、再次是中山丘陵区,最少的是高海拔山区,说明经济发展条件越差、自然条件越不好的生态类型区,引起居民点变化的驱动因子越单纯。此外,同一驱动因子对不同生态类型区农村居民点变化驱动的wald贡献值不一致。如距离道路距离在浅丘平坝区的居民点综合变化中的贡献值为1496.450,而在中山丘陵区、高海拔山区居民点其贡献值分别为107.407、40.081。农村居民点变化影响因子分析受尺度影响。在县域层面随着高程、坡度的变化居民点的空间分布有规律的变化着。随着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加,农村人均面积亦增加,二者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但在镇域层面高程对农村居民点变化驱动的贡献值不是最高的,高程在中山丘陵区农村居民点综合变化中并未作出达到统计尺度的贡献。说明在不同尺度下,同一因子对居民点变化驱动作用方式是不一致的。(3)重庆不同生态类型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研究不同生态类型区农村居民点引力值存在差异,随着生态类型区经济条件和自然环境的变化,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越是经济发达,自然条件好的生态类型区其居民点被城镇吸纳的引力计算结果越高。其中浅丘平坝区的引力值计算结果聚类介于0.602-1之间的居民点,城镇对其吸引力较大,划分为城镇化型居民点,引力值介于0-0.602之间的居民点则划分为非城镇化型。低山丘陵区居民点引力值标准化结果在0.540-1阈值范围内的,划分为城镇化型,结果介于0-0.50之间的居民点划分为非城镇化类型。高海拔山区的居民点引力值标准化结果介于0.490-1之间的居民点归为城镇化型,0-0.490阈值范围内的划分为非城镇化型。农村居民点潜能及其影响因素在布局优化的过程中的作用机理较为复杂,未表现出明显的规律,不同生态类型区同一潜能因素聚类结果不同,同一生态类型区内不同潜能因素聚类结果不同。潜能因素聚类结果分为好、一般和较差叁个级别,其中浅丘平坝区发展基础的阈值分界点是0.21、0.35,生产条件的分界点是0.23、0.48,生活条件的分界点是0.38、0.45,生态环境的分界点是0.18、0.37,综合潜能分界点是0.26、0.47。低山丘陵区发展基分界点是0.45、0.61,生产条件的分界点是0.22、0.64,生活条件的分界点是0.17、0.61,生态环境的分界点是0.38、0.58,综合潜能分界点是0.16、0.35。高海拔山区发展基分界点是0.37、0.59,生产条件的分界点是0.43、0.69,生活条件的分界点是0.46、0.73,生态环境的分界点是0.42、0.63,综合潜能分界点是0.16、0.630。根据引力和潜能分析的结果,实现了不同生态类型区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优化。浅丘平坝区优化统计结果中就地城镇化型居民点62个,重点发展型388个,控制扩建型2105个,迁移合并型91个。低山丘陵区的就地城镇化型居民点183个,重点发展型950个,控制扩建型1391,迁移合并型442个。高海拔山区的就地城镇化型居民点149个,重点发展型278个,控制扩建型453个,迁移合并型302个。所有生态类型区的计算结果显示,控制扩建型的农村居民点个数是最多的,而城镇化型和迁移合并型均是最少的。

参考文献:

[1]. 叁峡库区小流域治理模式和决策支持系统研究[D]. 李瑞雪. 西南农业大学. 2005

[2]. 石碗溪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D]. 罗云云. 西南农业大学. 2004

[3]. 叁峡库区水土流失空间尺度效应及其尺度转换研究[D]. 倪九派. 西南农业大学. 2005

[4]. 叁峡库区小流域生态调控的空间途径——以重庆市开县石碗溪小流域为例[J]. 倪九派, 李瑞雪, 高明, 魏朝富, 谢德体. 资源科学. 2005

[5]. 山区小流域治理模式研究及决策支持系统构建[D]. 李新虎. 西南农业大学. 2003

[6]. 重庆山地丘陵区农村居民点分形特征及空间布局优化研究[D]. 李玉华. 西南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石碗溪小流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