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动机方向诱发额叶皮质不对称激活的神经机制研究

情绪动机方向诱发额叶皮质不对称激活的神经机制研究

论文摘要

目的考察个体在高趋近动机和高趋避动机情绪条件下的注意力捕获和情绪感知脑区不对称性激活的潜在神经生理机制。方法 26名被试观看三类典型情境图片(美食、恐惧、中性)后诱发相应的高趋近动机、高趋避动机和中性情绪,并记录其脑电数据。结果对于P1波幅,高趋近动机、高趋避动机、中性情绪状态下三者之间波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于P2和LPP波幅,高趋近动机和高趋避动机情绪状态分别与中性情绪的波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前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一步分析显示,高趋近动机情绪在左前额区,而高趋避动机情绪在右前额区,相比中性情绪诱发了更大的LPP波幅。结论早期感觉加工阶段,高趋避动机情绪在视觉皮质纹外区占用更多的注意资源。中期和晚期的注意分配阶段,高趋近动机与高趋避动机情绪的激活过程促进了注意力的分配和信息资源的获取,且在晚期阶段,高趋近动机情绪在左前额区而高趋避动机情绪在右前额区表现出更强的情绪感知力,表明前额皮质区域对情绪动机方向处理的不对称性。

论文目录

  •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材料和仪器
  •   1.3 实验程序
  •   1.4 ERP记录
  •   1.5 ERP数据分析
  •   1.6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行为结果
  •   2.2 ERP结果
  • 3 讨论
  • 文章来源

    类型: 期刊论文

    作者: 王安琪,朱海东,朱洵,乔亲才

    关键词: 高趋近动机,高趋避动机,前额区,事件相关电位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10期

    年度: 2019

    分类: 医药卫生科技,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基础医学

    单位: 石河子大学师范学院/兵团教育学院心理系,石河子大学心理应用研究中心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660280)

    分类号: R338

    DOI: 10.19405/j.cnki.issn1000-1492.2019.10.028

    页码: 1632-1636

    总页数: 5

    文件大小: 1490K

    下载量: 181

    相关论文文献

    • [1].自我损耗、情绪动机对冲动决策的影响[J]. 心理学探新 2018(06)
    • [2].基于情绪动机维度的相关研究整合与述评[J]. 山西青年 2017(23)
    • [3].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不良情绪动机及其预防[J]. 许昌学院学报 2008(01)
    • [4].负期望条件下的末期效应:情绪动机诱发风险寻求[J]. 心理科学进展 2019(05)
    • [5].全信息情感理论——一种认知情感交互机理的假说[J]. 智能系统学报 2013(02)
    • [6].不同回避动机强度的消极情绪对类比推理的影响[J].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17(01)
    • [7].情绪动机对记忆窄化影响的研究综述[J]. 科技信息 2013(20)
    • [8].知识意义的建构与创造性发挥[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06)
    • [9].反馈负波及其理论解释[J]. 心理科学进展 2008(05)

    标签:;  ;  ;  ;  

    情绪动机方向诱发额叶皮质不对称激活的神经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