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杨娟

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杨娟

(江苏省人民医院江苏南京210036)

【摘要】目的:探究在患儿静脉输液过程中予以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于2013年4月到2015年5月收治的患儿80例,将其以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分组研究,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在接受穿刺时的疼痛评分、对于静脉注射时的依从性以及一次穿刺的成功几率。结果:实验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几率以及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实验组患儿在接受穿刺时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结论:在患儿静脉输液过程中予以护理干预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能够进一步提高患儿的依从性以及一次穿刺的成功几率,减少患儿的疼痛感受,缓解患儿的不良心理情绪,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的过程中。

【关键词】护理干预;小儿静脉输液;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5-0180-02

静脉输液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是快速救治以及防止重大疾病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1]。患儿血管组织较为浅显,对于刺激性穿刺操作具有严重的惧怕心理,因此,在患儿静脉输液过程中的依从性较差,严重时将会出现抗拒等不良情况,严重影响了整体的治疗效果和输液效果[2]。本文通过在患儿静脉输液过程中予以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于2013年4月到2015年5月收治的患儿80例,将其以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分组研究,即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90例。其中实验组男性患儿为42例,女性患儿为48例,年龄在2.5岁到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3±0.36)岁;对照组男性患儿为44例,女性患儿为46例,年龄在3.5岁到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12±1.21)岁。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具有均衡性,P>0.05,且其基本资料没有明显差别,存在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

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具体详情见讨论。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在接受穿刺时的疼痛评分、对于静脉注射时的依从性以及一次穿刺的成功几率。疼痛评分采用Wong-Baker笑脸表对自身疼痛程度进行评估,范围在0分~10分之间,分值越高则表示疼痛程度越强烈。采用FLACC表对患儿的疼痛程度进行客观评价,内容包括:肢体动作、哭闹程度以及面部神态等,每项分数为0分~2分,总分为0分~10分,分值总计越高则表示疼痛程度越强烈。依从性和穿刺成功几率的判断标准:一次穿刺成功为穿刺过程顺利,中途未发生意外,未出现重复穿刺。依从性好:患儿在穿刺过程中均未发生哭闹,能够较好的配合穿刺过程或伴有轻微哭闹等,并未影响穿刺操作;依从性差:患儿哭闹现象较为严重,严重影响穿刺操作,需要其他人员的协助和配合。

1.4统计学方法

本组研究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与处理,计数资料以(n,%)形式表示,通过卡方对其予以检验,计量资料则以(x-±s)的形式来表示,通过t对其予以检验,只有满足P<0.05时,才可认为差异在统计学当中存在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儿一次穿刺的成功几率以及依从情况

实验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几率以及依从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几率以及依从性对比[n(%)]

3.讨论

静脉输液作为一种较为普遍的治疗方法,在操作过程中将会对患儿造成一定的不良感受,对患儿的心理以及身体等方面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压力和负担,大多数患儿在接受静脉穿刺的过程中出现不配合、哭闹以及抗拒等现象,严重影响了输液效果以及治疗效果[3]。因此,在静脉输液的过程中予以适当的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儿心理负担的同时,提高一次穿刺的成功几率,进而提高患儿的输液效果[4]。

综合护理干预包括:①心理护理。医护人员首先需要消除患病患儿的恐惧心理,使用亲切的语言和温柔的肢体动作与患儿之间建立良好的友善关系,此外,需要在静脉输液前与患儿家属进行交流和沟通,使其能够帮助患儿积极配合注射过程,并为患儿细致讲解静脉输液的整个过程以及最终的治疗效果,尽可能减少患儿在输液过程中的疼痛感受,避免存在夸大介绍以及不得当的语言为患儿以及患儿家属带来不必要的恐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患儿在输液时的信心和勇气。除此之外,予以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增强患儿的相关依从性,提高患儿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②情绪护理。医护人员,需要积极鼓励心理较为胆小患儿与其他患儿进行交流和沟通,树立良好的榜样意识,对于患儿在害怕输液疼痛而哭闹的现象,医护人员需要用温柔和善的语言和安慰方式缓解患儿内心的恐惧。对于好胜心理较强的患儿而言,需要使用激励以及表扬的方式树立其面对疼痛的信念。③环境护理。医护人员可以向患儿介绍周围的事物和环境,并通过改善患儿在输液过程中的周边环境,如:播放卡通动画片以及童话故事等方式来转移患病幼儿的目光。④穿刺护理。在穿刺的过程中通常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感受,患儿由于年龄较小,疼痛感受将会更加明显,造成患儿在穿刺过程中出现抵抗以及不配合的情况发生,进而引发反复穿刺以及外渗等负面现象。医护人员需要在穿刺过程中将所需工具准备好,通过各种不同方式转移患儿的注意力,选择小号针筒以轻柔而又准确的动作进行穿刺,确保一次穿刺的成功几率,还可以采取留置针的方式以防对患儿进行反复穿刺[5-6]。

4.结语

综上所述,在患儿静脉输液过程中予以护理干预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的过程中。

【参考文献】

[1]陈秀捞,蔡荣英,翁琼英,余妙冲.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应用效果观察[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3,11(03):284-285.

[2]王晓芬,巫雨芽,邓小丽.小儿静脉输液中护理干预应用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3,32(28):169-170.

[3]苏瑜,李莉,陈芳,王扬帆.护理风险管理在小儿头皮静脉输液中的临床应用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03):402-403.

[4]许春梅,陈雄,陈长城.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33):256-258.

[5]李会敏,蔡娟,蔡荣兰,张翠英,张启月.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5,40(02):251-252+255.

[6]曾月嫦,麦海娟,马梦玲,钱自萍,严超芬,何璇,邱伟星,骆雪芬.系统心理干预联合按压式小儿输液手掌稳定器在小儿前臂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19):25-27.

作者简介:杨娟,女,(1980-10),江苏淮安,本科,护师,儿科护理.

标签:;  ;  ;  

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杨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