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结晶合金论文-刘峰,张重远,王景丽,蔡静,周斌

定向结晶合金论文-刘峰,张重远,王景丽,蔡静,周斌

导读:本文包含了定向结晶合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定向凝固高温合金,DZ406,再结晶,力学性能

定向结晶合金论文文献综述

刘峰,张重远,王景丽,蔡静,周斌[1](2019)在《表面再结晶对DZ406定向凝固镍基高温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喷砂后DZ406高温合金在热处理过程中的组织变化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喷砂后合金在热处理过程中产生了表面再结晶。经固溶处理后,合金试样表面再结晶深度达到5μm,时效处理后,再结晶深度进一步加深至20μm。表面再结晶导致DZ406高温合金在870℃的高温拉伸性能明显下降;再结晶厚度在持久过程中进一步增加,导致DZ406高温合金在980℃/275 MPa条件下的持久性能大幅降低。(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9年16期)

谭政,刘峰,佟健,宁礼奎,纪慧思[2](2019)在《再结晶对定向凝固镍基高温合金DZ406高温拉伸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定向凝固镍基高温合金DZ406分别进行强度为0. 3 MPa、0. 5 MPa的1 min表面喷砂,经过热处理后得到不同厚度的再结晶层,通过SEM及拉伸试验机研究了再结晶层厚度对DZ406合金870℃高温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强度喷砂处理的合金在热处理过程后均产生等轴状的再结晶晶粒。0. 3 MPa喷砂后再结晶层平均厚度为15μm,而经0. 5 MPa喷砂后合金再结晶层平均厚度达到25μm,再结晶层厚度随喷砂强度的增大而增加。DZ406合金870℃高温拉伸性能随再结晶的产生而明显降低,但不同再结晶层厚度对DZ406合金高温拉伸性能的影响不大。再结晶产生的横向晶界在高温拉伸过程中成为裂纹萌生区,是造成DZ406合金拉伸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金属热处理》期刊2019年06期)

曲彦平,周金华,于兴福,吴玉超,彭志江[3](2018)在《再结晶厚度对定向凝固DZ125合金蠕变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柱状晶DZ125合金在铸态条件下进行不同强度的表面吹砂,然后进行标准热处理获得不同厚度的再结晶层,并测定出合金的蠕变寿命,对比分析再结晶及其厚度对合金蠕变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对铸态、热处理态和蠕变断裂后合金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柱状晶DZ125合金在不同吹砂强度条件下,热处理后合金表面发生再结晶厚度不同,随吹砂强度的增大再结晶层的厚度增大。铸态DZ125柱状晶合金中的碳化物呈片状、条状或颗粒状,经标准热处理后合金中的碳化物部分发生溶解,片状碳化物尺寸减小,碳化物表面出现孔洞,条状碳化物转变为颗粒状,原有颗粒状碳化物尺寸降低。再结晶后,晶界析出少量颗粒状碳化物。具有不同再结晶厚度的2和4 mm片状试样,在980℃,235 MPa条件下的蠕变寿命相当,与未发生再结晶的柱状晶合金相比寿命降低30%。蠕变期间再结晶晶界碳化物发生了积聚和长大,这有利于提高再结晶晶界强度。蠕变期间断裂裂纹主要沿与应力轴垂直的再结晶晶界萌生,在柱状晶合金内部也存在裂纹萌生点。再结晶晶粒内发生了γ′相筏形化,说明柱状晶再结晶晶界虽然弱化了合金的蠕变强度,但其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强度。(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18年01期)

杜洪强,于兴福,顾欣,彭志江,张明俊[4](2017)在《吹砂强度对定向凝固DZ125合金再结晶厚度及蠕变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柱状晶DZ125合金在铸态条件下进行不同强度的表面吹砂,然后进行扩散热处理和固溶热处理,获得不同厚度的再结晶层,并测定合金的蠕变寿命,对比分析吹砂强度对再结晶厚度及合金蠕变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对铸态、热处理态和蠕变断裂后合金的微观组织进行观察。试验结果表明:柱状晶DZ125合金在不同吹砂强度条件下,热处理后合金表面形成再结晶厚度不同,随吹砂强度的增大再结晶层厚度增大。铸态DZ125柱状晶合金中的碳化物呈片状、条状或颗粒状,经标准热处理后合金中的碳化物部分发生溶解,片状碳化物尺寸减小,碳化物表面出现孔洞,条状碳化物转变为颗粒状,原有颗粒状碳化物尺寸降低。再结晶后,晶界析出尺寸较小的颗粒状碳化物。在980℃/235MPa条件下发生再结晶合金的蠕变寿命,与未发生再结晶的柱状晶合金相比寿命降低30%。蠕变期间断裂裂纹主要沿与应力轴垂直的再结晶晶界萌生。基体晶粒内和再结晶晶粒内均发生了γ′相筏形化,且晶体取向相同,说明再结晶后的晶粒取向未发生改变。(本文来源于《2017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期刊2017-11-15)

