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地区城市地质环境评价及防治简述

鲁南地区城市地质环境评价及防治简述

论文摘要

开展矿区生态环境地质调查,查明采空塌陷现状,预测潜在塌陷影响,提前进行矿区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规划,为实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目标,保持矿区生态地质环境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论文目录

  • 0引言
  • 1概况
  •   1.1位置与交通
  •   1.2地形地貌
  •   1.3气象水文
  •   1.4地质环境概况
  •     1.5土壤类型、成因及分布特征
  •     1.6含水岩组类型及其富水性特征
  •       1.6.1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岩组
  •       1.6.2碳酸盐岩类裂隙岩溶含水岩组
  •       1.6.3碎屑岩类孔隙裂隙含水岩组
  •       1.6.4岩浆岩类孔隙及裂隙含水岩组
  •       1.6.5变质岩类裂隙及岩溶裂隙含水岩组
  •     1.7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
  •       1.7.1黏性土单层结构类型
  •       1.7.2黏性土和砂性土双层结构类型
  •       1.7.3砂性土和黏性土双层结构
  •       1.7.4黏性土和砂性土互层的多层结构类型
  • 2地质灾害与主要环境地质问题
  •   2.1岩溶塌陷
  •   2.2采空塌陷
  •   2.3地面沉降
  •   2.4构造裂缝和非构造裂缝
  •     2.4.1非构造地裂缝
  •     2.4.2构造地裂缝
  •   2.5地下水水位降落漏斗
  •   2.6海水入侵
  •   2.7山体破损
  •   2.8煤矸石堆积
  •   2.9矿坑排水
  • 3重点城市工程地质环境评价
  •   3.1菏泽市工程地质环境评价
  •   3.2济宁市工程地质环境评价
  •   3.3枣庄市工程地质环境评价
  •   3.4临沂市工程地质环境评价
  •   3.5日照市工程地质环境评价
  • 4环境地质问题与地质灾害防治对策
  •   4.1岩溶塌陷综合防治对策
  •     4.1.1预防为主、防治综合、标本兼治
  •     4.1.2调整布局、减少开采、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
  •     4.1.3加强水源地及重点开采地段的地质环境监测
  •     4.1.4对已产生的塌陷坑采取适宜的治理方法
  •     4.1.5做好地面防治工作
  •   4.2采空塌陷区治理对策
  •     4.2.1恢复治理塌陷区的土地资源
  •     4.2.2搬迁安置塌陷区村庄
  •     4.2.3修复治理塌陷区内的地表水体、农田水利设施及交通道路
  •       (1) 地表水体的修复治理
  •       (2) 农田水利设施的修复治理
  •       (3) 交通道路的修复治理
  •   4.3地面沉降防治对策
  •     4.3.1实施人工回灌工程, 促进地下水位恢复
  •     4.3.2调整开采布局, 开辟新的供水水源地
  •     4.3.3调整城市供水结构, 增加地表水资源利用量
  •     4.3.4实现矿坑水与城市污水资源化综合利用
  •     4.3.5调整用水结构, 用地表水部分取代地下水
  •   4.4海水入侵综合防治方案
  •     4.4.1修建防潮大堤
  •     4.4.2修建拦蓄补源工程
  •     4.4.3兴建地下水库和地下防渗阻咸帷幕
  •     4.4.4减少地下水开采量
  •     4.4.5加强沿海地带地下水开采管理
  •     4.4.6加强沿海地带地下水动态监测
  •   4.5破损山体的治理方法
  •     4.5.1支撑与坡面防护
  •     4.5.2锚固
  •     4.5.3灌浆加固
  •     4.5.4削坡与清除
  •     4.5.5修建截水沟和挡土墙
  •     4.5.6对破损山体进行植被覆绿
  •       (1) 总体布局
  •       (2) 树种的选择
  •       (3) 藤蔓植物的选择
  • 5结语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张敏

    关键词: 鲁南,经济带,矿区,地质灾害,防治

    来源: 地质装备 2019年01期

    年度: 2019

    分类: 工程科技Ⅰ辑,基础科学

    专业: 地质学,矿业工程

    单位: 山东省鲁南地质工程勘察院

    分类号: P694;TD167

    页码: 39-46

    总页数: 8

    文件大小: 495K

    下载量: 124

    相关论文文献

    • [1].关于为《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征集照片的启事[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9(06)
    • [2].2019年度《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审稿专家[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9(06)
    • [3].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19年(第30卷)(总第119~124期)总目录[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19(06)
    • [4].《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2019年第30卷第1~4期总目次[J]. 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 2019(04)
    • [5].生态文明视阈下地质灾害文化培育路径思考[J]. 区域治理 2019(44)
    • [6].威宁县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隐患特征与防治措施分析[J]. 世界有色金属 2019(23)
    • [7].矿山水工环地质灾害风险预警评估技术研究[J]. 世界有色金属 2019(23)
    • [8].数字[J]. 资源与人居环境 2020(01)
    • [9].新疆工程学院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实验室[J]. 新疆地质 2019(04)
    • [10].地质灾害区域“五度”评价理论体系及地质灾害成生规律研究——评《汶川地震区地质灾害成生规律研究》[J]. 新疆地质 2019(04)
    • [11].四川省地质灾害多发地区旅游景区应急管理能力提升探索[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20(04)
    • [12].复合型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方案分析[J]. 价值工程 2020(06)
    • [13].常见地质灾害的危害及防治措施论述[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06)
    • [14].浅谈丽水市开展“大搬快治”三年行动的措施及成效[J]. 浙江国土资源 2020(05)
    • [15].矿山地质灾害类型、危险性与地质灾害勘查技术方法实践思考[J]. 世界有色金属 2020(05)
    • [16].关于为《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征集照片的启事[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20(03)
    • [17].论档案管理对地质灾害工作的现实意义[J]. 兰台世界 2020(S1)
    • [18].河南查明60个县(市、区)地质灾害隐患[J]. 资源导刊 2020(05)
    • [19].乡村振兴战略下湖南农业地质灾害影响及治理研究[J]. 怀化学院学报 2020(02)
    • [20].软弱岩土突发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J]. 科技经济导刊 2020(15)
    • [21].降雨对滑坡、崩塌地质灾害影响分析评价[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0(16)
    • [22].以“六个一”防抗救体系建设为抓手 推动地质灾害从隐患管理向风险管控转变的浙江探索[J]. 浙江国土资源 2020(07)
    • [23].勠力同心 综合施策 磐安县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成效显著[J]. 浙江国土资源 2020(07)
    • [24].贵州省仁怀市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隐患发育规律研究[J]. 山西建筑 2020(16)
    • [25].贵州省赤水市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隐患发育特征研究及防治对策建议[J]. 西部资源 2020(05)
    • [26].“梧州模式”的升级与蜕变——广西梧州市创新与推广地质灾害综合整治工作纪实[J]. 南方国土资源 2020(07)
    • [27].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效率和效能模式优化研究[J]. 化工矿物与加工 2020(08)
    • [28].基于“感、传、智、用”全业务链的智能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的工程应用[J]. 卫星应用 2020(06)
    • [29].地质灾害防灾减灾[J]. 地质力学学报 2020(04)
    • [30].论述1:50000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的工作方法和调查内容[J]. 西部资源 2020(06)

    标签:;  ;  ;  ;  ;  

    鲁南地区城市地质环境评价及防治简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