谢光,邬蕾,郑伟,彭建强,张少华[5](2016)在《微弧火花渗碳对一种定向凝固高温合金表面再结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微弧火花渗碳对定向凝固高温合金DZ125L表面再结晶的控制效果。方法对DZ125L合金进行吹沙变形处理,以石墨棒为碳的来源,通过微弧火花渗碳工艺在吹沙表面进行渗碳处理后,与直接吹沙的试样一起进行热处理,通过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表征组织结构。结果与合金直接吹沙产生的表面再结晶相比,经过微弧火花渗碳+吹沙处理的样品,表面再结晶深度只有直接吹沙处理样品的60%。XRD分析表明,微弧火花渗碳处理后,合金表层产生了Ti C和(Cr,Mo)_(23)C_6等碳化物。能谱分析表明,渗碳样品截面外表层富集Ti、Mo、W、Cr、C等元素,产生了大量碳化物,进一步阻碍了再结晶晶界的迁移。微弧火花渗碳强化了合金表层,使合金在吹沙处理时产生的变形层较浅,抑制了再结晶表面形核。结论通过微弧火花渗碳工艺可以有效抑制定向凝固高温合金的再结晶。(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6年02期)

刘丽荣,浦一凡,彭志江,张明俊,田素贵[6](2015)在《合金状态对DZ125定向凝固高温合金再结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定向凝固高温合金DZ125合金进行表面喷丸处理,然后在1000~1230℃加热4 h,研究铸态、固溶态和标准热处理状态DZ125合金的表面再结晶行为。结果表明:在表征喷丸强度的Almen值为0.17 mm时,3种状态的合金出现再结晶的温度分别为铸态1000℃、固溶态1050℃和标准热处理态的1100℃。3种状态加热温度为1150℃及以下均产生胞状再结晶,在相同实验条件下,3种状态合金的再结晶表现为铸态再结晶层最深、其次是固溶态,然后是标准热处理态。可以通过先固溶处理再吹砂然后时效处理的工艺来替换铸态吹砂然后热处理的工艺来降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再结晶层厚度,进而降低再结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材料热处理学报》期刊2015年S2期)

濮晟,王莉,谢光,丁贤飞,楼琅洪[7](2015)在《缺口取向和再结晶对一种定向凝固钴基高温合金热疲劳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定向凝固钴基高温合金中采用V型缺口分别垂直和平行于凝固方向的板状热疲劳试样,并在缺口位置预制再结晶组织,研究了在最高温度为1000℃,最低温度为室温的冷热循环下,缺口取向和再结晶对定向凝固钴基高温合金热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缺口取向垂直于凝固方向时,基体在应力作用下循环氧化开裂;缺口平行于凝固方向时,热疲劳性能下降,裂纹沿枝晶间扩展.再结晶降低定向凝固钴基高温合金的热疲劳性能,再结晶晶界氧化开裂,晶界析出的M23C6型碳化物氧化脱落后形成的孔洞加速了裂纹扩展;连接枝晶间碳化物的再结晶晶界成为缺口平行于凝固方向时热疲劳裂纹的优先扩展通道.(本文来源于《金属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张玉忱,李光泽,郭伟杰[8](2014)在《DZ4、DZ22定向合金叶片的再结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不同寿命的DZ4、DZ22合金叶片进行了解剖分析。结果表明,由于加工工艺的不同,叶片的不同部位再结晶厚度不同,再结晶晶粒沿枝晶轴的生长速率大于沿枝晶间的生长速率。枝晶间的再结晶组织为胞状结构,再结晶组织在叶片的使用过程中没有进一步长大,但存在晶界宽化现象,并有颗粒状碳化物析出。(本文来源于《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期刊2014年10期)

张兵,李田华,周静怡[9](2014)在《定向凝固和单晶高温合金再结晶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定向凝固和单晶高温合金具有优异的高温力学性能,是制造先进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主要材料。定向凝固和单晶高温合金的优异性能主要来源于消除了与应力轴垂直的晶界,而再结晶的出现会显着降低合金的高温力学性能。本文基于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定向凝固和单晶高温合金再结晶行为的研究,系统分析和总结了定向凝固和单晶高温合金再结晶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第二相粒子、变形温度、高温氧化、以及表面处理工艺等因素对再结晶的影响。(本文来源于《航空科学技术》期刊2014年05期)

余文轴[10](2014)在《电磁定向结晶从过共晶铝硅合金中富集初晶硅及提纯硅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全球经济危机的持续,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光伏行业正面临严峻挑战。为了降低太阳能电池生产的成本,缓解光伏行业的压力,低成本太阳能级多晶硅的制备尤其关键。另一方面,目前粉煤灰等二次资源碳热还原后得到的一次粗铝硅合金处理困难,工业化应用面临诸多挑战,亟需新的工艺来解决现有存在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提出电磁定向结晶从过共晶铝硅合金中富集初晶硅及提纯硅的想法,利用电磁搅拌结合定向结晶的技术对铝硅熔体中的初晶硅进行迁移控制,最终将富集后的初晶硅与共晶铝硅合金进行分离,既解决了一次粗铝硅合金难处理的问题,又为低成本太阳能级多晶硅的制备提供了思路。该技术为合金的分离提纯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较大的实际应用价值。结合Al-Si二元相图、粘度梯度、定向凝固、固液界面推斥/吞没以及电磁搅拌等相关理论较全面地计算了电磁定向结晶过程中初晶硅在铝硅熔体中的迁移规律,预测了初晶硅在固液界面富集的条件。计算结果表明,电磁搅拌条件下,初晶硅颗粒在铝硅熔体中运动速率Vp变化的范围为7-26mm/s。本实验过程中,坩埚的拉升速率控制在7-200μm/s的范围内,且拉升速率即为凝固速率R,故无电磁场定向凝固过程条件下,由于vP-R≤0,所以随着初晶硅在铝硅熔体中逐渐析出,并不断被凝固界面吞没,而无法形成有效的富集。在有电磁场存在的定向凝固情况下,vP-R≥0,初晶硅颗粒虽然会被凝固界面推斥,但是在电磁搅拌和粘度梯度的共同作用下,最终可以使初晶硅形成富集。在理论计算的基础之上,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向下电磁定向结晶时,初晶硅在样品下部富集,向上电磁定向结晶时,初晶硅在样品上部富集。并且电磁定向结晶过程中,随着上拉或下拉距离的增加,初晶硅与铝硅合金的分离界面越来越清晰,初晶硅富集得越充分,但是当上拉或下拉距离超过10cm后,有部分初晶硅残留在铝硅合金中,不利于初晶硅的完全富集。由此确定,10cm为最佳上拉或下拉距离。电磁定向结晶实验过程中,降低拉速有利于初晶硅富集效率的提高,实验过程中采用7μm/s拉速条件下得到的初晶硅富集区中硅的含量为66.4wt%。电磁定向结晶过程中,增加感应电流可以使初晶硅的富集效率提高。但是随着感应电流增加,温度也随之增加,又反而不利于初晶硅在铝硅熔体中析出,从而使部分初晶硅最终残留在铝硅合金中。实验过程中采用先增加后降低感应电流两步法使初晶硅的富集效率显着提高,得到的样品初晶硅富集区中硅的含量为76.1wt%。在样品上方加水冷系统可以使样品轴向方向上的温度梯度增加,并且使初晶硅的富集效果变好,得到的样品中初晶硅富集区中硅的含量为82.0wt%。相同条件下,扩大实验比小型实验得到的初晶硅富集区中硅的含量更高。SEM-EDS结果表明,杂质元素主要分布在铝硅合金中以及铝硅合金和初晶硅的晶界上,所以初晶硅富集效率的提高使夹带的铝硅合金含量降低,有利于硅中杂质的减少,并且通过一次酸洗可以将硅中的杂质降低到50ppmw,二次酸洗后硅中杂质可以降低到约为10ppmw。初晶硅在铝硅熔体中晶体生长的形貌与硅的含量有关,硅的含量逐渐升高的过程中初晶硅的形貌从鱼骨状、板片状变为球状。球状初晶硅中由于铝的夹杂几率低而更有利于初晶硅纯度的提高。气泡吸杂提纯硅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向下电磁定向结晶,气泡向样品上方迁移,而当样品向上电磁定向结晶,气泡向着样品下方迁移。SEM-EDS分析结果表明,元素C.O.Si和Ca均聚集在气泡孔穴壁上,而在远离气泡的区域却没有发现这些元素的聚集。对于B.P.Ti等元素由于含量过低,所以在检测过程中并没有发现其分布的情况。对于元素Fe来说,由于其容易与基体形成Al-Si-Fe合金而没有聚集在气泡孔穴壁上。ICP-AES分析结果表明,远离气泡的区域比气泡壁上的杂质含量要低,由此可以证明气泡表面可以选择性吸附杂质。随着合金中铝含量的升高,电磁定向结晶后样品中的气泡孔穴逐渐增大,并且所得到的初晶硅中杂质的含量逐渐降低。随着上拉速率的降低,样品中出现的气泡孔穴逐渐增大,并且所得到的初晶硅中杂质的含量逐渐降低。电磁定向结晶改善铝硅合金性能的研究表明,电磁搅拌有利于抑制铝硅合金中初晶硅的长大,最终细化初晶硅。定向结晶的工艺有利于富铁相充分沉降并最终可以通过切除底部来达到富铁相去除的目的。电磁定向结晶处理对铝硅熔体中的气泡有较好的脱除效果,可以使气泡得到更充分地脱除。上述处理后,铝硅合金的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改善。(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期刊2014-05-01)

定向结晶合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对定向凝固镍基高温合金DZ406分别进行强度为0. 3 MPa、0. 5 MPa的1 min表面喷砂,经过热处理后得到不同厚度的再结晶层,通过SEM及拉伸试验机研究了再结晶层厚度对DZ406合金870℃高温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不同强度喷砂处理的合金在热处理过程后均产生等轴状的再结晶晶粒。0. 3 MPa喷砂后再结晶层平均厚度为15μm,而经0. 5 MPa喷砂后合金再结晶层平均厚度达到25μm,再结晶层厚度随喷砂强度的增大而增加。DZ406合金870℃高温拉伸性能随再结晶的产生而明显降低,但不同再结晶层厚度对DZ406合金高温拉伸性能的影响不大。再结晶产生的横向晶界在高温拉伸过程中成为裂纹萌生区,是造成DZ406合金拉伸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定向结晶合金论文参考文献

[1].刘峰,张重远,王景丽,蔡静,周斌.表面再结晶对DZ406定向凝固镍基高温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9

[2].谭政,刘峰,佟健,宁礼奎,纪慧思.再结晶对定向凝固镍基高温合金DZ406高温拉伸性能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19

[3].曲彦平,周金华,于兴福,吴玉超,彭志江.再结晶厚度对定向凝固DZ125合金蠕变性能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18

[4].杜洪强,于兴福,顾欣,彭志江,张明俊.吹砂强度对定向凝固DZ125合金再结晶厚度及蠕变性能的影响[C].2017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2017

[5].谢光,邬蕾,郑伟,彭建强,张少华.微弧火花渗碳对一种定向凝固高温合金表面再结晶的影响[J].表面技术.2016

[6].刘丽荣,浦一凡,彭志江,张明俊,田素贵.合金状态对DZ125定向凝固高温合金再结晶的影响[J].材料热处理学报.2015

[7].濮晟,王莉,谢光,丁贤飞,楼琅洪.缺口取向和再结晶对一种定向凝固钴基高温合金热疲劳性能的影响[J].金属学报.2015

[8].张玉忱,李光泽,郭伟杰.DZ4、DZ22定向合金叶片的再结晶分析[J].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2014

[9].张兵,李田华,周静怡.定向凝固和单晶高温合金再结晶影响因素[J].航空科学技术.2014

[10].余文轴.电磁定向结晶从过共晶铝硅合金中富集初晶硅及提纯硅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4

标签:;  ;  ;  ;  

定向结晶合金论文-刘峰,张重远,王景丽,蔡静,周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